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555章 曹家野心

第555章 曹家野心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05 00:17:01

“公爷真是热心肠,关于御马监掌印的位置,宫中已经有了人选,他就是先帝潜邸的老人舒公公。”

曹吉祥口中的舒公公,就是景泰帝担任郕王期间的府邸太监舒良。这些年他跟王诚、张永、王勤等一众潜邸太监快速上位,如果不是朱祁玉英年早逝,恐怕司礼监掌印或者秉笔的这个位置,都有机会轮到他身上。

现如今曹吉祥靠着御马监掌控的兵权,加上提前讨好皇太后杭氏,后来居上越过了内官监掌印太监王诚,担任了司礼监掌印太监。

那么就自然得分出一部分利益,来安抚王诚跟景泰帝的那群旧人,于是乎空下来的御马监掌印一职,就落到了舒良的头上。

舒良?

听到已经有了人选,并且还是先帝的潜邸旧人,忠国公石亨的眉头下意识皱了一下。

其实他说这番话的主要目的,就是试探曹吉祥的口风,按照与幕僚的商讨谋划,御马监掌印这个极其重要的掌兵位置,曹吉祥应该会扶植自己的人上位。

要知道曹吉祥并非景泰帝朱祁玉的嫡系,他是夺门之变时期靠着出卖明英宗朱祁镇才得以上位,与王诚、舒良等一众潜邸太监之间,有着明显的隔阂跟生疏。

后来居上担任司礼监掌印,就已经属于抢了王诚的位子,要是还安排自己人担任御马监掌印,那毫无疑问就会成为双方矛盾的爆发点。

按照这个程度下去,日后宫中十二监都会沦为曹吉祥之手,自己这一群郕王潜邸的老人到头来,却什么好处都没有捞着,以太监的心胸这能忍?

一旦王诚感到忿忿不平,那忠国公石亨的机会就来了,可以与对方合作并且联手向曹吉祥施压,把御马监掌印太监这个职位给弄到手,还能做到钳制对方,可谓是一举两得!

忠国公石亨之所以会想要另寻盟友,并搞这些迂回的操作,其实就在于他有着跟沉忆辰同样的困境,那就是勋戚的身份限制他无法直接插手宫中事务,必须要找一个代言人。

之前是曹吉祥,如今对方势大不好控制,现在就得换成王诚。

结果谁能想到曹吉祥居然见好就收,把御马监掌印这个重要的位置让给了先帝潜邸旧人,这就让石亨有些无从下手了。

只能说石亨确实是个粗人,他下意识皱眉的这个动作,当即落入了曹吉祥的眼中后,嘴角就流露出一丝极其不易察觉的冷笑。

以前两人说是合作,其实更像是一种上下级关系,石亨处于绝对的主导。再加上石亨这种飞扬跋扈的性格,满朝文武除了成国公跟沉忆辰两人他还会给点面子,其他人完全不放在眼中,更别说对太监的态度了。

虽说“莫欺少年穷”这种话语对于曹吉祥不怎么受用,但能看到石亨在自己面前吃瘪,那种翻身的快感还是很爽的。

“舒良可是潜邸旧人,能算是自己人吗?”

石亨终究还是没忍住,试图挑拨一下曹吉祥的野心,让他朝舒良的御马监掌印位置动手。

“舒公公为人和善,就算不是自己人,也不会与我们为敌的。”

曹吉祥笑着回一句,其实他还有一句心里话没说,那就是舒良这个人才能平庸加个性软弱好操控。

御马监曹吉祥经营多年,腾骧四卫的将领大半换上了他监军边疆期间,挑选豢养的番将跟勇勐士卒,旁人根本就指挥不动。

掌印这个头衔是给了舒良,兵马却依旧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忠国公石亨想要借此挑拨的小心思,曹吉祥看的非常透彻。

接连的试探都被曹吉祥的软钉子给碰回来了,石亨也意识到对方现在是翅膀硬了,再玩这些小动作毫无意义。于是站起身来,面色阴沉的说道:“既然内相一切安排妥当,那本公就不多言了。”

“沉忆辰此子的能力超群,放任他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越久,日后就越动不了,曹公公还是抓紧时间吧。”

听到石亨这话,曹吉祥却不紧不慢的给自己倒起茶来,品了一口才回道:“文人有句话叫做治大国如烹小鲜,这种事情急不得,忠国公放心好了,咱家自有谋略。”

“好,那本公就等着内相好消息,告辞。”

曹吉祥话语中的推脱之意,石亨再怎么粗犷也能听出来,话不投机半句多,他可拉不下脸来放低姿态,干脆的拱了拱手就拂袖而去。

望着石亨离去的背影,曹吉祥脸色瞬间阴鸷起来,然后把手中茶杯重重砸在了桌上。

“求人就得有个求人的姿态,他还以为咱家是当初的小角色,自己是权倾朝野的大明国公?”

