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44 也先图谋 (二合一)

444 也先图谋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会昌伯孙忠虽然没有目前户部存粮的具体数据,但他通过关系网大概能统计到上限不会到两百万石。沉忆辰不可能在辽东即将要出现战事的情况下,把京师跟通州仓的米粮全部放出来打压粮价,一百万石就是极限!

除去自己等人已经收购的五十万石米粮,也就是说沉忆辰哪怕孤注一掷,能从仓储里面拿出来的余粮极限,不过才区区五十万石,折算成一百万两白银。

明朝前中期勋贵家产没后期那么夸张,不过一人几十万两白银还是能咬牙凑出来的,这就是会昌伯孙忠打算继续收购下去的底气。

并且沉忆辰再这样不断出售京师余粮,等到北方真的大战再起,缺少军粮带来的后果新君都保不住他,甚至朱祁玉自己的皇位都坐不稳。

家国天下在很多人眼中,远没有自己的权势来的重要。

就是这边粮战正式开启,辽东都司驻地广宁城,参将李达同时收到了来自于鞑靼部脱脱不花的求援。

五千鞑靼部抵挡兵马,连瓦刺大军的步伐半日都没有挡住,李达知道脱脱不花远远不是太师也先的对手,却万万没想到双方差距大到这种地步。

如果瓦刺大军按照这种势如破竹的攻势继续下去,恐怕不要半个月时间就能剿灭鞑靼部全族!

面对危急的情况,辽东军内部很快就达成了一致,不管高层是否愿意出征,不论底层将士是否愿意驰援,站在羁绊政策的战略高度,必须扶弱抑强帮鞑靼部撑过这次难关。

还好之前得知瓦刺部兵马异动消息后,辽东军就做了些应对的准备,把部分卫所兵马集结到了靠近前线的边堡,为驰援鞑靼部大营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短短三日之后,李达便率领着三万辽东军兵马,紧急前往科尔沁草原驰援。只是哪怕他的动作足够快,瓦刺的行军速度已经超过最初预期,阿剌知院统帅的一万前锋军,已经与鞑靼部主力发生交手。

“大汗,瓦刺部阿剌知院的兵马,从北方突然发动袭击,督官阿古拉已经率领本部儿郎前去抵挡。”

“可是斥候回报在锡林郭勒草原方向,同样出现了瓦刺大部兵马的身影,看架势不下于万人。另外叛贼也先的主营兵马,还是没有显露出行踪,不知有着什么打算!”

鞑靼部汗帐内,脱脱不花听着部下的汇报,一张脸简直是铁青无比。

“明军那边有消息来吗?”

“明军信使传来消息,驰援兵马已经从边堡出动,可是想要抵达科尔沁草原至少得两日,并且还只是小部分先头骑兵。”

“去年的辽东之战,明军从京师数百里驰援都飞驰电掣,现在又慢成这样了?”

脱脱不花愤怒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面,发泄着心中的怒火。其实他很清楚短短数日之内,辽东军就完成集结驰援,已经称得上是神速。

但是在重压之下,脱脱不花急需要一个发泄的口子,只能把目标放在了明军身上。

望着暴怒的脱脱不花,鞑靼部台吉脱古思勐可站了出来,躬身抱胸禀告道:“大汗,锡林郭勒草原方向瓦刺兵马不能不防,我愿意率领一万部族兵马前去防守。”

“一万人,你挡得住吗?”

目前鞑靼部算上征召的牧民,满打满算战兵五万,如果再加上阿噶巴尔济的一万兵马,最多不过六万余人。

督官阿古拉迎战北方的瓦刺先锋军,已经带过去了一万兵马,现在台吉脱古思勐可又要一万兵马,去抵挡从南面锡林郭勒草原包围而来的瓦刺敌军,势必又要虚弱主营的力量。

如果一万兵马能挡住,那完全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现在斥候回报的军情瓦刺部敌军就不下万人,同等数量乃至于劣势的情况下真能一战吗?

脱脱不花心中完全没底,与其分兵节节败退,不如全军固守中军营地,把解围的希望放在明国的辽东军身上,这样也能最大限度的保存鞑靼部有生力量。

“大汗,明军与我们乃是世敌,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于他们身上,我与鞑靼儿郎们誓死一战!”

不仅仅是辽东军将士厌恶敌视鞑靼部,哪怕即将要身陷重围的蒙古人,同样不相信明军会放下以往血仇全力驰援。与其把希望放在虚无缥缈的明国援军上面,不如趁着还有余力亡命一博,否则等到合围完成就再无胜算!

听着脱古思勐可的话语,脱脱不花心中犹豫了,他某种意义上也害怕明军背信弃义,最终抛弃臣服的鞑靼部。毕竟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兀良哈三卫就被明国抛弃,联合瓦刺部共同打压征伐过。

不然也不至于事到如今,出现瓦刺部一家独大的场面。

“大汗,脱古思勐可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寄托于南蛮,必须得靠着自己解围!”

