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臻璇 > 393章 静候(三)

393章 静候(三)

书名:臻璇 作者:玖拾陆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4 23:32:27

这是昨天的更。

今天的更新晚上放上来。

-----------------------------------

十九岁的年纪,还未说亲,实在是拖得太久了。

原本还能推说是上头有个哑巴姐姐,可等臻玟一嫁,臻珧越发尴尬了。

可既然已经拖到了这个时候,二房也有些破罐子破摔,也不肯将就,偏要选一个合心意的。

但如今战事未定,裴家牵扯其中,哪家愿意在这个时候娶一个裴家的庶女?

姜老太太着急,无奈庆荣堂里那么一个气氛,她实在是不好再因为这等事情去给马老太太添烦心事,只能来和李老太太商量。

再商量,也拧不过姜老太太不肯将就的心。

按李老太太的心思,臻珧本就是庶出女儿,二房也不比其他几房,四老太爷也好、十六老爷也罢,都是没有功名在身的,干脆就挑个有些家底,诚恳老实的就好,要再不放心,便从姻亲里选一个庶子,也算是门当户对,彼此不委屈。

姜老太太琢磨来琢磨去,就是犹豫不决。

李老太太摇着头与季氏道:“她那个心思我还不晓得?眼看着这一个个都嫁得不错,又想着我们如今是皇亲,连女儿们的出身都贵气了起来。再贵气她二房都无功名,又沾了一个庶,还要如何?”

家中十个姐妹,臻珊嫁得早,选了一个商贾人家;臻玟是有疾在身,选了母亲娘家人;其余都不差,便是臻璇这个“异类”,那也是捧着圣旨上轿的。庶出的臻环亦是配了个秀才。

让姜老太太狠心把臻珧嫁去一个普通商贾之家,她还真就不答应了。

季氏也有些埋怨姜老太太,这女孩儿年纪拖得这么大。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总归下头就一个十丫头的,长房如今也无心办喜事。可等事情都平定了,十丫头要上轿了,难道九丫头还挡在前头不成?”

李老太太长叹了一口气:“随便她去吧。四嫂那个脾气,船到桥头自然直,不是最后一刻,她就是拿不定一个主意。”

这句评断,臻璇是赞同的。

就如同当年臻珧的出身到底是记在张氏名下,还是把那个过世了的丫鬟扶作姨娘。庆德堂那儿不也是拖到了最后一刻,张氏才哭哭啼啼地选了一个?

家里现在瞧着还平静,一切看的都是这场战事,若赢了,鸡犬升天,若输了,也别管这儿女亲事不亲事的了。

就怕臻珧想岔了钻到牛角尖里去,当真以为重来一次是很容易的事情,闹出什么大事体来,这才是让人头痛的。

臻璇和李老太太告了别。领着孩子们上了马车,季氏一路送出来,依依不舍。

臻璇抱了抱季氏。安慰道:“娘,我已经回了甬州了,等抽了空就来看您和祖母。”

季氏笑着应了:“逢年过节过来就好,到底是人家的媳妇儿了,哪里能时时往娘家来,让人笑话。”

臻璇闻言,亦是笑了,正要上车,心里到底觉得不妥当。与季氏道:“娘,我刚在院子里遇见九妹妹了。我看她一副心思很重的样子,怕她胡思乱想。万一出事就不好了。”

“娘省的,会让庆德堂里盯紧一些。”季氏轻轻拍了拍臻璇的背,“走吧。”

一路平稳回到了天一院,后头的事情还有不少。

杏绫生了个大胖小子,只是生产后身子骨不好,下不得床,没法进府里来给臻璇磕头。

臻璇担心她,让挽琴过去瞧过两回,看着倒是精神尚可,也没有叫罗家人怠慢,只是挽琴一个大姑娘家的,哪里看得懂妇人毛病。

让人去请了邢稳婆,她过去一看,与挽琴道:“月子里落下的病,身子虚了,只能将养着。若要养回来,只能是再坐月子的时候来养,但娘子体弱了,再生养一回也是有风险的。”

陈妈妈也是难过,连连与臻璇赔礼,是她没照顾好杏绫。

臻璇自己的丫鬟自己知道,杏绫这身子其实是操心她的安危给操心坏了的。

反倒是桃绫那儿,让人放心些。

钱家已经分家了,其中细节臻璇不晓得,只听说是有一房的子弟在外惹了些麻烦,隔房的太太奶奶们谁都不愿意被牵连,吵成一片,干脆分家了事。

桃绫是个狠的,虽然说不上把应该属于他们这房的东西全部拿到手,但硬是没吃大亏,如今一家人住在分到的一处宅子里。

晓得臻璇回了甬州,桃绫原是要来的,只是她的肚子还未坐稳,大小事从来都听媳妇的钱家太太愣是不放她出门,钱溢鸣也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母亲那一边,只自己到听风苑里问了安。

