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臻璇 > 398章 归途(大结局)含完结感言

398章 归途(大结局)含完结感言

书名:臻璇 作者:玖拾陆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32:27

最后一章!

感言放在最下面,然后就是96犯迷糊了,明明记得上传之后再修改添加新内容,是以前一次的字数为准的,结果发布之后看了一眼,我最后添加的感言给我算钱了><

现在再改也改不回实际字数4000 的收费了。

so,那个,后续番外会放免费里,全当补偿。

以及,等改完完本状态后,请书友们投下完本满意度调查,谢谢!

---------------------------------------------

明明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时候,天牢里依旧阴冷得让人浑身打颤。

困于此地,已经三年。

裴大老爷低头闭目,身上的衣服脏兮兮的,脸上亦是胡茬乱长,只看一眼,谁也认不出他的身份,只觉得与路边的乞丐老头并无两样。

脚步声在这里显得格外空灵,回响很近,又格外遥远。

直到这脚步在牢房外停下,来人背着手眯着眼盯着他许久,嗤笑着道:“裴世远,你老了很多。”

三年囚徒生活,虽没有严刑拷打,但终究是消磨人的意志精神,又岂会不迅速老去?

而来人的说话声音让裴大老爷缓缓抬起头来,又缓缓道:“没有想到,殿下会来这里。”

“是陛下。”

来人便是先帝的四皇子,如今的景和帝。

把裴大老爷关在天牢之后,景和帝就再也没有管过他,不说杀,也不会放,只当他不存在一般。和其他长年累月困于天牢的人一样,不见天日,不知尽头。

无事不登三宝殿。何况是来这么一个破地方,裴大老爷等着景和帝先表明来意。

“给侍郎送件孝衣。朕也是刚听说,你那老母前些日子病故了。”景和帝说完,身边便有一人把一套素衣丢了进来。

裴大老爷怔忡,直直看着那衣服,许久不言。

真假不明,可母子连心,他心中隐隐知道,马老太太确实过了。

“想在黄泉路上尽尽孝心?”景和帝语调清淡。眼神却极冷,“你觉得朕会如你的心意?”

裴世远太聪明了,景和帝一开始就知道这一点。

那年不仅仅送走了家眷儿孙,便是他自己,若真要走也不是没有机会,但他却不走,大大方方进宫上朝,这才会被扣在京中。

而他所求的,是裴氏一门荣耀。

局势已成定局,战事无可避免。

若七皇子输了。什么都不用多说,裴世远走不走都是家破人亡的结局;可若是赢了,裴世远心太大。他要让臻琳稳稳当当做后宫第一人。

七皇子身边原就只有臻琳一个侧妃,又有长子傍身,等到了那时候,谁能越过了她?

只是局势此一时,彼一时,用人之际自然是手中棋子越多越强越好,等天下大定,裴家外戚坐大,又怎能不引些猜忌?

裴世远想用自己的命来给臻琳多些保障。他是为了七皇子的天下、为了护臻琳母子安全而死,将来七皇子便是有了异样心思。也要顾及着些言官的嘴。

“你那点心思,如果添上了你家六小子。不是更有效果?”景和帝说到这里,哼笑一声,“偏偏你舍不得,也是他命大,竟然逃出去了。”

裴大老爷没有应声,目光一直停在那孝衣之上。

“话说回来,让老七投鼠忌器,还不如赌他那点儿真心实意。”景和帝皱了皱眉,“也不对,这皇宫里长大的,哪里有什么真心实意。”

裴大老爷深吸了一口气。

天牢里空气混浊,一股子腐朽味道,一开始他受不了,不少次都几乎呕吐,可到了现在,已经习惯了。

臻律若死,的确是另一个筹码,但裴大老爷也的确是如景和帝所说,舍不得。

臻律是怎么逃离了京城,裴大老爷并不清楚,但大约能琢磨出来,和定远侯府上有些关系。

定远侯已经向七皇子示好了,只是来不及握些实权,一家老小又在京中,旁的事不方便,救个人还是有办法的。景和帝心知肚明,无奈定远侯是先祖皇帝封的,世代蒙阴,削不得抄不得。在那之后又关起门来做他的闲散公侯,一副天塌下来也跟他们无关的态度,越发是拿捏不到错处。

裴大老爷望向景和帝,声音平静:“殿下来此,不是与我说这些闲话的吧?”

