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 第581章 骂娘

第581章 骂娘

书名: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作者:风十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2 03:33:04

不过,陈氏家的水田在香桂镇,顾大贵是早两天就已经去了香桂镇水田边的棚子里住着,靠着何万里的帮忙,在香桂镇本地找了些农人,请他们收割稻子。

陈氏为此很是心疼:“要是水田离家里近,我们家人就能自己去割,根本不用请人的,如今光是请人收割就得花上不少钱,当真亏得慌。”

三奶奶看着她那抠搜样,损道:“你家三十亩水田呢,不请人收割,你们一家四口能收得完?累死你都是忙不完的。”

陈氏被骂,不高兴了一会儿,可不知道想到什么又高兴起来,挺着胸脯得意的道:“三伯娘说的是,咱们如今可不是农人了,算是地主,哪里有地主家收粮食不请人的?”

不请人干活的还叫地主吗?

“不行,大贵他太老实,没得让干活的人给欺负了去,我明天得赶去看看,盯着那些工人干活,免得他们欺负大贵,糟蹋我家的粮食。”

三奶奶服了:“你这是担心大贵被人欺负,还是想去摆东家娘子的谱?你可消停点吧,要是这么跑去,大贵又得跟你吵架。”

陈氏是一点不怕的:“吵就吵呗,哪家的男人跟婆娘不吵架?我们越吵日子过得越好。”

反正大贵稀罕着她呢,是不可能不要她的,她闹一闹,还能让大贵心里记着她这个媳妇。

三奶奶懒得跟她说:“禾刀磨好了就滚吧,老婆子可没工夫听你唠叨。”

禾刀就是镰刀,专门用来收割稻麦作物的。

陈氏也说够了,拿着磨好的两把禾刀家去,边走边看着两把禾刀道:“请人也是听划算的,还省了买禾刀的钱。”

来收割的农人会自备禾刀,不用东家的农具。

悬壶坊知道顾锦里他们要忙着收割稻子,知道制药作坊把两万瓶牙粉做出来后,就提前派人来验货了。

悬壶坊又新来了一批人,能力虽然没有木通他们强,却也是懂得医术会办事的人,他们从早忙到晚上,整整一天,总算把所有牙粉验完,给了余下的一千七百两货款。

顾锦里拿到银票后,先收了起来,等月底再把账目跟吴老大夫算了,把吴老大夫那份红利给他。

吴老大夫还说:“章掌柜跟程掌柜来信说,牙粉买得极好,富户人家是家家户户都买,每个主子人手一瓶,你那一瓶的量又不多,只有一两,用得快,得赶紧做。不然这两万瓶可是顶不了多久就要卖断货的。”

早前吴老大夫还犯嘀咕,说以这丫头不喜欢麻烦的脾气,怎么会一两装一瓶,增加验货的时间?如今他是明白了,这是打着装得少,消耗快,卖得多的主意,真真是个有手段的,他是服了。

又道:“过几天会再给运一批瓶子来,不会让你没瓶子装牙粉的。”

顾锦里笑了:“多谢吴爷爷。”

世上什么是长远的赚钱东西?那就是消耗品,被有钱人喜欢的消耗品,有钱人不缺银子,等他们用惯了一样东西后,就会习惯性的去买,牙粉、蚊香都是通用的且消耗快的东西,做它们早就对了。

把牙粉交付之后,顾锦里几家就开始忙活着收割稻子。

顾锦里家先前买了陆老爷子家的二十亩水田,再加上松子庄的八十亩,足足有一百亩水田,但大楚的水田产量不高,每亩平均下来不过三百斤稻子,即使如此,她家也收了三万斤稻子,是直接把三爷爷三奶奶给激动哭了。

“做梦都没想到能收这么多粮食,足足万斤,还是稻子,这是吃十年都吃不完啊。”三奶奶抹着眼泪,激动的说着。

其余几家人也收了不少稻子,每家都收了几千斤,可把大家伙给激动坏了,老严氏穷了一辈子,得知家里收了这么多粮食,那稻子脱壳后就是金贵的大米,是一个没抗住,激动得晕过去了。

老严氏家年纪较小的顾庆喜跟桂妞都吓哭了,金妞哭着跑来顾锦里家找人,三奶奶听得急了,赶忙去制药作坊请了戴叔去看。

戴叔很快就赶去老严氏家,把老严氏给救醒了,交代道:“您老以后可不能这么激动,这年纪大了,经不起这么晕,会中风的。”

三奶奶听罢,赶忙说道:“大嫂子,如今日子刚好起来,以后享福的日子多着呢,你可不能有啥子好歹。”

老严氏不好意思的笑道:“下回不会了,这不是苦了一辈子,没见过这么多粮食给激动的嘛。”

顾大木兄弟听到自家老娘晕倒了,赶忙回来,问着戴叔:“戴大夫,我娘她没事吧?”

戴叔道:“没啥大事,以后注意着点就成,就是老太太身体亏空得厉害,最好趁着这次机会吃上一年半载的汤药,调理调理。”

顾大木是孝子,家里也不缺钱了,听到这话,忙道:“戴大夫,您只管开药,我们家一定买来给我娘喝。”

戴大夫听罢,给老严氏开了药方:“第一个月一天三次,一个月后,一天喝一次就成。”

戴大夫是顾锦里家的下人,没有收诊金,只让顾大木去镇上悬壶坊抓药就成。

老严氏晕了这一场是只叹道:“以前生病抗一抗就过去了,哪里还能又是看大夫又是喝药的,当真是金贵咯。”

三奶奶笑道:“你就少说两句,好好享福吧。”

安顿好老严氏后,几家人就忙着把粮食拉去作坊宅子存放。

因着建铺子,几家的房子还是泥土老屋,没有多余的地方放粮食,跟顾大山家商量过后,就把粮食拉到作坊宅子去了。五进大宅,辟出几间屋子来装粮食容易得很。

顾锦里家的粮食则是一半放在松子庄,一半放在作坊宅子里,这两个地方都有粮仓,能装很多粮食。

收完稻子后,几家人又开始忙着收旱地里的粮食。

这些旱地也是买的陆老爷子家跟邹家的,买的时候里面也是种着粮食的,是一些黄豆、红薯、冬藏的蔬菜之类的。

江淮江南两地种的是冬小麦,把小麦收割后,就会跟着抢种下黄豆红薯之类的,到了深秋入冬之前再收。

收完之后,他们又忙着给旱地种上冬小麦。

江淮江南两地因着冬天不像北方那么冷,旱地是可以种冬小麦的,十月中下旬开始播种,来年大暑成熟收割。

农忙农忙,就是又忙又累,他们是从十月中旬一直忙到将近十一月份,这才把的农活忙完。

“这还是请了人的,要是没请人,可真真是要累死。”陈氏催着腰道:“地主婆也不好当啊,地多了能把人累死。”

不过一想到仓房里的粮食,陈氏又高兴得不行,觉得再累都值得。

然而她还没高兴上两天,县衙加粮税的公文就下来了。

所有粮税加一成,从十抽二变成十抽三。

陈氏听到这个消息,是当场骂娘:“加一成的粮税,这是多少?我们家还喝着粥呢,刚想吃顿干饭,就要加粮税,你们想怎么地?老娘不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