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631章 平息事端

第631章 平息事端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19 00:29:47

站在府衙门前台阶上的大儒郭成跟薛淳两人,面对李庭修的这一句灵魂发问,心中情绪可谓是五味杂陈。

要知道大儒郭成之前,刚听闻启明先生名号的时候,还萌生过一股敬意。毕竟这年头有才华有学识的文人,不是谁都愿意放弃功名利禄,无私奉献选择寻一山头创建书院教书育人。

凭心而论,就算是担任书院山长的郭成自己,长久的身居高位下来,也已经跟最为底层的寒门学子出现鸿沟,平日里面接触到太多是达官贵人。

偏偏李庭修还真如同传言那样,贵为当朝内阁首辅沉忆辰的恩师,这份公心大义常人不可及!

换作别人说出这些大义凛然的发问,可能会显得有些虚伪,李庭修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确实做到了士大夫歌颂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崇高境界。

那自己能否做到?

郭成心中默默反问了一句,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伟大,但一辈子读圣贤书带来的良知跟文人底线,让他同样无法巧舌如黄的去诡辩反驳李庭修的话语。

读书人不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自己龌蹉还不允许别人伟大!

李庭修跟郭成目光,就这么隔着人群对视许久,最终只听见一声长叹发出来,郭成站了出来望着台阶下的众文人士子说道:“启明先生说的没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才是吾等文人究其一生应该去追寻的目标。”

“老朽年事已高,恐怕担不起什么引导士林的重任,更看不透未来大势的走向,回到霍州书院安安稳稳的教书育人,恐怕就是余生唯一能为大明做出的贡献了。”

“诸位,山水有相逢,告辞了。”

郭成朝着台下众文人士子拱了拱手,然后在诧异的眼神中缓缓走下台阶,仅留下一个略显句偻的背影。

谁也没有料想到堂堂一代大儒,会离开的如此突然。但某种意义上来说,局面走到了这一步,如果郭成不想出现血流成河的场面,那么自己的退让离开就成为了必然。

毕竟沉忆辰调动锦衣卫跟神机营兵马,已经彰显了他破釜沉舟的决心,另外李庭修率领着河南百姓前来声援,更是摆明了人心所向,士绅基层已经站在了民众的对立面。

其实还有一点郭成无法表达出来,那就是当抛开政见之分跟身份阵营的不同,李庭修的话语戳中了一众士绅阶层“伪善”的嵴梁骨。

嘴上说的再怎么好听,实则不愿意给贫苦百姓让利分毫,明明许多人拥有着良田万顷,沉重的苛税徭役却压在无立锥之地的农民身上,长久以往下去随着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距离大明亡国的时间点就不远了。

沉忆辰的新政,不是恶政,而是良政!

郭成的暗然离去,相当于抗议的文人士子群龙无首,余下众人只能把目光放在河东学派传人薛淳的身上。

相比较郭成用岁月带来的沉淀,看穿了局势走向,四十来岁的薛淳很明显无法接受失败的如此不明不白,他更接受不了千百年祖制被沉忆辰给推翻践踏。

就在他想要振臂高呼给众人打气的时候,沉忆辰回过头来目光冷冷注视在薛淳的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无形的极致重压,以及堪堪到了临界点的杀意。

就如同老师李庭修笃定的那样,沉忆辰确实做不到一场无差别的杀戮,毕竟这样做的就跟嘉靖帝大礼议时间用皇权,打断士大夫阶层的嵴梁骨没什么区别。

轻则引发天下大乱,重则可能改朝换代了,整个国家的文脉都无法恢复,文人的风骨跟气节全无,只剩下一群只会阿谀奉承的软骨头。

但是杀鸡儆猴,拿一个薛淳来立威,沉忆辰还是敢做的。哪怕就是河东学派领袖薛瑄在这里,他也保不住胆敢继续领衔“作乱”的嫡子!

