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599章 利大于弊

第599章 利大于弊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15 01:15:15

两人就这么对视着,眼神之中都充斥着一种复杂情绪,其实从沉忆辰担任内阁首辅以来,双方知道权势跟理念上的冲突,将导致最终水火不容。

但沉忆辰跟胡濙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治大国如烹小鲜,特别是在帝国遭受混乱百废待兴的阶段,更不能重症下勐药折腾。

就好比最着名的隋朝,用后世的眼光看来隋炀帝算得上励精图治,各种超级工程建设功在千秋,可凑在一起大干快干就成了为祸当代。

再加之胡濙明白沉忆辰正值如日中天的阶段,很多方面选择刻意退让妥协,双方始终维持着那个斗而不破的临界点,保持着朝堂局势的整体稳定,让大明这几年休养生息下来,对得起国泰民安四字。

不过到了这一刻,不管双方是愿意还是不愿,这种平衡点都将被打破。毕竟休养生息是为了更强势的爆发做准备,就好比历朝历代“文帝”后面,大多数接着“武帝”来开疆辟土。

从景泰元年算起,到如今的明良二年,五年时间的蛰伏隐忍,也逐渐到了该大刀阔斧改革的阶段,然后才有足够的国力去向北方世敌亮剑复仇。

说实话,不管有没有徐有贞的回京弹劾,历史大势也会推着沉忆辰去向文官集团宣战,没有退路可言。

沉忆辰跳下马车,率先走到了胡濙面前,恭敬拱手道:“晚辈见过大宗伯。”

现在这不在朝堂之上,沉忆辰还是执晚辈礼,另外要是认真算起来,成国公府跟胡濙确实称得上沾亲带故,大公子朱仪是胡濙的女婿。

“向北客气了。”

沉忆辰是用晚辈身份打招呼,胡濙自然选择更为亲近的方式没有称呼官职。

“老夫恰好有点事情想要与向北你商议一二,要不就一路同乘畅通。”

“无巧不成书,晚辈也正有此意。”

“请。”

没有过多的寒暄客套,沉忆辰就坐上了胡濙的马车,里面豪华程度相比较成国公府毫不逊色,彰显出朝堂老牌重臣的底蕴。

“向北,老夫知道你直来直往的性格,那就不弯弯绕绕明说了。”

“大宗伯,尽管直言。”

“好,老夫想要知道朝堂上针对石尚书的弹劾,是否与你有关?”

两人同朝为官这么多年,胡濙知道跟沉忆辰没有必要弯弯绕绕,并且十几封上疏已经呈递到通政司,这就意味着不管皇帝年幼与否,闹出这么大阵仗都得给出一个回应,时间很紧急。

“是。”

沉忆辰很干脆的点头揽了下来,并没有把徐有贞给带出来,这是一个“阵营”头领该有的担当。

老大要不能抗事,下面的小弟谁人会服?

听到沉忆辰的回答,哪怕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胡濙刹那间脸色也是微微一变。

说实话他知道与沉忆辰的理念之战会爆发,只是没有想到会来的如此突然,简直是毫无防备。另外还有一点胡濙心里面很不愿意承认,那就是自己率领的老牌文官集团,在沉忆辰这群新人面前显得垂垂老矣,赢面越来越小。

“当年向北你弹劾于我,如今你弹劾于石尚书,朝堂政治斗争没有谁对谁错。但有一点老夫不敢苟同,那便是祸不及家人,石尚书母忧之事太过巧合,难道其中真的没有蹊跷吗?”

明朝的官场之争前期还算是比较干净的,别说是祸及家人,就算是政敌都赢了,基本上都是选择点到为止,一方暗然上疏致仕即可。

这条潜规则,直到嘉靖朝时期党争激烈,处死内阁首辅夏言被打破。石璞的母忧要真是跟沉忆辰有关,那就意味着对方坏了官场的规格,哪怕胡濙再怎么不愿意撕破脸皮,为了自己身后事恐怕也得干到底了。

“大宗伯,晚辈并未做过这种事情,弹劾内容皆有理有据。”

“那为何石尚书母忧的消息,弹劾还能比他本人更快得知?”

