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636章 让人害怕

第636章 让人害怕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27 01:16:03

“哈哈,没想到堂堂不可一世的忠国公,也有会被人给约束的一日。”

震惊过后,彰武伯杨信还是没忍住调侃了一句,确实石亨现在的模样跟以往在京师那种飞扬跋扈的状态,简直是判若两人。

杨信的调侃,让石亨脸上流露出尴尬的神情,他下意识想要开口反驳,却话到嘴边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土木堡一战之后跟沉忆辰在京师明争暗斗这么多年,对方硬是靠着各种手段把自己给拿捏死死的,任何反驳理由都显得空洞。

另外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沉忆辰对忠国公石亨有恩,张狂归张狂,石亨这人还是知恩图报的。当然这有个前提,他好面子心胸狭窄,你不能过于践踏尊严,否则就会出现当初跟于谦反目成仇的场景。

于是乎石亨只能换一个话题说道:“彰武伯,你说鞑虏还暗藏了五万伏兵,到底是真的假的?”

就如同跟杀上头的侄儿石彪一样,石亨其实同样不愿意撤退回来,在他看来有了一万嘉峪关守军驰援,完全可以正面对抗蒙古大军。

只不过杨信传达鞑虏还有五万伏兵的消息,让他当机立断下达了撤退命令,现在脱离战场冷静下来,又感觉好像不太可能。毕竟月份已经来到了明良三年末,马上就要迎来新的一年,冰天雪地的环境下也先敢于出动十万大军?

“千真万确,这是潜伏在蒙古汗庭的内应传递回来的绝密消息,也先早早就派人联络了东察合台汗国,由对方提供一定后勤补给,然后让五万大军绕行数百里驻扎在哈密卫,就等着对西征军来一个彻底合围!”

听到彰武伯杨信的解释,石亨很意外的反问道:“东察合台汗国是属于支持蒙哥汗一脉的势力,早在前朝就已经割据独立,也先连黄金家族血脉都没有,怎会提供补给与他联手?”

别看东察合台汗国属于蒙古的四大汗国之一,名义上尊元朝皇帝为天下共主,实际上这就跟周天子时代的情况下差不多,诸侯国都是各混各的,压根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现如今别说是大元帝国,就连北元都亡了差不多五十年,祖上的那点情份还算个屁。

更别说也先的姓氏是绰罗斯,而不是黄金家族一脉的孛儿只斤,按照中原王朝的法礼观念看待,属于妥妥的篡位乱臣贼子。东察合台汗国不打着光复黄金家族血脉的旗号,来争夺蒙古汗国的法统就不错了,还跟也先合作不等于开门揖盗吗?

“敌人的敌人便是朋友,更何况沉元辅制定的西征计划,除了打通河西走廊收复关西七卫,西域那更是必须做到故土新归,汉唐疆域包含了整个东察合台汗国。”

“强盛的大明,就是悬在四方蛮夷头上的一把利剑!”

彰武伯杨信说这番话的时候杀气毕露,毕竟他驻守的嘉峪关算是明朝实控下最为西北的关隘,很多时候站在高耸的城头远眺,看到的却是异族牛羊成群。

要知道汉唐盛世,嘉峪关的位置算得上王朝核心地盘,真正的边疆往西有万里之遥。没有一名统帅,不渴望达成开疆辟土的成就,不憧憬复刻冠军侯的封狼居胥之功。

特别是对于彰武伯杨信这种中年封侯的少壮派勋戚而言,他还有着冲击永镇一方裂土封王的可能性。大明这些年在沉元辅的执掌下财政充沛,百姓富足,兵马强盛,这时候还不向四方蛮夷亮剑,更待何时?

难道等着鞑虏的铁骑,来到嘉峪关面前耀武扬威吗?

“哈哈,看来这群鞑虏,真是畏惧汉人到骨子里面,听到西征两字就怕!”

忠国公石亨放肆大笑起来,这种让敌人畏惧的感觉简直爽快无比,汉唐的辉煌哪怕过去千年,依旧在四方蛮夷骨子里面打上了深深烙印。

大明宣布展开西征计划,关西七卫、东察合台汗国里面就放弃芥蒂恩怨,共同联合蒙古汗国抗明。

不过这又如何?

