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第519章 易储喧嚣

第519章 易储喧嚣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04 23:06:07

于谦的这几句话,让原本脸上已经浮现出胜利者笑容的朱祁钰,瞬间脸色变得铁青无比。

景泰帝万万没有想到,会有臣子在大朝会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毫不留情的揭穿了他为了易储使用的手段。此时朱祁钰已经不知道该说于谦刚正孤高,还是该说此人官场情商低的可怕,看不到大局已定!

短暂震惊带来的沉默后,奉天殿内外的中低层官员以及言官清流,仿佛找到了一个主心骨般,再度哗然发出了激烈的抗议声音。

有些情绪激动者,干脆懒得再找绯袍重臣出头撑腰,直接就把矛头指向了景泰帝朱祁钰本人。摆出一副忠肝义胆,冒死进谏的架势,有本事皇帝你就当场把老子杀了,或者推出去廷杖来一个名满天下!

自古刑不上大夫,至少在表面上皇帝得遵循这条官场规则,否则就会成为「万众唾弃」的暴君。

一时间各种喧嚣声音不绝于耳,谏言的内容也从易储上面,扩大到了亲小人、远贤臣,乃至于隐射皇帝沉迷丹药荒废朝政,以及贪念女色Yin秽后宫等等……

此等情景让沈忆宸都看呆住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明朝言官这群「职业喷子」,战斗力全开的情况下能如此夸张,并且勇气可嘉敢于把皇帝给骂个狗血淋头。

看来早些年对自己的群起而攻之,对方还是留了一丝文人体面,仅仅弹劾了些朝堂公事,没有把私事给摆上台面。不过话说回来,沈忆宸放在明朝这种环境下,算得上绝对的洁身自好了,想要挖掘点什么花边新闻也没有。

「亏礼废节,谓之不敬,尔等身为文人,难道不知道什么叫做大不敬之罪吗?」

一道粗犷的声音响彻朝堂,原本满殿的喧嚣瞬间就被这道声音给压制住了。特别是当对方那高大的身影站在了大殿中央后,给人带来一股极大的压迫跟威慑感。

没错,站出来的正是忠国公石亨!

本来看到大局已定,石亨身为勋戚新贵,不打算去淌文官嘴炮的浑水。结果谁能想到,这群满口礼法道统的文人,还蹬鼻子上脸把指责起来皇帝。

石亨是个贪名逐利的「小人」,并且在利益面前对于皇帝也没有多大的忠心。不过在没有更大的利益出现之前,他还是会心存感激之情的,毕竟景泰帝朱祁钰待他不薄。

另外就是易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忠国公石亨目前的利益,不管他是不是想要拥立襄王世子朱祁镛,亦或者从宗室中随便挑选一个孩童来当「儿皇帝」。

前提一定得把朱见深的皇太子之位废掉,不然的话如何上位?

现在的忠国公石亨就是在赌,赌皇长子朱见济是个短命储君,赌能借到对手文官集团谋害皇长子朱见济的「势」。只要这两点达成其一,那么接下来就是石亨主导立储的舞台!

「忠国公说得好,咆哮朝堂成何体统,诸位视法度为无物吗?」

定远伯石彪第一时间站了出来力挺自己叔父,他早就看朝中这群唧唧歪歪的文官不顺眼,三番五次的弹劾自己跟叔父两人结党营私,招权纳赇,现在逮着机会了当然得出这口恶气。

不仅仅是石彪叔侄表态,勋戚中诸如武安侯郑宏、成山伯王琮、泰宁侯陈泾等人,纷纷站了出来附议。

他们如今是石亨的党羽,并且选择依附于景泰帝朱祁钰,想要越过老牌勋戚成为新贵,就必然得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忠心。

