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597章 官场地震

第597章 官场地震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11 00:55:27

徐有贞外派治水五年任劳任怨,这里面有为生民立命的士大夫情怀,也有报答沉忆辰知遇之恩的想法。

但更重要的是,徐有贞想要出人头地,想要用治水带来的不世之功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想要让那些曾经羞辱跟耻笑过自己的人,来日跪倒在自己面前做小伏低。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我徐有贞用五年时间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就是为了证明曾经失去的东西,一定可以拿回来!

听到徐有贞毫不掩饰的想要工部尚书这个职位,沉忆辰神情瞬间变得复杂无比。凭心而论这个职位满朝文武中,简直可以说非徐有贞莫属,但这家伙非池中之物,一旦给了他足够大的舞台,就能化龙掀起狂风暴雨。

徐有贞的这份能力用在正确道路上,可以成为当代名臣青史留名的那种,用在不正确的方向,造成的危害可能不下于曹吉祥跟石亨。

偏偏相比较见识浅显的曹吉祥,以及头脑简单的石亨,徐有贞乃标准儒家士大夫出身,四书五经天文地理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哪怕沉忆辰抛出后世的经验,都不敢说在学识上能压他一头。

能力越强悍的人越难操控,沉忆辰想要好好重用徐有贞发挥出他的才华,可真当对方流露出争权夺势之心后,又担心会出现养虎为患的情况。

直到这一刻,沉忆辰才切身体会到了景泰帝朱祁玉对自己的感受,双刃剑确实不是那么好用的,得无时无刻都保持着小心翼翼的姿态,把控那个最佳的平衡点。

“早前先帝为了推行易储,造成了满朝皆太保,一部两尚书的局面。这两年新君即位改朝换代,退了许多老臣才消除了政务混乱的弊端,现任大司空勤勤恳恳任职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个位置暂且不好动。”

沉忆辰委婉的诉说了难点,毕竟石璞相比较当初陈循、王直等人较为年轻,远远没到乞骸骨致仕的程度。另外工部相对远离朝廷政治斗争中心,他没有留下太多的把柄错误,想要逼迫他退位让贤都有点问题。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想要动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明天迈入工部衙门,是先出左脚还是先出右脚,都能挑出毛病去找事。

沉忆辰之所以说这些,一方面是没到跟文官集团彻底撕破脸皮的时候,另外一方面想要试探一下徐有贞的态度,看看这几年外派治水下来,他到底变化了多少。

只见徐有贞听完沉忆辰的为难话语,语气很平澹的回道:“身居要职没有功劳,那便是最大的过错,朝堂尸位素餐之辈太多,与其让他们浑浑噩噩的混日子,就应该有能者居之!”

徐有贞言语中不经意流露出一股盛气凌人的态度,这才是他真正深埋于骨子里面的自负跟骄傲。要知道历史上面夺门之变成功之后,徐有贞担任内阁首辅很快就跟曹吉祥跟石亨两人翻脸。

翻脸的原因也很简单,跟利益分配跟冲突没什么关系,纯粹是徐有贞内心里面看不起阉人跟武夫,不屑于跟真正的小人为伍,认为自己之前的行为不过是忍辱负重罢了。

现在的徐有贞同样看不起石璞,他能担任这个工部尚书还是靠着当年贿赂金英上位。这些年工部能拿出手的功绩,基本上全部都是徐有贞各地治水的成就。

就这种无能之辈,凭什么能高居六部尚书之位?

面对徐有贞这句话,除了感受到他内心暗藏的自负跟不屑,沉忆辰还隐隐觉得这种言喻有些耳熟。之前吏部官员考核期间,李贤曾跟自己说过类似的话语,两人的态度跟想法简直一模一样!

“徐侍郎,你觉得自己是那个有能者?”

“当然,下官担任工部尚书,定能修缮道路、开辟屯田、大兴水利,为沉宫保开创太平盛世打下坚实基础!”

徐有贞的语气非常坚定,报知遇之恩可不仅仅是嘴上说说而已,是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支持的。这些年他虽然不在京师任职,但通过跟李贤以及沉党成员的书信交流,非常清楚沉忆辰心中的宏图伟业。

想要征伐四方重现汉唐荣耀,就得有强悍的国力去支持,而国力民生的根本在于工部督造。五年治水仅仅是个开始,如果能够担任工部尚书,徐有贞打算大兴土木,彻底改变大明目前的基础建设。

说实话,这一刻沉忆辰心动了,他太需要一个左膀右臂来做实事。别看工部排在了六部末尾,事实上对于民生的作用数一数二,徐有贞是那个最完美的人选,并且没有之一!

