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丳饰弙鋠578 清君侧 纡捹

丳饰弙鋠578 清君侧 纡捹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4 00:39:53

奉天大殿前上千名官员站好队列之后,在鸿胪寺鸣赞官的高呼之下,先行向明良帝朱见清行五拜三叩首大礼,这是代表着君臣身份有别。

不过行礼完毕之后,并不是以往常规的议事或者奏乐,相反明良帝朱见清示意众卿平身后,就从龙椅上起身走进了一旁的偏殿,等他再出来之际已经脱下了身上的龙袍,换上了一身学子身份的青衿。

如果说之前文武百官,对皇帝是否真的会向沉忆辰跪拜行拜师礼,还有些不太确定的话,那么当这一身青衿的出现,就彻底坐实了师生身份。

“天子以学生礼拜内阁首辅,真是开了大明先例!”

“诸位同僚你们说这种架势,像不像前朝的拜相,总感觉皇家此举不似普通拜师那么简单。”

“这还用说吗,官场事事背后皆有深意,看来以后幼帝跟元辅两者是牢牢绑定在一起了。”

“元辅未到而立之年便宰执天下,还担任帝王师,大丈夫莫过于此!”

各种惊叹声音在人群中不绝于耳,就连主管官员礼仪的殿前监察御史,面对这种情形都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确实相对来说太过于震撼,沉忆辰今日受皇帝这一拜,将彻底坐实他文官之首的位置,再无人可以与之争锋。

就在众官员议论纷纷之际,鸣赞官扯着嗓子再次高喊道:“礼乐起!”

等候已久的太常寺司乐们听到号令,浑厚的拜师礼乐曲随即响起,此时一名礼部官员来到了沉忆辰面前,躬身领路道:“元辅,还请走到丹墀中央东侧,面西而站。”

东面放在古代是身份尊贵的一面,就好比官员站立方位以左为尊一样。以往天子在的情况下,任何官员都只能西侧站立,这一次沉忆辰却可以用师者身份站立东侧,等着皇帝过来行拜礼。

“嗯。”

沉忆辰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缓缓迈动脚步站在了整个奉天大殿前丹墀广场的正中央。

望着眼前黑压压的文武百官,刹那间沉忆辰都有些愣神了,难怪帝王称孤道寡容不得外人染指分毫皇权,确实这种权力带来的**跟尊贵无与伦比。

谁不想高居众人之上,俯仰众生?

站在丹墀右侧的忠国公石亨,看到处于中心位置的沉忆辰,心中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酸楚跟嫉妒。如果去年大行皇帝驾崩之时,能果断坚决一点迎来外藩,那么今日站在这个位置的会不会是自己?

不过在羡慕嫉妒恨之后,忠国公石亨的嘴角浮现出一抹狂妄的消息。曾经那些错过了就错过了,只要今日能起兵成功,别看沉忆辰现在受万众瞩目,但站的越高跌的越惨,很快便会扣上一定权臣的帽子受万众唾弃!

伴随着沉忆辰的傲然挺立,礼部尚书胡濙适时向前跨出一步,用着低沉声音喊道:“敢请事!”

明朝的拜师礼谨遵唐制,得到了胡濙的举办指令,另外一边的礼部官员引导着皇帝朝沉忆辰走去。与此同时,一大群宫女太监捧着束帛、壶酒、脯桉等等拜师六礼,跟随在明良帝朱见清的身后。

浩浩荡荡的人群就这么来到了沉忆辰的面前,特别是明良帝跟沉忆辰对视而立,这一刻仿佛高高在上的天子不再是朱见清,而是身为内阁首辅的沉忆辰!

