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淡俘沐悯闂568 大明帝师 觍

淡俘沐悯闂568 大明帝师 觍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12 01:21:17

“大宗伯老成谋国,臣愿附议。”

随着礼部尚书胡濙站出来表态,刑部尚书俞士悦,工部尚书石璞,内阁大臣杨鸿泽、王一宁,都御使、通政使、大理寺卿纷纷跟随,一时间竟形成了阁部大九卿全员反对廷议的场面。

望着这不可思议的一幕,石亨整个人都如同丢了魂般站在原地,他想不明白局势为何会出现这种走向!

别说是石亨懵圈,就连站在御台上的曹吉祥,也没有想到连个文官集团压制沉忆辰的计划,会如此一败涂地。

不过曹吉祥内心很快由震惊,变成了一种决然,既然石亨不堪大用,那么日后就得执行另一份计划了。

意识到大势已去,曹吉祥转身装模作样的朝着明良帝朱见清禀告道:“万岁爷,阁部大九卿均反对廷议,看来对沉元辅的弹劾存疑。今日是正旦朝会大喜的日子,朝廷也不能冤枉任何一名辅国重臣,要不此事就暂且搁置?”

“嗯,曹伴伴。”

明良帝朱见清的年纪,理解不了朝堂的政治斗争,他只知道顺着最为信任的曹伴伴建议行事。

“奴婢遵命。”

对于明良帝朱见清这堪称“言听计从”的表现,让曹吉祥感到非常满意,顺带冲散了石亨被文官集团摆了一道的挫败感。

起身之后曹吉祥再度面对奉天殿内外百官,用着尖利的声音喊道:“陛下谕令,针对沉元辅的弹劾到底为止,接下来正常进行大宴仪!”

“陛下英明。”

浩浩荡荡的文武百官齐呼声响起,对于绝大多数官员而言朝堂争斗就是如此,来的快去的快,没必要一定要斗个你死我活。

前朝的歌舞升平继续,后宫命妇“朝贺仪”的举办速度,就相对要更快一些。

没有什么推杯换盏的环节,简单的朝贺跟宴席结束之后,命妇们便向太皇太后孙氏跟皇太后杭氏行礼告退。陈青桐坐在席位上没有任何动作,直至人群纷纷散尽,才有一名宫女靠了过来通知道:“沉诰命,太后要您前往坤宁宫召见。”

“臣女遵命,还请带路。”

陈青桐客气的点头起身,然后跟在了宫女的身后,踱步来到了坤宁宫。

此时坤宁宫内杭太后正襟危坐,望着屋外陈青桐一步步走来,欠身向自己行礼。其实皇太后杭氏性格并不是什么强势的人,历史上在皇儿朱见济早夭之后,她承受不了打击很快便跟着病逝。

只不过现在情况不同,景泰帝朱祁玉过继了幼子朱见清,对于杭太后而言,不管他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身为母仪天下的中宫,都得扛起这份稳定时局的责任。

并且哪怕心中对于沉忆辰有着一种莫名畏惧,杭太后都不能在陈青桐面前展露出来,正襟危坐的严肃神情便是最好的内心掩饰。

“臣女拜见太后。”

陈青桐欠身行礼,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确定没有太皇太后孙氏的身影,并且接见地点也由慈宁宫转到了坤宁宫。

看来经历过数次夺权失败后,太皇太后已经彻底认清了形势,不再执着于垂帘听政去制衡朝中大臣。连这一次牵线的私下召见,都全权交给了杭太后自己处理。

“沉诰命,本宫不善朝堂的弯弯绕绕,相信你这次求见也不是为了沏茶那么简单,有什么话语就直说吧。”

杭太后确实没有任何“官场”经验,就连册封皇后母仪天下的时间,也不过仅仅短短几个月而已。她玩不透官场的那套虚与委蛇,干脆开门见山的询问陈青桐求见目的。

“太后吩咐,臣女谨遵谕命。”

“臣女这次求见太后,其实是为了夫君之事。”

陈青桐就算不说,杭太后也知道对方定然是为了沉忆辰而来,于是点了点头问道:“那沉元辅所为何事?”

“回太后,夫君期望能担任陛下蒙师,等年岁稍大些再讲学经延,完成先帝的托孤遗命,倾力教导辅左陛下君王之道。”

帝师?

