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鐇远爃纫氆伂558 善不为官

鐇远爃纫氆伂558 善不为官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05 00:17:01

赵晋抱着对石亨救命之恩的感激之心,以及身为一名合格幕僚的责任感,冒着得罪石家宗亲的风险谏言道:“公爷,现如今沉忆辰凭借着遗诏完成了与你切割,满朝文武只视你一人为权臣。”

“另外一边曹吉祥羽翼丰满生出异心,内廷方面的盟友并不可靠,要是强行驳抗兵部调令,恐怕会……”

说到这里的时候,赵晋停顿了下来,没有把最终结果给说出来。

“恐怕会什么,这个大明谁敢动本公?”

忠国公石亨冷冷的问了一句,其实他原本内心更偏向于执行兵部调令,可赵晋的这番谏言触及到了石亨的权威,自己又岂是什么软弱可欺之辈?

“公爷,沉忆辰为人圆滑还能进行政治妥协,调令是由兵部尚书于谦发出,此人性格可谓是刚正不阿,违抗的话他会强硬到底。”

话说到这份上,赵晋明白已经没有婉转的余地,别看先帝后期处处削弱制衡于谦,但总督天下兵马的头衔却始终没有拿下,遗诏还成为了托孤大臣,就意味着另有大用!

赵晋的警告话语刚落下,坐在一旁早就按捺不住的定远伯石彪,当即驳斥道:“硬碰硬我们怕过谁?”

“最好这群文官酸腐跟我们来硬的,老子早就受不了整天玩勾心斗角那一套,特别那个沉忆辰玩了多少手阴招,从龙之功便宜占尽,骂名全让公爷给背了!”

不说来硬的还好,一说起来石彪就火冒三丈,当初要不是这个赵晋劝说有襄王一脉的人质在手,叔父最好与沉忆辰达成利益交换,强行起兵拥立外藩只会被群起而攻之。

叔父听了这厮劝告退步妥协了,结果手握襄王一脉子嗣的王牌,却只换来个托孤大臣的虚名。早知道还不如干脆起兵拥立外藩,说不定现在都已经坐在龙椅旁边临朝摄政了!

“没错,咱们掌控重兵凭什么次次都要退让?”

“一退再退,下一步公爷是不是要把京营兵权交出去,然后任由沉忆辰宰割?”

“公爷,是可忍孰不可忍,有本事沉忆辰跟于谦就在京师开战!”

大堂众石氏宗族部将群情激愤,见到这种情形赵晋明白跟他们这群莽夫讲理不通,只能把目光望向忠国公石亨。期望他能明白很多时候拥兵并不等于一切,决定胜负的关键点还有着人心所向跟大势所趋。

现在石亨的形象在民众跟百官的心中极其糟糕,就差没有把“乱臣贼子”四字给写在脸上。以前还有沉忆辰分担下火力,掌印太监曹吉祥承担部分压力,现如今矛头全部指向了石亨一人。

只是还没等到赵晋开口,忠国公石亨就一脸不耐烦的摆了摆手道:“儿郎们说的没错,就是当初一步退,导致了步步退,沉忆辰把主意都打到本公兵权上面了。”

“宣大边军乃本公立身之本,绝对不能调离到定襄伯郭登麾下,兵部调令本公不从!”

听到石亨这样的话语,站在一旁的赵晋明白自己多说无益,只能默默的叹了口气。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想当年沉忆辰为了权势可以谄媚王振,顶着阉党的骂名去往上爬。相比较起来石亨被曹吉祥甩点脸色,被于谦调用部分兵马,这又算得了什么?

赵晋的唉声叹气并没有影响到石亨,三日后他以宣大总兵官的身份给兵部回了一封函,强调宣大边军防备鞑虏责任重大,不敢出现任何的纰漏,无法分兵支援漠南蒙古郭登部。

兵部衙门的于谦看到这封回函内容后,简直当场就怒发冲冠,忠国公石亨平常恣意妄为也就罢了,军国大事上面拒绝执行兵部的调令,这是把宣大边军当做自己的私军了吗?

“通报元辅举行阁部大九卿廷议,本官要向陛下弹劾忠国公石亨抗令不遵!”