告诉他马老太太的死讯?与他探讨这个筹码有没有用?这种事情不可能是景和帝的真实意图。

要不然,三年之间,他早不来晚不来,怎么就挑在这个时候?

“此处这么难闻的味道,殿下都不在意,是没有心思在意吧?这么看来,局势不妙,被七殿下压得差不过气来了吧?”

景和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戾气,又迅速消散:“你该想想你自己。外头都晓得我不杀你,自尽又没有用处,你要怎么设计一个死局出来?”

这般避重就轻,显然是如裴大老爷所料了,他哈哈大笑,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嘲弄:“那就如殿下所说,赌一赌七殿下的真心实意了。”

笑他的兵临城下,笑他的聪明反被聪明误。

景和帝怒上心头,但他不能杀裴大老爷,杀了就如了他的意,只能怒气冲冲转身离去。

等脚步声消失在了天牢之中,回响的笑声才渐渐轻了下去,到最后是无声的垂泪。

裴大老爷抱紧了那一身孝衣,老泪纵横。

局势与裴大老爷料想的差不多,虽没有直逼京师,也已经是被围困在了中间。

照这速度看,最多四个月,京城就再无阻拦。

冬风起时,臻璇又收到了臻琳的信。

他们已经到了潜州。北方冬天行军困难,延缓了进攻的脚步。

只等着开春,便是决战之时。

而臻璇的这个冬天过得十分疲惫。

裴府里。贾老太太与八老太爷相继过世,依着礼数。磕头敬香。

臻徊在二月里回到甬州奔丧,刚一进门就被九老爷恶狠狠踹了一脚,喝道:“不肖子你还晓得回来!”

一走十多年,当初是存了私心要为四房争一争产业,但到底是愧对父母,没有在膝下尽孝,臻徊低着头,由着九老爷一阵好骂。梅氏又是心疼又是埋怨,可她不敢劝,只不住抹着眼泪。

任氏一身孝衣,身边跟着湛哥儿,湛哥儿已经十岁了,却是头一回见父亲。只不过任氏黑着一张脸,湛哥儿对臻徊这个从他在娘胎里开始就丝毫不关心他的父亲也没什么好感,低着头不吭声。

这种场面,肖姨娘只能是个陪衬,但她一想到臻徊。心思就乱了,催着丫鬟陪她回屋去净面,却在院子里见到了一个陌生的妇人。身边跟着一个六七岁的男童。

一声惨叫,惊动了所有人。

臻璇是陪着回来看望周氏的臻琼说话的,丫鬟匆匆来报,才晓得庆和堂里鸡飞狗跳乱成了一片,周氏再不高兴也只能领着人去了。

臻琼从小就不爱参合这些事情,臻璇也不喜欢和四房的多往来,便依旧坐在庆福堂里等消息。

没一会儿,陆陆续续有些风言风语传来。

肖姨娘聪明人,一见那妇人孩子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到自己年华空逝、一无所出,而臻徊在深州有妾有子。心如刀割之下,惨叫一声厥过去了。

任氏是屏着一口气。等着臻徊先低头,谁料那边冒出来一大一小两个人,当下怄得浑身发抖,冷声问:“这是什么意思?”

臻徊尴尬着道:“纳的妾室。”

任氏不是什么好脾气,理也不理那两人,哼笑道:“我可没有喝过茶,可不记得什么时候添了新人了。”

当着这么多长辈孩子的面,臻徊下不了台,晓得有错在先,压着声与任氏道:“那就晚些喝了。”

任氏气得牙痒痒,看到周氏赶来,福身行了礼,道:“六伯母,我当年就说过,别说是丫鬟良家女,就是窑姐儿,只要爷看上了要抬进门,我一个字也不吭。爷你要纳就纳,要收就收,喝茶这事也别找我,谁爱喝谁喝。”

周氏也是不满,孩子都这么大了都没个说法,这又算是什么事情!

