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古典架空 > 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 第1764章 顾家村

第1764章 顾家村

书名:锦鲤农门崛起日常 作者:风十里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2-12 03:33:04

熊婶子差点就踹了她的担子,还是陶嬷嬷拽住她,道:“来十斤。你筐里的菜不错,我们全要了。”

哟,还是个阔绰的大主顾。

妇人很高兴,立刻报了价,见陶嬷嬷点头后,欢喜的把十斤老陈米跟所有瓜菜给了陶嬷嬷。

陶嬷嬷没接,熊婶子接了,给了妇人银钱。

妇人也看出来了,这个陶嬷嬷不好惹,再想到先前那个同样不好惹的百户,心下惴惴,弥补般道:“这位嬷嬷,你别觉得我们是在坑你们,我们也是有任务的……看在你帮我完成活计的份上,我给你们提个醒。这一路过去啊,别随便跟人去住宿,那些拉着你们去住宿的人比我们黑多了。”

妇人点到为止,说完后又指着筐里剩下的米面杂粮道:“嬷嬷再来点?”

“够吃了。”陶嬷嬷没要,转身走了,去跟顾锦里说了这事儿。

顾锦里皱眉,心里有气:“要不是知道这里是高水县,我还以为咱们进了土匪窝,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就不怕上面治罪?

她也知道,敢这么明目张胆坑过路人的,衙门里定有参与者。

又道:“嬷嬷,那些米菜别吃,等走出几里地后,连筐子一起扔了,免得他们在东西里下药,药了我们后晚上来打劫。”

不是她想把人往坏处想,而是这批人给她的就是这种感觉。

“老奴这就去通知大家伙,不会动那些人给的东西。”陶嬷嬷没有耽误,立刻下马车去告知熊婶子。

得知韩氏那边也买了一担子杂粮跟瓜菜后,又去韩氏的马车,提醒她一番。

韩氏很感激,说道:“并不是自己吃,是跟嬷嬷一样,买东西套话的。”

又把自己问到的消息告知陶嬷嬷。

陶嬷嬷听后,回去告诉顾锦里:“说是买东西的人要请章夫人她们去前面的临水村住宿,章夫人婉拒后,那卖东西的妇人生气了,说了句,请你们的时候不去,等遇上啥灾祸了再来我们村,我们可是要加双倍钱的。”

顾锦里听罢,想了想,道:“怕是前面路上有什么陷阱……要是没埋伏人,不会说出这种笃定咱们会遭灾的话。”

陶嬷嬷一惊:“这还有王法吗?他们怎么敢,许大将军可还在刀口沟,就不怕被知道?!”

顾锦里道:“有什么不敢的,经历过战祸还能活下来的人,哪个还是纯善的?为了过上轻松日子,自然是可劲祸害过路人。”

至于许大将军,如今是忙着刀口沟那边、防着京城那边,可没空理会这些小事。

顾锦里找来大年,让他去等秦三郎,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他。

“是。”大年领命去了。

小半个时辰后,秦三郎打完水回来,上了马车,告诉顾锦里:“已经派游安他们去探路,小鱼别担心。”

顾锦里听罢,总算是放心了。

秦三郎却担心她,没有下马车,陪着她一起走了一段路,等看见游安他们后,才让大队伍停下。

游安过来禀报:“大人,夫人,那些黑心东西真的挖了陷阱,里面还有毒虫。我们把陷阱上面的遮掩打掉后,有一群人过来拽我们,要我们去临水村住宿,说他们村里有诱虫药,能帮我们诱虫。”

秦三郎听得面如寒霜……地头蛇吃过路人的银子他见过,可这种养毒虫做陷阱的恶事,他真没见过。

看来不该白给这些人诱虫药,得收钱,他们才不敢这样养毒虫。

“让游喜带人留下,查查临水村,找到罪证后再跟上来。”秦三郎原本不想管这事儿,可涉及到养毒虫害过路人,他不能不管。

“是。”游安下去安排了,还提醒游喜,让他稳重点,别把任务搞砸了。

游喜应下了,带着一半人手留下,乔装成过路客,住进临水村。

顾锦里他们则是一路朝着顾家村奔去。

顾家村离高水县不算远,走路一天就能到,他们坐马车,速度会快一半以上。

而游安他们依旧走在最前头,负责扫路,又扫出几个陷阱来。

不过里面没有毒虫,就是一些阻拦过路客往前走的陷阱。

那些陷阱被打出来后,设陷阱的村子跟庄子很恼怒,村民跟庄里的下人出来打人,要讹银子,结果被游安他们打了回去。

这般清路,秦三郎带领的大队伍才能一路畅通无阻。

不过因此耽误了行程,等他们到顾家村的时候,已经快要天黑。

游安他们已经进村扫过一遍,此刻站在村口等着秦三郎他们,见人来了,上来禀报:“主子,村里空了,有几个流民在,我们给了他们点银子,把他们清走了。”

“村里不是很荒,听那些流民说,有路过的商队知道这个村子没人住,会进来暂住歇脚。”

最后道:“属下觉着,他们可能说谎了,已经派人跟着他们……这村子不简单,透着古怪,咱们还要进去住吗?”

游安是秦三郎带出来的,很会办事,进村扫过一遍后,觉得顾家村不像荒废许久没人住的样子。

村里的老井还被人清理过,里面冒着好水。

游安把村里的情况细细说了,等着秦三郎的回复。

秦三郎就一个字:“住。”

这是小鱼的老家,不管是真的荒废了还是有人设陷吃过路客,他们都要回去一趟。

没事最好,有事就给彻底解决了,免得再倒回来解决一遍。

“是。”游安应着,给秦三郎他们带路。

大队伍浩浩荡荡的进了村。

游安已经派人收拾出村里几座比较好的宅子,有两座还是青砖大瓦房,一座是老顾家的,一座是顾村长的:“有路过的商队、镖队、将士们在村里落过脚,屋子不荒,能住人。”

不得不说,老顾家的青砖大瓦房确实气派,正房三间,左右厢房各两间,皆是建得很宽敞,一间厢房有现代的三间房间那么大。

后来还买青砖加建了一间屋子,给顾有文做书房。

可这样的好房子,顾锦里一家是没住过一天,她家住在后头的泥土老房里。

讽刺的是,这间青砖大瓦房是她亲奶奶的陪嫁建造的,那间加建的书房是她爹的打工钱盖的。

匡氏看着老顾家的宅子,叹道:“三郎媳妇啊,没想到你老家的宅子这么好,黑天瞧着都气派,等明天天亮了,婶子可得好好来瞧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