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69 救时之君 (二合一)

469 救时之君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沉忆辰……

望着沉忆辰一步步迈向大殿中央,景泰帝朱祁玉此刻心中可谓是百感交集,如果说他对于谦是信任大于忌惮,那么对于沉忆辰绝对是忌惮远远大于信任。

毕竟诛王之举跟敌营中放弃太上皇朱祁镇,这两件事恐怕一般权臣都不敢干,属于叛臣的行径范畴,偏偏沉忆辰两件事全做了,还那么的心安理得。

虽然这种东西没有实际性证据,但结合沉忆辰历来胆大妄为的秉性,朱祁镇清楚几乎没有空穴来风的可能。

结果在“众叛亲离”的局面下,沉忆辰却坚守着对自己的忠诚大义,让朱祁玉一时心情复杂无比。

“陛下乃九五至尊坐镇中宫,岂能说走就走?”

“区区叛军何足为惧,成山候当年在交趾被蛮夷给吓破了胆子,如今连身为男人的卵子都没有了吗?”

当初在成国公府名下粮铺会见,看在对方大明勋戚的身份上,沉忆辰还是保持了礼遇给了面子。现在局势危在旦夕,成山候王通这种胆怯无能,导致丧师辱国的废物,还敢出来挑动简直就是给脸不要脸。

大明勋戚最终沦为花瓶跟纨绔,就是成山候王通这种人太多!

此言一出,在场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见到猖狂的,还真没见过狂到沉忆辰这份上。成山候王通再怎么样,依旧是大明超品侯爵,天下能位居其上的除了皇族,简直屈指可数。

敢这样当着群臣面羞辱大明侯爵,沉忆辰恐怕还是大明开国以来第一个。

更离谱的是,这小子还是三元及第,理应保持翩翩君子风度的文官。

“沉忆辰,你……你……你居然敢辱骂朝廷勋爵!”

成山候王通伸出手指向沉忆辰,一张脸涨的通红又惊又怒,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公然遭受如此羞辱的局面。

“难道本阁部哪点说错了吗?”

沉忆辰毫不留情,冷眼蔑视了成山候王通一眼,如果不是考虑到会在皇帝眼中留下嚣张跋扈的印象,估计就不止是口舌之争,直接一脚踹上去让对方闭嘴!

说罢,沉忆辰没有再搭理浑身气的发抖的王通,转而朝着景泰帝朱祁玉拱手道:“陛下,京营护驾兵马正在火速赶来,只要再坚持一些时间,定能让叛逆伏诛!”

“沉卿,你有信心守住奉天殿吗?”

景泰帝朱祁玉用着微微颤抖的声音反问了一句,他并不是惧怕,更多是一种有人认同跟支持的激动!

“常言道文死谏,武死战,这次臣愿意为大明跟陛下死战!”

沉忆辰大义凛然的说出这句话,他不知道韩斌率领着山东卫跟福建卫兵马,还要多久才能赶到紫禁城。更不知道殿外仅剩下区区千余人的侍卫上直军,又有几人会随着自己战至最后。

但沉忆辰知道一点,那便是只要流露出些许的犹豫跟退缩,整个局势将会立马崩塌,自己会先于景泰帝朱祁玉成为刀下亡魂。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朕愿与沉卿共抗叛军!”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祁玉眼眶泛红出现了一层薄薄的水雾,不管沉忆辰是出于真心或是假意,至少在这最后关头体现了身为臣子的忠诚。

明明自己最为忌惮的臣子,却恪守了誓死效忠的承诺,朱祁玉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唏嘘。

“谢陛下!”

沉忆辰拱手行礼后,转身就朝着殿外走去,退守的侍卫上直军列成数队站在长廊与丹墀台阶,对峙着已经层层包围过来的腾骧四卫,更后方还有着朱祁镇跟孙太后御驾。

此时侍卫上直军士气低到了极致,很多人握住兵器的双手,忍不住的出现了颤抖。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本已经退到殿内的沉忆辰,依旧折返了出来站在了士兵中间,与他们并肩作战面对强敌。

这份勇气跟担当哪怕放在武将身上都寥寥无几,侍卫上直军的将士没想到沉忆辰这个文官,真正做到信守诺言同生死共进去。

本来已经濒临崩溃的士气跟军心,硬生生的稳住了!