湛哥儿跟着任氏要走,被那小儿拉住了衣袖,他拧着眉甩了甩,道:“做什么!”

“哥哥……”

湛哥儿打断了下头的话:“你是我哪门子的弟弟?”说完,又看那妇人,“父亲没与你说过?外室的子女,一概不认。老祖宗的规矩,祖父要守,父亲也要守。打哪儿来赶紧回哪儿去,裴家不是你们进进出出的地方。”

九老爷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当年旧事也不知道是哪个在湛哥儿跟前胡乱嚼舌根,让他此刻没脸起来,但一想到当初杜氏那柔情小意,那腹中一尸两命的孩子,他就心煎得慌,越发不满意臻徊此时做法了。

“祖宗规矩在这里,你媳妇不喝茶,就是个外室,你爱养就寻个院子养着,别让他们踏进家里来一步。”九老爷说完,拱手与周氏道,“六嫂,给你添麻烦了。”

周氏颔首,倒也赞同九老爷的意思,她不会逼着任氏喝了这杯茶,那这妇人孩子,也就是做外室养了,就算是个儿子,也不可能认祖归宗。

臻琼听完了,撇了撇嘴,道:“三嫂性子是不好,但想想她这十多年过得也苦,三哥哥一回来就唱这么一出,她定然不会喝这茶。”

“用三嫂的话说,她那点脸面早就没了,也不稀罕做个贤妻。”臻璇说完,心中唏嘘,摇了摇头。

直到了四月清明时,臻璇回裴家添了香,庆和堂里依旧没闹出个结果。

九老爷不松口,梅氏不插嘴,任氏关起门来不理会,反正她看得出来,周氏那儿是依着她的,她自己又有儿子。也不稀罕庶子,肖姨娘难得和任氏站了一边,湛哥儿该干嘛干嘛。只当那些人不存在。

让家里缓和了不少的是,一封臻律的家书送到了。

曹氏捧着信来来回回反反复复看了无数遍。又跪在马老太太的灵前细细念了一遍,大哭了一场。

臻璇也看了信,大军已抵京师,这场拖了三年多的战事总算快到头了。

郑老太太翘首企盼着,可等到了六月十六日做寿之时,依旧没有结束。

年纪大了,更是想念晚辈,郑老太太牵挂夏颐卿。连生辰都过得没什么滋味。

月末时郑氏染了些风寒,中馈事务全部落到了臻璇身上。

臻璇每日一早听婆子娘子们回话,安排各项事情,有时到了下午都不得空,陪孩子的时间自然少了很多。

不过忙碌有忙碌的好处,没有工夫想东想西,倒是踏实。

难得寻到了个清净的下午,曦姐儿和昀哥儿都在听风苑里,天一院里格外安静。

臻璇有些犯困,只是屋里闷热。瞧着外头日头不大,又有些起风,便让人把榻子挪到了院子里的葡萄架下。

手中一柄象牙扇。精工妙笔画着豆蔻少女扑萤火,臻璇打发了一众丫鬟,有一下没一下地扇着,另一只手中捏着一封信。

那信是十来天前送到的,臻琳工整漂亮的字体写着让人期盼的话语。

京城之中,景和帝*,大军入城,一切将定,不用多久。诏书会通告天下,而夏颐卿在京中停留数日之后。就会回甬州。

这么一想,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

扇子不动了。臻璇迷糊入睡。

她做了一场梦,很长很久。

梦里,她似乎见到了很多年前,裴家大宅里,姐妹们一道念书、做女红,欢声笑语一片,她和臻琳总是窃窃私语,臻琪好奇地凑过来,却不明白她们在说些什么。

她们一块去踏青,傅凌遥的黑鹰鹞子飞得那么那么高,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再也瞧不见了。

