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九十三章 益智子粽与举荐

第三百九十三章 益智子粽与举荐

书名: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作者:社会和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1 09:56:29

正说着突然听到外面叫嚷的声音。

刘备和蒋铭祖的谈话也被打断,皱着眉头,站起身来,看向外面。

“发生什么事了,如此吵闹,快快先去查看。”

一旁的仆人正要出门去查探,吵嚷声音越来越近,直接从外面闯了进来。

关羽警惕的站起身来,手把住了腰间的武器。

结果就看到丁奉骑了一个奇怪的机关车从外面闯了进来。

双手扭着龙头,歪歪扭扭的,十分紧张,嘴里不停的发出怪叫。

就在众人松下口气之余,董良却看明白了,开始哈哈大笑。

原来这刚出炉的木制自行车没有安装刹车装置,董良刚开始试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用脚刹。

而丁奉只学会了怎么上去,却没学会怎么安稳的停下来。

可如今已经到了刘备面前,也该开始停下来了,再不停不太合适了,丁奉无奈何,绕着大堂前的空地转了两圈,然后双手抓紧握把,用力一撑,直接从车上跳了下来。

猪皮靴在地上几个摩擦,安安稳稳的留下了几个大脚印,这才让这机关车停了下来。

不等丁奉开口说话,刘备几个人已经围了上去。

众人对着只要稍稍一用力就能自动行走的车子还是非常感兴趣的。

平日里虽然见过一些木质的车子,但都是需要人推着,若人上了车子上面,那车子就没有了动力。

这自己能载着自己走的车子,确实称得上是自行车三个字。

“这就是存初刚刚造出来的好车吧,看起来果然精妙啊。”

刘备拍一拍还有点温热的座椅,赞叹不已。

刘备素来喜欢华美的衣服,健壮的猎狗宝马以及华丽的马车。

如今见到这样稀奇古怪又精妙的座驾,多少有些跃跃欲试。

于是就向丁奉请教了一番,又在董良的指导之下,大胆的上去转了一圈,虽然刘备并没有掌握骑这辆车子的诀窍,但却并没有摔倒。

关羽的大手把着两个车架子像个铁钳一样稳稳当当的,算是在推着刘备走。

刘备转了两圈过足瘾下来将车让给二弟,关羽却摆摆手不肯上去。

一边呵呵笑着拒绝,一边继续坚守自己的使命。何况关羽见车架全是木头和竹片,大哥虽然能在上面转两圈儿,但是自己身躯颇重,恐怕车不能载坏了这精妙的机关车。

刘备又邀请阚泽,蒋铭祖,孔明庞统都来试一试。

阚泽和蒋铭祖两人是不敢如此的放肆,诸葛亮和庞统则是谁也不愿意上去出这个丑。

众人就围着这个车架笑闹了一番,随后,董良就命人将此车架重新送回作坊里,然后又让丁奉说了一说自己骑了这一大圈的感受,将意见也一并带回去,让工匠们慢慢改进。

众人重新坐下,刘备一抬手,一个仆人往后面走去,不多时重新回来,端来一个黑色的漆木食盒。

刘备伸手接过,亲自打开给众人观看。

董良抬头一瞧,是粽子模样的东西,用五彩线包着,心里倒是纳闷,这个时候怎么吃什么粽子呀?

刘备拿着粽子亲自进行分发,一人分了一个。

阚泽和蒋铭祖有些惶恐的接过,千恩万谢。

刘备笑呵呵的温柔介绍道:“这是太史子义从交州送来的,说是叫益智子粽,大家一起尝尝,确实风味独特。”

阚泽和蒋铭祖有些拘谨,但是其他人就都很放松,随意的将手中的粽子打开吃了。

董良只咬了一口,感到有些姜辛味便住了嘴,不太爱吃。

“存初不喜欢吗?”