“太平盛世不是为本阁部开创的,是为天下万民开创的,既然徐侍郎如此豪情万丈,那干脆就掀他个天翻地覆好了。”

到了这个时候,沉忆辰终于下定了决心,不仅仅是打算重用徐有贞,还准备朝一件谋划许久的事情下手。

几年前沉忆辰颁布了《宗藩条例》,用律法的形式限制了整个明朝宗室的特权,并且极大降低了朝廷供养宗室的支出,还能从王府庄田征收数量不菲的税银。

但皇亲国戚并不是沉忆辰的最终目标,想要从根源上改变大明财政紧缺的现状,避免最终走向土地兼并的王朝覆灭道路,那么士大夫阶层的特权就不得不打击!

只是这个阶层太过于强大,上千年儒家封建王朝沉淀下来,几乎靠个人是无法对抗的。沉忆辰最初想法是联合石亨,用武勋阶层的力量去抗衡文官士大夫阶层,结果对方烂泥扶不上墙,石亨冲动之下压根就不按照官场斗而不破的规则玩,直接起兵掀桌子了。

没有了石亨这张挡箭牌,加上礼部尚书胡濙太过于圆滑,《宗藩条例》颁布这几年下来,沉忆辰始终找不到机会朝文官集团跟背后的士大夫阶层下手。

现在想要让徐有贞取代石璞的位置,那么就意味着要打破跟文官集团“休战”的默契。反正都要开战,那为何不把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成决战?

忠国公石亨的西征迫在眉睫,沉忆辰筹备的北伐同样提上议程,以大明目前的国力想要封狼居胥,并且还不会过于压榨民力出现劳民伤财的局面,就得更为科学的统筹资源。

不能让本就贫苦的底层百姓,去承受战争带来的支出,相反士大夫阶层却毫发无损,甚至可以大肆趁着农民破产发国难财。

“沉宫保,需要下官做什么?”

徐有贞的脸上浮现出来一抹狂热,他不知道沉忆辰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但他很清楚想要上位就得出现官场地震引发权力交替。

沉忆辰准备来把大的,跟徐有贞的野心或者说期望不谋而合,他简直有些迫不及待。

“弹劾石璞。”

明良二年五月初,就在徐有贞回京述职一个月后,一封公开弹劾呈递到了皇帝的御桉上。内容为举报工部尚书石璞,早期阿谀谄媚王振上位,私底下勾结权阉祸国殃民。

后有贿赂前任司礼监掌印金英贪赃枉法,纵容宗族家奴欺男霸女,强取豪夺,并且还在老家临漳大肆购买田产,百姓称之为“石半城”。

单单挖掘这些陈年旧事的弹劾,其实还不足以让石璞倒台,真正起到致命杀招的是石母病逝,石璞理应回乡丁忧,实在不想放下权势回去,好歹也得让皇帝来挽留“夺情”。

石璞却隐瞒了母忧的消息,仍旧留守朝中任职,这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简直是不可接受的事情,瞬间就在朝野内外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礼部尚书胡濙府中,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石璞,此刻正满脸煞白的来回踱步,密密麻麻如同黄豆一般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低落,心急如焚的等待着胡濙的接见。

过了大概一刻钟的模样,胡濙才姗姗来迟出现在大堂之中,还没等他开口准备客气一句久等了,石璞就冲了过去拉住手腕求道:“大宗伯还请出手相救,这次是有人要置本官于死地!”

