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99 唯一的光 (二合一)

499 唯一的光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3 23:05:49

拥立谁?

朱仪的这个问题,让沉忆辰沉默了。

关于拥立谁的想法,沉忆辰其实在回京之前就考虑过,如果命数这种历史事件没有改变,景泰帝朱祁玉早逝加上皇长子朱见济早夭,那么自己该怎么做?

原本最佳的选择是皇太子朱见济,毕竟他有着法统上的顺位第一继承权,拥立他会得到朝野内外的一致认同,可以平稳的完成政权过度。

可问题是弑君这个坎,沉忆辰估计朱见深很难跨过去,哪怕他在历史上心胸还算开阔,继位后翻桉承认了皇叔朱祁玉的景皇帝的身份,而不是被废后谥号曰“戾”的郕戾王。

要知道古代以孝治天下,明英宗朱祁镇身为朱见深的父亲,复辟后昭告天下指斥朱祁玉“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作为儿子想要平反翻桉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更别说景泰帝朱祁玉为了易储,还一度废了朱见深的皇太子身份,某种意义上能做到恢复帝号,并且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已经算很不错了。

不过细究起来,朱见深终究没给自己皇叔全面平反,明朝正常皇帝一律葬在祖坟帝陵,也就是后世的十三陵,并且谥号都是十七字,还得加庙号。

少了这些规格,就少了名正言顺。

迎立皇太子朱见深这条路,目前来看被景泰帝的弑君命令给堵死了,至于从地方藩王中选一旁支继位,御书房谈话暂扣宗室俸禄去对抗襄王朱瞻墡,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堵死了。

原因在于迎立外藩,不是随便找个亲王就可以的,必须得做到符合礼法令天下信服,否则名声好点是霍光之流,名声差点那怕是得成为曹操。

仁宣二帝外藩中唯一能在法统上合情合理的,只有襄王一脉,两人马上就要为敌了,沉忆辰怎么可能迎立他本人或者子孙来京登基为帝?

至于其他外藩,那恐怕沉忆辰的权势,得真正达到霍光跟曹操的级别,才有可能强压天下反对的声音迎立成功,并且稍有不慎就会引火烧身。

只能说景泰帝朱祁玉确实走了两步好棋,让沉忆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利益牢牢绑定效忠于他这一脉。但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再强悍的帝王心术能逆天改命,能保证子嗣昌荣吗?

想到这些,沉忆辰苦笑着摇了摇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朱仪这个问题。

看到沉忆辰无言以对,朱仪有些惋惜的告戒道:“向北,你行事风格很多时候就是表现的太过于刚正,始终习惯于自己去掌控一切,才会让皇帝跟百官忌惮使出各种制衡手段。”

“记住过刚易折!”

朱仪的这句话沉忆辰没有反驳,确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自己有着历史的上帝视角,就能抢占先机去掌控一切。但事实证明古人不是什么软柿子,特别到了帝王级别有着庞大的谋士团体助阵,御下之道早就玩的炉火纯青。

历朝历代数千年下来,能真正凌驾于皇权之上的权臣又有几个,帝王才是这场权力游戏的行家。

不过如果让沉忆辰再选择一次,他依然会挺身而出,甚至是怒而拔剑。就好比明明知道景泰帝朱祁玉让自己上疏扣押宗室俸禄,会得罪襄王等一众藩王宗亲,断了迎立外藩之路。

原因就在于明朝宗室,趴在百姓的身上吃掉的不仅仅是俸禄,他们还有着数不尽的王府庄田,以及更多挂靠在宗室名下不纳税的田产。

等再过百年这些宗室藩王的资产,将占据大明财政的半壁江山,再加上士大夫阶层的免税特权,朝廷收不上税只能把普通百姓给往死里面压榨,才能攒出一点银子送到九边当做军饷。

事情总归得有人来做,与其等到王朝末世,百姓饿殍遍野的时候,期望着能从天而降一个救世英雄力挽狂澜。不如等还没有病入膏骨之际,从现在就开始限制宗室扩张跟财政侵蚀,让万民能喘一口气活的轻松点。

沉忆辰曾经拿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谢枋得的一句话激励自己,叫做“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逆顺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

如果事事权衡利弊,活成一个精致利己者,那这天下将永远乌云遮日!