于谦面色冷酷的朝着屋外中书舍人告知了一句,皇帝年幼无法主政的时期,朝廷最高决策机构实际上就成为了阁部大九卿廷议。

石亨乃大明国公,一般弹劾很难起到作用,只有阁部大九卿通过廷议,再让司礼监代笔批红,才能定他抗令不遵的重罪!

于谦打算召开阁部大九卿廷议弹劾石亨的申请,很快就被赵然元通传给了沉忆辰,他听到后脸上神情有些复杂,某种意义上于谦得知石亨抗令后的想法跟动作,是在沉忆辰的谋划之中。

那日沉忆辰与李贤对话调动宣大边军驰援漠南蒙古,其实就提前预料到石亨会违抗军令。另一边以于谦的刚正性格,定然不会容忍这样的行为,那双方矛盾爆发“对簿朝廷”就成为了必然。

文渊阁值房内不仅仅有着沉忆辰,商辂此刻恰好过来商讨政务,他看到沉忆辰听完赵然元的禀告后,呆呆坐在座位上没有任何反应,于是轻声询问了一句。

“元辅,要现在去通知阁部大九卿来文渊阁议事吗?”

听着商辂的询问,沉忆辰没有直接回答他,相反是喃喃的问了一句:“弘载,好人就该用枪指着吗?”

面对沉忆辰这突然的一问,商辂有些似懂非懂,他其实大概能猜测到此事背后有推波助澜的痕迹,只不过有些事情属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元辅,事情终究是要人去做的,不由于少保出头,那也会有别人。”

“是吗?”

沉忆辰反问了一句,其实这个问题他问的不是商辂,问的时自己。

沉忆辰早期谋划是利用石亨的野心,让他去弹劾礼部尚书胡濙纵容族亲贪赃枉法,侵吞百姓良田万亩,从而以此为契机扳倒文官集团最后一座大山,解决对士大夫征税改革的全部阻力。

但胡濙太过于老奸巨猾,并且深谱明哲保身之道。可能沉忆辰调查他族亲的举动被走露风声,还没等拿罪名向他动手,对方就主动把“犯事”的族亲押送到了京师,同时侵占良田偷逃田税种种罪行,全部安在了这个族亲的头上。

如此“大义灭亲”的行为,加上整个士大夫阶层人人都有“诡寄”、“飞洒”、“包纳”等等逃税举动,可谓是法不责众。

胡濙此番应对让沉忆辰准备弹劾的意义作废了不说,还赢得了朝野内外的一片赞声。完美的给后生仔上了一课,诠释了什么叫做姜还是老的辣。

不过胡濙同样知进退,明白如今朝政文官集团整体弱势,除了自保举动外其他方面选择可以避事,导致沉忆辰想要挑事出手都找不到借口。

削弱士大夫基层暂时无从下手,天圣汗也先的大举犯边,让沉忆辰的目光只能从朝堂转移到边疆。可问题是内部不稳定的局面,势必无法倾尽全力迎战外敌,那么只能优先解决石亨跟曹吉祥的威胁。

曹吉祥宦官的身份起点太低,哪怕让嗣子曹钦把手伸进京营,一时半会也难成大事。实际上沉忆辰眼下要解决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忠国公石亨!

想要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对付石亨这种大明国公,就算沉忆辰贵为内阁首辅,依旧跟勋戚属于不同的体系,双方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只有走皇帝定罪这一条路。

但问题是幼帝朱见清过年后才满三岁,只要石亨自己不作死,一个小屁孩怎么去定罪。不过天无绝人之路,除了明良帝外,兵部尚书于谦拥有着总督天下兵马的特权,名义上乃石亨的顶头上司!

要知道石亨能得到先帝朱祁玉的宠信,用着坐火箭一般的速度晋爵到大明国公,本质上是扶植为新贵势力,去对抗朝廷的老牌勋戚以及牵制于谦的掌兵大权。

可帝王之道在于平衡,景泰帝朱祁玉始终没有拿下于谦总督天下兵马的权力,就意味着在石亨头上加了一道紧箍咒,这也是幕僚赵晋担忧的地方。

只可惜他没有机会把担忧给说出口,就被石亨粗暴的否决了,结果就是这招被沉忆辰用了出来。

“元辅,你是觉得自己利用了于少保对吗?”

