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621章 大明西征

第621章 大明西征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7-19 00:29:47

满都鲁这句话一出,立马就让在汗帐议事诸位万户领主,瞬间感到一股热血上涌。

草原上的儿郎,长生天的子孙是一群狼,百年来只有自己南下打草谷的份,何时沦落到被明国那群孱弱的汉人给步步蚕食的命运?

现如今天圣汗彻底统一了整个北方游牧民族,不算西域那些仆从国兵马,单单蒙古跟女真战兵就已经超过二十万,实力完全恢复到土木堡战前,乃至于超越了土木堡时期的瓦剌部。

兵强马壮加上团结一心,就等着南下牧马,岂能让明国汉人挥师北伐!

“父汗,辽东军这一年多来,趁着我们蒙古内乱做了不少布局,绝对不能再容忍他们继续下去。儿臣愿率领麾下儿郎,跨越长城夺回属于我们的牧场,用刀剑铁蹄唤醒他们心中的恐惧。”

长子博罗纳哈勒当即就向也先请命,他如今在地位跟兵马上全面弱后于胞弟阿失帖木儿,想要完成反超最终继承汗位,就得在声望跟军功上远远强于对方。

游牧民族自古崇尚强者,不想一辈子屈居人下,那么就得亡命一博!

“父汗,孩儿同样愿率西蒙古三万户南下,收复兀良哈三卫的漠南蒙古,再度跨越紫荆关兵临明国京师城下。”

次子阿失帖木儿看到兄长请战,立马紧随其后表明态度。

别看阿失帖木儿掌控西蒙古三万户,人口跟战兵数量远远领先于辽东三万户,事实上他的地位优势还不如阿剌知院叛乱之前,双方的势力差距被缩小了。

要知道蒙古内乱前,阿失帖木儿被封为蒙古太师,这个职位是绰罗斯一族的发家起点,可谓是意义非凡。基本上也先的任命,就等同于昭告天下他更看好次子,选定为了蒙古汗国的继承人。

结果万户改革下来,两个儿子全部都被封为济农(亲王),地位反倒是处于了一个平等位置。这就意味着双方再度回到争夺汗位的同一条起跑线上,那么就必须展现出自己的才华跟能力,博取父汗也先的欢心跟认可,任何事情都不能落于下风!

对于两个儿子的主动请战,天圣汗也先没有第一时间回应,相反把目光看向了胞弟赛刊王问道:“今年蒙古战马跟牧群的情况怎么样?”

随着去年伯颜帖木儿选择跟随阿剌知院一同叛乱,也先就收回了兄弟在瓦剌部落中的领主权,整个东蒙古的三万户本质就是老瓦剌部的底子。

赛刊王虽然没有选择背叛也先,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依旧用万户改革的名义剥夺了兵权,安排到了管理后勤的位置上。

对于这个安排一向桀骜的赛刊王没有异议,或者说伯颜帖儿木的下场摆在那里,他不敢有任何的意见。听到大汗也先的询问,赛刊王赶紧抚肩躬身道:“前年末大汗整合诸部,让各大万户得以休养生息,现在儿郎们个个身强体壮,战马都长了一身膘,随时可以给明国一点教训!”

也先想要的正是这个答桉,只见他高呼一声“好”后,就用目光横扫汗帐内诸位万户领主吩咐道:“你们回去后敦促儿郎们好好练习弓马,等到秋日水草丰美,战马膘肥体壮之际,就是我们南下宰割明国羔羊的时刻!”

也先这句豪言,瞬间就点燃了整个汗帐内的气氛,众万户领主纷纷狂热叫嚣起来。算起来距离土木堡一战,已经过去足足七年之久,这些年蒙古汗国外部被大明侵蚀,内部混乱争斗不休。

如今终于可以再度励兵秣马,去掠夺屠戮南蛮子了!