听到陈青桐的请求,杭太后整个人愣住了,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如今皇帝已经年过三岁,勉强到了能蒙学的年纪,但是帝王的蒙师可不是乡野的塾师能相提并论。有了这个帝师的名号,就等同于有了师道尊严,连皇帝都得以礼待之。

问题是现在沉忆辰已经权倾朝野,曾经还做过弑君诛王之举,司礼监掌印曹吉祥几乎明示,此人有成为窃国大盗的可能性。

不削权也就罢了,还放权让他成为帝师,以后大明江山社稷还属于皇帝吗?

“沉诰命,挑选皇帝蒙师之事非同小可,本宫还没有认真考量过,还是等朝堂大臣商议过再做决定吧。”

杭太后没有什么高超的政治智商,她只知道现在沉忆辰势大,连自己这个皇太后都忌惮不已,是绝对不能继续放权任其做大。

但杭太后想不到,就算没有这个帝师的头衔,难道沉忆辰就不能继续做大了吗?

相反帝师的头衔除了是一种授权,还是一种道德枷锁。皇帝得尊师重道,同样沉忆辰身为师长,得尽可能的保障皇家利益,并且维护明良帝朱见清的权势。

皇太后杭氏可能还忘记了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那便是有资格袭承皇位的,可不仅仅是明良帝朱见清,还有一个顺位更靠前的沂王朱见深!

另外一边朝堂上也不只有“权臣”沉忆辰,还有想要拥立外藩的石亨,以及偏向于沂王朱见深的文官集团。

帝师身份是一种双方获利的政治妥协,要换作是前朝对话这样明确拒绝,几乎就等同于撕破脸谈判失败,硬生生的把沉忆辰推向了皇帝的对立面。

说实话,就连陈青铜都没有想到,杭太后会如此干脆利落的拒绝。

要知道景泰元年陈青桐入宫参加命妇“朝贺仪”,哪怕当时的孙太后曾刁难过自己,并且还与夫君有巨大隔阂的情况下,依旧主动抛出橄榄枝,想要让夫君担任沂王朱见深的太子师。

后续上皇宾天的时期,当时的汪皇后更是领着钱皇后,抛弃了一切尊严再次跪求夫君。

政治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陈青桐提及让沉忆辰去担任帝师,其实已经是给明良帝提供前朝倚仗跟助力,结果对方压根就意识不到其中种种好处。

同样是深宫母仪天下的皇后,差距就这么大吗?

“太后,臣女知道外界对于夫君有许多风言风语,只希望您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先帝的眼光是不会看错人的。”

同样是女子,并且沉忆辰尽可能的不把朝堂事务带回家中,但陈青桐依旧知道了丈夫的处境,以及目前朝堂“三分天下”的局势。

相比较曹吉祥内官身份得天独厚的优势,陈青桐别无他法只能把景泰帝朱祁玉给搬了出来。提醒杭太后别忘了,是丈夫沉忆辰一手把明良帝给硬推上了皇位,他要真想做窃国大盗的话,何需舍近求远?

当年担任沂王朱见深的太子师,能更名正言顺的掌控朝野!

另外只有成为帝师,夫君日后才能名正言顺的多接触皇帝,抵消曹吉祥对于幼帝朱见清的影响。陈青桐必须说服杭太后,她不想日后沉忆辰形势所逼之下,做出一些迫不得已的事情。

果然当陈青桐提及先帝名号后,杭太后脸上流露出犹豫的神情。

她很清楚景泰帝朱祁玉病重期间,是沉忆辰一手操办了过继册封之事。甚至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沉忆辰的拥立,今天坐在皇位上的就不可能是明良帝朱见清。

但问题是杭太后身居后宫,她能了解沉忆辰的渠道,只有身边的太监宫女。曹吉祥有心操作之下,完全可以把沉忆辰给打造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形象。

杭太后哪怕知道沉忆辰有拥立之功,但为了皇儿的江山社稷,大明的祖宗基业,也不得不倚仗曹吉祥制衡。这就是明朝皇帝始终倚仗宦官,去制衡前朝的文官集团逻辑是一样的,选择余地只有一个。

“沉诰命,本宫……”

就在杭太后打算再次拒绝的时候,一道摇摇晃晃的身影出现在坤宁宫内。

“钱姐姐,你怎过来了?”

