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四百零九章 日不落

第四百零九章 日不落

书名: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作者:社会和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1 09:56:29

董良这一讲就是一个多时辰。

手中石灰做成的粉底已经消耗了一整盒,涂着黑漆的木板被涂满了白色。

黑板上画着一个个的地球的模型,太阳照射的示意图,太阳系行星的运转,黄赤交角,南北回归线,以春分、秋分为例的节气变化,四季变换……

大讲堂内,密密麻麻的人头,但却鸦雀无声,只有董良一个人的声音回荡在这院中。

粉笔与黑板的接触嗒嗒作响,时不时还发出刺啦的刺耳声,让人忍不住皱眉,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愿意捂上耳朵,不肯错过董良的半句讲解。

太阳已经高挂在空中,到了午时,早上啃的那些干粮早已消耗完毕,所有人都饿的肚子咕咕叫,但是,身体上的疲乏并没有影响到这些儒生们的热情。全都全神贯注的在上着这场别开生面的认识地球的课程。

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这些儒生并没有亲眼见过董良说的这些东西,而董良拿出来的证据也并不足以十分确凿的让这些人瞬间改变自己原有的观念。

但董良讲的这些东西实在太过于精细,太过于真实,每一个知识点的逻辑都能自洽,而且往往都可以与现实中的真实现象进行联系。

这不是简单的一句胡编乱造就可以造的出来的。

古往今来,由人所创造的学术都是充斥着人的个人理解,换个角度去找茬,往往也可以找到反驳的话。不过,即便是这样,这些学术也得到了传播,得到了众多的拥护。

而董良如今提出来的这种新的学术与现实所联系,逻辑更加的严密,理论更加的清晰,这显然与那些乡野中流传的粗糙幻想有着巨大的分别。

即便是这些人与董良所说的学术认识不深,但世间总是有识货的人,董良说的这些东西是真是假,一听便知。

终于在董良将手中残余的粉笔头搁置在讲台上的时候,众人才意犹未尽的开始从知识的海洋中挣脱。

看看日头,时间不早了,是该到了午饭的时候,董良嗅一嗅其实已经可以嗅到大讲堂外面的小院子里飘过来的香味儿了。

五十多个厨师早已开始准备饭菜。

只不过董良讲的认真,学生们听得认真,才忽视了肚子中的饥饿。

两旁侍立的仆人走上前,递上湿毛巾,董良接过,擦一擦满手的白粉。

“诸位,时间不早了,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大家先吃些东西吧,午后继续讲。”

董良话音刚落,三千名学生齐刷刷的站起来行礼谢师。

董良还礼过后,就要转身离开。

又有两人上前准备擦拭黑板,黑板整整有四大块儿,中间有木质的轨道拼接而成,安放了滑轮机关,可以互相上下滑动。

“先生,且慢!”

人群中突然窜出来一些学生,站起身来,举着手高喊着。

董良疑惑的转身。

“还有何事?若有疑问,午后再来不迟。”

儒生躬了一躬,表示一下自己莽撞的歉意。

“不知先生可否暂留黑板上笔记?学生想趁午时进行抄录。”

“正是,正是,请先生暂留黑板笔记。”

众儒生们也附和道。

董良闻言笑道,“你的向学之心,我已知之,且莫要着急。本次讲学所有知识都有专人在一旁进行记录,待讲学完毕将整理归案,付之梓板刻印,到那时,大家都能得到一份。”

“不过你们既然有此要求,那且暂留,待午后再擦去。”

“多谢先生!”

众人恭送董良下台来,董良与刘备等人也不离开,只坐在前排等着一旁的仆人将碗筷分发完毕。

所有人都是一碗米饭,一碗烩菜。三千多人,与刘备等皆是一般无二。

人数众多,来不及做什么精美的饭菜,只能大锅乱炖,只不过这些军伍中抽出来的庖厨早都学了一身的手艺,又有大规模做饭的经验。

简单的一锅烩菜,也是做的香气扑鼻,有滋有味,即便是这些儒生们,有些是出生于达官贵族平日里鸡鸭鱼肉,山珍海味也没有此滋味。

可这些儒生们没有一个人能将这些饭菜吃在嘴里,体会滋味,都是麻木的往嘴里扒着饭菜,以求果腹。

两眼片刻舍不得离开那四块大大的写满笔记的黑黝黝的木板。

董良这在前排有滋有味的吃着,时而与刘备、诸葛亮说说笑笑。

刘备、关羽、周瑜看着这地球仪都是目光热切,天下如此之大,这些男人天生就有一种想要去征服的野心。

诸葛亮、庞统、张昭顾雍等人则是两眼放光明,越看心里越透亮,只感觉擦去了眼前的迷雾。

众人就说说笑笑的吃饱饭,董良喝了些水,休息了会儿。

到了午时末,后厨的人员开始收回餐具。

董良站起身来,伸了伸懒腰,活动活动,开始向讲台上走去。

黑板上的白字已经开始被擦掉了。

董良才踏了几步台阶,众人目光就已经集中在了董良的身上。

全都正襟危坐的等待着第二堂课的开始。

董良上了讲台,开始宣布第二堂课开始。

又是齐刷刷的起立行礼,董良还礼过后,众人落座。

“前面我给大家笼统的讲了一下我们脚下的地球以及所处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基本的运作。”

“这些东西是属于本源问题,接下来我讲的是一些现实中可以用到的东西。”

“上古时期,先贤们都是将咱们的九州大地当做世界的中心。那时候,咱们主要的目光还都是放在中原一带,对于周边的环境认识便不够深刻,许多人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测,但是很少有能真正看得清的。”

“还有一些人因为这样的情况,则笼统的则将四周分为东夷北蛮等。自商到周,春秋战国后,天下人对于天下的认识是在不停的扩展的。”

