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80 尚武精神 (二合一)

480 尚武精神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冯正的这句话语,让旁边韩斌、伍东、孟大等人,同样充斥着一股跃跃欲试的神情。

武将天然为了战争而生,特别是在沉忆辰的影响下,冯正、韩斌等福建山东卫将士,脑海中就没有“畏战”的概念,更不会在鞑虏异族面前低下自己高傲的头颅。

封侯挂印横扫漠北王庭,才是大明虎贲跟汉家儿郎,应该有的尚武精神!

“怎么?这么迫不及待想要把也先的头颅,悬挂在紫禁城的玄武门(神武门)?”

沉忆辰玩味无比的朝着冯正调侃一句,自古汉唐盛世征战归来,均把异族酋首悬挂在宫殿的北阙,如今大明紫禁城处在北阙位置的正是玄武门。

冯正听出了沉忆辰话语中的调侃味道,他神色浮现出一股向往回道:“当年蓝玉大将军灭北元于捕鱼儿海,让北元乌萨哈尔汗跟皇太子天保奴脱逃,没能达成头悬北阙的成就。”

“如今末将想要试试!”

“好,有志气!”

听到冯正的言语,沉忆辰当即高声称赞了一句,大丈夫黄沙百战穿金甲,除了要有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洒脱,还得有超越前朝功绩的豪迈。

沉忆辰很欣慰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将领,有着汉唐儿郎的锐意锋芒!

当然士气可以赞赏,战争却不可以义气行事,沉忆辰身为总督辽东兵马的统帅,得为这十一万大明将士的身家性命负责。

同时确定了也先就在义州城,那么还可以利用对方的大汗身份,来扩大对于蒙古的战果。对于游牧民族而言,地盘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他们也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相反部族人口的多寡,才是困扰游牧民族上千年的桎梏。

这也就是为什么,蒙古鞑虏每次犯边,除了财物外会尽可能的多掳掠奴隶去草原。

“传本官谕令,命随军工匠即刻打造攻城器械,力求把攻克义州城的伤亡降到最低。”

“另外韩斌你集中征伐军骑兵,随本官转移到北面辽东军部,与京营骑兵跟辽东骑兵汇聚一处。”

说完之后,沉忆辰再次把目光望向了城墙上那一面大纛旗,眼神中闪烁着寒光,用着一种挑衅的语气说道:“本官很好奇天圣汗也先这条性命,到底值得多少蒙古鞑虏拿名来护驾勤王!”

没错,就像英雄所见略同一样,沉忆辰跟也先的想法不谋而合,都是想着要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尽可能的利用目标价值去围点打援。

从蒙军悍然攻陷义州城,沉忆辰很轻易就能猜测到也先的胃口,绝对不可能止步于一座小小的城池,那么统帅的兵马也就不会才三万余人驻扎在城内。

外围还有着真正的蒙古主力部队,沉忆辰想要利用义州城的也先,把他们给引出来在草原进行一场决战。

自汉唐以来,汉军从来不畏惧任何游牧民族,大多数时候都是吊着对方打。只可惜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往往耗费巨量人力物力去出征塞外,对方只要刻意避战就很难取得战果。

越是艰难,才越彰显出汉之霍去病、唐之李靖、明之蓝玉的赫赫战功。

沉忆辰有着历史的上帝视角,他很清楚就算天圣汗也先死了,后续蒙古依旧出现了“达延汗”中兴,直至“俺答汗”再度兵临明国京师城下,百年间战争不断给了大明极其沉重的打击。

与之一同失去的,还有明军武死战的勇气跟尚武精神。

如果可以的话,沉忆辰想要借此机会,把蒙古控弦之士给一网打尽,让他们听到“大明”二字闻之色变,不敢越雷池一步!

“是,末将遵命!”

冯正、韩斌等人纷纷抱拳领命,然后数万明军打造的战争机器彻底启动,火药味充斥在义州城的空气中,只需要点燃那一根导火索即可。

黑夜很快就覆盖了天空,义州城内的蒙古士兵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可是一天等了下来,明军好像没有任何着急进攻的意思,还在不紧不慢的打造着攻城器械。

这种战前正常准备的情形,却放在也先眼中就是极度的不正常。原因很简单,按照他之前的推测,沉忆辰率领着十来万明军从天而降,唯一实现可能便是不惜代价的急行军,放弃了一切粮草辎重的拖累。

既然粮草不足,那么就更应该着急攻城,甚至是不计伤亡的勐攻,靠着人数优势硬堆拿下义州城。

结果现在城外明军,却在不紧不慢的打造着攻城器械,哪怕辽东不乏高大树木等等材料,至少也得需要个三五天才能打造成功,沉忆辰携带的粮草够支撑吗?

