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鎫俭唬545 幕后主使 庵岤着

鎫俭唬545 幕后主使 庵岤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3 00:54:47

说出于谦的名字后,贺平彦的嘴角浮现出一抹阴鸷的笑容。

兵部尚书于谦虽然最近几年时间里面,由于在易储事件上的不坚定,从而被景泰帝朱祁玉慢慢疏远。

但是他兵部尚书的职衔并没有剥夺,总督天下兵马的权限还是掌控在手中,再加上当年京师守卫战力挽狂澜的威望跟功绩,京师依旧听命于谦的将领不在少数。

当然,靠着这部分将领的效忠,是肯定没有办法跟石亨对抗。

可当年沉忆辰为了救于谦,不惜硬顶权势滔天的宦官王振,放弃了京师的青云之路去出镇山东,从而就能推断出双方的关系异常紧密。

要是于谦跟石亨打起了擂台,贺平彦不认为沉忆辰会袖手旁观!

“你想逼沉忆辰朝石亨出手?”

陈循这种老狐狸,第一时间就察觉出来贺平彦打着什么主意,不过脸上神情却看不出他内心支持与否。

“没错。”

得到贺平彦的肯定,陈循没有说话,坐在一旁的孙太后却满脸不解的问道:“贺卿的意思,于谦跟沉忆辰是一党的,那他又为何会听命去制衡石亨?”

站在孙太后的角度看来,沉忆辰都撺辍景泰帝尊先帝元配胡皇后,摆明是想要废掉自己的嫡母皇太后头衔。这种相当于明牌的驱虎吞狼之计,以沉忆辰的精明会乖乖听话?

“太后此言差矣,于谦跟任何人都不是一党,满朝文武中也唯独他会听命制衡石亨。”

虽然贺平彦是出阴招让于谦去当炮灰,但哪怕如此他心中也不得不承认,黑暗的官场中唯有于谦不会同流合污,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去计较个人得失。

可就是于谦的公心大义,成为了贺平彦利用的工具,完美诠释了为什么好人就活该被人拿枪指着!

“既然于谦没有结党营私,那沉忆辰又怎会朝石亨出手?”

孙太后越听越湖涂,石亨势大连朝廷文官集团都得避让三分,沉忆辰要是跟于谦没有丝毫关系的话,凭什么去冒着风险相助?

面对孙太后的质疑,贺平彦冷笑道:“沉忆辰不是自诩胸怀家国天下,如果眼睁睁看着于谦去阻挡石亨的狼子野心,却选择袖手旁观,岂不是自打脸。”

“撕下他那张伪善的面孔,就会极大打击沉忆辰在军中跟百姓心中的声望。常言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没有了军中跟民间支持为倚仗,想要拿下他就手到擒来!”

相比较其他人的目光,此刻全部放在新君夺嫡上面,贺平彦却始终念念不忘跟沉忆辰之间的“私仇”,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去打击对方。

毕竟自认为的“天之骄子”,结果却被压制的暗澹无光,沉忆辰早已成为了贺平彦的“心魔”。

听着贺平彦把矛头转向了沉忆辰,站在一旁的陈循就知道此子把私人恩怨带到了公事上面,于是出声质疑道:“利益面前声名不算什么,贺中堂始终没有解决石亨动武的隐患。”

贺平彦把希望寄托在沉忆辰为了声名去帮助于谦,放在官场里面简直就是笑话。为官者,特别是身居高位,必备的官场条件就是不要脸。

沉忆辰要是袖手旁观,于谦是挡不住石亨的,后续烂摊子怎么收拾?

“对付乱臣贼子,当年得用雷霆之威平叛,才能以儆效尤。”

贺平彦张扬无比的回了一句,然后把目光转向孙太后,俯身请命道:“臣已经联络了河南都指挥使钱钧,五万班军兵马已经集结完毕,正在奔赴京师的路上,还请太后授予臣便宜行事之权!”

“如果这还不够,中都留守司四万六千陵卫,可以后续北方勤王。”

“再加上兵部尚书仪铭掌管的神机营三万余人,恭顺侯吴瑾掌管三千营万余人,臣可以瞬间集结超过十万忠勇之士,护驾上圣皇太后跟大明宗社!”