面对刘备的询问,董良回答道。

“这粽子我只爱吃甜的。我看这个粽子虽然也过了些蜜糖,但是却带有一些姜辛味儿,实在不爱吃。”

董良喝豆腐脑喜欢喝咸的,吃粽子喜欢吃甜的,白白糯糯的米裹在苇叶里自带一种清香,加上糖则是风味更好,正是一种清甜软糯的享受。

但有人正在里面加上什么油烘烘的肥肉腻乎乎的一片,实在让人难以下咽。吃肉粽的绝对都是异端。

孔明吃完了手中的益智子粽子,将剩下的外皮放在一旁。

“这益智子是交州特产,益智叶如蘘荷,茎如竹箭。子从心出,一枝有十子。子肉白滑,四破去之,蜜煮为粽,味辛。当年我最叔父在遇到时也曾有幸见过。”

见孔明讲罢了,这董良听都没听过的益智子让董良忍不住的赞叹。

“孔明果然见多识广,博文强识。”

只是关羽在一旁笑道:“当年只知道太史子义忠义无双。如今却千里迢迢送些吃的过来,难道也是学会了投其所好,溜须拍马了吗?”

关羽一说引得众人都哈哈大笑。

庞统笑道:“都说吃人家的嘴软,关将军却越吃嘴越辛辣,看来是这益智子的功效啊。如此一来,也就算不上是吃干抹净不认人咯。”

“哈哈哈哈……”

笑了一会儿,刘备突然想到了什么,便说道:“以前咱们曾说,交州只放太史慈一人,恐怕捉襟见肘,还要给他再派个帮手,这时间正好你们都在,快商议商议,你们看看派谁过去好?”

说到正事,众人都开始低头沉吟。

交州算得上是事关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

只有阚泽和蒋铭祖在一旁老老实实的坐着,一言不发。

还没等众人考虑出来一个答案,董良却开口了。

“我知道一个合适的人选送去交州一定合适。”

“不知是哪位贤才?”

董良笑了一下。

“不是旁人,正是张昭的亲家诸葛瑾。”

董良这样一说,刘备又忍不住的弯起了嘴角,眯着眼笑看着诸葛亮。

诸葛亮也被众人的促狭搞得有些不好意思。

董良只说诸葛瑾是张昭的亲家,却没说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兄弟。

董良这样一说,庞统也点头,觉得可行。

“诸葛瑾确实是难得一见的人才,送去交州给太史慈做帮手正好合适。”

见庞统和董良都这样说,刘备也点头决定了。

“既然如此,那就请子瑜先生前往交州一趟。”

说罢又转过头来看了一眼诸葛亮,“孔明家中就有贤才,何不为我举荐?怎么在这种时候这么的见外?莫不知内举不避亲嘛。”

孔明只是心中感动,无话可说。

刘备突然转过来对董良说:“昨天傍晚,刚刚有三艘从荆州来的运粮船到达,又运过来了几千石的粮食。我本想用这些粮食将民间粮价压下来,孔明他们却担心谷贱伤农,存初看看该如何是好?”

“如今刚刚秋收完毕,正是粮价便宜的时候,我本想从荆州多采买一些,如今却也有了顾虑。不过我想这粮食是不嫌多的,趁着现在粮食便宜,多买一些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也是好的。”

“扬州西南部分的百姓,因为有你和孔明,将政务整理的井井有条,又分了田地,推行了新农法,如今也是大丰收,百姓们不缺粮用。”

“但这扬州东部,却因粮食成熟天暴雨成灾,减产不少。如今粮价一石要四百钱,恐怕就要形成灾荒。”

这粮价确实是个大问题。

有的时候不能不算经济账,但有的时候又不能光算经济账。

据董良所知,西汉时期的粮价,平均一石约两位数,但是东汉一直持续在三位数。

如果一石粮食价格达到了三百钱,那就说明粮食欠收,若飙升到四百,那就说明饥荒已经开始形成了。

“这情况不太对吧。我们在豫章发行的铜钱并没有太多的向吴郡周边流转,如今大军虽然已经进驻吴地,但所用粮草是豫章供给,大多数新的钱币都是往荆州流转,在荆州购粮,如今吴郡的粮食涨价这么快,恐怕有人暗中作梗。”

对于董良的判断,刘备说道:“孔明和士元也是这样判断的,恐怕是暗中有大户大肆购粮或者哄抬粮价。正好让孙静和张昭去处理了。”