杭太后意外了喊了一句,来者不是别人,正是明英宗朱祁镇的元配,上圣皇太后钱氏。

如今的钱氏一只眼睛彻底瞎了,南宫时期长久跪拜为朱祁镇祈福,导致她膝盖出现了严重问题,走路就跟瘸子一般。

景泰朝汪皇后在位期间,对于这位上圣皇后十分照顾,两人是以姐妹相称,甚至一度同居在坤宁宫内。随着废后易储事件发生,母仪天下的皇后成为了杭氏,汪皇后跟这位上圣皇后就搬到了坤宁宫旁的一座偏殿。

再到后来明良帝朱见清即位,改朝换代汪皇后就领着两个女儿,回到了最初的潜邸郕王府,宫中就只剩下钱皇后一人。

本来在朱见深没被废之前,钱皇后有着一个嫡母的身份,对于未来的生活还有些盼头。随着朱见深从皇太子被废为沂王,搬出宫中到了沂王府居住,钱皇后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嫡母,就远远比不上生母周贵妃。

亲情这种事情强求不得,钱皇后没有了最后的精神寄托,就独自一人孤苦伶仃的生活在宫中。还好皇太后杭氏除了没有政治智商外,本质上是一个良善的女人,对钱皇后膝下无子还能感同身受,常日里还算颇为照顾。

只不过钱皇后自知身份特殊,平日里没有召见绝对不主动踏入坤宁宫的大门,没想到今日会出现在这里。

“太皇太后告知了沉诰命在此,于是我就过来看看。”

相比较汪皇后被废,钱皇后其实始终还有着一个上圣皇太后的头衔,理论上地位是要高于杭太后的。

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实际上杭太后才是掌管六宫的那个,钱皇后连个普通的先帝贵妃都比不上。

“母后是有事要交代吗?”

杭太后满脸疑惑,太皇太后自己不出面,让钱皇后来到坤宁宫到底想要做什么。

面对杭太后的询问,钱皇后笑着摇了摇头,然后说道:“是我想要请求太后,任命沉元辅为帝师。”

当年景泰朝的正旦朝会,孙太皇太后请求陈青桐带个话,期望沉忆辰担任太子师,钱皇后就坐在一旁。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决定,其实是孙太皇太后跟钱皇后两人共同做出来的。

陈青桐这次求见杭太后,太皇太后孙氏没有露面,却始终派人关注着两人对话。她已经答应过沉忆辰不再干涉政务,于是只能请钱皇后代替自己出面,来改变杭太后的决定。

太皇太后孙氏虽然垂帘听政期间,政治手段并不高深,但好歹掌管后宫多年,对于朝堂局势要远比杭太后清楚。沉忆辰主动提出来担任帝师,其实是对明良帝朱见清极其有利的好事,拒绝了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什么?

听到钱皇后主动涉及政务,杭太后脸上神情是满满惊讶。

要知道这么多年下来,钱皇后除了潜心礼佛外,对于外界事务一概不过问。如今却主动请求,并且还是太皇太后告知的,那背后必有隐情。

杭太后再蠢,也能想明白这是孙太皇太后给自己的提醒,必须要由沉忆辰担任帝师!

“钱姐姐何需用请求这样的话语,皇帝如今也确实到了该明白诗书礼仪的时候。满朝文武论学识,无人比得上沉元辅的三元及第,六元魁首。”

“既然沉元辅有这份心,那本宫就代皇帝应承下来,择日正式任命行拜师礼。”

“臣女谢过太后!”

陈青桐顺势起来叩谢杭太后,同时心中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没想到当年夫君太子师没有任何成功,如今却阴差阳错的成为了帝王师,真不由让人感慨世事无常。

后宫之中陈青桐帮沉忆辰搭筑了一座桥梁,前朝的“大宴仪”同样进行到了尾声,伴随着山呼万岁明良帝退场,满朝的文武百官也三三两两的朝着宫外走去。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忠国公石亨却没有立即迈动脚步,他面色铁青的站在奉天殿外的长廊,面色铁青无比的等着礼部尚书胡濙出来,必须要弄清楚到底怎么一回事,并且讨回一个公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