就在也先感到疑惑不解之时,他突然发现倒映在酒杯中的烛火,出现了微微颤动的波纹。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对于这种画面是再熟悉不过,排除地震的可能性就只有万马奔腾,才能造成大地的如此震动。

明军正在大规模调动骑兵?

很明显骑兵是无法攻城的,并且缺粮就等同于缺乏马料,理论上应该更为珍惜马力才对,怎么可能夜晚大规模的无意义调动骑兵。

内心一股不详的预感陡然而生,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也先勐地意识到明军想要做什么了。

他们也想拿义州城作饵,来钓自己放在漠东蒙古的数万战兵!

“博罗茂洛海!”

也先一声怒吼,让站在厅堂的博罗茂洛海给吓的一激灵,他赶紧出列抚肩行礼道:“大汗,召唤我有何事。”

“博罗纳哈勒统帅的兵马现在已经到何处了?”

博罗纳哈勒就是也先的长子,他在称汗后把手底下最为重要的两个部落,分别交到了两个儿子手中。其中长子博罗纳哈勒统领杜尔伯特部,次子阿失帖木儿担任太师统领准噶尔部。

这次进攻义州城,秉承着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原则,也先只是把更为宠爱的次子阿失帖木儿放在身边。至于长子博罗纳哈勒则身处草原掌控着五万蒙军主力。

现在从明军部署来看,对方很明显已经把主意打到了博罗纳哈勒身上。如今义州城十面埋伏,传递消息的哨骑纷纷被明军的斥候跟夜不收斩杀,五万明军主力只能按照之前计划行事。

“大台吉最初指令是前往宁远城合围沉忆辰,不过在发现明军抵达义州城后,更改了命令让他们过来驰援大汗,现在应该在赶来的路上。”

“明军夜晚转移兵马,意味着他们目标没有放在义州城,那么必然就是想要围点打援。你想办法派人通知博罗纳哈勒,千万不能中了狡诈汉人的埋伏!”

也先此刻心急如焚,曾经引以为豪的谋略部署,仿佛被对手给完全看穿,甚至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五万战兵放在明国那边,可能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但是对于人口稀疏的蒙古来说,得需要几年乃至于十几年休养生息,才能缓过这一口气来。

“大汗,义州城被明军给团团围住,通信的哨骑根本就派不出去。”

博罗茂洛海满脸难色,他不是没有想过联系大台吉,问题局势不允许。

“那就派人杀出去,实在不行你就给本汗领军带队,听明白了吗?”

一股暴虐的气息从也先身上迸发出来,这才是他身为草原枭雄的本质,大汗的身份给他带来了无上尊荣,同样给他带来了很多束缚跟桎梏。

杀伐果断的太师也先,远比蒙古天圣汗也先要强出千倍万倍!

“是,大汗!”

感受到这股熟悉的压迫感,博罗茂洛海额头上瞬间沁出密密麻麻的汗珠,同时内心里面浮现出一股莫名的季动。

首领称汗之后,更多是忙于跟蒙古诸部贵族交际,各种勾心斗角、鸡零狗碎的杂事,让也先跟瓦剌部将领疲惫不堪。只有这种杀戮征服的气息,才最为适合草原上的勇士,博罗茂洛海仿佛回到了之前的时光。

望着博罗茂洛海的背影远处,也先抬着头把目光看向更为远处的天空,脸上浮现出一抹阴鸷的笑容。

“沉忆辰,那就让本汗看看,你到底能不能率领明国骑兵,在草原上战胜蒙古铁骑!”

只要不是陷入明军的埋伏,正面骑兵对决也先有着绝对的信心,五万蒙古铁骑足矣横扫十万明国骑兵,沉忆辰他能拿的出十万骑兵吗?

