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593章 蒙古内战

第593章 蒙古内战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11 00:55:27

枭雄,很多时候能配得上这个称号,就在于他们劣势局面下的应对能力。

顺风局谁不会打,只有逆风局才能展现一个人的真正实力!

天圣汗也先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前来参加“九白”大礼的根本不是什么建州女真三卫,相反是阿剌知院的巴图特部,以及孛来的喀喇沁部两支伏兵。

不过这又如何?

只要自己瓦剌绰罗斯部的族人还在,只要效忠于自己的怯薛军还在,便能碾碎草原上一切敌人,就如同当年一步步击败鞑靼部获取汗位那样!

“怯薛军的儿郎们,你们是本汗最忠诚的勇士,该如何处置大元的叛贼?”

面对近在迟尺的叛军,也先朝着瓦剌部族亲卫喊了一句。

这批兵马跟随他南征北战,从最初仅是三分草原的蒙古部落,西征哈密,南战明国,东伐鞑靼,硬生生统一诸部创建了天元汗国。

现在又到了倚仗他们的时刻,历史将会再度重演!

“杀!”

上万怯薛军兵马,用最为简短的方式回应了也先的询问,然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就策马朝着另外两支蒙古部落对冲了过去。

自古骑兵作战,讲究的就是一个狭路相逢勇者胜,谁能把战马提速更快,谁能用马刀噼开敌人的战线,谁就能在一轮轮骑兵对冲中活到最后。

不管对方有多少人,是不是占据着绝对数量优势,怯薛军心中的信念只有一个,那便是杀光眼前的叛军!

不得不说瓦剌绰罗斯部能统治草原,并且做到非黄金家族血脉称汗,确实是有着足够的勇武底蕴。

除了直属于大汗的怯薛军迎战,也先长子博罗纳哈勒以及次子蒙古太师阿失帖木儿,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率领着所属杜尔伯特部跟准噶尔部,挥舞着马刀奋勇冲锋。

他们两个人都很清楚叛乱的原因,那就是阿剌知院誓要夺取蒙古太师之位。当初也先把这个职位给了次子阿失帖木儿,引发了蒙古内部诸多不满跟猜忌。

一个毛头小子寸功未立,凭什么能跃居立下汗马功劳的阿剌知院之上?

别说是蒙古诸部,就连长子博罗纳哈勒同样不满,他觉得无论是功绩还是按照汉人王朝立嫡立长的传统,蒙古太师的位置都应该属于自己!

想要扫除这种猜忌跟偏见,那么就得拿出实打实的战功证明自己。博罗纳哈勒跟阿失帖木儿,都准备当着蒙古诸部首领贵族在场的时机,来证明自己的勇武跟能力,自然不甘示弱。

相比较也先两个儿子争相恐后,曾经瓦剌部的二把手,掌控着右翼阿苏特部的伯颜帖木儿,却罕见的没有主动出击,依旧跟随在也先的身后,脸上表情流露着一种挣扎!

要知道瓦剌内部三分天下,阿剌知院这些年是跟随也先立下战功赫赫,但身为兄弟的伯颜帖木儿,又何尝不是出生入死?

阿剌知院还能公开表达不满,觉得也先对待自己不公,期望能获取更大的权力跟地位。伯颜帖木儿身为绰罗斯族人,天然无法向自己的哥哥讨要更多东西,只能成为那个衬托的绿叶。

如果单单当一片绿叶,伯颜帖木儿是能接受的,但随着也先称汗想要整合蒙古诸部,逐渐就把权力下放给自己两个儿子,不断侵占其他部族的奴隶、牲畜、乃至于族人!

伯颜帖木儿身为瓦剌二把手,首当其冲是被削弱的对象,程度甚至更胜于战败的鞑靼部跟阿剌知院。

就算伯颜帖木儿与也先有手足之情,两人关系称得上很不错,但在草原上族群人数就是立身之本。等到下一代自己的侄儿上位,没有了那种同生共死过的兄弟之情,瓦剌右翼阿苏特部还能延续下去吗?

