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三百九十二章 自行车和木牛流马

董良搞出来这个自行车是用来贩卖的。

这车子本身浪费的资源并不算多,但是经过这样奇特的一番改装,卖出去的均价可以翻数十倍。

培训出来几个会骑的,到北方去做生意,在城中骑一骑,吸引一下有钱人的注意力,这样新奇的玩意儿一定好卖。

“可惜呀可惜。”

董良叹了两口气。

“可惜什么?这不是成功了吗?看起来似乎很不错的样子。”

阚泽疑惑道。

董良笑道:“可惜其生不逢时。若将来地面再平坦一些,冶金工业在发达一些。他可以做得更好,应用范围更广。”

“如今虽然能够使用,可也只是能在城里用一用。城里的道路都是夯土道路,比较平坦。到了城外,过于颠簸,这木头就难抗了,实木的还是沉重了一些,人骑着很费力。”

“不过却也已经达到了我的目的。这东西本来就不是留给平头百姓的,将来搞一批出来,运到北方去,卖给有钱人。”

蒋铭祖两眼直勾勾的看着这个特殊的机关造物。

还是忍不住张开了嘴问道:“这两个轮子纵向排列,立都立不住,到底是怎么跑起来如履平地的?”

这倒是问到了关键。

但是奈何董良已经忘记了自行车的原理了。

董良只能无奈的挠了挠头。

“这个,这个应该是离心力和惯性的原因吗?我也已经忘记了呀。”

蒋铭祖听了两个新鲜的名词,又紧接着问道。

“这离心力和惯性又是什么东西?”

“这两个名词呀,我也大致能解释一下,到底怎么精确的给下一个定义,我还做不到。不过先生也不用着急,十几天后,我正好要在北固山下进行讲学,到时候可将我的知识倾囊相授。”

“场下若有学生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可以让他们专门进行钻研。我给他们指明方向,具体的精确研究还是交给他们吧。”

董良又转过头来,对那管事安排道。

“像这样的车子先生产一批出来,一人一项分工,分了工序之后,倒也不算太难。我看其中最关键的技术还是那个轴承,虽然用起来方便,但是结构简单,很容易被剽窃。毕竟这玩意儿要往外卖的,你们回头制造的时候在外面加层外壳保护一下。”

“这事好办,无非多加一层,我们还能再上几个机关,只要一打开,就让它自动散落。”

董良听了连连点头。

“不错不错,这种自我毁灭装置确实不错。这样就可以大大增加别人剽窃的难度了。”

整辆自行车技术含量最高的恐怕就是那个轴承了,但是偏偏这个轴承还需要耗费不小的人力。

一旦有人进行剽窃,董良这边并不能取得技术的突破进行碾压,很难在规模上取胜。

毕竟那轴承还是要靠铁匠一锤一锤的敲出来的,里面的铜珠都是纯手工的。

还得想个办法,搞个模具,如此一来,才有利于大规模的扩产,不过这样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专业的铁匠去吧。

毕竟董良自己也不知道车珠子到底是怎么车的?应该是需要机床什么的,可这玩意儿自己是完全不懂。

而且搞这样的机床,需要的金属最起码要比黄铜硬吧?董良能认得常见的钢铁、黄铜之类的金属,已经是归功于九年义务教育没白学了。

再要问他更多的金属知识,那真是强人所难。

不过董良相信工匠他们的智慧应该能做出来浇筑的模具。

就是不知道浇筑的铜珠和锻打出来的强度差多少。

但是董良并不担心这样的问题,只要搞出来能用就行,反正东西都是要往外卖的,又不是留着自己用。

只要不是太过分,稍微易于损毁一些,还有助于卖零件呢。

“先生,先生,让我试试吧。”

丁奉盯着眼前的自行车,两眼放光,扭过头来,眼巴巴的看着董良。

“想试试你就试试吧,不过可要小心。新手很容易摔跤的。”

丁奉几乎要跳起来,胸脯拍的砰砰响,自信满满。

“先生瞧好吧,我一定没有问题!”