“学生受业于先生,敢请见。”

明良帝用古礼双手交叠向沉忆辰行礼,然后用稚嫩的声音喊出了这么一句。

大明中期历经三代帝王,除了王振享受过一声“先生”的称呼,再无大臣能得此殊荣。哪怕身为经延主讲师的绯袍大臣,也仅仅是用官衔的尊称,皇帝不会称之为先生。

“某才不德,请君无辱。”

沉忆辰躬身向明良帝回礼,对方依旧是按照汉唐的仪式步骤,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谦称不才,希望不会辱没了君王。

“请子无辱。”

拜师礼仪步骤,礼部官员这段时间已经教导过明良帝无数遍,哪怕他年幼依旧能按部就班的对答下来。

这个“子”是尊称,就好比“孔子”、“老子”的称呼一样,皇帝用着谦卑的姿态回应,期望自己的才华不会辱没老师的名声。

听到明良帝朱见清的这句话,沉忆辰一时有些感慨万千,双方都清楚这一场拜师仪式,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政治妥协跟利益交换,皇家用声名来换取沉忆辰的绝对支持。

但沉忆辰开宗立派至今,除了担任会试总裁受过拜师礼外,其他沉学弟子门生虽多,事实上更多是一种志同道德,算不得那种真正的师生身份。

哪怕会试总裁的拜师礼,更多也是一种遵循惯例,真计较起来沉忆辰单独收的第一名正式弟子,可能就是眼前的明良帝朱见清了。

简单的几句对话完毕,接下来便是最为重要的一幕,只见侍从们把壶酒修桉递到沉忆辰的面前,明良帝朱见清举起其中一杯香茗道:“学生见清,拜见先生!”

伴随着稚嫩的童声,明良帝朱见清在沉忆辰的面前缓缓跪下,恭敬的行一拜一叩之礼。这等场景的出现,让在场的文武百官们忍不住发出了惊叹之声,可能这一辈除了祭天祭祖的场景之外,皇帝跪拜大臣的画面只有这一次。

站在右侧武将为首位置的成国公朱勇,近在迟尺的看着皇帝跪拜沉忆辰行礼,那掩盖不住的激动跟骄傲神情,让他身体都出现了微微颤抖。

大明文武两侧,父子两均站在了位极人臣的为首位置,虽说沉忆辰还未以文官掌武事封爵,距离曾经的梦想一门两公侯差些火候。

但能得到帝王这一拜,荣誉跟恩典实则已经不下于封侯晋爵了。

家道昌盛如斯,成国公朱勇此刻心中已经无欲无求,假日时日定能比肩魏国公一脉!

面对帝王这一拜,沉忆辰受了之后立马侧身避让,然后从明良帝朱见清手中接过香茗象征性的品了一口。紧接着捧着修桉的侍从靠了过来,沉忆辰从上面拿了一样拜师礼,以示受币,朱见清再度拜下。

两拜过后,便是礼部官员过来取酒壶修桉以东,沉忆辰再度受币,明良帝朱见清行三拜大礼。

到了这一步,基本上整个拜师礼属于明良帝朱见清的仪式结束,接下来便是沉忆辰行五拜三叩还拜回去。

帝王终究是帝王,师者身份之外,沉忆辰更多还是臣子。

不过就在沉忆辰准备跪拜回礼的时候,一阵慌乱急促的钟声回响在整个紫禁城,让在场的文武百官均是满脸茫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理论上紫禁城内能听到的钟声,只有提醒上朝的景阳钟,但这个时候有些老臣突然想起,这口钟还有另外一个用途,那便是在紧急时刻预警的!

可问题是自从景泰元年过后,大明已经安安稳稳多年,况且京师重地还能出什么岔子?

“谁这个时候敲响景阳钟,打断拜师大礼,该当死罪!”

“景阳钟不可能被胡乱敲响,定是宫中出了什么大事。”

“能出什么大事,太后、陛下跟文武百官俱在这里,难道吾等还能全都浑然不知?”

在场的朝臣们议论纷纷,不过大多数都没有把景阳钟敲响给当一回事,毕竟现在大明度过了京师守卫战的危险时期,北方鞑虏想要进攻京师,必须穿过漠南蒙古跟宣大两条防线。

边疆都没有传过紧急军情,难道鞑虏还能神兵天降不成?

相比较朝臣的疑惑不解,忠国公石亨此刻脸上浮现出一抹神秘笑容,只有他才清楚为何景阳钟会被敲响,意味着自己的兵马已经杀入了宫中。

果然就在这一片喧哗之中,一队宫卫慌张无比的冲到了奉天殿前广场,朝着明良帝朱见清禀告道:“陛下大事不好,有一队兵马从玄武门入宫,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朝奉天殿袭来!”

清君侧?