答桉其实已经呼之欲出。

所以不管伯颜帖木儿多么不愿意,为了保存自己的部族,为了维系子孙后代的权力,他都注定站在了天圣汗也先的对立面。

这就是蒙古部落制的本质,丢失了中原的花花世界,他们就一同丢失了中原皇帝至高无上的法统,没有那个首领愿意“解甲归田”。

“大汗,别怪我!”

伯颜帖木儿痛苦的喃喃一声,然后拔出了腰间佩刀,直接就朝着前方天圣汗也先砍了过去。

此时也先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前方,压根就没有想到背后还会有人朝自己出手,更想不到这个人会是自己的亲兄弟伯颜帖儿木。

当这一刀高高举起的时刻,也先才从抽刀声音中反应过来回头望去,见到是伯颜帖木儿出刀向自己砍来,刹那间也先呆立在原地没有任何抵挡动作。

但就在这关键时期,也先的心腹部将博罗茂洛海反应了过来,此时用兵器挡刀已经来不及了,他能做的只有从马上飞身朝也先扑了过去,用自己的身体去抵御。

钢刀砍在博罗茂洛海的战甲上面,哪怕蒙古高级将领已经装备了上等好甲,依旧扛不住伯颜帖木儿这全力一击。甲胃破碎在胸膛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迸射出来飞溅到了也先的脸上。

温热跟咸腥的血液,惊醒了天圣汗也先,从震惊到愤怒的转变就在瞬间!

“伯颜帖木儿,你居然也背叛我!”

也先一边抱着部将博罗茂洛海,一边朝着伯颜帖木儿咆孝了一句。

要知道哪怕面对设计埋伏,也先都没有出现过太大的情绪波动,相反战意汹涌号召自己的怯薛军就准备大战“平叛”。

但是伯颜帖木儿的背叛刺杀,却让也先感到无法接受,这可是自己从小一起长大的同母胞弟,并且无数次在战场上面出生入死。

谁都可以背叛自己,包括阿剌知院,唯独伯颜帖儿木的背叛,伤到了也先的内心情感!

也先的声嘶力竭质问,让伯颜帖儿木脸上神情充满了痛苦。他也不知道为何兄弟两个会走到这一步,可能是受到了阿剌知院的蛊惑,也可能是兄长的刚愎自用,触及到了自己的核心利益。

但事已至此,伯颜帖木儿已经没有退路可言,草原上父子兄弟相残不再少数,哪怕大元开国皇帝忽必烈,都是从自己兄长手中夺来的汗位。

自己今日战败,不管曾经有多深的兄弟感情,都只剩下死路一条。

与其自己死,不如也先死!

“大汗,是你要吞并蒙古诸部,不给族人们活路,我没有选择。”

听到伯颜帖儿木反叛的理由,也先心中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刺痛,他一直认为这个胞弟是最了解自己理想跟抱负的人,却没想到对方仅是把不满给埋藏了起来。

“伯颜,你经历过蒙古四分五裂的局面,更应该清楚我统一诸部的重要性。”

“一盘散沙只会如兀良哈三卫那样,被明国给逐个击破吞并,难道你想要让成吉思汗的子孙,沦为被汉人歧视的鞑虏,永远窝居在漠北草原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吗?”

“中原的花花世界,才应该是属于我们的牧场!”

换作是别人,按照也先的性格是绝对不会说这些,他只会强硬灭族来威慑诸部。但眼前的伯颜帖儿木,不仅仅是他的兄弟,用汉人方式来形容,还是理想道路上的志同道合之辈。

正是因为蒙古这些年的分裂,才会导致被明国给压着打,才会在兵临京师城下的关键时刻功败垂成!

也先不认为自己吞并诸部是错误的,他只恨自己的时间不够,以至于漠南蒙古这块草原,如今成为了汉人的疆土。伯颜帖木儿是明白这些道理的,他为何还要放弃当初光复大元荣光的崇高理想?

“大汗,你是统一了蒙古诸部,成为了天圣可汗,甚至有机会杀入明国京师加冕皇帝。”

“但我们呢?”

“这几年过的跟奴隶无异,随时随地要被抽调牲畜族人,就连两位台吉都在不断扩张自己的部落,蒙古诸部早就已经怨声载道!”

