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妙手天医 > 808 新时代!!

808 新时代!!

书名:妙手天医 作者:沙漠雪莲90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44:05

808新时代!!

这一天,路曼声正在秋菊苑为张妃娘娘配药,宫旬忽然冲了进来,拉着她就走。

“殿下,这是要干什么?”

在皇宫里就拉拉扯扯的,这宫旬也够大胆的了。

宫旬脸上的兴奋和激动挡都挡不住,一面拉着路曼声跑,一面回头告诉她:“出宫!”

正这时,宫旬身边的侍卫已经牵着一匹马过来。因为太迫切了,来不及乘轿,他现在就想带路曼声去看。

而路曼声,在看到面前那匹带点呆萌的小白马时,就僵在了原地。心想着应该不是她想的那样,这样疯狂的事应该不是他们两个做的。

正想着,宫旬便抱起路曼声上了马。自己随后跨上了马背,一拉缰绳,便往宫外扬蹄而去。

此时的宫旬就像是那种青涩的毛头小子,拉着自己喜欢的姑娘去看他为她准备的惊喜。

从来不知道宫旬也是这种风风火火的性子,路曼声只知道自己在马背上,听着风声呼啸,看着街景迅速从眼前驶过,颇有一种惊心动魄。

而身后的人,撑开双臂,稳稳地将她拖在怀里。从来没有一个人以这样的姿势带着路曼声骑马,路曼声本来以为自己不敢这样,可感受到身后人的踏实体温,慢慢地就安定了下来。

只是,宫门侍卫看着太子殿下以这种姿态带着路御医大步驶出宫,脸上都是一副受到惊吓的表情。

路曼声平时给人的感觉是稳重的、沉静的,她很少大喜大悲过,脸上稍微一点丰富的表情都很少有过。而她出宫,每次都是出宫看诊,尚医局为御医特地打造的车轿,自己坐在轿中,在侍卫盘查的时候会露出一个脑袋示意一下。而宫里人也都知道这是路御医的轿子,很少相阻。

太子殿下在这帮手下人看来是英明干练的,他勤于国事,能下民间解民于水火,为皇上分忧。也能在朝堂之上高谈阔论、据理力争。太子殿下在储君的位置这么多年,一直少女色,也没有传言他专宠过什么人。

像这种情况,带着正阳宫的某位娘娘光天化日之下绝尘而去,是很少会发生在太子身上的。在大尧群臣和百姓心间,他也不会做这种看起来有些出格的事。

但太子殿下今日就这样做了!

而且风中还能听到他传来的肆意畅快的大笑,让这帮守卫一个个跟呆头鸟一般,直接懵圈了。

宫里最近都在传言,路妃娘娘最得太子殿下的心,成亲后的大半个月,太子殿下夜夜都宿于路妃娘娘的寝宫,以至于连太子妃都冷落了。

有些人之前还不信,认为太子殿下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目的。他是一个冷静而克制的人,就算真的喜欢,也不会做得这么过分。

可看今日这一幕,越来越多人相信是真的了。

太子殿下真的打算将路妃娘娘宠到天上去!

路曼声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但都已经出宫了,也已经上马了,她不会再嚷嚷着让宫旬把她放下去。

她倒想要看看,宫旬这样急吼吼地带她出宫是为了什么事?