“大公子,独善其身易,挺身而出难,我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终究会走出一条道路。”

听着沉忆辰依旧坚定的话语,朱仪默默叹了一口气,同时心中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敬佩。如果自己不是出生在公侯世家,作为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能遇到沉忆辰这样的官员,那应该挺好的吧。

酒喝到这里,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沉忆辰于是站起身来拱手道:“大公子,夜深那我就先行回屋,告辞。”

“好,早点休息。”

朱仪同样拱手客气回了一句,只是在沉忆辰转身准备踏过门槛的时候,背后传来了一声“向北。”

“大公子,还有何事?”

沉忆辰以为对方话没说完,又回过头来问了一句。

朱仪望着沉忆辰,缓缓开口道:“不管你将来选择如何,我跟成国公府永远会在身后。”

这是朱仪第一次在未知的情况下,告知了沉忆辰他的立场,哪怕未来遭遇到会是万丈深渊,此刻也该做出决定好让对方早作准备。

人生不仅仅只有是非利弊,还有荣辱与共。

“我知道了,谢过大公子。”

沉忆辰笑着回了一句,没有什么客套跟矫情,转身就扬长而去。

回到房间轻轻推开房门,沉忆辰刚想要呼喊陈青桐的名字,就看到对方把手放在嘴唇上,做出来一个嘘声的手势,然后又指向了摇篮中的女儿沉清影,示意孩子已经睡着了。

看到这一幕,沉忆辰赶忙放慢脚步,轻轻走到了床前揽住陈青桐,妻子也顺势倚靠在他的肩头。

“青桐,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有何辛苦的,好男儿志在四方,夫君你更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相比较儿女私情更应该顾及家国天下。”

陈青桐毕竟是侯爵独女,眼界才学不是一般小女子能比拟,她能理解丈夫很多繁忙跟不得已。不过这番话听在沉忆辰耳中,他却感到一股深深的愧疚,然后把手伸向摇篮轻轻抚摸着女儿的脸颊。

见到沉忆辰这个动作,陈青桐的嘴角流露出一抹笑容道:“夫君,其实在你回京之前,我还一直担心你会对女儿不高兴呢。”

古代大家世族对于子嗣的传承重视度,要远超现代观念,生儿子跟生女儿的区别,已经不足以用“重男轻女”四字来形容,到了是一种过错的地步。

哪怕陈青桐甚至沉忆辰比较开明,她也不敢确定在这件事情上夫君能否接受。如今从这些不经意的柔情举动中,能感受到他对于女儿的重视跟关爱,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怎会,女儿跟儿子在我这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沉忆辰笑着回了一句,然后轻抚着陈青桐的秀发,两人已经许久没有这样温存过了。

“嗯。”

陈青桐嘴角露出甜甜的笑容,如果这样的时光能永远下去,那该多好。

屋内的烛光跳跃闪烁着,直至最终熄灭再到屋外的朝阳升起,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日清晨,沉忆辰就接到了宫中通政司的正式传旨,任命他为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从此踏入了大明官场最为顶尖的文职正二品官员行列,日后想要再进一步官居一品,就只能靠各种荣誉加衔。

连同圣旨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套绣着二品锦鸡补子的崭新官服。皇帝昨日举办庆功宴犒劳三军,今日并没有举行朝会,不过沉忆辰依旧换上了这套二品绯袍,准备前往内阁值房。

原因在于地方卫所兵马,将在今日离京返回原驻地,沉忆辰必须尽快上疏扣押宗室俸禄,给将士们把军功银发放到手,让他们能衣锦还乡!

铜镜面前,陈青桐帮着沉忆辰穿戴官服,此时她脸上有着一股溢于言表的骄傲。毕竟未到而立之年就官至六部尚书,这份成就开创大明之最,身为妻子如何能不为丈夫自豪?

“夫君,这身绯袍简直衬托的一表人才。”

“难道没有绯袍加身,就算不得什么人才了吗?”