臻璇听得直笑,打发了高妈妈和挽琴去钱家,回来时那两人也是笑容不减,高妈妈说了一句:“跟个瓷娃娃一样,就怕她磕着碰着,钱家太太一点都不肯马虎。”

“这也是好事,他们紧张她的肚子,我也安心。”臻璇正翻着手中历书,想寻一个好日子,“妈妈帮我一道看看,程家那儿不敢来催,我却不能再拖着了。”

挽琴的婚事在进京前就定下了,原本也没打算拖上这么久,谁知在玫州耽搁了一年多。

挑了一个下午,才选了几个日子,让吴妈妈去给程家露个口风,最后选在了来年开春,过了花朝就办喜事。

这一年的冬天来得很早,入腊月前就已经落了两场雪。

曦姐儿拉着昀哥儿看雪,嘻嘻哈哈笑个不停,臻璇心里念着的是战事,尤其是北疆那儿,南北飞地,那儿的粮草是否足够,冬衣可能御寒?

何时才能有那里的消息传来。能知道臻律的近况?

腊月初八,城门口搭了粥铺,城中大户纷纷施粥。今年来领粥的远比前些年多。

到了除夕团圆夜,定是团圆不得的。

守了夜。一个人没待多久,天也就亮了。

高妈妈准备了长生面,笑盈盈地端上来,曦姐儿不喜那面,甜甜的糖水汤倒是对了胃口,足足喝了一碗。

直到二月末挽琴上轿时,臻璇才见到了桃绫。

不晓得是因为如今生活安稳,再不用和族中那些姑嫂们斗心斗法。还是因为孕中关系,桃绫胖了一些,原本瓜子的脸蛋也添了不少肉。

送挽琴出了门,桃绫才来陪臻璇说话,她也不愿意多提还未分家之前的事情,只说现在。

两人主仆十几年,彼此心思通透,桃绫少不得劝臻璇几句:“吉人自有天相。”

三月初几场细雨入春,到了月末,几乎是隔几天就落一场春雷。

曦姐儿还是怕打雷。昀哥儿能睡得安稳,她却不行,哭着要找臻璇。

臻璇心疼她。干脆抱来屋里与她一道睡。

这日半夜,好不容易哄了曦姐儿睡下,却见天一院里本已灭了的灯笼一下子都亮了起来。

臻璇打了帘子出了寝房,问守夜的执画道:“出了什么事情?”

执画也不清楚,快步出去一看,喜笑颜开地回来:“奶奶,是云在来传过话了。二爷刚刚回府,先去听风苑里了,一会就回来。让给爷留门呢。”

臻璇一怔,见执画不住冲她点头。心里一点点暖了起来,弯着眼儿笑了。

奶娘把曦姐儿抱去了西次间。免得打搅他们夫妻。

臻璇披了件外衣,耐心等待。

那日一别,一晃一年半已过,晓得他在外头拼搏,只觉牵挂。

如今晓得夏颐卿已经回府,晓得他不久之后就能站在面前,心里的那一点空洞才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

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漫长得甚至不晓得那一年半是怎么度过的。

臻璇坐在东次间里,不住抬眼去瞄西洋钟,看着那指针一点点动着,就像有一只手在她心上挠着,一下又一下。

已经吩咐了厨房里烧好热水,也准备了宵夜,甚至对镜自照,这般紧张焦虑比花烛夜更甚。

执画忍不住笑出了声,臻璇正对着首饰盒出神,叫她一下子笑红了脸,到最后自己都跟着笑了起来。

臻璇起身站在门边,听得外头动静,执画挑了帘子,臻璇往外出了屋子门,正好瞧见夏颐卿远远朝她走来。

熟悉身影越来越近,赶路的疲惫挡不住他的清俊气息,衣角沾染了夜露,添了几分冷冽,眉角舒展,漆黑眸子在四目相对时淡淡笑意,平添温润柔情。

臻璇勾起唇角,笑容莞尔。

执手进了东次间,掌心温度暖了心扉,臻璇觉得格外踏实。

夏颐卿沐浴更衣,又让臻璇陪着用了些粥点,这才吹灯落帐。

臻璇抱着夏颐卿,听他说着战事的情况。

他是路过甬州的,却不能多耽搁,后日一早就要走。

臻璇明白这些,闻言还是心里发酸,不由把夏颐卿抱得更紧了几分,埋首于他胸前,闷声应了一声。

夏颐卿失笑,把玩着她的长发,说着其他事情。

因着南北不便,去北疆打听消息的人费了千辛万苦,才终于到达了北地。

北边的战争远比南面要激烈得多,北地疾苦亦与南方不同,若非傅家军骁勇,而傅家驻守在北疆的将领都是久经沙场的,只怕挡不住朝廷一波又一波的攻势,但粮草军需是北疆最严峻的问题,南北合围势在必行,越快越好。

打听消息的人虽然没有见到他们,却也是得了准信,臻律的确在营中。(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sunfloer889的香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