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妙手天医 > 462 计策

462 计策

书名:妙手天医 作者:沙漠雪莲90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44:05

462 计策

吴州使的爪牙们,全都被抓起来了。唯有吴州使,在事前就得到了消息,在武林高手的护卫下逃了。

当熊大将军的兵马赶到时,已经人去楼空,宫旬立即下令封锁全城,全力搜捕吴州使的下落。

一日不抓到他,就多一个隐患。

甘州重新回到了朝廷的治下,宫旬手持圣旨,任命胡九重掌甘州,与民生息,共同赈灾。

而宫旬首要做的,便是帮甘州恢复治安,他先广发朝廷诏令。让那些因为大旱而据山为王的百姓,立即解散山寨,回到甘州,所谓的“换匪为民”政策。在这个政策下,没有打家劫舍、伤害普通老百姓的,一律将山中财产充公,便可以折免过错,在共同赈灾的过程中,为百姓出一份力,以代偿所罚。

那些犯了重错的山匪,则立即向州府衙门自首。衙门会酌情轻判,并给予他们机会戴罪立功,过期若不纠集下山,到时他会发兵攻山。负隅顽抗、不相信朝廷诏令的,错过了自首时机,一律以匪患所论。

诏令一出,甘州城各大山头可是闹开了。有些人说朝廷的话不能信,要是去了就是送死。想之前,百姓们都没吃的,一群贪官污吏,不把他们当人,连口饭都没得吃,还在赈灾的粥里放沙子。兄弟们几个抱不平,就被州府的人扣上了暴民的帽子。

兄弟们要是不反抗,还不得被那群吃人不吐骨头的人捉到大牢里去?俗话说,狗被逼急了还跳墙呢,反正州府那群人的话是怎么都不信了。与其送上门去死得那么窝囊,还不如拼死到最后。

可随即也有人说,吴州使和他的一群爪牙们已经被朝廷铲除了,现在甘州城是以前的州使做主。朝廷的态度,还是值得相信的,将贪官污吏一网打尽,也是让人大快人心。

而且太子亲自坐镇,总不可能说假话。那份诏令口气强硬,反倒让他们心安。若是许诺了一系列美满的愿望,什么无论是谁,都不追踪罪责。只要下山,就能回归以前的生活,反倒让人觉得不靠谱。

再说这样的政策虽然能安匪患的心,那些被他们伤害的家属又如何能甘心?可以说,宫旬的做法,是兼顾到方方面面的。也让一部分成了山匪,还保持着初衷的百姓尽可能地得到宽恕,也让他们成了第一拨下山之人。

而最让甘州百姓安心的,莫非还是胡州使的归来。胡九在甘州任上是非常有名的,也颇受百姓的爱戴。只要说胡州使回来了,不少百姓就都会相信他,重新回到朝廷的怀抱。

当日,冲着胡九的面子,就有三分之一的山匪下山了。这一群多半都是没犯什么事的,没有杀人害命,顶多拦截了一下沿途商旅,没有伤人。这些人,将剩下的财物交到了州府,由州府补足,返还给各国商旅。

这之后,这些据山为王向州府自首的人,加入了甘州的赈灾活动中。由胡九安排,积极地为大家寻找新的水源,打井挖土一类的事,他们就能出上力了。虽然他们犯了事,州府也没有亏待他们。一日三餐,顿顿能吃饱,吃饱之后让他们卖力干活。

等这次赈灾结束,他们领了工钱,就能够回家过正常的生活了。

没错,除了一日三餐有吃的,还有一些工钱。钱虽然不多,已经让这些人很是感动了。

给工钱也是有多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既然重新接纳他们,就不能对他们过于苛待。另一方面,这些百姓也是可怜人,如今弃暗投明,打算过正常的生活。若是身无分文,没有得到朝廷的恩惠,很有可能又走上老路。

还有一点,就是不少其他持观望态度的,每日都会派山上的兄弟下山来打听情况,看朝廷承诺的到底是真是假。眼看着第一拨人有这样的境遇,其他山匪都有些心动。

不挨饿,能吃饱肚子,还有谁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甘愿做什么土匪?