望着眼前的奉天大殿,太上皇朱祁镇的目光有些迷离,他曾朝思暮想无数个日日夜夜,期望着自己有一天能重回这里登上大统之位,现在近在迟尺!

唯一让他感到无比碍眼跟愤怒的,就是沉忆辰依旧挡在了自己面前,此子不忠不义、背主求荣,当夷九族!

但是理智却压制住了明英宗朱祁镇内心真实想法,他需要在文武百官面前展现出仁君大度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最快速度瓦解将士的抵抗,以及安抚群臣的忧虑。

只见朱祁镇从战马一跃而下,在亲兵团团包围中一步步走到距离沉忆辰最近的安全位置,然后开口道:“沉忆辰,朕对你可谓是皇恩浩荡,难道你真的要执迷不悟抵抗到底吗?”

“上皇恩情,臣谨记在心,可个人私情敌不过家国大义。大明数十万死伤的将士,九边百万家破人亡的百姓,没有人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哪怕上皇是曾经的大明天子!”

当初在瓦剌大营中的话语,沉忆辰再度送还给了明英宗朱祁镇,他选择“背叛”从来不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仅仅是为了土木堡之变后无辜送命的军民,讨回一个公道。

丧师辱国的大明君王,凭什么可以依旧坐在龙椅高高在上,就凭投胎投的好,是个天生的龙种?

可同样千百年来流传了一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沉忆辰无法改变一边,但他却可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做到让朱祁镇接受应有的惩罚。

“朕乃天子,没有谁可以指责朕,你沉忆辰更不配!”

当着满朝文武跟禁卫军的面,沉忆辰说出这段话毫无疑问,揭露了明英宗朱祁镇最不愿意提及的失败耻辱。皇帝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除非下达罪己诏,否则君臣大义之下轮不到你一个臣子来问责!

同时这段对话回荡在奉天殿中,此刻文武百官才意识到以前对于沉忆辰年轻气盛的评价,显得是多么的可笑。此子何止是什么气盛,敢这样对待跟指责太上皇的,历朝历代恐怕都找不出几个,大多还得落个身死人亡的下场。

“皇兄,那朕可以指责吗?”

一道明黄色的身影,从奉天大殿的阴影中走到了阳光之下,他便是景泰帝朱祁玉。

沉忆辰终究还是赌对了,朱祁玉性格有偏狭急躁的一面,从他露骨打压勋戚旧臣能看出来。同时还有自私软弱的一面,不愿意放弃皇权以及想着易储换自己儿子当皇太子。

但瑕不掩瑜,朱祁玉骨子里面有着属于自己的刚毅,否则京师守卫战将出现另外一种结局。

这一刻,朱祁玉终于直面身为太上皇的兄长,以及身为嫡母的孙太后,让沉忆辰不用再扛着法统跟皇家权威带来的双重压力。

朱祁玉的出现,让朱祁镇脸上写满了震惊,这个曾经唯唯诺诺的弟弟,现在已经彻底以君王身份自居了吗?

“郕王,别忘了你的皇位是母后所立,是朕传位于你,君臣名分上你永远是朕跟母后的臣子。”

“臣,何以指责君主!”

明英宗朱祁镇厉声回应着,从儒家礼法的角度上确实如此,哪怕历史上当朱祁镇从瓦剌归来,包括襄王朱瞻墡在内等一众皇亲大臣,还经常上疏要求朱祁玉朔望两日,率领群臣朝见太上皇,无忘恭顺。

不仅仅是朱祁镇摆明了君臣身份,就连孙太后此时望着站在汉白玉台阶上的朱祁玉,同样缓缓开口劝说道:“郕王,自古礼法有嫡庶之分,天命本不在你,不要做无谓的抵挡徒增伤亡,号令放下刀兵皇帝会宽恕尔等罪责。”

听到孙太后口中说出这样的话语,朱祁玉此时有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悲哀跟心酸。

当初正是孙太后拿着江山社稷,让自己临危受命登基大统之位,最终从蒙古铁蹄之下保住了大明万里河山。结果现在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变成了天命不在于自己。

难道君王死社稷的决绝,还抵不上丧师辱国的罪责?