宫旬带着路曼声径直穿过了璐华城最繁华的街道,来到了古色幽香的水仙街。

在水仙街上,多是一些文房墨宝以及印刷之类的药铺,而在这里,在清泠寂静的街道上,还能听到不远处传来的朗朗读书声。

在现在的大尧,就建有不少的医术学院,交给小孩子们一些启蒙的医术知识,引领他们进入医术的殿堂。

大尧在这方面做得比其他几个国家要更出色,因为这里是有名的医术的故乡,对医术也更为重视,百姓们也都对大夫这一行业很推崇。所以在大尧,医术学院普遍兴起。

上一次,白念就带路曼声去过一个小孩子学医的书院,可以说路曼声对这些地方并不陌生。

在一片书院之后,有一块面积十分庞大的建筑群。这些建筑统一颜色着调,檐角高飞,上面镌刻着各种奇形怪兽,十分的气派和恢宏。

宫旬这一次的目的地也在于此。

他先下了马,然后让路曼声伸出手,小心地将她抱下了马。

路曼声并不习惯这样,想自己踩马镫下来,宫旬没给她这个机会。不过人多眼杂的,他很快就放开了她。

“就是这了。”宫旬领着路曼声来到了那间校舍前站定。

这间校舍已经整修完毕了,古朴大气,有一种低调的奢华。

上面有一块牌匾,四个烫金的大字,尽显皇家医术学院的霸气。

“杏林书院——”璐华城有个最著名的杏林苑,这个天下皆知。每年的大尧杏林苑试,也被视为选拔医术人才的最高级别考试。

而大尧的医者,都以能通过杏林苑试为荣。一些清高的大夫,即便不想入朝为官,进入尚医局,也乐于参加杏林苑试,来检验自己的实力。当然,也可以说是他们来检验杏林苑试的水准。

但不管那个人有多高傲,对自己的医术又有多么自信。杏林苑试环节之复杂艰难,众所周知。没有一点真本事,是没有办法闯过重重杏林苑试的。

这个杏林书院,毫无疑问,正是医术学院。

“我听说,杏林苑要扩建,是否就在这里?”杏林苑扩建计划,提出来已经有两三年了。只是大尧这些年并不是风平浪静,各地灾情严重,国库空虚。很难拨出那么多的银两来进行庞大的杏林苑扩建,所以这个计划一拖再拖。

自从大杨使者出使大尧,长公主进入璐华城,还有随后太子亲率使团前往大杨密切两国邦交,层层递进的外交活动,密切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大尧的药材远销大杨,商业也在短短两年中迅速发展,国库才慢慢充盈起来。

而杏林苑这个项目计划向来都是大尧重中之重,育成帝从来没有减少过对医术的投入。这个计划很快就开始实施了,而经过这一两年的努力,在这里形成了恢宏广袤的建筑群。

其气派程度,让路曼声见了都有些啧啧称奇。

而她也一直深信,一个国家这么舍得为医术投入,那么这个国家的医术水平只会不断创高。

“你说对了,但只说对了一半。”宫旬引着路曼声走了进去,里面清一色的桌椅板凳,墙上悬挂着大尧传世的名医,还有书库内收集着各个医术名家的巨著。

而讲台和书院里面的环境摆设,借鉴了尚医局的设计。走进这里,仿佛走入了她数年所生活过的地方。

就连空气里,都散发着熟悉的味道。

路曼声微嗅了一下,回头看向窗外。

她说呢,在教室外面,有成片开得瑰丽端雅的菊花。此事正值深秋农历九月,正是菊花开得最艳的时刻,因此也被称之为菊月。

在尚医局,就有着大片的菊花。每到菊花花开的时刻,尚衣局的御医们会自发地组建赏菊活动。

别以为习医者每天都与草药打交道,他们身上也有浪漫细胞。吟诗作赋,可能比那些文人差了一点儿,但深谙各种菊花药性的御医们,赏起菊来,也颇有一番意趣。

路曼声刚进尚医局的时候,被王霄他们拉着也加入过赏菊会。大多时候,她都在一旁看着王霄他们掰扯,妙趣横生。而有些御医,在赏花途中,会精心泡制一壶菊花茶,与众人共享。

将杏林苑布置得和尚医局一样,很好理解。一个是现成的参照,尚医局的构建是凝结了无数园林大师心血和结晶,许多的布置都有它的讲究,也有它的意义。譬如说这菊花,除了她冷傲高洁、凌霜怒放的气魄,还是因为在大尧先祖床伴杏林苑时,一日看着空荡荡的院子,便吩咐宫人在里面遍植菊花。

菊花是大尧先祖最喜爱的一种花,不但能观赏,还能入药。菊花性味甘寒,人肺肝二经,有黄、白之分,功效虽似,但各有所长。白菊长于清肝明目,杭菊花长于疏风散热,而野菊花则长于清热解毒。

