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 第两百六十三章 陆续北上

第两百六十三章 陆续北上

书名:开局阻止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作者:社会和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1 09:56:29

马上要走,董良停下脚步,心想这些家伙要是老老实实搞化学研究还行,别真当成丹药来用。

董良又叮嘱一句。

“无论你们搞出来什么东西,都不许入口!真想知道搞出来的东西有什么作用,可以养一些动物,喂养一段时间看看。”

董良严肃的叮嘱,这些人也不敢违背。

一群中老年方士点头哈腰,恭恭敬敬的答应。

诸葛亮他们见董良来过这山上几次,确实吩咐的都是正经工作,也早就放下了对于董良炼丹服药追求长生的担心。

今天诸葛亮也确实看到了董良究竟搞什么,搞出来的成果不错。

这火药用在战场上,目前看没有什么一锤定音的效果。

诸葛亮通过对董良的观察,发现董良追求的是那种形似爆竹的火药成品。

这样的爆竹如果威力确实能放大个十几倍,那么确实是能伤人,而且发出的声音好似雷霆,用在战场上那就有奇效了。

诸葛亮虽然不知道火药的最终成品,但是通过对董良的分析却已经可以知道董良的理想目标,确实是智慧多的像妖怪。

并且诸葛亮已经开始思考,如今阴差阳错搞出来的烟雾引火弹要如何应用于战场上了。

目前来说,自春秋到汉末,流传下来的史实,战场上还没有多少关于浓烟的应用。这是诸葛亮需要去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配方的火药产生的高热,自然就好说了,当初火油,火箭来用就可以了。这个技术含量倒是不高。

董良又将身后站立的众多学生叫到身前,吩咐一遍。

随手给他们分成三班。

“即日起你们分成三班,你们几个随我下山,管理和教授火药厂工人,负责生产火药,你们几个在山上继续研究火药配方,你们几个跟着这些方士们学习,把他们平时搞的实验都记录下来。”

学生们老老实实的答话,听从吩咐。

这边董良就和诸葛亮带着去火药厂的学生们离开。

其余人要送,董良让他们留步,不让送。

一行人下了山,没多远就是拔地而起的工厂,说是工厂其实就是一个大作坊。

作坊里已经有了不少的工匠。

伊籍见董良等下来,开始交差。

选了一些身家清白的人,已经可以投入工作了。

董良将学生们作为火药技术工人交给伊籍,由伊籍进行安排。

董良道:“如今有三个问题需要格外注意,首先就是防火,火药厂附近严禁出现任何火源。火药太容易被点燃,遇到丁点火星都可能发生灾难,一定要慎之又慎。”

这些东西其实完全可以把那些方士在山上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当时对于山上的实验室的注意事项拿下来,事实上董良也确实是这么做的,关于安全生产制度已经很完善了,但是董良还是忍不住叮嘱。

“二就是防潮,不仅是库房里要防潮,包装运输都需要考虑好防潮工作,这些东西是希望拿到战场用的,不能出意外。”

董良又叮嘱学生:“你们不仅要管理工人生产,还要研究研究火药的使用,得到了成果及时汇报。”

不等学生做出回应,董良又对着伊籍和诸葛亮说出第三点注意事项,那就是保密。

保密工作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虽然现在已经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但是董良还是再强调。

火药这东西,如果因为怕泄密就不去研究,实在是不甘心,有点因噎废食的嫌疑。

但是研究出来泄露了,那就糟糕了,万一生产的没有敌人多,用的没有敌人好,或者对方阵营不知道有没有人就阴差阳错搞出来更强的火药,那董良就是搬起来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这也正是董良并没有一开始就把所有能提高战斗力的小创造搞出来的原因。

就好比马蹄铁,很简单的东西,对于骑兵称雄的年代,可以说是神器,但是因为太没有技术含量,而刘备手下也没有多少马,这样的发明搞出来完全就是资敌。

“我有意调遣陈到前来驻守,有他在,我还放心一点。”