蒙古汗国这边筹备着复仇的同时,解决了清丈田亩跟税制改革这两桩大事的沉忆辰,同样开始了忠国公石亨出征之前的最后的战备。

明良二年并不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年份,但得益于朝廷中枢的整体规划,以及工部尚书徐有贞大修水利,粮食产量得到增产再创新高。

大明田赋在明初洪武年间,最高一年岁入能达到三千两百多万石,到了明成祖永乐年间不增反降,就维系在平均每年两千七百万石左右。

从此无论新开垦多少耕地,田赋岁入却进一步下降,到了崇祯年间仅剩下两千一百多万石,比起元末明初刚刚结束战乱的荒凉时节,居然还少了足足一千多万石。

单单从田赋这点,就能看出来明朝宗室跟士绅阶层,对于田亩隐匿跟兼并有多么的夸张,朝廷根本就收不上来税。

但是这个时代通过沉忆辰颁布的《宗藩条例》,以及执掌中枢改革吏治带来的行政效率提升,明良二年的田赋岁入再次超过了三千万石,基本上解决了大战的后勤供应问题。

另外收复漠南蒙古获取养马地带来的马政改善,让土木堡一战之后大明缺乏战马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现如今大明将士同样可以说兵强马壮,就等着用一场战争来为国家开疆辟土,来为自己赚取赫赫战功!

忠国公府内迎来了一位稀客,他正是内阁首辅沉忆辰,说实话跟石亨在朝堂上亦敌亦友斗了这么多年,沉忆辰还是第一次来到公府拜访。

相比较低调轻奢的前礼部尚书胡府,略显简陋朴素的现礼部尚书何府,以及内阁大臣杨府。忠国公石亨的府邸就突出一个暴发户性质,简直规模宏大要多奢华就有多奢华,哪怕放在老牌勋贵遍地的西城区,依旧显得有些鹤立鸡群。

要知道历史上面石亨遭受明英宗朱祁镇的忌惮,就在于有一日朱祁镇登上宫中最高的翔凤楼观景,看到了远处有一处府邸异常雄伟华丽,于是乎就朝着身旁的恭顺侯吴瑾跟抚宁伯朱永询问了一句,那到底是谁家的府邸?

抚宁伯朱永装傻充愣表示不知道,恭顺侯吴瑾对大明忠心耿耿,知道石亨居功自傲朝着权臣方向发展,于是故意回了一句那必然是王府。

结果明英宗朱祁镇此时已经意识到,这座新建的宏伟府邸是谁家的,摇了摇头否认道:“并不是。”

吴瑾就露出惊讶神情,再次补了一刀回道:“要不是王爷的话,谁敢建造违制的府邸?”

就是这一句话,成为了明英宗朱祁镇猜忌石亨的起点,为他来日埋下了杀身之祸!

当然现在的石亨就如同拔了牙的老虎,已经完全被沉忆辰给拿捏在手中,就没有必要在违制的府邸上面做文章。

随着沉忆辰的身影出现在石亨视野中,他强装的公爵威仪瞬间就破了防,立马急不可耐的迎了上去质问道:“沉宫保,你说好的让本公领兵西征,结果足足等了一年多还没动静,到底何时才能兑现承诺?”

自从举兵“清君侧”失败入诏狱,沉忆辰承诺待西域跟河西两地故土新归之日,便是裂土封王之时。石亨可谓是日夜期待着,能领着一众部属跟亲族子弟挥师西征,再度开展自己的戎马生涯!

这份期待开始还被“裂土封王”四字给诱惑,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石亨的功利心愈发薄澹,相反战意却一天比一天盎然。

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原来是如此的向往战场,向往着那些金戈铁马的岁月。哪怕沉忆辰不会给出任何回报,只要能重回战场听到战马的嘶鸣,听到刀剑的争鸣,听到敌人的哭泣,石亨都将义无反顾的出征。

自己不属于京师的官场,战场才是一名战士的归宿!

望着石亨这副急切的模样,沉忆辰嘴角浮现出一抹澹澹的笑意。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征万里之事岂能草率。另外提醒忠国公,跟随你出征的是大明将士,不是戴罪立功的犯人,本阁部要的是战无不胜的捷报,不是一封封送回故乡的讣告。”

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告戒石亨,实际上确实告诉对方,我沉忆辰绝对不会让西征的将士们去当炮灰送死,哪怕他们曾经是站在对立面的叛军。

果然听到沉忆辰这句话,石亨脸上的神情有些微变,心中有着一股说不出的感动。要知道当初在诏狱里面,得到了回应还是给宣大边军跟石氏子弟一条活路,让他们浴血沙场戴罪立功为大明,为汉家儿郎去开疆辟土。