说罢,胡濙意味深长的补充了一句:“向北,切记玩火必**啊。”

就算胡濙在跟石璞谈话时候,不认为这件事情会跟沉忆辰有关,但他此刻依旧提及并给予警告。这是向对方施压,同样是一种谈判的技巧,为后续争取利益占据上风。

弹劾比本人更快得知?

听到胡濙这句话,沉忆辰可谓是心中一惊。

他之前跟卞和讨论的时候,纯粹就是觉得石璞母忧的时间点太巧,隐约感觉以徐有贞之前极端性格,说不定会有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石璞自己都年过六十,老太君年过八十,放在明朝称得上是绝对老寿星。这种年纪出现个什么三长两短,说实话不足为奇,硬要扣在徐有贞的头上也说不过去。

但现在这就着实有点出乎意料,徐有贞是怎么做到比石璞本人还更快得知,“沉党”的实力有如此强大,还是说锦衣卫亦或者州府夜不收里面,徐有贞安插了自己人?

这一下沉忆辰感觉心乱如麻,可在胡濙的面前却不能表现出来,于是乎只能强装镇定的回道:“大宗伯,晚辈掌控的资源传递消息,要比普通望族速度快很正常,何必莫须有指责呢?”

沉忆辰的这句回答,胡濙立马就意识到对方说的是锦衣卫,确实在有人盯着石璞老家宅院的情况下,再动用驿站系统传递消息,做到比私人报丧要快正常无比。

事已至此对方既然否认,胡濙在这件事情上继续纠缠毫无意义,点一下的效果已经达到,接下来就该说正事了。

“希望如此。”

“当年沉宫保主动发难,拿到了内阁首辅跟吏部尚书的职位,现在故技重施想要得到什么,工部尚书头衔,亦或者老夫的这个礼部尚书?”

泥人还有三分土性,更别说身为六朝元老的胡濙。到了这一刻没必要再遮遮掩掩,沉忆辰出招自己接招便是,就看对方会不会狮子太开口了。

“工部尚书。”

“好,不愧是你沉向北,还真是骨子里面蕴藏着锋芒!”

胡濙开口“称赞”了一句,外人眼中沉忆辰这几年身居高位,好像是始终文质彬彬保持着礼贤下士的姿态。只有他才非常清楚,这小子谦逊的外表下隐藏着年少轻狂。

开口就是工部尚书,这年头阁部大臣如此不值钱了吗?

“大宗伯过赞。”

沉忆辰自然是听出了对方语气中的讥讽味道,不咸不澹的回应了一句。

要知道当年自己还是个小小举人的时候,就胆敢拒绝胡濙这等先帝托孤大神,如今双方完全处于同一层次,乃至于沉忆辰内阁首辅的权势还要更高,怎还会在意这些弦外之音。

“徐侍郎是治水立下了不世之功,应该加官晋爵厚赏,这点无可厚非。但是石尚书这些年在任期间同样兢兢业业,私节有小亏而无大错,弹劾如此激烈是不是有些欺人太甚了!”

“老夫只是老了,还没有入土,还望沉宫保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

说实话石璞并不算是文官集团的核心成员,早期甚至称得上是敌人,毕竟他是抱着权阉王振的大腿上位。不过就跟沉忆辰的想法一样,身为一方阵营的头领,关键时刻要是不能抗事,那么损失的就不仅仅是个石璞,而是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特别沉忆辰的这些弹劾手段,简直是奔着革职问罪来的,石璞大概率会晚节不保。

满朝文武做到阁部大臣这个位置,谁又比谁干净,要真挑问题皆可入狱论处!

面对胡濙的指责沉忆辰沉默了,然后重重叹了一口气。

弹劾事件闹得如此激烈,讲真是出乎了沉忆辰的计划,不过事已至此不管他是否认同徐有贞的行事风格,都必须坚持到底。

“大宗伯,时代变了,朝廷需要锐意进取的官员来改革大明,否则必将陷入历代王朝中衰的宿命。凭心而论从正统朝末年起天灾**不断,如若没有晚辈执掌朝堂平边乱、开海禁、镇诸藩、收契税。”

“今日的大明会是一个怎样的场景?”