董良难得的提起了陈到。

陈到名气不大,实力不错,董良原来对他不太熟悉,但是用了几次之后发现陈到应该可以算是一个小赵云。

如今的情况下,不提武功兵法,单论性格就是上上之选。

陈到和赵云这样的都是滴水不漏,很少会有差错的,永远值得信任。

董良对于火药厂的重视诸葛亮看在眼里。

羽毛扇拍拍董良的后背,“这火药和厂子都是你一手做出来的,无论怎么做,都是你说了算,我们一定支持。”

伊籍也说道:“放心吧,我会看管好的。”

这个火药厂也是挂在了伊籍手下去管理。伊籍事情不少,但是多一个火药厂并不是负担。

安排完这些工作,董良和诸葛亮上马回城,伊籍留下处理工作。

小路两旁庄稼的长势喜人,到处都是绿油油的一片。

时间来到五月份,董良来到汉末一年出头,却没有时间去怀念感叹一年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孙乾留在了彭泽县,与关羽在一处。

诸葛亮每天处理完公务之后,还要对着造船厂的图纸进行研究。

他不仅想把船造的更结实,还希望给战船增加一些武器。

比如说,如何把战船与投石车结合起来,这就是一个难题。

近来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但是预计六月的收割,收割后就是开战的时候,一个多月的时间,并不足以改造太多的战船,寥寥几艘的话估计指望不上发挥多大的作用。

伊籍则主要处理刑事诉讼案件的整理,并且开始着手进行新律法的编制,薛敬文给伊籍打下手。

糜竺则带着简雍调配各处资源,处理财务内政与铸币工作。

董良这里已经开始带着马良开始新一轮的育苗工作了。

如今田里的稻谷虽然还没有收割,但是估摸着也快了,现在先将下一轮将要用到的秧苗培育好,接下来就可以收割完直接衔接下一轮的插秧,节省时间。

除了这些事情外,南边的将领们也陆续北上了。

这一天,黄忠和甘宁从交州回来了。

两人立于船头之上,铠甲闪烁寒光,披风随着江风飞扬。

旌旗猎猎,战船如龙,绵延不断。

依然是董良在城外等待,两个大汉,爽朗的大笑着从船上跳下来。

冲着董良就大步冲了过来。

甘宁和黄忠都是多年不得意的,是董良远在千里之外就向刘备举荐两人。

这份举荐的恩情不提也罢,关键是甘宁和黄忠这种被人重视的感觉很难得。

黄忠尚且好些,他的情况不比甘宁,他受困于儿子的身体,若真说钻营官职,虽说在荆州升不到那里去,但是一个中郎将也很不错了。

关键是甘宁,本身是一个喜欢张扬的人,却如同丧家之犬一般被赶出了家乡,甘宁当然憋气,但是在荆州也一直郁郁不得志,实在是虎落平阳。

这时候董良向刘备举荐,赵云亲自招揽就显得难能可贵,情真意切。

三人大笑着狠狠的来了个拥抱。

然后分开。

甘宁笑道:“还是回来了好啊,这交州,还没入夏就已经热起来了,到处都是虫子。”

董良说道:“先把士卒安顿下来吧,这一次回来,带来了多少兵马?”

“我与兴霸各带了一万,这一次在交州可是好好扩充了一番兵力,实力大增啊。”

黄忠一边将士兵安排下,一边和董良闲聊。

士兵安排完毕之后,三人骑马入城。

董良又问道:“交州情况如何?主公在交州可还顺利?”

黄忠答道:“主公在交州一切顺利,辅助刘琦公子按照你与孔明的计划,在交州一步步实行改革,除了几个中原逃难到交州的文人闹腾了一番,不过后来看见成效也都服气了。”

董良点点头,马儿漫步向前,沉吟片刻。董良又问道:“那士燮做何反应?他士家在交州掌控半壁,可还老实?”