自古中原大一统王朝存在的意义便是荡涤四方,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为汉土。做不到这一点的朝代,就不配在国号面前加个“大”字,更不配喊出光复汉唐荣耀的口号。

“忠国公的话语让晚辈不由想起了沉元辅的一句名言。”

“大明,从来都不是让人喜欢的,它是用来让人害怕的!”

“彰武伯,你还说本公被沉元辅给约束了,看来你也不逞多让啊。”

忠国公石亨听到彰武伯杨信的话语,调侃着回敬了一句,两人对视一言之后便心照不宣的大笑起来。

豪迈的笑声响彻在大漠夕阳之中,镇守四方的将士们见到主帅这副模样,纷纷用粗布擦拭着刀剑上的鲜血,眼神之中充斥着熊熊战意。

很多时候将是兵的胆,主帅的一言一行将决定士卒的悍勇程度,大明的西征军没有丝毫撤退的觉悟,他们只是稍作休息,等待着下场大战的到来!

……

明良四年的除夕,璀璨的焰火照亮着整个夜空,仿佛大明开封府成为了不夜城。

沉忆辰、李达、李庭修师生三人,坐在庭院中一边饮茶,一边看着绮丽的夜空,嘴角挂着一抹澹澹的微笑,心中充斥着一股欣慰。

“向北,看来百姓们今年能过一个好年。”

李庭修轻声说了一句,要知道明朝焰火可是称得上“奢侈品”,如果贫民百姓连饭都吃不起的话,那压根就无法在除夕放烟火迎接新年。

除夕夜越热闹,就意味着有些闲钱的百姓越多,满城焰火就是那个好兆头。

“明良四年田产税将正式执行,来年百姓们会过得更好,会看到更灿烂的夜空。”

沉忆辰用着憧憬语气回了一句,平息了北方士绅基层抗议新政的事件之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返回京师。

一是多年未见老师李庭修,沉忆辰想要在书院多陪陪恩师。二是杨鸿泽的伤势没有彻底恢复,这种情况下定然无法主持新政的展开,别看士绅阶层的抗议被压下去了,涉及到利益受损的事情很容易出现反弹。

沉忆辰必须保证新政在明良四年,得以彻底执行下去,于是他干脆坐镇开封府,接管了外派的言官清流,同时搭配锦衣卫跟京营兵马,来确保不会再出现士林结党串联的场面。

一旦新政得以正式执行,大明今年的岁入至少会突破四千万两,算上逐渐解除户籍路引制度的限制,鼓励各种商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海外贸易持续扩大,摸到五千万两的门槛也不是不可能。

短短数年时间,大明从正统朝财政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明良朝岁入接近翻倍,这里面倾注了沉忆辰太多的心血。

“是啊,一条鞭法跟田产税执行,让百姓身上苛捐杂税的负担减半不止,如果能延续下去已然称得上太平盛世!”

李庭修感慨万分的说出这句话,局势变化的太多,都让他感到有些恍然如梦。

“向北,新年已到,杨阁老伤势也恢复的差不多,你身为内阁首辅应当尽快返回京师,朝堂不可群龙无首。”

感慨完之后李庭修又催促了一句,内阁首辅身上的重任其实就跟皇帝差不多,得掌舵家国天下大事,怎能长久滞留开封府。

他这段时间提了很多遍,沉忆辰却始终不当一回事,还拿杨鸿泽的伤势为挡箭牌。其实李庭修心里面很清楚,学生是想要对陪伴在自己这个老师左右。

可忠孝两难全,国事必须大于家事。

“商阁老同样有宰辅之资,并且内阁决策八部执行的大方针已经确定下来,就算我不在京师朝堂同样可以顺利运转。亦或者说大明的未来走向,本就不应该寄托在一个人的身上,无论这个人是谁。”