望着沉忆辰迟迟没有下达谕令,商辂忍不住问了一句。

对于这个问题沉忆辰没有否认,大明并不打算现在就跟蒙古全面战争,漠南蒙古有定襄伯郭登这等名将镇守,事实上也不需要宣大边军的驰援。

就算需要援军,局势不紧急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从其他地方调派,没必要去过分刺激石亨。

“向北,如今你身为内阁首辅,那便不能再带上过多的个人情感。相比较天下任何人都是可以牺牲的,哪怕我、萧彝、于少保等人均是如此,甚至还包括你本人!”

“善不为官!”

商辂面色无比严肃的说出这四个字,这便是担任宰执天下后应该有的冷血无情,不再计较某个人的利弊得失,全是天下这盘大棋上面的棋子。

“赵中书,去通知阁部大九卿文渊阁廷议。”

沉忆辰朝着屋外方向喊了一句,们心自问许久,终究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好人不应该被枪指着,可偏偏于谦就是那个好人,沉忆辰却不得不“利用”他的正直、无私、大义去对方石亨,挑起这场政治斗争的导火索。

“善不为官”这四个字,伴随着沉忆辰仕途每一个阶段,却给了他完全不同的感受。

今日,他又别有一番领悟。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商辂想到了一个问题,于是开口道:“向北,就算吾等召开阁部大九卿廷议,并且给忠国公石亨抗命不遵的举动定性,但真正要定罪还需陛下御断。”

“可事实上这个权力是掌控在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吉祥手中,他就算跟石亨生出了龌龊,也不会蠢到自毁长城,最终如何拿下忠国公呢?”

商辂这番话说到了关键点上面,那就是曹吉祥翅膀硬了不愿意屈居石亨之下,不意味着他就要跟石亨立马反目成仇。更重要还有着沉忆辰这个强大的外敌存在,两人中倒了任何一个,另外一个都独木难支。

毕竟石亨的“权臣”头衔臭名昭着,曹吉祥“权阉”身份同样没好到哪里去,一样的声名狼藉。

司礼监批红名义上是皇帝御笔,事实上却是由曹吉祥代笔,一般军政大事上面曹吉祥肯定不敢违背阁部大九卿廷议,问罪石亨就必须保下来!

听到商辂的疑问,脸上表情严肃许久的沉忆辰,浮现出了一抹笑容道:“石亨哪有这么容易定罪打倒,利用于少保弹劾他仅仅是第一步,后续本阁部会给他跟曹吉祥持续施压,直到他们自乱阵脚走向灭亡!”

听着沉忆辰这番话语,商辂脸上也露出一抹苦笑道:“向北,前面我还在教导你如何善不为官,其实权谋这方面我远不如你。”

商辂心性纯朴,不善于去做政治斗争,更偏向于一个完美的执行者做实事。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般勾心斗角的官场争权夺势,沉忆辰从来不找商辂商议,也不愿意把他牵扯进来。

官场无法避免政治斗争,可绝不能人人都变成尔虞我诈的老油条,商辂这样的官员存在越多,那么对于百姓跟天下而言是一件好事。

相反如果连商辂都无法独善其身,被迫卷入了混浊的官场斗争之中,就意味着朝局已经糜烂到不站队就无法生存的地步。

“其实有的选的话,我也不想整日身在高位去勾心斗角,战场的快意恩仇才是吾心之所向。”

说罢,沉忆辰把目光望向窗外那广袤的天空,紫禁城无论身处何地,都会被宫廷楼阁给遮挡住视线,相反只有站在草原上才能感受到什么叫做真正的一望无际。

但沉忆辰没得选,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既然走到了内阁首辅这个位置上面,就得履行自己的职责去改变这个世界。

半个时辰过后,宫中当值的阁部大九卿重臣,除了礼部尚书胡濙刻意避让外,全部齐聚在了文渊阁。这是沉忆辰担任内阁首辅来第一次主办阁部大九卿廷议,高高在上的坐在主位上面,望着堂下一众绯袍大员。

这一刻他似乎有些理解,为何权力会成为一种“春药”,确实能生出一种大丈夫当如是也的快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