贺平彦私下调动了河南班军?

听到对方的请命,陈循脸上的神情可谓是写满了震惊。

要知道这是他身为内阁首辅,完全不知道的调兵命令,更惊人的是河南都指挥使钱钧,居然领命了!

大明正常情况下到京师轮换的班军主要有四支,分别是中都留守司跟山东、河南、大宁三都司的卫所兵马。

中都指的是明太祖朱元章的老家凤阳,为了看守祖地跟皇陵,特别留了凤阳卫、皇陵卫、留守卫等八个卫所,以及一个千户所,总计四万六千余人的兵马。

另外大宁都司是个军事地理名称,主要范围就是明初宁王的封地,包括辽东、漠南蒙古、北直隶部分地方。后来随着北方战线不断溃缩,蒙古骑兵都可以兵临京师城下,实际上大宁都司就等同于辽东兵马。

贺平彦打的是调动外地班军入京的主意,就如同当初沉忆辰无召领军进京掌控大局一样。这几支大明轮换班军之中,山东卫刚刚返回原驻地,加之跟沉忆辰关系密切,肯定不能再调他们入京。

辽东兵马现在就轮换在京郊大营里面,问题他们同样唯沉忆辰马首是瞻,自然又被排除了。

剩下的中都留守司使命是看守皇陵,效忠对象只有大明皇族,贺平彦私底下压根就调不动。加之驻地安徽路途相对要遥远些,就算沿着大运河北上,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那么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河南都司的兵马,这五万人就是贺平彦对沉忆辰青云之路的复刻!

陈循震惊于贺平彦对于河南兵马的私自调动,皇太后孙氏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压根就没有意识到这种举动背后存在的风险,相反听到有五万班军驰援京师,脸上还浮现出一抹高兴的笑容。

“贺卿不愧是官宦世家出身,天生的股肱之臣!”

孙太后称赞了一句之后,点头道:“那哀家就下达懿旨,任命贺阁老统领河南班军,关键时刻享有便宜行事之权!”

“臣,谢太后信任。”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势,贺平彦内心激动振奋之下,整个人都显得有些微微颤抖。

这么多年忍辱负重,终于等到了掌控朝野的时机,沉忆辰能做到的事情,自己同样能做到!

“陈元辅跟贺阁老退下去行事吧,哀家与皇孙见深就拜托在尔等忠臣身上了!”

皇太后孙氏用着哽噎的语气说出这句话,她自己都以为这辈子囚禁在慈宁宫复出无望,谁能想到朝中还是有忠臣义士的,大明帝系一脉的传承将很快回到正轨上。

“臣等必不辜负太后所托。”

陈循跟贺平彦两人纷纷拱手领命,然后双双退出了慈宁宫。

踏出宫门后陈循便停下了脚步,转头用着无比深意的眼神打量着贺平彦道:“我真是小瞧你了。”

贺平彦之所以会出现在陈循的身边,并且一同来觐见皇太后孙氏,就在于他其实是内阁跟六部之间合作的纽带。

明朝党争之前内部存在着两派斗争,分别是内阁跟六部的阁部之争,以及五军都督府跟兵部的府兵之争。后者随着土木堡之变的发生,已经分出了高下胜负,兵部全面掌管调兵权跟统兵权,五军都督府被架空成为吉祥物。

阁部之间的权势斗争,那历史就要更为悠久,并且更为焦灼激烈。

陈循最初是想要靠着朱祁玉翻身,事实上在景泰朝时期也不断的加强了内阁的权力,成为了大明的权利决策中心。

但是文官集团的两尊大神,却始终越不过去,内阁首辅陈循只能在文官中排名第三,处于阁部之争的劣势地位。

后来随着皇太子朱见济的体弱多病,以及景泰帝朱祁玉本身的沉迷丹药跟放纵,让陈循意识到自己可能站错队了,会出现帝王绝嗣这种极端的状况。

结果担忧的事情发生了,早在年初朱见济重病期间,陈循就开始为自己找了后路。那就是联合“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司礼监掌印兴安,搭上了皇太后孙氏这根线,获取从龙之功登上文官巅峰!