“我也有自己的族人跟子孙,所以别怪我,兄长。”

伯颜帖木儿说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没有用大汗的称呼,而是换上了兄长。

紧接着他脸上的痛苦神情褪去,转变成为了一种决然,今日这片曾经元上都的废墟,注定兄弟之间只能活下来一个!

皑皑白雪的草原上,伴随着蒙古汗国的诸部内乱,仿佛被染上了一层红妆。大明这边收到消息,受限于大雪封路等等天气因素,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再快马加鞭传递到京师兵部跟内阁。

沉忆辰看到这份军报,时间已经跨过了明良元年,来到了明良二年的正月。

这一个来月的时间里面,沉忆辰基本上是在完善军户改革,并且整合各州府以及京仓的储备,来赈灾在寒冬腊月出现的各地灾情。

小冰河时代的下雪范围,已经扩散到了整个大明南部疆土,每年受灾的范围跟人数还在不断攀升中。虽然沉忆辰不太认同李贤激进到“党同伐异”的官员考核标准,但事实上随着大批中低层“沉学”门人上位,赈灾的速度跟效率出现了质的提升。

换做正统朝时期这种情况,路有冻死骨那是随处可见的场景,到了明良二年哪怕灾害愈发严重,事实上冻死跟饿死灾民的数量,已经降低到了千人左右。

这放在后世是一个应该问责的数字,放在明朝中后期却称得上太平盛世,仅仅就在几年前这个数字翻上十倍都不止,这还不包括各州府无法统计跟隐瞒的数量。

除了关注军户改革,沉忆辰还在为南征军主力“复员”做准备。

大明南征军数量始终维持在十五万人左右,算上运输后勤的辅兵跟民夫,那更是高达五十万。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代出兵,动不动就是号称五十万、一百万,里面除了夸大的成分,更多是把民夫跟辅兵给包含在内。

正常情况下古代远征,一名战兵需要三名辅兵或者民夫来保障后勤,没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跟盛世王朝,压根就没有办法维系开疆辟土的战争规模,户部动不动就哭穷也正因如此。

辅兵跟民夫的安置不需要考虑,他们回乡就是普通百姓,这十几万战兵为国出生入死,加之又碰到了军户改革,沉忆辰绝对不能亏待他们。

否则轻则令人寒心,重则引发兵乱也不是不可能。

对于这些南征军将士,愿意继续从军入伍的,沉忆辰将把他们纳入职业士兵,每人登记在册发放双倍全额军饷,并且每人十两军功银。

厌倦战场不愿意继续征战的,安排他们回乡“复员”,每人发放二十两安家费,并且还有五亩田地补助。为了保证这些封赏能确实下发到将士手中,沉忆辰特地派了一批《文报》编辑前往南方发行报纸,避免出现欺上瞒下的情况。

另外还在兵部名下成立了一个退役将士事务部,专门处理跟监督南征军将士以及其他各州府裁兵事宜,确保整个大明卫所两百多万士兵,能平稳完成军户改革,把卫所兵总数降低到一百二十万人左右。

别看裁军百万好像很夸张,事实上这里面大多数都是一些空饷名头,仅仅账面上的数字。但把这些水分给挤掉之后,就能实打实的把军费节省下来,用来加饷给真正戍边为国的将士。

处理完这两件事情,沉忆辰才把目光跟注意力挪到蒙古内乱上面。

他之所以把蒙古方面事务优先度降低,就在于这份军报内容实在是太过于模湖,除了写明阿剌知院借助建州女真归附的“九白”大礼反叛,也先胞弟伯颜帖木儿参与叛乱之外,对于伤亡以及结果一概不知。

对于这种情况,沉忆辰没有过多苛责边军情报部门,毕竟这种恶劣天气能传回消息已经实属不行,想要弄的明明白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蒙古身为百年世敌,出现了内战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大明仅仅袖手旁观好像说不过去。沉忆辰召集了内阁成员,想要集思广益从这份简短军报中,分析出一些有用的内容,来确定大明是否介入战争,乃至于开展北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