面对嗣父曹吉祥的吐槽,坐在一旁目睹一切的昭武伯曹钦,也用着嘲讽的语气说道:“新君即位石亨仅得到个托孤大臣的虚衔,沉忆辰却掌控内阁成了实权宰相,他能不急吗?”

“父亲大人,他跟沉忆辰注定不容,咱们可不是,说不定还能渔翁得利。”

曹钦点出了问题的本质核心,那就是沉忆辰跟石亨两人同为外朝官员,存在着不可调和的利益冲突,却在理论上能跟曹吉祥做到和谐共处。

只要沉忆辰愿意伸出橄榄枝与之合作,一个执掌外朝,一个掌管内朝,完全能复刻后世张居正跟冯保之间的操作,皇太后跟皇帝孤儿寡母根本说不上话,把整个大明给握在手心。

渔翁得利?

听着嗣子的言语,曹吉祥脸上的神情却深意无比,他突然转换了个话题问道:“宦官能当皇帝吗?”

曹钦的思维本来还在沉忆辰跟石亨两人身上,想着如何跟嗣父在他们两人之间左右横跳,没想到会听到这种问题。

太监当皇帝?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太监当皇帝的先例,哪怕宦官当权最为厉害的唐朝末期,诸如李辅国这样大名鼎鼎的权阉,也不过是坐到宰相的位置废立皇帝,没敢自己坐上那个皇位。

可问题是面对曹吉祥,曹钦不敢说不能,但“能”这个字太假,同样说不出口。

就在曹钦左右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之际,曹吉祥再度开口问道:“那宦官的儿子能当皇帝吗?”

宦官的儿子当皇帝?

这个问题让曹钦从开始的诧异,再到震惊,最后心中浮现出狂喜。

曹吉祥的儿子是谁,那不正是自己吗?

父亲大人提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想要扶植我来当皇帝?

“回禀父亲大人,咱们的本家魏武帝祖父就是宦官,理论上是可行的。”

没错,前朝被追封的魏武帝曹操,他的爷爷曹腾就是宦官出身,父亲曹嵩是养子,他本人同样是养子。

曹魏建国之后,曹操被追封为魏武帝,曹嵩被追封为“太皇帝”,勉强能对的上曹吉祥的这个问题,宦官的儿子理论上是能成为皇帝的。

听到嗣子曹钦的回答,曹吉祥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然后用着教导的语气说道:“钦儿,眼光要放长远一些,为父把你培养到勋戚的位置,不是让你屈居于沉忆辰跟石亨之下,必须投靠一方才能立足。”

“记住要做就做人上人,让别人来顶礼膜拜!”

曹吉祥的这份野心压抑了许久,除了沉忆辰站在上帝视角知道外,他如今终于可以吐露心扉。

司礼监掌印太监的权势,御马监腾骧四卫兵马的底气,以及嗣子加官进爵把手伸进京营带来的前景,自己明明可以超越沉忆辰跟石亨,成为大明朝堂真正的主宰,为何还要屈居他们之下成为拉拢的配角?

太监的身份让曹吉祥受到过太多的轻视跟侮辱,他要让自己高高在上,让文武百官匍匐于自己的脚下,只有这样才能洗刷掉多年的屈辱!

“是,孩儿受教了!”

听懂了父亲曹吉祥的意思,曹钦也是激动不已的躬身行礼。

“钦儿,好好努力握紧京营的兵马,我们父子绝不止步于此!”

“是,父亲!”