这股无形的威严让薛淳喘不过气来,想要说的话语卡在喉咙中无法表达。身后的家仆也意识到沉忆辰满满威胁,他明白自家少爷性格有些自视甚高,说不定会愣头青一般的硬顶。

于是赶紧靠近拉了拉衣袖轻声告戒道:“少爷,郭大儒已经看清形式选择退让,现如今沉忆辰兵强马壮加之掌控大局,千万不能与之对抗,退一步海阔天空。”

其实不用家仆告戒,薛淳心中就已经萌生出退意,只不过碍于颜面强装镇定罢了。现在了有了台阶下,他默默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诸位,郭大儒既然不愿参与政事,那么鄙人身为后辈更不好越俎代庖,就此别过。”

说完之后,薛淳担心下面会有人把自己给架住,立马转身大步离去,不给众人丝毫反应时间!

局势的陡然反转,着实让下面抗议的士绅阶层,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之前还大义凛然说要对抗到底,甚至于抵达天听拨乱反正的郭成跟薛淳两位大儒,就这么当个甩手掌柜走了?

“郭大儒跟薛先生退让了,那吾等怎么办,还继续抗议沉阁老新政吗?”

一名年轻文人呆呆询问了一句,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拿什么抗议,胸膛去顶神机营的枪口吗?”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老老实实回家准备交税吧!”

另外一名读书人略带自嘲的回应了一句,果真是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堂堂大儒跑的比自己还快。

“诸位,文人胸怀天下,就应该为国分忧,区区每亩两斗的田产税算不得什么,在下愿为大明做出一份贡献!”

有些人还在自嘲,有些人却已经彻底看清楚局势,非常义正言辞的宣布支持沉忆辰新政。

虽然征粮纳税是有些肉疼,但是凭心而论沉忆辰一条鞭法把各种苛捐杂税跟徭役给整合了起来,并且明确制定了每亩两斗的征收标准不算高。

只要能做到控制下面官吏吃拿卡要,说实话这份契税并不算高,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就算不交这份明面上的田产税,暗地里每年用来拉拢官员的好处费,基本上也差不多有这个数。

“还有鄙人愿支持沉阁老新政。”

“我也是。”

“身为学生,愿追随郭大儒步伐!”

很快此起彼伏的表态,就在文人士子群体中接连响起,仿佛之前的义愤填膺放狠话,压根就不存在一般。

说实话会出现这种场面,沉忆辰并不意外,原因在于能聚集在这里抗议的士绅,本身就是一群精致利已者。真正胸怀家国天下的文人,难道不知道历朝历代贫富分化跟土地兼并源头,就在于士大夫阶层的特权吗?

士绅阶层中大多数只是坏,绝对不要怀疑他们的智商,认为愚蠢眼界低。

精致利己主义者往往代表着软弱,会向更为强大的权势屈服,就好比女真兵马入关,大明绝大多数的地主官员,立马改弦易帜的去支持新朝。

那种场面,跟今日支持新政有何区别?

沉忆辰知道精致利己者是扫不清的,这是人类的本性之一,哪怕就是自己遇到损害利益的事件,同样会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解决方式。

既然对方已经表达了退让妥协,沉忆辰自然不会得寸进尺,顺势给了个台阶道:“本阁部相信诸位都是忠君爱国之人,无非就是新政颁布过程中出现了些许误解,如今误会解除堪称皆大欢喜。”

“本阁部敬佩诸位不畏强权仗义执言,还请日后保持文人风骨气节,让后世引以为表率!”

沉忆辰这番话说的非常漂亮,不仅仅没有追究围堵衙门的责任,相反还出言称赞抗议者彰显出宰辅气量,达成了一个合格政治家应有的水准。

听到沉忆辰这样给台阶,还不顺势而下就等同于不知好歹了,于是乎在场士绅阶层纷纷拱手回道:“沉阁老客气,是吾等考虑不周,行事孟浪了。”

“沉阁老真乃宰相肚里能撑船,令在下佩服。”

“朝廷有沉阁老主政,真乃家国之幸。”

“学生回到乡里,定然会鼎力支持沉阁老新政!”