“母后,朕扶宗社倾危,救天下万民,对得起父皇跟历代先帝,登基大统乃众望所归,这才是天命!”

景泰帝朱祁玉一字一顿的诉说着内心的愤怒跟不甘,他自认为担得起救时之君的称号,北拒鞑虏,南征蛮夷,赈灾济民,任命能臣,哪样比不过自己的皇兄朱祁镇?

换源app】

唯一输的便是嫡庶,如果仅因礼法抹除自己功绩,朱祁玉不服!

可是这样的辩解对于孙太后而言,完全敌不过她的母子情深,劝降朱祁玉更多是怕担后世骂名。毕竟孙太后是踩着明宣宗元配胡皇后上位,本就得位不正有许多非议,要再闹出什么嫡母杀庶子的故事,史书里面怕是得骂臭。

见到朱祁玉不为所动,孙太后只能使出最大的杀招,从怀中拿出一封明黄色的卷轴道:“这是先帝遗诏,命皇太子祁镇嗣皇帝位,张太皇太后与哀家听政。”

“郕王,难道你要违逆先帝遗诏吗?”

孙太后不仅仅掌控着嫡母废立皇帝的法统,事实上她还有着明宣宗赋予的干政权力,遗诏中明确指出“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

其中皇太后便是大名鼎鼎的张太皇太后,皇后指的是孙太后。

只不过随着明英宗朱祁镇亲政,这份遗诏的内容等同于失效,谁也没想到孙太后会在此时拿出来。嫡庶法统这玩意还能争辩一番,先帝遗诏拥有着至高无上的裁决权力,拿出来景泰帝朱祁玉就再无辩驳可能。

朱祁玉呆呆的望着孙太后手中那明黄色的卷轴,这么多年过去他早已忘记父皇曾留下的遗诏。与此同时护卫在身旁的侍卫上直军兵马,更是面面相觑产生极大动摇,他们已经意识到再抵挡下去,事后恐怕得以谋逆罪论处。

真就是天命不在朱祁玉吗?

沉忆辰此刻满脑子嗡嗡作响,他可以无视孙太后的废帝诏书,却没办法否认明宣宗留下的遗诏。

更让沉忆辰感到无法接受的是,自己做了这么多事情,却仿佛依旧无法改变历史的走向,明英宗朱祁镇即将要重登皇位。

沉忆辰曾经不信天命这种东西,更相信事在人为,可如今现实让他有种错觉,景泰帝朱祁玉真的没有当皇帝命,注定会发生夺门复辟这种事情。

“咣当”一声脆响,一名侍卫上直军丢掉了手中的兵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再做无谓的挣扎,死的就不仅仅是自己这条性命,还将连累父母妻儿。

朱祁玉毕竟才登基短短一年时间,侍卫上直军能抵挡到现在对得起他了,不能要求更多。

很快一阵金属撞击地面的声音接连响起,更多的侍卫上直军选择丢掉手中兵器向太上皇投降。与此同时奉天殿内的文武百官,见到这种局面的发生,纷纷意识到朱祁玉大势已去,做好了向朱祁镇五拜三叩恭迎的准备。

见到这一幕发生,明英宗朱祁镇脸上露出一抹阴冷的笑容,自己终于夺回来一切,接下来便是让这些曾经的叛臣,接受最为残忍的清算!

可就在这个时候,朱祁镇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万马奔腾的声音,当他回过头去看了一眼之后,脸上的笑容瞬间僵在了脸上,童孔中写满了不可思议。

“山东卫都指挥同知韩斌,奉沉阁老之命护驾勤王,尔等还不速速投降!”

“福建卫都指挥使冯正,奉沉阁老之命护驾勤王。”

“中军都督府参将武锐,奉朱同知之命护驾勤王!”

“京师五军营副将孙翔,奉武清候之命护驾勤王!”

“京师三千营副将姜瑞然,奉昌平侯之命护驾勤王!”

接连不断的报号声音响起,数不清的兵马从奉天门的门洞中鱼贯而出,很快就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广场,把效忠于太上皇朱祁镇的腾骧四卫给牢牢围在中间,攻守之势异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