于是乎,又有一拨人下山了,甘州百姓在胡州使的安抚之下,也打算以一颗宽容的心接纳他们。这些人,和他们一样,忍受着腹中的饥饿和州府的压榨,他们有着同样的境遇。事实上,他们也早就想这么做了,在他们看来,他们之所以会落山为寇也是被州府的人给逼的,怪不得他们任何人。

何况这些人中,曾经有食物的,也帮助过当地的百姓。虽然人多,接济的人有限,但只要有那个心,百姓自然就记在心里。

离诏令规定的期限还有两天,还有几个山头没有动静。宫旬一直派人注意着那些山头的动向,这些人他已经调查清楚了。

是真正的成为了土匪,杀人掠货、无恶不作,在短短之日里,就已经犯下了数桩大案。

其中,以白毛山的土匪为最,这些人,是当日杀了官兵逃走的。想着都已经杀了官兵了,朝廷不可能会放过他们,杀一个是死,杀一群人也是死,兄弟们还不如在最后过个痛快!

就是这样危险的想法,让他们一次比一次胆大,到后来,完全看不到一点百姓的痕迹,就十足十的是个土匪。

对于这样一群人,宫旬不打算手软。但念着他们在最初,也是被逼的,愿意给他们一个洗心革面的机会。只要在规定的期限下山,就会对他们以自首论,适度轻判。

若他们冥顽不灵,还在和他耍弄什么手段,那到时候他就会将他们一并收拾了。

而此时,白毛山的山寨内,已经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是以白毛山大王为首的,所持的观点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下山。他们犯的那么多宗大罪,哪一宗罪都是杀头的重罪,怎么都不能送上门。别看之前的那几拨人,那是因为他们都没胆儿,什么事都不敢做,这会儿朝廷一个诏令,就屁滚尿流地下了山。

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真正的土匪,比那些乌合之众也不知道强多少,在这种时候完全可以固守山门,保一个安稳太平。然后等风声一过,再出来活动。

而另一拨人,是以二大王和三大王为首的,他们赞成去自首。虽然说,他们还是会遭到惩罚,但多少保住了一家老小的性命。诏令也说了,若是自首,不祸连家人,自身也会适度轻判。反之,官兵攻山,一家老小,皆难活命。

二大王和三大王也是出于为家人考虑,才想着要自首。而且,考虑到自己,自首也才是上策。他们才几个人,如何斗得过朝廷的官兵?到时候大军压境,将整座山头夷为平地,他们能躲到哪里去?

眼看着二大王和三大王那边支持的人越来越多,愤怒到极点的大王举起刀,杀了自己唯一的女人,说谁要是再敢说下山的事,他就杀了他!如今他已没有后顾之忧,他要与朝廷死战到底!谁要是敢背叛他,就像他婆娘一样!

这一举,吓坏了所有人,就连二大王和三大王都不敢再说什么了。

白毛山下,已经被官兵重重包围了退路。朝廷在用这种方式,逼着他们做一个选择。

还有一天,只有一天,便决定了所有人的生死。

山下的宫旬,是不知道这些事的。但他也能猜想到,此时的山上,到底是怎样的情形。

他又让人连夜发布了一道诏令,诏令上称,在最后一日期限到来之前,谁自动走下山,并且举发他人有逃跑和抵抗意图的,便能成立立功。但凡有立功者,能减轻刑罚。能证明大案是其他人所做、与自己无关的,也能减轻罪责。

在这样的诏令之下,各大山头显得更加的喧哗嘈杂,而且与昨日的气氛完全不同。

山寨里的人开始你怀疑我、我怀疑你,原先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山寨,变得支离破碎。有的人偷偷跑下山,但因为被人发觉,与人产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有的人担心对方会举发自己,一直监视着可疑的人。

整个山寨,早已没有了一丝默契可言。不用朝廷的人动手,他们自己便会从内部崩塌瓦解。

“中计了!朝廷这一招还真是狠!”