正常的明朝政治环境中,“监阁”合流几乎是无敌的存在,好比张居正当政期间,六部直接就压的抬不起头来,甚至皇帝都得退避三舍。

可偏偏遇到了石亨跟沉忆辰这两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角色,压根不遵守官场的规格,动不动就是调动兵马来硬的。这就跟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情况差不多,监阁的“程序正义”作用完全发挥不出来。

不得已陈循只能跟六部达成合作,毕竟再怎么阁部之间争权夺势,大家都是同属于文官集团,彼此遵循着政治斗争的底线。

于是乎吏部天官的外甥,并且又是内阁大臣的贺平彦,就成为了双方合作联系的最好人选。这次觐见皇太后商讨局势,陈循就把贺平彦给带了过来。

但与他想象中,贺平彦仅仅起到一个“传声筒”的作用完全不同,此子的言行举止流露出一种野心勃勃。特别是私自调动河南班军入京,这绝对不会是王直或者胡濙的行事风格。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元辅,时代变了。”

贺平彦并没有在意陈循话语的意味深长,相反用着一种比较强硬的姿态回应着。

“是啊,吾等都老了,确实在杀伐果断方面,比不上你们这群新人。”

“元辅,此话何意?”

贺平彦再如何自傲,也是听出了陈循话里有话。

只见此刻陈循目光瞬间凌厉起来,眼神死死的盯着贺平彦问道:“皇太子薨逝一桉,到底是不是你做的!”

皇太子朱见济从最初的溺水,到最后的突然薨逝,成为了宫中目前为止最大的谜团。如果景泰帝朱祁玉年富力强的话,说不定还能慢慢调查出真相。

可是随着改朝换代即将要来临,皇太子朱见济的死因将成为永远的谜团。

曾经陈循心中的怀疑对象,就跟沉忆辰揣测的一样,把目标锁定在吏部尚书王直跟礼部尚书胡濙身上。毕竟他们两个领衔文官集团坚决反对易储,要遵循礼法拥立太上皇一脉的沂王朱见深即位。

那么景泰帝一脉的朱见济,就自然得清除掉。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皇太子薨逝那一夜,王直跟胡濙毫无准备的状态,让陈循直接推翻了自己之前的预测。

要真是他们两个做的,那么皇太子薨逝就是计划之中的一环,怎么可能毫无准备甚至是一副不知情的模样。以胡濙的老奸巨猾,绝对不会出现这么大的漏洞。

那么答桉就呼之欲出,谋害皇太子朱见济另有其人!

现在贺平彦的表现,终于让陈循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年轻人的手段跟行事风格更为激进,说不定为了创造从龙之功的时机就去铤而走险。

对视着陈循凌厉的眼神,贺平彦的目光下意识有些躲闪,然后开口否认道:“元辅岂能随意诬陷,皇太子薨逝与本人毫无干系,此罪我担当不起。”

那一刹那的目光躲闪,已经足以让陈循肯定心中的答桉,他下意识的往后踉跄了一步。毕竟这些年在内阁共事,不说什么朝夕相处,至少称得上“熟悉”两字。

结果谁能想到,贺平彦竟是如此的丧心病狂,胆敢谋害储君!

“平彦,这一次你做错了……”

陈循五味杂陈的说出这句话,虽然贺平彦并不是自己的门生弟子,但终究是看着他一步步在朝中成长的后辈。年轻人想要彰显宏图之志去争权夺势没错,可突破了原则跟底线,那么就会走上一条绝路!

本来贺平彦是不打算承认自己做了谋害皇太子的事情,不过陈循这句话说出来,几乎等同于对方已经看清楚了一切,再如何狡辩否认都没有意义。

同时陈循的态度,刺激到了贺平彦内心里面最敏感的地方,只见他双眼通红的回道:“沉忆辰他做了弑君之举,却能身居高位享有万众崇拜,相比较起来我做的这点事情,又算得了什么!”

贺平彦的这声回应,说出了自己心中的不甘跟怒火,但回应他的却不是陈循,只听见一道幽幽的声音传来。

“人与人之间是不能比的,就算做了类似的事情,你也不配跟我相提并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