各种吹嘘客气声不绝耳语,见到这种场面李达朝部属点了点头,然后层层封锁的神机营将士们,主动退到两侧让出了一条通行的道路。

伴随着抗议的士绅阶层,以及声援的平民百姓退去,宽敞的衙门前官道上,就只剩下李庭修傲然站在原地,面带微笑看着前方引以为傲的弟子。

犹记得当年国子监祭酒遭受到王振报复,沉忆辰行事风格是那样的锋芒毕露,胆敢领着国子监学子跟赶考举子,前往宫门前叩阙鸣冤。

现如今的沉忆辰,处理起事件来刚柔并济,几乎堪称完美了平息了士子抗议。

身为文人,当宁折不弯,身为宰辅,就得老成谋国。

没有了抗议闹事的士绅,沉忆辰快步走下了台阶,几乎是连走带跑的奔向李庭修,然后张开双臂死死抱紧老师,眼泪止不住的从眼角滑落。

“先生,你离开太久了。”

简单的一句话语,吐露出无尽的思念,同时让李庭修瞬间就红了眼眶。

“孩子长大了,就无需师长的照顾,更何况向北如今你的成就,早就已经在为师之上,哪还需要陪伴左右。”

李庭修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拍着沉忆辰的后背,脸上的神情充满欣慰。

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李庭修之所以会选择隐名埋名去教书育人,跟沉忆辰成就太高其实也有些关系。每个人都应该有着属于自己的理想跟方向,如果李庭修留在沉忆辰的身边,那他必然无法自由的去教导学生,慢慢就丧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弟子无论身处何方,都需要先生的教导,就如同这次一样。”

沉忆辰从来没有觉得自己身份地位高过老师之后,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学。今日要不是李庭修领着百姓前来声援,平息事端可能远远做不到如此完美的收场,他期望先生能留在自己身边。

对于沉忆辰的想法,李庭修没有继续回应下去,而是转移话题道:“你是堂堂大明首辅,还有这么多人看着,必须保持着执掌朝野的威望。”

“好了,推行新政的事情还没有结束,先忙正事吧。”

李庭修提醒了一句,抗议的浪潮退去,不代表着新政就能顺利推行。田产税终究是触犯到了士绅阶层的利益,他们或明或暗还会出手阻扰,沉忆辰来到河南要解决的问题很多。

听这老师的话语,沉忆辰深深呼吸一口气,压制住内心那些感情流露。时过境迁自己已然站在了官场巅峰位置,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展现出脆弱真情一面的学生,人终究还是变了。

松开李庭修之后,沉忆辰朝着随从苍火头吩咐道:“你领着先生找一间客栈下榻,如今本阁部老师的身份暴露,可能会引发一些有心之徒铤而走险,必须要保证绝对的安全!”

堂堂内阁大臣杨鸿泽都遇袭受伤,沉忆辰不敢保证反对势力会不会朝李庭修下手,最好的办法就是提前做好防备。

“是,东主,小的会时刻注意。”

苍火头点了点头,他跟在沉忆辰身边这么多年,对于安保一切流程早就已经轻车熟路,绝对不会出什么岔子。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李达,也顺势朝着部属吩咐了一句:“安排一队人马在先生下榻的客栈四周警戒,有任何可疑人员当场逮捕确认身份。”

“是,督帅!”

神机营兵马这几年在李达执掌之下,也是精兵强将与正统朝时期一群纨绔子弟凑数,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动作非常迅速,就分出了一队兵马严正以待。

见到沉忆辰跟李达如此大张旗鼓,李庭修摆了摆手道:“为师不过一介布衣,何必如此大动干戈,自己找间客栈住下便好。”

“先生,事情还没有结束之前,你听我的。”

沉忆辰没有跟李庭修商量,态度异常坚决。

并且在说完这句话之后,回头望了一眼跟在身后的布政使钱凡江跟按察使黄伦两人,威胁不言而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