白毛山老大看出了朝廷的阴谋,便无法阻止这样的状况发生。如果说之前他们还是一荣一荣一损具损的命运共同体,那么现在,他们都是独立的。而且彼此掌握彼此的证据,最值得相信的朋友,下一刻可能就会出卖你去获得生路。

有些帮派眼看着这样的情况,只得集体下山自首。与其等着别人拿你立功,还不如你亲自走下去,免得到时候只剩下你一个人,说不定还被自己人给干掉了。

计策奏效,到最后,只剩下了白毛山一个山头。

而那些跟白毛山性质差不多的山头,也一一被收押到了甘州衙门,等着开堂问审,根据各自的情形问罪。

这是一繁重又繁琐的活儿,宫旬集齐了前吴州使在任并未被株连问罪的官员,考核他们的政绩与能力,从中抽出几个秉公执法、熟悉朝廷律法并且知变通的几个人,由他们来负责此案。

既要达到惩戒的目的,又能给其中认错态度良好、有明显悔过表现的人机会。那些人都明白太子殿下的意思,认真按照他的嘱咐,将这些人进行交叉询问,相互介绍山寨所犯下的案子。若证词没有矛盾或者大出入的,基本就能够确定了。

对其定罪量刑之后,呈给宫旬,由他审阅无误之后,才会依次执行。

这已经是多日以后的事了,果然,最棘手的还是一个白毛山。

白毛山的大王,宫旬派人去了解过他的身份。他曾经是吴州使身旁的一个走狗,因为某件事做得不如吴州使的意,遭到了他的处罚。为了保命,杀了负责他的官兵,并且利用百姓的激愤心理,纠集了一群人上了白毛山。

有这样的一个老大,也难怪白毛山的气焰格外的嚣张,并且很快地就干上了杀人害命的勾当!

在得到这样的资料之后,宫旬思量着,要想办法除掉白毛山的老大,其他的人不足为虑。

白毛山老大有真功夫,并且够狠,其他都是普通小老百姓,也不敢真的违抗他。不解决了他,白毛山的事便没有办法解决。

他到甘州,可是怀着目的而来。每一单任务,都要做得非常出色,他日跟父皇禀报的时候,才能挺起胸膛直起腰,坦然得到父皇的称赞。而且他也可以凭借着甘州之事,一举向众人展示他这位太子的实力和魄力。

若是能成功、并且兵不血刃地让白毛山归降,那当然是最完美的。

只是,用什么办法呢?

这个时候,一个计策跃入了他的脑海。

他让人召来了孟凌东,让孟凌东扮成其他山上的土匪,跑去白毛山。名目就是朝廷的人根本就不可信,嘴上说着放他们一条生路,其实是把他们往死路上逼。以白毛山老大这会儿的心情,一定会放这个人上山。

而只要见到了人,凭着凌东的工夫,要取下他的人头,根本就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个计划再完美不过,时间有限,不能再耽搁了。白毛山的事,不及早解决,可能会生变故。

孟凌东接到主子的命令后,立即做好了安排。为了让戏演得更加逼真一点,也为了让白毛山下山打探消息的人,能够得知外面的情况,宫旬不仅在白毛山下留了缺口,在甘州城内也留下了他们可以钻的空子。

被押往县衙的孟凌东,忽然挣脱了人群,并且打伤了押着他的官兵,往一只暗巷跑去。

白毛山大王的心腹,那个到山下打探消息的人,看到这情况,心生疑惑,立马追了上来。

孟凌东没有展示全部的身手,只展示了一点蛮力,但就这蛮力,也够让人吃惊的了。那个人被孟凌东打倒在地,差点折在他手下,才慌声大喊,“壮士弄错了,我并不是州府的人——”

如此一番一番,孟凌东终于被那个人带上了白毛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