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637章 筹备反击

第637章 筹备反击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01:16:03

“也先早前集结五万大军,放话要攻伐大明,却始终没有对九边防线动手。结果拖到了冬日天寒地冻,还毅然决然向停留驻扎的西征军进攻,看来他所图甚大。”

正常情况下秋季到冬初这段时间,就是北方游牧民族最为常见的进攻时期。原因就在于战马这种生物过于娇贵,相对来说畏热不畏寒,不过一旦超过了低温忍耐的临界值,战马的损失率同样会大幅度提升。

沉忆辰之前得知天圣汗也先的异动,就已经下令忠国公石亨部驻军停留,做好应对可能的攻击。但是随着秋去冬来,沉忆辰重心就放在了推行田产税上面,没想到也先终究还是动手了。

“东主你猜对了,彰武伯传递过来的军情告知,也先集结的并不是五万大军,而是足足有十万兵马之多。并且这还不包括关西七卫的仆从军,以及东察合台汗国可能的出兵配合。”

“鞑虏的谋划,就是趁着冬季我方警惕心降低,打个措手不及对西征军来一场围剿。庆幸彰武伯杨信乃将门后裔,得到了颖国公的真传,从集结兵马到赶到战场,仅用了不到半日,这才让也先的埋伏阴谋破产。”

听完卞和的解释,沉忆辰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

“看来也先恢复到了瓦剌时期的巅峰状态,一个多月时间不仅做到集结十万大军,从科尔沁蒙古赶到了赤斤蒙古卫,还有余力合纵连横关西七卫跟东察合台汗国。”

“西征之事,恐怕没那么简单了。”

沉忆辰的话语让卞和神情凝重万分,确实天圣汗也先应对速度太快,但凡忠国公石亨领军再深入一些,亦或者嘉峪关守军驰援慢了一步,现在西征军已然损失惨重。

可哪怕就是如此,关西七卫的投靠跟东察合台汗国的联合,让石亨率领的五万西征军双拳难敌四手,声势浩大的西征计划总不可能就此夭折了吧。

“东主,那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当然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沉忆辰没有丝毫迟疑给出了答桉。

“班固《汉书·苏武传》中曾写到,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

“光复汉唐荣耀不是靠着嘴巴说说,是要靠着刀剑跟鲜血让四方蛮夷臣服。我不管他也先有多么的雄才大略,只要他胆敢朝大明动武,那么就必须付出惨痛的代价,直至再不敢妄言刀兵!”

沉忆辰此刻气势迸发,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大明主导着战争的进攻权。北方游牧民族动不动就犯边,物资贫乏就南下打草谷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也先既然没有意识到明帝国这头雄狮的苏醒,那么就让体验一下什么叫做泰山压顶。

寇可往,吾亦可往!

“李达,号令神机营的将士们集结,准备连夜返回京师。”

“向北,你是打算向鞑虏全面开战了吗?”

沉忆辰跟卞和之间的对话,李达全部都听在耳中,他此刻内心里面充斥着一股狂热的战意。

当年为了保障沉忆辰的安全,以及制衡曹吉祥继续把手向京营里面伸,李达告别了辽东军的弟兄们,留在京师接管了前任兵部尚书仪铭统辖的神机营。

以至于让京师三大营,再度出现了三足鼎立的场景。

身为一名战士,最好的归宿便是战场,而不是长年累月的在沙场练兵。现在沉忆辰的语气神态,就跟立马要挥师北伐一样,怎能不让李达兴奋。

“全面开战只是时间问题,具体计划到京师再说。”

调兵遣将这种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更别说北伐这种大事情,前期准备工作将是天量。

“好,我这就是召集弟兄们。”

李达领命过后,大步流星朝着神机营驻地走去,随时可以开拔奔赴京师。

“卞先生,你安排好护卫们准备马车,我也今夜就启程。”

“是,东主。”