于谦这一点确实没有说错,景泰帝朱祁钰为了让自己儿子继承大统,破坏了正常的朝堂秩序跟规则,把朝臣隐约分成了两排,有了明朝后期党争的雏形。

文官绯袍重臣除了于谦外全部沉默,武官一众新贵勋戚赞同易储,到了这一刻很明显

于谦已经独木难支,说什么也无法改变结局,甚至还得面临皇帝的惩处。

不过此时还有一些不死心的官员,把目光投到了成国公朱勇身上,他同样是反对易储官员中的一员,并且是大明朝真正的国之栋梁,勋戚之首。

只要他能站出来正本清源,那么必然能起到一呼百应的效果,扭转目前朝堂上一片支持易储的声音。

面对同僚的目光,一向行事雷令风行的成国公朱勇,此时内心里面充斥着犹豫。他不知道沈忆宸跟石亨到底达成了什么协议,更不知道如果自己站出来反对易储,会引发怎样的后果。

一朝天子一朝臣,很明显随着景泰帝登基日久,属于正统朝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现在为了保皇太子朱见深去得罪皇帝,去站在新贵跟儿子的对立面,对于成国公府一脉而言,又是否是个正确的选择?

满满的犹豫之下,朱勇把目光望向了另外一边的沈忆宸。

迎着成国公朱勇的目光,这一刹那沈忆宸瞬间明白了,上朝宫门前忠国公石亨做了一些什么,他绝对是透露了与自己的「盟友」关系,从而导致了公爷举棋不定。

事已至此,沈忆宸不想成国公朱勇在必输的局面下,依旧站在朝臣跟皇帝的对立面。

于是乎出列跨了一步道:「自古立嫡立长,圣子正位东宫乃序伦有道,人心所向。」

「臣,恭贺陛下!」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一幕发生了,从始至终没有明确表态过易储倾向的沈忆宸,此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公然做出来自己的抉择,他还是站在了皇帝的那一边。

一瞬间无数双目光放在了沈忆宸身上,有诸如于谦的落寞,他始终认为沈忆宸会遵从道义,选择如自己一般仗义执言,事实却走向了相反的陌路。

有诸如石亨的喜出望外,很明显沈忆宸选择在此时站出来表态,是履行了身为「盟友」的责任。此后军国大事上两人联手,朝廷这帮老朽的文官如何能敌?

有诸如成国公朱勇的凝重,看来沈忆宸确实与石亨达成了合作,只不过官场沉浮数十年的经验告诉朱勇,石亨并非良善之辈,与之携手等同于与虎谋皮!

不管还有多少不同的眼神,易储事件在沈忆宸站出来表态的那一刻,就再无丝毫的波澜可言。因为在外界的眼中,沈忆宸代表着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背后成国公朱勇为首的老牌勋戚集团。

内阁、六部、新贵、老牌勋戚通通站在了皇帝的那边,言官清流的反对,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掀不起风浪!

「好,看着众爱卿的拳拳之心,朕心甚慰。」

「制敕房舍人拟旨,赏文武官员一品、二品各银四十两……军校,勇士,力士、厨役各银五钱……」

景泰帝朱祁钰语气兴奋的说出一长串封赏,连最为底层的厨役都没有忘记,足以感受到他此刻内心的激动之情。

不过在封赏之后,忠国公石亨再度站了出来,语气冷漠的说道:「陛下,臣是个粗人,只知道军中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既然现在已经封赏了功臣,那么就得同样惩罚罪臣。」

「兵部观政进士杨集咆哮朝堂,藐视君王,乃大不敬之罪。按照《大明律》应该处以杖刑,还请陛下严明律法!」

说完这句话后,石亨就把目光看向了于谦,他始终没有忘记那日在朝会上,于谦对于自己的羞辱。如今兵部的人首先跳出来惹事,被他给找到了把柄就不能轻易放过,顺带还能杀鸡儆猴一番。

听到石亨的话语,于谦当即反驳道:「杨集谏言乃忠君爱国之举,何来藐视君王?」

「忠国公,你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虽然兵部观政进士杨集多次冒

犯于谦,甚至在上书中还一度嘲讽他在易储之事上沉默寡言,是不是贪图权势怕得罪皇帝。

但于谦从来不是公报私仇之人,况且观政进士本就是在兵部衙门实习政事,如果初入官场的年轻人都没有一腔热血,那大明朝堂只能是死气沉沉一片。

于谦的反驳让石亨冷笑一声,阴沉沉的回道:「之前王都宪行使御史职责维持朝堂秩序,于少保就站出来放言无罪。如今在此妄图包庇部下官员,难道说他们此番不敬天子举动的幕后指使者,就是于少保不成?」

石亨的这句话说出来,直接让在场许多官员脸色陡变,如果于谦被扣上反对易储的幕后指使者帽子,皇帝要是不当真还好,要当真了事情就大了。

要知道皇帝这段时间以来,已经对于谦有着诸多不满跟猜忌,石亨这番说辞简直是要杀人于无形!