现如今,沉忆辰提前否定了他们“犯人”戴罪立功的身份,西征军将以纯粹的大明将士身份,享受英雄一般的出征礼遇跟荣耀。

“沉宫保所言甚是,是本公孟浪了。”

忠国公石亨朝着沉忆辰拱手致歉,这一幕要是被朝臣们看在眼中,估计都惊讶掉下巴。

石亨这家伙自从封公之后,简直飞扬跋扈到了极致,哪怕当年面对景泰帝朱祁玉都时不时有着逾矩举动,更别说对待朝臣低头认错。

沉忆辰可以说是第一个,让石亨这名悍将心悦诚服的对象。

“本阁部知道忠国公爽快直接,那也就不跟你过多客套,这次登门拜访就是想要告诉公爷,西征粮草、军械、战马等准备完毕,就等着从宣大边军跟京营抽调兵马组建西征军。”

“此事当真?”

终于等到了沉忆辰的确切答复,石亨简直能用欣喜若狂四字来形容。

“难道本阁部还会虚言?”

“但忠国公也别高兴的太早,北方鞑虏已经解决了内部纷争,现如今在也先的统治下恢复了元气,宣大边军最多抽调三万兵马给你。”

“京营这边曹吉祥这两年步步蚕食,昭武伯曹琦基本上完成了掌控,势必会阻扰本阁部抽调兵马,能派出的只有一些当年五军营骨干,大概两万余人上下。”

“剩下的就只有石氏宗族上百人,这五万人就是本阁部能给公爷调动兵马的全部。”

明朝到了正统年间就已经事实上丢失了整个西域加河西走廊,这一片广袤的面积用后世计量单位高达数百万平方公里,几十万将士填里面可能连个水花都冒不起来。

沉忆辰不可能给石亨数十万西征兵马,哪怕就是有这个数量也承担不起西征万里的后勤。五万人就是目前能抽调组建的极限,石亨需要需要这几万人打通河西走廊,至少收复明成祖时期关西七卫的版图,对蒙古汗国形成左右包夹的钳形攻势。

“兵贵精不贵多,五万人足矣!”

石亨没有丝毫的犹豫就应承了下来,虽然相比较明朝数次大规模征伐战争,动则十几万兵马的规模要少了许多,但是只要能召回旧部出征,石亨就有绝对的信心打通河西走廊,光复关西七卫。

要知道西域跟麓川不同,不靠近南方产粮地,更没有发达的水系去运输粮草,完全靠着大明本土脆弱的后勤供应,说不定关键时刻还得以战养战。

兵马越多,如果后勤跟不上的话,反倒会成为一种负担。石亨不是不相信沉忆辰,而是他经历过土木堡一战的惨败,不相信大明朝廷能提供远征万里的补给。

毕竟这一年多来,石亨虽然没有被关进狱中看押,实则已经软禁在府中不参与朝堂之事,压根不知道沉忆辰着手进行了多项改革变法,逐渐清理了大明混乱的财政跟后勤体系。

“好,既然忠国公有如此信心,那本阁部就在这里提前恭祝旗开得胜!”

沉忆辰朝着石亨拱手行了一礼,看来一年多的沉寂并没有消磨他的万夫不当之勇,依旧充斥着一股狂妄桀骜的战意。

“谢沉宫保赠言,本公等的就是这日!”

急剧飙升的情绪催动下,让石亨的话语都略微有些颤抖,沉忆辰没有食言,那么该到自己践行为大明征战四方诺言的时候!

明良三年四月十七日,大明德胜门高高的城墙上面,沉忆辰望着从门洞源源不断涌出的五万西征军将士,心中情绪有些感慨万千。

受限于石亨“戴罪立功”的特殊原因,朝中文武百官纷纷避嫌,加之并不看好能够光复汉唐故土,这次出征仪式显得异常低调简朴,仅有沉忆辰跟成国公朱勇站在城墙上,为西征军将士送行。

但是沉忆辰心中却无比清楚,这一列列出征的将士,是大明恢复汉唐武德的关键。西域丢失千年的故土上,将再度出现汉军的身影,

沉忆辰要的不仅仅是关西七卫,他还想要安西都督府,北庭都护府,乃至于更远的波斯都督府,这才是真正的汉唐荣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