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现言 > 农女福妃名动天下 > 第八百三十一章 空心镯子,出发

第八百三十一章 空心镯子,出发

书名:农女福妃名动天下 作者:渐进淡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2-03 01:10:59

温暖打量着这个木匣子。

一个东方神木雕刻而成的精美木匣子。

古语有云:“家有神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这一个小小的木匣子已经价值不菲了。

用这么贵的万年沉香木做成的盒子,里面装着的镯子竟然是空心的?

没错,刚才温玉扑上来的时候,那些匣子都掉在地上了。

温暖是在马车上时,温玉扑上来,弄跌了那些木匣子,然后这黑色木匣子里面的镯子也掉了出来,她从它落在木板上的声音里,听出了它是空心的。

按说皇家的饰品,很少做成空心的。

反正她收到了皇上太后,纳兰瑾年那么多珠宝首饰,没有一样是空心的。

温暖打开了木匣子,还没来得及多看一眼那镯子。

纳兰瑾年这时大步走了进来了:“小黑来消息,温叔和王将军他们觉得原定的水路有点不妥当,决定改变原定计划,改走第二条备用计划路线。”

温暖马上站了起来,随手拿起那条黑色的鞭子,站了起来:“那他们会提前出海了?我们必须现在就出发去接应他们吧?”

第二条路线要经过东陵一处山谷,那里比较难走,而且容易遇袭,但是路程会比较短,能节省两天路程时间。

陆路还是不怕的,已经安排了足够的兵力!

水路的危险大很多,所以也安排了许多兵力四处巡逻。

现在应该是发现原计划水路埋伏太多了!

纳兰瑾年点了点头:“嗯,我已经和皇兄说了。”

温暖对紫嫣道:“这些东西都先收好!你和娘亲说一声,马上就要万寿节了,我和十七哥要去军营训练士兵一段时间,两个月左右,忙完就回来了。”

吴氏和王氏今天也出门了,去零食作坊里巡查。

吃进嘴里的东西不能马虎,两人只要有空就会不定期的过去看一下。

所以温暖现在来不及亲口和她们说一声了。

而避免吴氏和王氏担心,温暖早就提过,过几天要去军营一段时间,准备万寿节的事宜了,只不过时间提前了。

但既然提过,她们自然就不会多想。

毕竟温暖除了是郡主,还是一个将军。

人家林庭轩一个月才能回府一趟,温暖一个月去军营没几次,已经很不尽职了!

“姑娘放心,夫人回来后,我知道怎么说的。”

温暖和纳兰瑾年直接翻墙去了瑾王府,然后从瑾王府的密道直接出了城。

现在出发,他们都要连夜赶路了!

紫嫣将圆桌上的木匣子都收好,锁在库房里,想着等温暖回来,再拿出来给她挑几样喜欢的佩戴。

~

大半个月后东陵国边境,信阳城。

信阳马头

“爹,暖姐儿他们今天就能到?”温淳问道。

温家瑞看了一眼天上的盘旋的小黑对温淳道“你二姐他们到了!好了,我们上船!舅舅,淳哥儿,这里就交给你们了!”

王骁和温淳点了点头:“放心!新年见!”

温家瑞摆了摆手,然后便上了大船,前去和温暖汇合了。

其它人早就上船做好回程准备了!

船开动后,王骁一手搭上温淳的肩膀:“走吧!回去还有许多事忙!”

温淳点了点头,两人走到了马儿身边,翻身上马,直接离开。

温淳本是马头县的县令,本在马头县干得好好的,却直接被一名上官抽调过来了,处理刚从东陵手中拿到的两座城池。

理由是温淳上任期间将马头县管理得好,能力卓越,所以派他过来了。

一同调过来的,还有几个附近的县令或者同知。

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背景的寒门出身的官员。

马头县的所有官员,包括温淳的上官洛洲府的知府都不知道温淳的背景。

毕竟家里若是有背景,温淳状元及第,怎么可能会被调派到马头县这种鸟不拉屎地方,而不是当京官?

一定是不会做人,又没有背景,才被下派到地方,还是偏僻的小地方。

所以那位上官调任温淳,调得毫无压力,将温淳调了,还能占了他在马头县的功劳!

是个人都知道,东陵国这两座城池一定是个烫手山芋,一个不好,说不定就将性命都交待在这里了。

而温淳他们若是能将东陵这两座城搞好,那位上官又有一大笔功劳!

搞不好,也没有多大关系,毕竟这不是他直接搞的!

最大的罪责,当然是当事人。

王骁,温淳和几名纳兰国边境这几天调令过来的文官,需要留下来处理两座城池的最后交接。

所以两人就不能和温家瑞一起回京。

起码,得等两座城池正式交接完,守城和护城的士兵都安排好,他才能回京复命。

两城交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温家瑞谈判的时候,给了东陵国一个月的时间,撤兵安置东陵百姓。

东陵的这两座城池的百姓收到风的,有银子的,早就撤离了。

当然也有一些无处可去的穷苦百姓躲进了深山里,等两国交接完了才出来。

他们怕会有战事发生。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最怕就是战乱和流离失所了。

两人骑着马回到几乎已经变成空城的信阳城。

东陵百姓许多已经走了,留下的是走不了的!

因为东陵国的政策是交五两银子,就可以去邻城定居,在邻城里,朝廷会给你一亩地宅基,一亩良田再建房子。

五两银子,许多百姓都能拿出来,但同样,许多百姓都拿不出来的。

东陵国这一政策,分明就是淘汰那些穷苦百姓。

穷苦百姓向来是朝廷的负担,也容易发起暴乱。

只要遇上天灾,朝廷就得赈灾,这帮的就是穷苦百姓。

五两银子这个换城安家费,不多,而目一亩宅基地,一亩良田,真的是五两银子,如此能将有劳动力的人才都留在东陵国。

将烂摊子都交给纳兰国了!

东陵国君打的好主意。

那些穷苦百姓没有银子走不了,只能成为纳兰国的百姓。

到底是东陵国的人,能真心归顺吗?

他们心里止不定怎么厌恶纳兰国的人。

所以若是纳兰国的官员治理不好,那有暴动都说不定会有!

那时可是当官不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