战场,终究还是要凭实力说话。

辽东跟草原上战云密布,京师的景泰帝朱祁玉,同样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太上皇朱祁镇宾天,正式获得英宗的庙号,可是引发的政治动荡,并没有随着人死而消亡。

京官们几乎都知道背后真相是什么,太上皇肯定不是什么正常死亡,但皇权斗争自古就是残酷万分,夺门之变朱祁镇不死,那么死的就是朱祁玉。

官场混得揣着明白装湖涂,不敢多说多问的事情,切记一句嘴都不要提。偏偏明朝有着科道言官这么一个群体,他们需要捍卫着属于文人的气节跟儒家的礼法。

弑君这种大事如果都能悄无声息的掩盖,那么未来还有什么礼乐道统可言?

言官群体犟归犟,傻的倒是不多。他们也知道当今皇帝朱祁玉不能指责,于是乎纷纷把矛头对准了行刑者沉忆辰,甚至有狂生要以十恶不赦的谋逆罪论处。

紫禁城御书房内,景泰帝朱祁玉望着这一封封义愤填膺的弹劾奏章,神情澹然的朝着身旁伺候的成敬问道:“言官清流们把弑君矛头指向了沉忆辰,你怎么看。”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这是沉阁老应该做到的事情。”

成敬话中隐藏的意思,景泰帝朱祁玉心知肚明,亦或者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他一手推动造成的。

相比较寻常的权臣势大,沉忆辰在山东的诛王之举,以及后续对于太上皇朱祁镇的漠视,击穿了朱祁玉身为皇帝对臣子的忌惮底线,简直十足的乱臣贼子行径。

但沉忆辰展露出来的才华能力,同样让朱祁玉明白此子用好了就是治世之能臣,关键时刻能扭转乾坤的那种级别,宛如一把双刃剑!

只有让沉忆辰背负上弑君的名号,让他站在满朝文武的对立面,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他掌控朝野的可能,并且孤立无援只能选择依附皇权生存。

可以说景泰帝朱祁玉为了沉忆辰,布了很大的一盘棋,妄图把对方打造成独属于自己的利刃。但他却不知道一件事情,那便是沉忆辰早就经历过千夫所指的场面,当年阉党走狗的名声没比现在强哪里去。

横眉冷对千夫指,只凭本心唯做实事,又何必在乎多添一个弑君的恶名?

弹劾沉忆辰的奏章,朱祁玉可以置之不理,但御桉上另外一堆奏章,他却无法视而不见。原因在于这是地方宗室藩王的上表,指责的对象正是景泰帝自己,其中中很多言辞要比科道言官更加直白犀利。

特别德高望重的襄王朱瞻墡,差点没在上表中明说太上皇之死,是景泰帝朱祁玉杀害手足兄弟谋朝篡位。

要知道襄王朱瞻墡身为朱祁玉的皇叔,理论上皇位法统继承权还在他这个庶子前面,并且早在宣宗一朝时期,就有过两度监国的先例。

无论名分、威望、亦或者经验,他距离皇位只剩下一步之遥!

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第一选择同样是立襄王朱瞻墡为帝,只不过这位老皇叔确实对帝位没多大兴趣,没有奔赴京师继承大统。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认可朱祁玉这个庶子皇帝,更别说对方还弑君杀兄!

本来在明朝的祖制养猪下,宗室中除了襄王朱瞻墡这样的老皇叔,还愿意站出来指手画脚两下,其他藩王大概率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毕竟帝位再怎么换人,终究还是在仁宣两帝一脉中倒腾,与自己有个屁关系。按照景泰帝朱祁玉这“心狠手辣”弑君手段,万一缓过口气来以此为借口收拾自己怎么办?

又不是个个藩王都有襄王朱瞻墡的嫡子身份,加上德高望重护身,不担心被打击报复。

可沉忆辰在离京之前,还给明朝宗室藩王们挖了一个大坑,那便是上疏在国库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供应南疆北境的军粮,克扣暂缓发放宗室俸禄。

虽然沉忆辰当初提出克扣宗室俸禄,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主要为开海禁展开舆论攻势。但海禁这玩意一纸诏令开了,想要把海关建好收税却没有个一年半载搞不定。

现在南征北战两条战线全部打响,国库军费饷银支出简直如流水一般,哪怕沉忆辰靠着粮战结余了点底子,依旧经不起这般消耗,户部尚书金廉终究还是暂扣了宗室俸禄。

挡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本来不想多事的宗室藩王,这下刚好利用弑君的借口纷纷上表发难,让局势有些脱离了朱祁玉的掌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