董良同意之后,丁奉搓着手,跨坐在了自行车上。

他自觉的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先坐好,再启动。

他出于谨慎的没有给自行车加速太多,让它缓缓的前行。然而懂的都懂,自行车速度越慢越不稳当。

丁奉两手紧紧握着龙头,左摇右晃的竭力控制着平衡。

眼见的就要像一次倾倒过去,他赶紧站在脚蹬上,不再坐着,身体悬空,向另一个方向进行倾斜。

在董良的眼里,看起来十分笨拙的动作,却彰显着丁奉绝佳的运动才能。

他硬生生的凭借着自己对身体的掌控,力量,平衡,将自行车稳住。

然后又仗着自己身体灵活,艺高人胆大,开始大胆的加速起来。

当战胜了身体的恐惧以及惯性思维,自行车奔跑起来的时候一切都变得那么的稳当。

丁奉咬着牙全身紧绷的身体悬空歪歪斜斜的在院子里逛了一圈。

僵硬的肌肉却盖不住他翘起的嘴角,兴奋溢于言表。

在众人的敬佩的眼光中。他的身体逐渐开始放松。渐渐的,驾轻就熟的逛起了第二圈,第三圈。

董良也不得不赞叹。

一上手就迅速的适应了下来,确实是非常强大的运动能力。

看着丁奉兴奋的在院子里转个不停,董良说道。

“好了,不要光在院子里转,跑到大街上去转几圈。让大伙儿们都看一看这新奇的机关术,也搞一搞广告,广而告之,让城里的有钱人都知道出了这么稀奇的东西。”

“逛个一两圈就回来,我们去主公那里,在那里等你。”

董良笑着对阚泽和蒋铭祖说道:“给咱们城里的有钱人炫耀炫耀,先在扬州搞一波订单,卖一卖。也收一收成本,搞点钱发给工匠们当工钱。”

这边丁奉答应了一声,就兴冲冲的骑着车子出了院子。

好似人来疯一样,在城中宽阔的中间大道上奔了起来。

“让一让,让一让哎,让一让!”

丁奉大喊着,让街道上来回行走的行人让路。

虽然他能骑着自行车前进,但是到了人多的地方,他也紧张,双手握着龙头紧张的有些小小的摇晃。

道路两旁的行人见着前面有一个木制机关车冲了过来,也赶紧识趣的让开。

“呦,这是什么呀?”

无论是行人还是在街道旁的酒楼上喝酒的游商,文人亦或是小二,掌柜都探着头看着丁奉蹬着机关车前进。

越来越多的人挤在道路旁边观看丁奉骑车,众人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这是什么车呀?和马车不一样啊。”

“好像是靠脚蹬前进的呢。”

“怎么竖着排两个轮子?居然没有倒,哎?”

虽然众人都没有见过自行车,但无论是普通的农夫,还是有些见识的商人,文人通过那两个轮子都能一眼看出来,这应该是个车子。

经过仔细的观察,一般都能发现一些门道。

没见过是没见过,可没有人是傻子。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抱着满腹不解的时候,却也有那抱着剑四处游学的士子炫耀自己的才学。

“这东西确实有些神奇,不过到底只能在路上跑,却也算不了多少稀奇。”

一句话吸引了旁边好多人将目光转向这个抱着鲨鱼皮剑鞘错金汉剑的年轻游侠。

看的出来这个游侠应该只是向往潇洒的文人装扮的,年纪不大,衣着也华丽。

腰间的玉佩、脚上的皮靴子、手里的宝剑,都价值不菲。

“小哥说说有什么更神奇的?”

一个略显富态的中年人好奇的询问。

那小青年哼了一声,抬着下巴。

“你们没听说过当年公输班能够造一种木鸢,可以翱翔于九天之上吗?”

“木头造的,能飞呀?”

“真的假的这么神奇?”