卞和点了点头,没有二话就准备去办事。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沉忆辰想起来什么,喊住卞和道:“卞先生,我还是先去一趟开封府布政司衙门,走之前得与杨中堂交代一番。”

田产税明良四年是执行的第一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沉忆辰决定提前返回京师,那么必然得跟杨鸿泽完成交接工作,确保新政顺利推行下去。

退一步说,就算真的想要全面挥师北伐,田产税执行关系着财政后勤支出的根基。打仗说穿了就是烧钱,国运之战更是比拼双方的国力,沉忆辰不想再出现一个半途而废。

“属下明白。”

没过多久,苍火头就牵着一辆马车前来,沉忆辰上车后就朝着开封城内方向疾驰而去。

相比较以往黑暗的夜晚道路,除夕夜很多百姓们没有吝啬灯油,几乎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一盏大红灯笼。另外为了让城内外百姓更好欢庆新年,今夜开封府的城门也不会关闭,算是方便了沉忆辰的进出。

此时的开封府布政司衙门内,杨鸿泽站在阁楼上,眺望着城内灯火辉煌的场景。经历了一个来月的修养,他的伤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不过整个人都消瘦了一圈,显得有些弱不禁风。

站在杨鸿泽旁边的,是几名翰林院跟都察院的清流,以往明朝是没有明确的官员假期,哪怕就是年关除夕这种,放假更多也是按照惯例行事,官员们还得大清早赶着去紫禁城参加正旦朝会。

但是沉忆辰这几年当政,借助明良帝年幼的借口,大幅度的削减了早朝的次数,同时给文武百官以及地方官员实施月假,逢年过节不当值的官员更是有额外假期。

这几名清流官员,就是趁着年假空闲时期,前来府衙探望一下杨鸿泽。

“今年除夕的夜空格外美。”

杨鸿泽发出了跟李庭修一样的感慨,他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有看过满城焰火的场景。准确来说是京师还有过,地方州府百姓根本就没有闲钱做这种奢侈的享受,哪怕一年一次都办不到。

“田产税还没有全面实施,就能见到这般场景,看来以前吾等的坚持都是错的,百姓用他们的变化验证了沉阁老新政的成功。”

一名翰林官同样感慨了一句,人很多时候想要承认自己错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清仗田亩已经让百姓负担减轻一半,一条鞭法加上田产税的实施,起码明年还能减少一半,谁能料到中兴盛世,会如此快的到来。”

另外一名监察御史补充了一句,他们以往身处京师高高在上,根本就不知道底层百姓到底承担了多少苛税。现在如今全面外派遍布乡间田野,能得到民众的第一手反馈,就能切身体会新政带来的革新跟改变。

自古王朝末路皆在于官逼民反,按照沉元辅新政推行的道路发展下去,将会出现一个全新的大明。

就在几人揣测着大明未来的时候,沉忆辰的身影却悄然出现在他们的身后。

“诸位同僚,除夕之夜没想到有如此闲情雅致,看来本阁部打扰的不是时候。”

沉忆辰一边拱手,一边笑着调侃一句,打断了这几人的谈话。

说实话能听到这群迂腐的“老对头”,如今真情实意的称赞自己新政,沉忆辰心中还是有着一股暗爽的。不过西征军方面事权从急,没办法继续自我陶醉下去,只能现身打断了。

听到身后传来沉忆辰的声音,在场几人先是一愣,然后赶忙拱手回礼道:“下官见过沉元辅。”

“客气,诸位新年快乐。”

“元辅,新年快乐。”

现在随着官员之间的跪拜礼被沉忆辰废除,相对而言上下级之间的那种等级森严也好了许多,不像以往那种面对上官噤若寒蝉。

“诸位,本阁部有些正事与杨中堂商议,可否借用一点时间?”

“元辅不辞辛劳令下官佩服,那就先行告退了。”

“告辞,沉元辅。”

几名清流相当识趣,纷纷拱手跟沉忆辰告别,很快整个阁楼上面就只剩下沉忆辰跟杨鸿泽两人。

伴随着众人离去,沉忆辰向前一步站在杨鸿泽的旁边,把手搭在栏杆上轻声说道:“杨中堂,本阁部要连夜回京,田产税执行一事就托付与你了。”

“京师发生什么大事了吗?”