小小的一株菊花,不但能彰显人性高洁,还能有这么多的妙处。

自从菊花作为尚医局专属用花之后,这一习惯便保留了百年之久。如今在许多医术书院,也能看到菊花的身影。

而另一个方面,路曼声想,将杏林书院布置得和尚医局一样,意在激励所有前往这里的大夫们,让他们以尚医局为目标,前往他们的最终殿堂。

但还有一点路曼声想不通,这也是宫旬要和她说的。

“这里原本确实是用于杏林苑构建,但现在父皇决定也要用它们来做一些别的事。”

杏林苑试,确实是大尧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但随着杏林苑试的改革,一到两年才会举办一次杏林苑试,其他时候都是空置的,十分浪费。

但随着杏林考生的增多,还有各种考试环节的设置,之前的杏林苑确实难以维系,扩建是十分有必要的。

但宫旬却对此提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既经济气派,又能让杏林书院发挥它最好的效果。

“什么事?”

宫旬回头,目中激动,他伸出手,紧紧握住路曼声的肩膀,用近乎颤抖的声音告诉她:“路御医,你知道吗,你的那份年终考卷父皇采用了,他认为你的建议非常好,也解决了他一直以来头疼的问题。父皇已经决定,在璐华城先办一批医术学院试点了。”

路曼声也骤然睁大了眼睛。

再回头看这地方时,心情又有了很大的不同。

她也和宫旬一样,胸腔内流淌的是激动,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激荡在里面!

“再过不久,这个地方就能看到来自各个国家的医者,不分种族,也不分地域,在这个地方,研习着当代最先进的医术,一起讨论着成百上千年来的医术成果。他们百家争鸣,集思广益,一同为这个时代的医术做着贡献。到那个时候,整个璐华城,都会闪耀着医术的芳香,绽放着他们医者的梦想——”

从宫旬那越来越高昂的基调,就知道他此时的心有多么的雀跃了。

正如之前所说,宫旬之所以如此激动,不完全是因为利益和大尧在整个天下间的影响力。

而是一种年轻人所谓的梦想,他即便不会医术,但身为医术的故乡未来的掌权者,他对支撑着这个国家命脉的东西,骨子里就有一种崇敬。

他更希望看到大尧的医术能广传天下,他以前不是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只是他知道他做这样一项创举有太多的阻碍,这中间道路漫长,时机也尚未成熟。最重要的,公孙承御和父皇都没有拿定主意,他不愿意在这件事上冒险。

但路曼声的一份答卷,就像是打动了公孙承御和育成帝那样,也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最后的一丝疑虑都消除了,比起计较个人的一时得失,他很想为大尧的百姓、为这个医术纵情燃烧的地方做一些什么。

而办医术学院就是最好的办法,他不但能传播大尧的医术,还能为这个国家的人民带来实质的好处。最重要的是,通过医术的传播,大尧开始走向世界……

那个时候,兴许还没有明确的这样的概念。但宫旬在大杨的那些日子里,虽然之前一直被困,但在他被放出来后,和大杨皇帝谈论了许多。

以前因为大杨和大尧来往不变,又少有交流,他们对大杨的了解还比较片面。

经过那段时间的接触,宫旬发现大杨之所以能成为众国之首,一家独大,除了地大物博,占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大杨的掌权者总是在不断地走出去,向各国施展大杨的影响力。

说起来,温三小姐的大杨使团,本来就是一次医术文化的交流。但从医术到经济,小球滚动大球,到如今的大杨和大尧在各方面各领域的合作,正是大杨一种走出去的直观表现。

而大尧,虽然掌权者都很英明,也很睿智。但因为军事力量不强,多处于中立国的位置,靠医术维系着和各国的联系,始终都较封闭。固守着自己的太平,不敢谋发展。这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随着其他医术文明的进步,大尧在众国之间的维系越来越弱。

他们必须要做一个改变,而如今时机已经成熟。

大尧将开启他崭新的时代——(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