“就是,就是,这也没见过呀。”

“确实是有这么个故事。”又有一个饱读经书的文人搭腔。

“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后来是公输班改良木鸢能在天上飞三天三夜。不过说到底,也没什么稀奇的,现在有那些富家公子哥玩的纸鸢就是那玩意儿。”

这文人不解释还则罢了,一解释反而引起了众人的不屑,对眼前的这个自行车更加的追捧了。

“说到底那纸鸢不过是一个玩物,虽然能飞,却不能带人飞。还是眼前这个东西好,在这平地之上,两脚轻轻一蹬,就可载着人像马儿一样快速前进。”

“就是就是,还以为是什么了不起的木鸢,原来就是纸鸢呀。”

众人听了之后,议论纷纷,那个刚才引起众人注意,穿着华丽的公子哥,不知何时已经消失在人群中了。

却也有那真正有学识的读书人,坐在新开的酒楼中,吃着从刘备军中传出来的下酒菜,互相闲聊着。

“这机关甚是巧妙,不过可惜只能在平地行驶,到了山间恐怕难行。”

“能以巧力载人,已经是非常的难得了,文化兄何必如此苛责。”

“这应该就是先秦时候所盛传的墨家机关术了吧。”

“确实巧妙,观其御者,能以小力使大轮飞转,颇有四两拨千斤之妙。再看其握处左右转动,畅通无阻。依我之见,总是墨翟在世,其机关未必有此之巧也。”

“哈哈哈,化成兄,若让墨者听到你如此非议其心中之圣,岂不是要和你血溅五步。”

“说起墨,可是有好些年没听说有墨者现世了。”

“此乃董子之功也。”

“哼!”一人将酒杯掷于桌上。

“董仲舒有何能力可称为子?虽使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可学术之争,却以朝堂之上论胜负,胜之不武!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即便是荀氏之王霸也有可取之处。可董仲舒却以我儒家之学术改头换面,杂以阴阳五行之说媚上邀宠,实在令人不齿!”

“兄长此言差矣,所谓……”

几个文人借着酒兴,很快的就在酒桌之上争论了起来,说到激动处,指天画地,脸红脖子粗,那街道之上飞奔的机关车就被他们抛之脑后了。

儒家的学派也很多,孔子的门徒中,很多人都是根据了自己的理解向下传,并不是完全的循规蹈矩跟着孔子走。

韩非、李斯等许多法家人物反而是出自儒家荀子门下。

西汉初年的儒生也对叔孙通褒贬不一。

也有根据对于春秋的不同理解分为好几派。

董仲舒虽然霸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儒生的地位是大大的提高,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儒生都认可他的做法。

丁奉就在城中的大道上,感受着自以为风驰电掣的感觉。

董良等人已经来到了刘备处。

董良和诸葛亮、庞统三人凑在一块儿,研究着手里的轴承。

刘备先一边拉着阚泽寒暄了一番,又非常热情的关心着蒋铭祖。

一番礼贤下士,嘘寒问暖,将这单纯的数学家感动的稀里哗啦的。

关羽像个门神一样蹲在刘备的身后一言不发。

诸葛亮看着手中的轴承道。

“观此妙物,再一想这机关车之关键,对我也有许多启发呀。”

诸葛亮抬起头来,对着董良和庞统说道。

“我在隆中之时曾想过在蜀中如何作战,蜀道艰难,最难者运粮二字,便想造一机关如木牛一般,节省人力,又可盛粮,蜀道之上,来去自如,大军行进,再无后顾之忧。”

“只是略有些眉目,却一直没能落实,看来以后要多请存初指教指教,哈哈哈。”

诸葛亮看起来心情不错,这轴承以及自行车上的机关确实给了他许多的灵感。

诸葛亮说的话却让董良心里一阵激动。

谈及诸葛亮,说其是个全才,后人总绕不开他发明家的身份。

且不说那传说甚多的八阵图。

但那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就让后人浮想联翩。

董良虽然做出了一些非常精妙的机关,足以震惊当世,可自己心里并没有什么震撼,毕竟都是拾人牙慧,抄袭而已。

若有幸能见到木牛流马,领略真正的三国的机关风采,那才令人感觉兴奋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