毕竟跟沉忆辰共事多年,对方脾气秉性算是相当熟悉,如此匆忙的赶来告别,势必有要是发生。

“京师倒没什么大事,西北那边也先率兵与忠国公的西征军打了一仗,我准备给鞑虏们一点教训。”

听到沉忆辰的话语,杨鸿泽皱起了眉头,犹豫片刻之后还是说道:“元辅,北方士绅基层暂时压制下去,并不意味着他们会甘心缴税,如果这个时候发动战事,恐怕会给有心人可趁之机。”

“是吗?”

沉忆辰嘴角露出一抹玩味笑容,侧过身子盯着杨鸿泽说道:“这是属于你杨中堂应该解决的问题,本阁部相信不会出现后院起火的场景。”

虽然沉忆辰是用着玩笑口吻说出这句话,但实际上包含着一种对于杨鸿泽的信任,这点让后者心中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感动。

毕竟推行田产税一事,杨鸿泽算不得成功,还是沉忆辰亲自从京师赶往河南布政司收拾烂摊子。对方自始至终没有责怪过一句,还在离开之前特地赶来表达支持跟信任。

难怪有这么多文臣武将愿意为沉忆辰效死,如果双方没有之前那么多的恩恩怨怨,杨鸿泽估计都会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念头。

“除非我死在这里,否则定然会把田产税推行下去!”

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保证,杨鸿泽用性命做赌给了沉忆辰一个承诺,他已经失败过一次,绝对不会失败第二次。

“好,有杨中堂这句话足矣,本阁部也能安心回京。”

说罢,沉忆辰把目光望向城中市井,嘴中喃喃说道:“希望未来的开封府,永远有着今日的灯火辉煌。”

“会有的。”

杨鸿泽默默回应了一句。

明良四年正月初八,沉忆辰与李达率领着神机营的兵马从河南开封府返回了京师。

没有什么热闹的欢迎仪式,更没有那些接风洗尘的华丽宴席,沉忆辰回京之后仅简单点与母亲还有妻儿见了一面,就来到紫禁城文渊阁内,把财部尚书萧彝、户部尚书年富、兵部尚书于谦给召了过来,准备商议对蒙古汗国的反击。

萧彝跟年富两人,算是沉忆辰的自己人,经常与他们两个议事。唯一不同点在于,沉忆辰这次把于谦给召唤了过来,算是准备把阁部分离给彻底执行下去。

之前沉忆辰没有压制文官集团,全面掌控朝政之前,很多用兵上面的决策跟执行,是利用自己兵部尚书的加衔,绕过了于谦直接向各路兵马下令。

原因就在于沉忆辰太了解于谦的固执跟规矩,自己很多激进的想法跟决策,不一定能得到对方的认可跟支持,同时沉忆辰也没有信心说服于谦。

那么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干脆不跟对方商议,反正大明兵部尚书又不止于谦一人,加衔只要有实权作为依托,那么就不止是一个虚名。

可能也是意识到沉忆辰大权在握,自己没有阻止跟否决的能力,于谦的态度就如同历史上南宫事变前夕一样,面对石亨跟曹吉祥两人串联起兵,只能被迫选择袖手旁观,任由事态的发展。

但沉忆辰明白,绕过于谦去遥控兵部,终究不是一个长远之计,并且这跟自己谋划的大明政治体系有很大冲突。

要知道内阁决策八部执行,是大明朝廷未来格局的根基,那么自己身为内阁首辅就不能既决策又执行,越级微操这种事情一旦做多了做习惯了,会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

现在沉忆辰已然权倾朝野,八部没有了对内阁决策拒绝的权力,是时候该发挥出于谦的统帅能力,让他去执行调兵遣将的重任。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方为上位者的用人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