“老实,老实的很呢。主公刚入交州也曾心怀顾虑,后来发现士燮在交州虽然势力大,派头也大,但到底还是文人,没有造成什么麻烦,具体的我一介匹夫,就不知道主公到底是怎么处理的了。”

黄忠随意的回答着董良的问题。

董良想了想也似乎能想通。

想来士燮应该是被刘备收服了吧,刘备的手段,董良还是有信心的。而且士燮虽然在交州势力大,但是就刘备带进交州的势力,和曹操打一打小规模战争都够了,就不用说士燮了。

说到底还是拳头要大。刘备拳头比士燮大,那么刘备入交州士燮就不能翻起来什么浪花。

并且大汉的规矩是不能在老家当刺史州牧的,士燮是交州人,从法律上说,即便是他家已经将交州掌控但还是要和交州牧搞好关系而不能违背大汉制度,最起码明面上不行。

一来是大汉还没有彻底倒下,曹操带着天子还在呢。

二是周边都群狼环伺,刘表想要染指交州,孙权要是收拾完扬州也对交州有想法,刘备也是如此。

士燮一旦敢违背大汉制度,刘备,刘表正愁着没有借口收拾他呢。

士燮是聪明人知道枪打出头鸟,所以谁来了交州他都好好的伺候着,反正动摇不了他们家在交州的地位。

如今刘备进了交州,虽然大刀阔斧的改革,士燮确实利益受损,但是这只是根深蒂固的大树经历的一点小小的风霜,并不至于就去和手握重兵的刘备拼命。一时的起起伏伏算不了什么。

政治的智慧在于妥协,所以他用妥协保留住了全家的权势和延续。

要不然刘备大军南下虽然要废一点功夫,但是还是能将士燮连根拔起的。

搞明白这一点,估计士燮不会成为这一次孙刘大战的阻碍,董良就放心多了。

士燮在交州南部,如今江东的会稽郡南部还没有得到开发,士燮与中原各势力完全不接壤了。

在这样与外界隔绝,很难确定外界谁能真的给自己好处,很难确定外界的诸侯的真心,是否值得信任,而士燮有没有必要冒着那么大的风险去获得一些微不足道的好处。

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除了曹操没有人能付得起价码,但是曹操虽然能付得起,却并不能拿出来那么多好处给士燮。毕竟士燮已经占有半个州的地盘了。

所以士燮没有必要在孙刘之战中扯刘备的后腿,如果刘备没有被彻底打死,那么被打死的就会是士燮了。

董良又问道:“适才说在交州扩充了不少兵力,这些士兵的战斗力如何?可能遵守军纪?”

甘宁笑道:“放心吧,交州的蛮子本来身体就不错,动作也矫健,生活环境恶劣,也造就了他们敢打敢拼。”

“主公在交州忙着处理政务,改章换度,我们这些武将也没有闲着,有匪剿匪,没匪训练。士燮他们提供了不少粮草,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现在的这些士兵都是好样的,尤其是纵横于山林之间,都是好兵,能打。”

甘宁非常乐观,加入了刘备阵营,甘宁一扫往日阴霾,天天都感觉身心舒畅。

自己手底下有兵,外面有仗可以打,回来后主公还和蔼可亲,没有什么架子。

只有一条,就是军纪太严,甘宁常常压抑自己随便杀人的习惯。

但也正是这样的军纪约束,才让甘宁真的感觉自己是一个大将军,而不是一个草寇流贼。

“不知主公何日北上?”

甘宁回答道:“我与汉升将军先来打打头阵,在南昌县做做准备。主公不日北上,处理完交州的事情再来排兵布阵,对抗孙权。”

董良说道:“也不着急,收稻约还要一个多月,咱们有的是时间。只要收割之前到来,都可以随时发起进攻。”

“反正本来就打算有了足够的粮食才开战的。”

黄忠却道:“来的时候,士元先生和军师都曾叮嘱,说周瑜营造声势却不出击,恐怕决胜之计非在长江之上。”

董良道:“豫章上下也是这样想的,不过,料周瑜面对绝对的实力,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难道,他还能一把火把我们烧的干净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