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女帝生涯 > 第两百九十二章 科举新计划

第两百九十二章 科举新计划

书名:女帝生涯 作者:流晶瞳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53:37

第两百九十二章科举新计划

广平八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朝堂政局平稳,新政在河北、西北两地试点型进展顺利。广平九年初始,叶明净不忙着在其他布政省司推广新政,而是继续稳固那两地。兵政制度,却是开始全国推广了。

各地布政司及驻军总兵将当地的情况一一上报。各家勋贵都保举了自家的年轻人参与兵政改制。其中,武成伯府的顾维麟,就被派到河北去了。

广平‘女’帝叶明净似乎是不紧不慢的一步步推进她的改革。广平九年的‘春’天,她又提出了一项新举措。重新开召武举。时间和文科举一样,三年一次。今年先筹备着,明年和文科举一同开召。

新兵政的全国改革、马政的推广、武科举的再度兴盛,同时昭示着一个信息:大夏皇朝将着力发展军事力量。

一个国家强盛不强盛,看的无非也就是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其中经济是最最根本的基础。凡是经历过华夏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想必都在历史书上学过这句话: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其次是军事,有钱没强兵,那就是一只任人打劫的‘肥’羊。具体案例可以参照南宋。最后,是文化。只有繁衍出自己的文化,一个民族才有了根,有了生命力,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绵延不息。

大夏皇朝如今已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自然该发展军事。而培养军事力量虽说很费钱。可一旦用好了,扣除大笔基础建设后,只要调配得当,它和经济发展反而会相辅相成。至于文化什么的,叶明净自认在左邻右舍间大夏已经超前许多了,尤其是政治学、社会学和哲学,一枝独秀发展到都快畸形了。还不如先停一停,给各类自然科学让让道。

于是乎,除了再度召开武举外,文科举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叶明净没有动‘春’闱的打算,她将目光投向了秋闱,也就是低一层次的举人。

举人这个身份,真正说来,其实有些不上不下的尴尬。他和‘春’闱高中的进士、同进士不一样。他们在身份上虽说脱离了平民,成为了‘士’。可以免除一部分田税,可以见官不跪,也有了做官的资格。然而终究因空缺官位稀少(进士、同进士们还分不过来呢),大部分都没有实权。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的‘门’路,举人基本上也就是在家收田租过过小富居家生活,努力培养下一代继续参加科考(非得考出个进士来不可)。

叶明净看中的就是他们。这些举人,有过关的文化学识修养,大部分都很年轻。是一批潜在的资源。‘浪’费是可耻的。叶明净认为,既然享受了免税的待遇,就该为国出力。闲在家里做地主怎么行?她将目光投向了一些着重技术含量的官位上,如:司法系统的大理寺官员、刑部小官、通判、推官等等,财务系统的户部官员,工程系统的工部各司郎中。这些职位,她计划按照品级高低排列。分出一大批六、七、八、九品的职位。这些官位的任职者,必需进行专业技术加试,考生资格放宽至有举人功名即可。一旦通过加试,则以专业考试名次安排官职。

叶明净的打算就是:没希望考上进士的举人们,你们改行吧。别死盯着文科了。改学工科、理科、财务专业吧。大夏朝需要你们。

学会偷懒的她,只写了个大概的计划,就召集了内阁、翰林院、六部高级官员。将计划一丢,让他们自行完善。一个月后拿出成品计划书给她审核。

官员们一时间全懵了。六部尚书比较轻松。礼部、没他们什么事。兵部,则本来就和文官系统没啥关系。工部、刑部、户部,只要负责自己部‘门’专业下的那一块就行。吏部就比较麻烦了。除六部直接领导系统外,其余全国各类大小官职它都需统计出来,分‘门’别类。哪些是管刑侦的,哪些是管钱粮的、哪些是管河务的。这类六、七、八、九品小官们又该怎么进行专业考核,如何考核等等。繁琐之极。

内阁和翰林院的任务又不一样,他们的着眼点要放在高处,从大局全面计划这项新政。繁琐之处也‘挺’多的。

内阁首辅大人林珂的脸‘色’‘唰’的就白了。他和当年的方敬一样。身上兼了个吏部尚书的职位。这回完了。吏部啊全国的六、七、八、九品官该有多少?还有内阁自己的计划书。想到这里,林珂恨不得能晕过去。他怎么就兼了个吏部尚书呢?