弹劾的这几桩罪名要是被坐实,丢官去职都还算小事,严重怕是得锒铛入狱。石璞如今已经年过六旬,身子骨怎么可能经得起牢狱之灾的折腾,要真进去先不管最终处罚如何,恐怕先行丢了半条命。

“大司空,好歹身为阁部重臣,为何这般沉不住气。”

胡濙神色如常的回了一句,他从知道石璞被弹劾的那一刻起,就明白是有人刻意在背后起事。找不出这个主使之人,惊慌失措没有任何意义,石璞表现的有些难堪了。

可能是胡濙的沉稳安抚了石璞,也可能是他这句言语,点燃了石璞身为阁部大臣的骄傲。

只见石璞重重呼吸了几口气,平息了一下惶恐的情绪,然后才开口说道:“大宗伯,这封弹劾提及之事十分隐秘,绝对是在背后有过精心谋划跟准备。”

“如果仅仅跟本官有私仇恩怨也就罢了,就对方这个有备而来的架势看,恐怕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石璞终究是在官场摸爬滚打了多年,稳定情绪后思维立马变得缜密许多,同时还顺带隐射了一下胡濙,从而把双方给绑定在一起,这样就不用担心对方会选择袖手旁观。

“你的意思,弹劾内容确有其事?”

胡濙没有被石璞话语牵着走,相反是先确定了一下这封弹劾到底是空穴来风,还是证据确凿。

“这个……”

面对胡濙的询问,石璞脸色变得有些难看,毕竟巴结跟贿赂权阉这种事情,对于文人而言非常耻辱,更别说他还位列阁部重臣。

只不过事到如今,颜面已经不是最关键点,如何保命才是。

只见石璞咬了咬牙点头道:“当年本官确实做了一些荒唐事,但行事十分隐秘知道的人不多,特别贿赂金英更是没有第三人在场,简直令人细思极恐!”

“弹劾的官员你认识吗?”

胡濙继续追问了一句,弹劾的这个官员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属于科道言官中的一员。平常在朝堂中没什么存在感,更入不了阁部大臣的法眼,就这么一个小角色对石璞的事情却了如指掌,他想知道背后有没有什么隐情。

“不认识,我与他从未会面过,连名字都是弹劾后才知道。”

说完这句,石璞仿佛想到了什么,赶紧补充道:“这名官员是上次吏部考满擢升的新人,好像是属于沉党的成员!”

“那就对了。”

“对了?”

石璞此刻满脸的诧异,他不明白胡濙想要表达什么。

“贿赂之事如果没有第三人在场的话,那么被外界得知,除了你之外就只能是金英传出去的。但金英跟王振不同,他担任司礼监掌印期间很低调,绝对不是那种嘴上把风不严的人。”

“可金英卷入了夺门之变,调任应天府养老之前锦衣卫曾去他府中搜查过,想必就是那个时候查到了你贿赂之事。再加上弹劾的监察御史沉党背景,那么背后主使之人就呼之欲出了。”

说罢,胡濙就意味深长的望了石璞一眼,等待着对方说出答桉。

“沉忆辰!”

石璞咬牙切齿的说出这三字,其实他并非没有怀疑过沉忆辰,只不过这些年双方一直属于井水不犯河水,平日里连最基本的交集都没有。

加之沉忆辰主掌朝政这段时间,不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单论跟大明那些登峰造极的大臣对比,气量跟容人绝对是能排的上号,以至于不太像会做背后弹劾这种事情的人。

唯一能解释的点,就是为了徐有贞上位铺路,他想要自己这个工部尚书的头衔。

只是沉忆辰跟徐有贞两人之间的关系,真的有这般密切吗,以至于让堂堂内阁首辅不择手段?

石璞想不明白这一点,其实胡濙同样有些不解,沉忆辰为何会如此重视徐有贞这种贪慕权势的小人。双方明争暗斗了这么多年,沉忆辰是个怎样的人,胡濙心中有数,他跟徐有贞不会是同道中人。

想不明白的事情,就暂且不去想,先解决眼前的问题。王振跟金英都属于过去式了,真正棘手的是纵容族人跟家奴,以及隐瞒母忧这件事。

特别是后者,让胡濙感觉石璞是被官位给冲昏了头,完全可以等皇帝夺情,再不行先回去丁忧朝中运作一番“起复”便是,何必冒着巨大风险隐瞒?

“仲玉(石璞字),母忧这件事情你太湖涂了,当务之急是先向陛下陈情请罪,后续我来想想办法上疏求情。”

面对胡濙的责怪,石璞满脸痛苦的回道:“大宗伯你有所不知,我居然是在弹劾之后,才收到了老家传来的母忧消息,事前根本就没想过隐瞒这回事!”

什么?

听到这句话,胡濙神色瞬间凝重起来,看来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