沉忆辰平静的回了一句,华夏历代王朝为何摆脱不了三百年轮回的宿命,除了土地兼并这个无法解决的弊端之外,还有就是国家命运过于寄托在帝王是否英明上面。

遇到雄才大略的英主,王朝就能得以续命,说不定还能趁势中兴。遇到昏庸无道的昏君,那就加速了王朝灭亡的进度,再快点就直接成了亡国之君。

一个健康合理的体系,就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同样不能把希望给寄托在一人身上。内阁首辅是有着大脑的作用,但整个内阁应该是群体决策机构,没有首辅的存在依然能发挥出作用。

或者更进一步说,就算是大明皇帝,未来都仅需要垂拱而治就好,这才能真正打破王朝宿命。当然这些东西,沉忆辰是无法跟李庭修这个传统文人诉说,哪怕对方是自己的师长。

“家国大事为师不懂,可男儿虽志在四方,但也不能忘了儿女情长,家中妻儿还在等着你回去,何必陪我这个老头子。”

听到先生说出“妻儿”两字,沉忆辰就从高谈阔论中沉默了下来,确实青桐跟女儿清影,就是自己无论身处何方都放不下的牵挂。

看见沉忆辰没有说话,坐在一旁的李达立马打圆场道:“先生你放心吧,我们俩再陪你几日便返回京师,说不定你到时候还舍不得呢。”

“为师当然会舍不得。”

李庭修笑着回应一句,其实每个人心中都处于一种断舍离纠结之中,依依不舍却奈何肩上重担太多。

就在师徒几人除夕夜话的时候,小院的木门被卞和给推开,他走到三人面前朝着李庭修拱了拱手表示歉意,就俯身贴在沉忆辰的耳旁轻声说道:“东主,西北有变。”

西北的方向,定然是指西征军,听到卞和传达的这个消息,沉忆辰脸上的神情立马严肃了起来,开口反问道:“有重大伤亡吗?”

“没有,不过征伐受阻。”

知道没有重大伤亡,沉忆辰这才把悬在嗓子眼的心给放了下去。

虽然他贵为内阁首辅,但是西征一事朝中阻力颇大,行军顺利倒还好说,要是出师不利遭受重大伤亡,恐怕恢宏的左右夹击蒙古汗国计划便会搁浅。

“先生,朝中有要事待学生处理,请容我暂时告退一番。”

沉忆辰阔别老师李庭修太久了,并且这次回京之后下次有时间出来,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他无比渴望能与老师共同度过这个完整的新年。

“不必暂时告退,回京吧。”

李庭修摆了摆手,异常洒脱的要沉忆辰离开。

“可是……”

“没有可是,这个天下有多少人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他们憧憬着幸福美满,丰衣足食。”

“向北,你远远没到可以停下来的时候,更不可能辜负天下人的厚望,走吧!”

是啊,就算大明走向不应该寄托在一个的身上,可现在还不足以达成这一步,整个西征乃至于日后北伐的筹划,依旧寄托在自己一人身上。

“先生,学生告退。”

沉忆辰缓缓跪下,用着哽噎的声音朝着李庭修拜别一番,然后就起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小院。

“先生,学生告退。”

沉忆辰决定回到京师,李达身为神机营统帅,自然得一同回京并且护卫其安全,于是乎顺势拜别。

“去吧。”

李庭修面带澹澹微笑回应了一句,然后看着坐在院中,默默看着两位学生渐行渐远的背影,眼角悄然滑落一抹泪痕。

其实身为师长,他何尝不希望能多与学生们相处,但沉忆辰的成就太高,以至于到了家国一日不可或缺的地步,执掌天下才是属于他的舞台。

“卞先生,西征军到底发生了什么?”

“忠国公没有完全执行东主号令,率部出了嘉峪关驻扎在赤斤蒙古卫的地盘,遇到了天圣汗也先率领的兵马袭击,双方展开了一场大战。”

“过程中赤斤蒙古卫反叛,联合沙洲卫以及安定卫攻打西征军侧翼,幸好驻守嘉峪关的彰武伯援军及时赶到,逼退了也先继续追击的想法,现在全员已经退回了嘉峪关内。”

赤斤蒙古卫反了?

听到这个消息,沉忆辰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背叛大明的后果很严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