沉忆辰玩笑着回了一句,也只有在陈青桐面前,他才能彻底的不顾形象放松。

“没办法,主要是在草原黑了不少,不然就不需要绯袍衬托了。”

陈青桐回着俏皮话,不过这同样是句心里话,沉忆辰以往是翩翩君子的风范,如今那股儒生气息褪去,愈发像个镇守一方的朝廷大员。

穿戴完毕,沉忆辰告别陈青桐后,就坐着马车前往紫禁城东华门。街道两旁的景象没有多大变化,随着边疆战线北推,如今的京师更是彰显出一副岁月静好的画面。

望着安居乐业的百姓,卞和有些感慨的说道:“东主,三年时间大明走出了京师之围的阴影,如今鞑虏再也无法兵临城下了。”

“是啊,十几万将士埋骨他乡换来的,大明不应该亏待他们。”

土木堡之变后一系列的战争,大明零零总总到目前为止,依旧付出了十几万虎贲的性命,这才打了出去把战线远离国都腹地。

其中大多数战争沉忆辰都亲身参与,知道其中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就是为什么他一定要把朝廷军功银给拿到手的原因!

卞和听懂了沉忆辰话语中表达的东西,换作以往这样得罪大明宗室藩王,四处树敌让自己陷入险境,他身为谋士一定会出言劝戒东主。

可是这一次卞和从始至终什么都没说,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为浴血奋战沙场的将士讨回该得到的东西,就是身为统帅的沉忆辰必须要做到的事情,否则他没脸面对这十几万英魂!

二品兵部尚书已经称得上位极人臣,特别还加了成国公府的标记,这一路上只有别人避让的份,沉忆辰几乎是畅通无阻的来到了东华门面前。

相比较离开时候的夺门破败场景,现在的东华门也已经修葺一新,守门的宫卫们见到沉忆辰过来,立马用着崇拜的眼神积极行礼,不敢有一丝的怠慢。

“末将拜见沉阁老!”

就在沉忆辰进门的时候,一名满脸胡须的将领单膝跪地,向他行大礼。

这一幕让沉忆辰有些意外,要知道宫门执勤期间,不管官衔差距多大,哪怕对方仅仅是个小兵,也无需向朝中勋戚大臣行礼。

否则上朝起码数百人进攻,宫卫们也不要查验什么牙牌了,单单行礼跪拜就一个上午过去了。

不过沉忆辰打量对方的时候,却感觉有些眼熟,于是乎问道:“这位将军有些眼熟,本官是不是与你曾会面过?”

听到沉忆辰说出这话,单膝跪地的将领脸上浮现出兴奋的神情,抱拳禀告道:“末将曾是湖广都司武昌卫千户王政,当年麓川受降礼上与沉阁老有过一面之缘,如今作为班军入京得到了韩将军的赏识,调入了京卫执守,没想到沉阁老对末将还有印象。”

一听到麓川受降礼,沉忆辰瞬间就回想起来了,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血战擅长的边军气势。另外王政这一脸胡须的勇勐雄壮模样,同样让人印象深刻,这才感觉有些眼熟。

“原来是王将军。”

沉忆辰亲和笑着回了一句,然后示意他起身。

“末将仅为卫指挥佥事一职,不敢当将军。”

不过在王政起身后,沉忆辰脸上的笑容就褪去,把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说道:“王将军既然还记得当时受降礼的场景,就应该知道本官不喜跪拜,男儿膝下有黄金,身为大明武官更应顶天立地,以后不要再这样了。”

听到沉忆辰说出这句话,王政脸上神情从诧异到激动,身为地方班军入京,等同于一个土包子进城,见到的各种朝廷大员不敢不跪。更别说本身就崇拜沉忆辰,他一出现简直是下意识的跪拜行礼。

结果沉忆辰的这一番话,给他的感觉就宛如当年在安定门前,受到的致谢话语一样。

多年过去,哪怕当初的沉修撰,已经贵为沉阁老,他依旧还是那个尊重将士的沉忆辰,这才是王政激动不已的原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