礼部尚书严守正的面‘色’最愉快,几乎要幸灾乐祸了。遥想当年,从黄庸行提议过继宗嗣开始,礼部就没过过几天安稳日子。什么立太‘女’、选卿、选后,哪一件变故不是礼部尚书做出头椽子身先士卒?一时间,礼部成了最倒霉的衙‘门’。现在好了,天下大定。礼部终于恢复成清闲衙‘门’的传统了。他闲闲的在一边看热闹,要多舒坦有多舒坦。

叶明净可不管那么多。官员嘛,就是得像老牛一样的使唤。他们忙的天昏地暗最好。下头的官员忙,上头的皇帝才能清闲啊再者,一旦忙起来,也就没心思管东管西了。

这可是一项大改革,几乎可以说是颠覆了科举取士的小半壁江山。然影响也是可怕的,在士子中绝对会引起巨大争议。毕竟,此项举措一旦实施。那些于四书五经上天赋有限的学子,都会转而攻克杂学。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叶明净道:“朝廷缺的不是官员,是各项专业人才。西北那头牧场兴旺、羊‘毛’纺织已逐渐成大规模之势。另外,以西域新城为中心,正逐步向外蚕食。新打下来的地方要建设吧?树要种、河要挖、战俘要管理,贸易往来要算账吧?其他地方也是一样。朕不需要书呆子。朕要的,是能做实事的人。”

她要的,是借着新土地上的新城市,实行改革后的政治体系。到时新旧对比,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民心所向,再以新替旧,就要容易许多。林珂等人试探道:“陛下,原有六品以下官员是否不动?”

叶明净轻笑一声:“你们将各类六品以下官职的职务、职责都拟一份表上来。到时朕再和你们讨论,看哪些是必须置换的,哪些是无需挪动的。对了,旧有官员若是某项业务有专长,也可自行申请专业科考。调动专长对口官职。”

下方的朝臣几‘玉’晕倒,这动静也太大了。于光恺出言进谏:“陛下,如此一来,举国官吏动‘荡’,只怕会有出漏。”

叶明净微微点头:“朕知道。这事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你们先将条陈拟出来。咱们分步段进行。朕刚刚说的,只是最后全部完成时。若要开始改革,自然还是先安排试点一步步动的。”

众臣这才放下心。叶明净又强调:“动作可以慢慢来,思想却需走在前面。你们给朕呈上来的计划书,必须是完整的。”

众人又是一个晴天霹雳。面面相觑,苦着脸告退,回去找幕僚商议了。

人都走完后,叶明净伸了个懒腰,无限愉快。这种感觉太好了她只要出一个灵感,其余的自有一群‘精’英去完善。她只要把握方向不出错就行。而凭着多出近两千年的作弊见识,她的方向‘性’又不可能出错。琐事你去做,荣誉属于我。这样的皇帝当着才有滋味啊

出了蓬莱仙岛。三三两两的大臣各自聚成小团体议论。翰林院学士柳文征快步赶上林珂,道:“‘门’g石,今儿这事,陛下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林珂叹了口气:“我哪里知道?陛下以前也没‘露’过口风,今儿这一出,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于光恺、董学成纷纷点头附和,代表内阁声辩:“陛下确实从未提及此事。”

张奉英转头,视线看住人群中的杜悯:“惜之,你在蓬莱仙岛的时间最多,可知是不是有什么事触动了陛下?”

几个老臣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杜悯,杜悯笑了笑,道:“我只是和大殿下相处时间多,与陛下并不多见。近来也并未有什么不寻常的事。”

“那怎么就突然来了这一出?”户部尚书钱思义愤愤而言,“专业科考?我户部怎么考?难道要考打算盘不成?”

工部尚书刘潜闷声而笑。引来一众人的怒目而视。他赶紧收了笑容道:“陛下有此意图是有迹可循的。诸位是不是忘了一个人?”

“谁?”刑部尚书彭泰安问。

刘潜‘胸’有成竹:“天机处郎中,张之航。”

张之航是谁?众人赶紧从脑袋里挖资料。挖出后,一部分人恍然醒悟。于光恺跺足而叹:“怎么把他给忘了是了,西北牧场、‘毛’纺加工、‘肉’类运输、‘奶’制品制作。哪一件没他的影子。更别说军中新添的霹雳箭、火炮。在战事中立了大功。西域新城正是因为绕着城墙的众多火炮防守,瓦剌人的数次袭击方才失败,狼狈而逃。我方捕获战俘无数。”

听到这里,刘潜眉开眼笑:“多些战俘好。挖河种树损耗大,缺的人多着呢。”

礼部尚书严守正装作没听见“损耗大”三个字。事实告诉我们,对待敌人就要像寒冬一般严酷。礼仪教化什么的,还是对着咱大夏子民吧。

兵部尚书唐眷书出声:“可张之航现今在琼州啊?难道是他上了什么折子?”

林珂连连摇头:“没有,老夫没见过。”想了想又补充,“除非是密折。”

柳文征问杜悯:“惜之,你怎么看?”

杜悯淡淡一笑:“陛下早就‘胸’有丘壑。只是现在时机刚好,提出来而已。”

柳文征点头,回看众人:“老夫也是这个意思。陛下及擅忍耐。从太‘女’时期便可看出。这项举措,应是她早就筹划好的。说不定,从破格提拔张之航起,就有这念头了。”

提拔张之航?那是什么时候?叶明净才十六岁。众人不由惊愕,神‘色’肃然。

杜悯轻声道:“‘女’子通常比男子更能忍耐。”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