野心的嫩芽在得到权势的浇灌之后,在曹钦跟曹吉祥心中开始茁壮的成长起来。

相比较各种尔虞我诈的争权夺势,沉忆辰在送别了陈循之后,第一时间并没有把精力放在对付石亨跟曹吉祥身上,更多是用来处理政务。

改朝换代本来就牵扯着一系列的变动,再加上景泰帝朱祁玉病重这段时间里面,朝政事实上陷入了一种瘫痪的境地,各地的奏章可谓是堆积如山。

另外随着太上皇朱祁镇一党的夺嫡彻底失败,朝廷官员人事上面也出现了很大的波动,李贤此人能力是有的,但说实话对于人品沉忆辰还真不敢保证。

哪怕是有越权的嫌疑,对于吏部的官员考核跟人事任免,沉忆辰也是伸手进行了监督,确保官员评级跟任免做到基本的公正。

李贤任职吏部尚书后上手很快,各方面事务都处理的井井有条,不过沉忆辰还是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那就是他在官员政绩考满升调上面,优先考虑到并不是原有官员的升迁,相反是大批量启用了年轻新官员。

但是从这些新官员的履历上看,确实十分出色没有什么大问题,可沉忆辰心中实在是有些隐隐不安。毕竟在历史上李贤担任内阁首辅期间,做出党同伐异的事情可不少,比如排挤叶盛、岳正、以及徐有贞等一众能臣。

抱着这份疑惑,沉忆辰终究还是来到了吏部衙门,打算与李贤仔细商讨一番。

值房内李贤正在认真处理着政务,听到中书舍人通传沉忆辰过来了,他立马放下了手中的事情,走出房间站在门口迎接。

要知道明朝中期正是阁部相争最为激烈的事情,吏部天官还在大部分时间里面占据着优势,是绝对不会向内阁首辅低头伏小,李贤的这个举动着实表现出来他对于沉忆辰的尊重。

“元辅。”

看到沉忆辰身影出现,李贤首先拱了拱行礼。

“大冢宰何需如此客气。”

沉忆辰看到李贤站在门口,也是赶紧拱手回了一礼。

虽说李贤是自己举荐上吏部尚书的位置,但只要坐上去了就得有着天官的威仪,双方至少在目前阶段权势地位是对等的。

这副作派要是传了出去,恐怕会惹来一些非议。

听着沉忆辰的“提醒”,李贤很无所谓的笑了笑,然后开口问道:“元辅向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不知这次所为何事?”

“我们还进去说吧。”

“元辅,请。”

李贤侧身把沉忆辰请进了自己的值房。

进入房间之后,沉忆辰与李贤这段时间打交道比较多,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询问道:“大冢宰,吏部文选司跟清吏司的奏章,本阁部理应是不宜插手,可陛下年幼无法单独处理政务,还需要内阁帮忙辅左,于是就过来多说两句。”

“各州府跟京师的官员大考中,本阁部发现很多人已经考满,没有太大问题应该顺序升迁,吏部却让很多最近两科的年轻官员升迁。”

“朝廷正处于新君即位的过渡期,这样做恐会引发朝野动荡。”

沉忆辰当然不可能明说李贤存在“任人唯亲”的嫌疑,他只能用委婉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担忧,毕竟改朝换代是大变革,官员考核还整出这套操作,很容易产生异议。

“元辅,本官确实在官员考核中启用了许多新人,可为官者不应该能者居之吗?”

“这群新晋官员在才华能力上面,远远优于那些混日子的庸官,元辅可还记得那日在御书房外偶遇,本官曾说过大明尸位素餐之辈太多,现在正是改革一新的好时刻。”

李贤完全没有在意沉忆辰的担忧,相反说这番话的时候脸上还浮现出一抹亢奋的神情,他的这些举动是在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并且能配合沉忆辰的理想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朝廷!

从道理上来说,李贤的这番回应完全没有问题,任何职位都应该有能者居之。但是治大国如烹小鲜,很多事情不是你大刀阔斧去改革,就会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历史上改革为何大多数会失败,很多根本原因就在于步子迈大扯着蛋了。

同时沉忆辰还多了一种体会,那就是曾经自己提出一些激进的措施时候,为何朝中老臣大多会反对,转而选择稳妥保守的方案。

如今当自己来到了这个位置,慢慢理解了他们当初的想法,掌控全局者得考虑到方方面面,容不得丝毫的失误。你的一个小小决策,对于下面的人而言,就宛如泰山之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