张昭和孙静最近在处理一项艰巨的任务,正是像董良和诸葛亮在豫章做的那样,带着手下的官吏进行重新厘清田亩。

这主要还是冲着大户身上开刀,许多被藏匿起来或搞不清楚被白白占去的田地,就要让这些大户重新的吐出来。

然后在官府重新登记造册,分发给百姓。

当然引起了地下重大的反抗,到处都是暗流汹涌,所幸有刘备大军镇压,才没有引发什么乱子。

但官吏在底下遇到的压力可真是不小。

不过张昭和孙静有的是办法。

同时因为主要是让张昭和孙静去坚决的处理这件事,刘备隐藏在了幕后,还可以转架一些矛盾。

这就是董良刚进入吴郡所提出的所谓的以吴制吴政策。

用张昭和孙静这样心向刘备的本地大官去治理吴郡的这些豪族,原本张昭和孙静本来就是和他们一个阵营的,手底下摸清楚他们的路数,掌握着大量的他们的痛点。

让张昭和孙静去处理这些事情,动手比刘备来得更果决、更干脆、更快速,而且更省力。

“恐怕是张昭和孙静这段时间动作太大,引发底下惴惴不安,大户大肆屯粮,或者有想趁灾年牟利的,将粮价抬起来,让百姓们买不起,逼着他们卖田卖地。”

“如今刚好是主公全据扬州,马上要迎来一段安稳日子的时候,他们不趁此刻浑水摸鱼再往后拖,动起来可就不方便了。”

“这些小手段在硬实力的下面掀不起什么风浪,这些人自然由张昭和孙静去对付他们。市面上的粮价如果高了就填进去一批,如果低了官府就去购买一批,粮价控制在八十到一百五就差不多了。”

“粮价过低不仅谷贱伤农,也容易让那些商人占了便宜。如今全天下都缺粮,就咱们这里风景独好,可不能让外人占了便宜。市面上的粮食贸易也要加强管理,必须禁止粮食出口,粮食只进不出。”

诸葛亮摇着扇子表示认可,对着刘备道:

“这段时日正在筹备编纂吴科的事宜,回头刚好对于粮食贸易的法条完善。毕竟董良所说,取四方之资以肥己。可不能因为咱们太肥,东西便宜,就让外面的人占了便宜。”

董良想了想又说道:“如今尚且没有土地的百姓,可以先将其吸纳入军中。咱们的粮草充足,虽不能直接投放市场,却可以作为军粮发放。等他们入了军中,初步解决了生计,再将张昭和孙静从大户嘴中夺出来的田地分给他们。”

“如此一来士兵们一定会拥戴,防止那些大户继续兴风作浪,士兵们为了自身的利益,一定会认真的盯住他们。”

“如此一来,咱们对于地方上的控制不仅更加的稳固,兵力也可以大大的增加。”

刘备看了一眼庞统,两人眼神交互,心中就已经明白将此事定下了。

如今诸葛亮主要处理政事,庞统辅助刘备处理军事,关羽是带兵打仗或者练兵的,但是一应军务一般还是由刘备和庞统进行处理。

董良接着说:“如今马上要开始种植冬季的作物,趁此机会刚好可以多多的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可以用粮草进行支持,如此一来,粮食消耗于百姓们的口中不流入市场对于粮价并无太多的冲击,而百姓们获得了口粮的支持,也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开垦荒地。认真的收拾一番,到了明年,咱们就可以多出一大批半熟地来耕种。”

董良的一番话打消了刘备的顾虑,刘备道:“这么看来,粮食是不嫌多的,大肆买进就是了。”

“不错,咱们并不用担心粮食过多。咱们的粮食多了,外面的粮食就少了。粮食不给别的东西。他们没粮食吃,自然要求着咱们。”

“等这一轮耕种完毕,也可以雇佣百姓多多兴修水利。会稽大片的千里土地没有得到开发。几百里未必能有一座城池,刚好也可以雇佣百姓们筑城,各地的流民都可以进行接纳,多多鼓励北方躲避战乱的百姓来咱们这里逃难。”

“粮食实在多的用不完也可以用来酿酒。北方的大豆不少买来榨油,剩下的边角料可以用来喂猪丰富咱们治下百姓们的餐桌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