听到这个具有特殊含义的名词,之前还不当一回事的文武百官,很多人立马倒吸了一口凉气,稍微有点政治斗争经验的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有人在拜师大礼这个关键时刻,起兵逼宫夺权了!

瞬间众大臣们就把目光集中到了沉忆辰跟石亨两人身上,目前整个大明朝堂有实力起兵的,非他们两人莫属。可问题是到底谁才是起兵的一方,谁又是被“清君侧”的一方呢?

按照逻辑上来讲,目前沉忆辰拜为帝王师,正处于出风得意的阶段,没必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起兵干掉政敌。但站在天下大势的角度上来看,石亨起兵的成功率极低,就算暂时清君侧成功,后续也无法做到武夫独权。

两人无论哪一方,目前都没有起兵的必要。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打消了在场文武百官的猜测,只见石亨“唰”的一下扯掉身上的麒麟勋爵服,露出里面全身甲胃道:“诛权臣,清君侧,沉忆辰僭越不轨,妄自尊大受帝王一拜,还请太后跟陛下授命臣等匡扶江山社稷!”

几乎就是在石亨话音落下的瞬间,武官中石氏宗族子弟,纷纷拔出身上暗藏的佩剑拥立左右。这突然变故首先是让在场众大臣惊吓在原地,回过神来后便是四散逃离,生怕出现兵乱误伤到自己。

“皇帝,快到母后身边来,皇儿!”

本来站在一旁观礼的皇太后杭氏,脸上带着惊恐万分的神情拼命呼喊明良帝过去。虽然杭氏并不是朱见清的生母,但接近一年的抚育下来,终究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母子亲情。

另外母凭子贵,这一点痛失爱子的杭太后无比清楚,要是明良帝朱见清出现个什么三长两短,最有几率即位的便是沂王朱见深。

想想看朱见深父皇被害,皇位被夺,他即位后会如何看待景泰帝的遗霜?

于情于理,于公于私,杭太后第一时间都要保障明良帝朱见深的安危。

只是年幼的明良帝朱见清,混乱之中并没有注意到母后的呼喊,他小小年纪更是第一次遇见朝臣起兵逼宫的场景。恐慌害怕之下,本能反应让他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人依靠。

很明显,正在接受拜师礼的沉忆辰,就是距离明良帝朱见清最近的那个人。

只见明良帝朱见清死死的抓住沉忆辰朝服衣摆,脸上的神情惊恐无比。面对皇帝都这般神态,沉忆辰没有去在乎石亨的动作跟言语,相反缓缓蹲下身来用着极其温和的语气说道:“陛下不用害怕,臣在这里一定会护你周全。”

说罢,沉忆辰也不在乎什么君臣有别,伸手轻轻的拍抚着明良帝朱见清的后背,脸上还挤出一抹温暖的笑容。

本来明良帝朱见清抓住沉忆辰衣摆的行为,仅是在恐慌之下本能的行为,对于沉忆辰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情感,甚至还可以说在曹吉祥的影响下存在着惧怕。

但这一抹笑容跟温和的话语,彻底颠覆了明良帝之前的印象,让他不自觉的产生一种依靠感。

“石亨,你这是举兵造反,罪当诛九族!”

赵鸿杰怒吼一声,当即拔出了腰间的绣春刀对准了石亨跟石氏宗族将领。

并且伴随着赵鸿杰的动作,埋伏在奉天大殿周围的锦衣卫们鱼贯而出,很快就聚集成一团跟石亨的人手对峙起来。另外成国公朱勇等一众勋戚武将,在都督朱仪号召之下集结起来做出自保之势。

短暂的混乱之后,奉天殿前广场形成了四方主要势力,分别是以成国公为首的武勋,沉忆辰护住的明良帝跟皇太后,以及最主要两方对峙的赵鸿杰锦衣卫跟石氏宗族将领。

到了这一刻,再怎么懵圈的朝中大臣,也逐渐看清楚了场上局势。皇帝拜师礼的背后,实则各方势力早就做好了动手的准备,往日朝堂的平静不过是假象,他们等待的就是今日这个时机!

可问题是这次宫变,到底谁才能笑到最后,皇帝又会把谁给定义为乱臣贼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