眼看着事情即将要朝着扩大化方向发展,沈忆宸赶紧出来打圆场道:「忠国公言重了,年轻官员少年意气,咱们都是从那个阶段过来的,应该给予一些宽容以待。」

说罢,沈忆宸就把目光看向了朱祁钰,拱手进言道:「陛下身为明君当有容人之量,杨集虽书生不练事,然有胆气,臣建议进一阶处之!」

沈忆宸不仅劝诫免了杨集的罪,相反还更进一步的谏言让皇帝给他加官,来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

景泰帝朱祁钰并非小肚鸡肠之人,他很快就明白沈忆宸谏言背后的好处。大局已定的情况下,适当的展现出帝王的宽容,能很好的缓和君臣之间的隔阂,以及易储带来的后续舆论压力。

于是乎朱祁钰点了点头道:「那就依沈爱卿所言,兵部观政进士杨集官进一阶。」

「吾皇圣明!」

得到了朱祁钰的同意,沈忆宸当即高呼了一句,顺带把朝臣给一起带动了起来。之前还充满了剑拔弩张气氛的朝堂,转瞬间就偃息旗鼓,百官齐呼着「吾皇圣明」的口号。

唯独忠国公石亨在弓腰行礼的时刻,用着一种复杂的目光望向了侧边的沈忆宸。

对方反对于谦,却又维护于谦,到底是处于何等立场?

要知道石亨拉拢沈忆宸,是把对方当做与自己相同的一类人,属于有着磅礴权势野心的猛虎。

可猛虎就不应该对猎物产生怜悯,更不应该去维护「政敌」,如果连这一点共识都达不到,那来日如何能成事?

景泰帝易储之事,就在这一片喧嚣中落幕,退朝前皇帝还特意叮嘱了钦天监,挑选一个良辰吉日举办册封大典,彰显出他对于此事的重视。

伴随着文武百官的山呼万岁,五月的望日大朝就这么结束了,退朝的官员很明显没有上朝时候的精气神,绝大多数此刻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脑海中思考着该如何应对易储之后的局势。

沈忆宸这边却表现的很轻松,毕竟他早就做好了易储的准备,到来的时间无非就是早晚而已。不过就在他踏出奉天殿门槛的时候,背后传来了一声呼唤:「向北。」

不用回头,沈忆宸从声音就能听出是成国公朱勇呼唤自己,他于是停下了脚步,转身客气回道:「公爷,有何要事吗?」

「没事,就是想要与你聊聊,走吧。」

旁边还有许多退朝的官员,成国公朱勇不好说太多,示意了一下就径直朝着阶梯走去。看书溂

沈忆宸没有多问,后脚就迎了上去,父子俩人就这么一前一后,踏着正午的阳光漫步在紫禁城的石砖上。

直至与其他官员拉开一段距离后,成国公朱勇这才开口说道:「向北,你是不是跟忠国公之间,达成了某种合作?」

朱勇会问出这个问题,沈忆宸并不意外,朝会上面对方眼神就已经告知了一切

于是乎他点了点头坦然道:「是,晚辈与忠国公有过接触,在立储一事上会通力协作。」

「立储?」

就如同当初沈忆宸敏锐发觉用词不同一样,成国公朱勇此刻同样在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话语中的关键点。

「没错,就是立储,忠国公认为储君之位,最后不一定落在皇长子朱见济身上。朝堂之中有着另外一方势力,正在想方设法保住沂王朱见深的储君之位,甚至不惜出手谋害皇长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