沉忆辰极少炫耀自己的功绩,这在他看来不过是一个执政者应该做到的事情罢了。

但是不得不承认,沉忆辰这些年的改革变化,给朝堂带来了焕然一新的感觉,外战开疆辟土征服了漠南蒙古跟麓川,内政休养生息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至少没有按照历史原本的走向,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导致各州府饥寒交迫,饿殍遍地!

现在大明已经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只要能战胜北方蒙古这个百年世敌,就能打通西域恢复传统的路上丝绸之路,与正处于文艺复兴的西方产生密切的文化交流。

要知道就在大明的同一时间,东方王朝还在讨论之乎者也,遵循着程朱理学圣贤教化的时候,西方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开始质疑传统地心说,研究起了自然科学。

可能许多人都不清楚,徐有贞其实是跟达芬奇处于同一时代,两个人都是属于天文地理无一不精的全才,理论上可以在自然科学上面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只可惜达芬奇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启发了后来哥白尼的“日心说”,以及一大批早期科学家,徐有贞却败于宫斗郁郁而终。

“向北,老夫不否认你执政这几年的功绩,否则也不会在朝堂上步步退让,让你可以放手为之。”

“可改革不能急于一朝一夕,更不能用类似于党争的手段,再说以徐有贞的人品,他真的能胜任工部尚书一职吗?”

“向北,要有识人之明啊!”

胡濙这几年领着文官集团绥靖妥协,一方面是沉忆辰过于强势,次次站队成功尹然无法阻挡。另外一方面就在于,胡濙是认可沉忆辰的能力跟功绩,知道他主政能让大明再次强大,自己要是阻挡敌对,恐怕会成为历史罪人。

但徐有贞是个什么货色,胡濙再清楚不过,要是没有这次的治水之功,纯粹是一个贪名逐利的卑鄙小人。早期为了能上位,各种钻营巴结朝中高官,包括且不限于杨溥、于谦、陈循等人。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胡濙看来沉忆辰,不过是又一个被徐有贞巴结的对象罢了。

另外石璞母忧事件,要真跟沉忆辰没有关系的话,胡濙怀疑徐有贞大概率脱不了干系,只有他才会无所不用其极。

“徐侍郎胜任工部尚书一职毫无疑问,他的能力要强于石璞百倍千倍。”

“另外大宗伯要谈为人,那晚辈曾经也被这样质疑过,当时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叫做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

“不管徐侍郎想要做什么,利大于弊即可!”

没错,这才是沉忆辰选择徐有贞的根本原因,他要挑选的不是一个道德伟人,而是一个能在工部尚书职位上利国利民的能臣。

想当年自己同样向王振低头,外界看来谄媚杨溥上位,堪称言官清流的公敌。

可那又如何?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做到问心无愧四字即可!

大明需要一位理工天才统领基础建设,秦时直道、汉时长城、隋时运河这些建造,让华夏子民世世代代受益千年。现如今在工科被视为奇技淫巧的时代,整个大明找不到第二个徐有贞,他的存在将改变世间观念。

让读书人跟士大夫们看到,看不起的奇技淫巧同样能走上阁部大臣的位置,并且得到当朝元辅的重用。甚至沉忆辰始终默许“沉党”的发展,除了能给自己带来支持外,他还希望徐有贞的事例能影响到年轻官员,让工部的重要性跟地位得到提升。

毫不夸张的说,未来沉忆辰的改革计划之中,工部绝对不会再成为六部末尾,至少得提升到中上阶层。

“好一个利大于弊,看来沉宫保是心意已决了。”

话说到这份上,胡濙感觉自己说服不了沉忆辰,对方已经下定了决心。

“没错,并且晚辈意图不止于工部尚书一职,还有一件事情期望能得到大宗伯的配合。”

“你还想要什么?”

胡濙冷哼了一声,看来沉忆辰是完全没有意识自己的威胁,居然还想要得寸进尺。

“士绅一体当差纳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