“原来人们的脚步大多限制在黄河上下,文王的伯父吴太伯为了将王位让给兄弟,才逃到了吴国,这就是一个探索范围扩大的过程。商朝时期,中原人很少将自己的目光放到长江以南。可后来有了战国七雄的楚国,又有了始皇帝,得到了桂林象郡,派遣了赵佗治理岭南。如今,咱们的目光最远可以放到日南郡了。”

“世界很大,我们永远都在探索。一开始始皇帝以为东海之外是仙山。但是今天咱们都已经知道,东海之外是倭人。”

没错!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东海之外有一个大岛屿,上面生活着倭人。

不能笼统的以为中华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总是将目光放在陆地,而事实上,他们在海上的眼光也很长。

东南沿海如今一直存在着一些与中南半岛甚至是更远的地方的贸易往来,这听着有些似乎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扬州一直和东南亚有着联系,即便现在仅仅只是东汉。

扬州与倭国四岛也被认为存在着一些联系。

那个大岛屿上,水稻的种植技术就被认为是从朝鲜半岛以及扬州区域传过去的。

“那么现在我就带大家来看一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大。”

董良举起自己的右手放在眼前挥舞一下,给汉朝人介绍天下之大,让他感到很兴奋。

他轻轻的解开在控制黑板上下滑动的机关旁系着的一根绳子。

一个大大的长宽超过十步的卷轴就这样从顶棚落了下来。

这个大卷轴是用绢布做的,上面的每一个图案,都是董良先做好底稿后让绣娘用不同颜色的绣线绣出来的。

董良制作出那简陋的地图后,前去劝说周瑜,回来后就将那草图放大,动用了几十个绣娘,昼夜不停,轮番的干。

之所以讲这第一份详细的世界地图做的这样的精美,是为了让它能够长久的保存。

时代是滚滚向前发展的,有些好东西很可能就会在时代的潮流中失传。董良尽可能的将自己想要传下来的知识做的坚固容易保存。

宽大的卷轴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不同颜色的色块也有不同的绣着的字迹。

旁的东西看不清,但那中间偏上一点,分明绣着的是大汉的州郡。

这个时候,这些儒生们才真正知道了天下到底有多大。

原来他们引以为豪,地大物博的大汉天下,似乎仅仅占整个世界的百分之一的样子。

“刚才大家从地球仪上就应该可以看到世界海洋多,陆地少,海洋在这片陆地上占据了整整七成。”

“咱们大汉天下若论陆地面积占比,约占了二十分之一。对比整个地球的表面积,则约只有百分之一多点。”

“世界还非常的巨大,等待着你们的探索。如果我们的眼光只局限在我们脚下的九州,会怎么样呢?”

“一个天下统一的王朝建立了,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不停的繁衍生息。那么人口就越来越多,这看起来是个好事,因为王朝得到了更多的劳动力,更多的税收。可是这总是有一个极限存在的。”

“总有一天,这片土地上的人口越来越多,百姓们就没有土地可以分配。总有一天,这片土地上的耕地养活不了这么多的人口,就会有人饿死。这还没有算上大族们豪强们兼并土地。”

“当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困苦的时候,就总会有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场席卷天下的战争开始了。百姓们与豪强们之间的矛盾,官府里的**,在这场战争中全部都被打的粉碎。在等待一个英雄再次的统一天下。”

“看似是非常美好的事情,但是有一个问题摆在我们的眼前,那就是社会的发展始终停滞。只是因为人死的够多了,土地能够分配的过来了,人与人之间积攒的矛盾,也因为人的死亡消失了。”

“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一个蒸蒸日上的王朝又要开始建立,盛世又要出现。但是,你们要记得,这只是矛盾的从头积累,一切并没有改变,这将会是一个循环。总有一天,这糟糕的局面又会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样的问题如何去解决,我给不了你们一个现成的答案,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这是整个天下的问题。我说的再多,都只是空谈。”

“但是努力的向外界探索,这是一个缓解矛盾的完美做法!虽然只能治标但是真的很有用!”

“我们的陆地面积只占到天下陆地面积的半成!去掉一些并不宜居的地方,我们总可以获得五六份我们那么大的土地,从大汉天下两百年一次大战来看,这样的灾难,我们至少可以消弭五六次,获得千年的发展时间!”

“如今,我已经将问题摆在了你们的眼前,我相信千年之内,总会有聪明人一点一点的去将问题解决,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当然,我所说的千年,也许只是一个理想的数目。但无论如何,能够通过疆域的扩张而让我们本该在内耗中死去的百姓和将士存活,这依然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

“而天下这么大,大汉并没有集中天下最多的宝贝。即便是我们东边这个小小的岛国,仅仅只有咱们一州之大,如今他们还都是一群刚从树上下来的野蛮人,但是他们那里有着无数的金矿。”

“我们南边那湿热的森林之中。有着更加高产的水稻,如今在豫章和交州推行的水稻,就有从那边得到的新品种。”

“再把你们的目光一直向东,跨过眼前的这片大洋!”

董良语气激昂,教鞭划过太平洋,点在了美洲的土地上!

“那里也有一些新的高产作物!无尽的平原!我们可以养活更多的百姓!”

“大海之中有长达千尺的大鱼!无穷无尽的渔获,敢于下海,一网下去,何止鱼肉千斤!”

“这片大陆的最西端,也有一个名为大秦的国家,他们的北边还有一群卷毛白皮的野蛮人。”

“大汉的儒生们,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我把一切都放在你们的眼前了!无穷无尽的宝藏等待着你们的探索!”

“总有一天,大汉的龙旗要插满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永远日不落!布汉威于四海,宣教化于万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