一袭红衣的傅凌遥变成了火红嫁衣的郁惠、臻琳、臻琪、臻琼,到最后成了臻璇自己……

那些梦的最后,化作了夏颐卿的面容。

那些旧忆一旦泛起,就再也合不上了。

梦中,是她曾经红袖添香,这些年她整理过夏颐卿的书房,在一本书中夹着一张画像,是她捧书小憩模样,她甜着腻着拿指尖跟着那线条细细勾勒,感受着他的笔触。

那些情意绵长的日夜,一股脑儿地涌进脑海里,他们交握着彼此的手,没有誓言没有承诺,可臻璇知道,他会一直这么牵着她,风浪也好危难也罢,一起一步步走过去……

渐渐入夜了,八月末的晚风已经有些了凉意。

挽琴从屋里取出一件披风,轻手轻脚替臻璇盖上,又小心翼翼退开,不敢惊扰了臻璇的美梦。

日头已经很低了,斜阳在地上拖了长长的影子。

“母亲,母亲!”曦姐儿的声音从远及近,脚步飞快,打破了这一院子的安谧。

臻璇睁开眼睛,伸出双手把飞扑而来的曦姐儿抱到了怀里,取出帕子轻轻替她擦拭额上薄汗。

曦姐儿笑得开心,扭头指着天一院正门,道:“母亲,父亲回来了。”

臻璇一怔,顺着曦姐儿的手望出去。

怀中抱着昀哥儿,夏颐卿走了过来。

目光相触,臻璇眨了眨眼睛。

他依旧是她刚才梦中的模样。

依旧是京城法成寺偶尔相遇时的模样;

依旧是那年红烛之中,掀开盖头,她看到的模样;

依旧是她在浓香阁外从马车上初次窥到的模样。

时光仿佛停滞,那般熟悉。

臻璇勾起唇角,莞尔笑了。

(全文完)

------------------------------------------

打下全文完三个字,长叹了一口气。

这篇文,96写了太久了,从2012年年初把稿子给编辑开始,到3月上传,一直到今日完结,2年半,其中的一大半时间是坑状态,捂脸。

但是,但是,总算是写完了,120万,我写过的最长的文,96也有百万完本文了!

期间也有不少人劝我,开新文吧,旧文已经很惨了,不如开新。96选择了添坑,因为坑会坑成习惯,坑了一个再坑一个,我怕我这一生都会习惯坑下去,再也尝不到完本的感觉。

虽然现在,我一样没有完本了的实感!

过程太长,长到96都不知道怎么来写这个感言了。

从感谢开始。

感谢编辑,小姜、可乐、青青、柠檬、荔枝,一本书经历了这么多编辑,抓头,感谢没有放弃如此坑的我。

感谢书友们,你们是我支持下来的动力,尤其是几位老书友,感谢从96最早的一本书就开始订阅,感谢在我大断更两次之后依旧相信我继续订阅打赏支持我,也感谢新书友的到来,对于一本断更久成绩低迷的书来说,每一个书友都是精神力量。

再来说说这本书。

这个故事最初不是这个模样的,是小姜编辑给我拓展了思路,选了一个不同的切入点。但更早之前的脑洞是从哪里开始,96自己都记不清了。

不过,她还是一天天丰满了起来。

写的时候,不止一次地想过,再换个新的视角,她又会有新的故事。

比如臻瑛,与继母不合,婚姻不顺到姐妹反目,她也许是重生的?

比如臻琳,从一帆风顺到大起大落再到新的出发,若她是主角,会如何?

比如杜越娘,只能等死的她若在死后被借尸还魂和臻璇大乱斗呢?(这个比较汗,每次一想就想掐死自己)

再比如凝姐儿,失去母亲孤独长大,等父亲再娶填房时,这个宅斗故事又要怎么展开?

脑洞一大,世界就乱啦:-d

所以,臻璇的故事在这里结束了,但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还在继续。

写文就是这样吧,作者给了人物生存的世界,人物们在世界里一日一日生活,没有完结。

以及,请书友们投一下完本满意度,谢谢大家!

再以及,番外这个我尽快,会放免费里。

最后,新文,缓一缓,96需要喘口气。(未完待续)

ps:完结!!感谢书友kkecho和书友可可树1的粉红票,感谢所有的书友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