阿噶巴尔济适时赞同了一句,当然他并不是为了脱脱不花着想,而是事前已经得到了瓦刺部的消息,太师也先率领着本部主力潜伏到了举例鞑靼大营不足百里的地方。

现在只需要通过侧翼兵马,吸引着鞑靼部不断分兵前去防守,到时候阿噶巴尔济里应外合,就能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对汗帐的突袭。

这种速度攻势之下,别说明军现在还没有驰援过来,就算抵达了站场恐怕也只能眼睁睁看着。

见到自己胞弟都出面附议,脱脱不花内心本以坚定的谋划,出现了极大了动摇。

思索叙旧过后,他终究还是点了点头道:“脱古思勐可,你率领部族一万精兵,前往锡林郭勒草原,抵挡从南面包围而来的瓦刺叛军!”

“是,大汗!”

脱古思勐可领命后没有二话,转身就走出了汗帐。

草原站场的厮杀从各处上演着,三个时辰后一片背坡谷底中,出现一支数量惊人的兵马,它就是太师也先率领的瓦刺本部大军。

经历过半年时间的休整,太师也先彻底吞并了西域各族势力,并且还与更远处的漠西蒙古诸部完成了会盟,得到了一批生力军的支持。

可以说现在的瓦刺部,要比土木堡之战前更加的强大,并且还完成了内部的整合,不再像之前那样诸部首领仅仅是表面臣服于也先的号召,关键时刻就有着各自的想法,成为了一盘散沙。

此刻为了彻底剿灭鞑靼部,完成蒙古三部之间的大一统,太师也先足足派出了十万战兵,就为了确定哪怕有明国的驰援干涉,依旧能万无一失。

并且除了瓦刺部的精兵外,太师也先还在留有了明国大规模介入的后手,关键时刻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

“太师,阿噶巴尔济传来了消息,鞑靼部台吉脱古思勐可分出了一万兵马,前往了锡林郭勒草原抵御博罗茂洛海,现在本部大营仅有四万留守兵马,其中一万还是由阿噶巴尔济统帅的部族军。”

汇报这个消息的赛刊王,脸上流露着兴奋的神情,整个谋划顺利的有些让人惊喜,看来脱脱不花是真的天命已到,不再有资格当这个全蒙古的大汗!

“明军动向呢?”

对于脱脱不花的鞑靼部,太师也先早就视为囊中之物,不管对方如何反抗都有应对的方法。这里面唯一的变数,便是明军可能的介入。

京师跟辽东两战的受挫,压制了太师也先那颗狂妄的内心,让他意识到大明并非想象中的虚弱,它依旧是那个屹立中原的庞然大物。

特别是沉忆辰此人的出现,几乎事事都能预料到自己的动作走向,更让太师也先生出一种莫名的威胁感。要知道他接替父亲脱欢继任瓦刺部首领后,一步步完成蒙古逐步的统一,全盘皆在掌控之中。

现在却被明国状元给死死压制,也先不得不愈发的谨慎。

“辽东军反应很快,已经派出兵马紧急驰援鞑靼部,不过在他们抵达之前,我们足以攻破鞑靼部的汗帐大营!”

赛刊王信心满满,有阿噶巴尔济作为内应,再加上倍数的兵马优势,等到明国援军到来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通知兀良哈三卫跟女真三部袭扰辽东卫所,让辽东驰援军后院失火!”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哪怕占据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太师也先在出征鞑靼部之前,依旧做好了应对明国介入的后手准备,那就是号召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同时叛乱。

也先不相信在辽东都司本土燃起烽火的情况下,他们还会全力驰援鞑靼部,这一场蒙古统一之战他势在必得!

“太师,兀良哈三卫跟女真三部去年损失惨重,他们对出兵狮子大开口提出了极高的要价,我们难道要被这群废物趁火打劫?”

赛刊王语气有些不满,他并不想让兀良哈三卫跟女真三部过来捡便宜。要知道这场战争瓦刺胜券在握,就算有明国援军阻拦,依旧改变不了结局。

仅仅让这两方势力在后面卫所搞点小动作,就要付出一大批的牛羊乃至铁器,这让赛刊王感到无法接受。

看着赛刊王这副斤斤计较的模样,太师也先忍不住脸上浮现出笑容道:“我们瓦刺部的东西岂是这么好拿的,只要吞并的鞑靼部后,我就会宣布成为全蒙古的大汗。到时候无论是兀良哈三卫,还是女真三部,尽皆归瓦刺所有!”

没错,兀良哈三卫跟女真三部,还以为可以像之前那样,仅需要表面听从也先的征召,贪图着眼前的利益。殊不知这次太师也先,准备在吞并鞑靼部后自立为汗,彻底抹去其他诸部的统治阶层,形成类似于中原王朝的集权。

现在送出去多少,日后就能全盘拿回来,又何必斤斤计较?

听到太师也先这句话,赛刊王脸上的神情更加激动了,他狂热的回应道:“黄金家族的血脉传承了两百多年,该轮到我们绰罗斯一族取而代之,兄长你定能成为超越成吉思汗的天可汗!”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太师也先脑海中,浮现出了汉人的这句名言,如果不是受限于黄金家族血脉,可能自己早就已经攻下明国的京师,再次领着蒙古儿郎们逐鹿中原!

“传令下去全军拔营,我要在明军抵达之前,攻下鞑靼部的汗帐!”

“是,太师!”

赛刊王领命出去,八万瓦刺大军准备给鞑靼部致命一击。

大明景泰元年三月初九,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上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明军,他们正是李达率领的辽东驰援军。

随着正统十三年李达在沉忆辰的扶持之下,逐渐掌控了辽东军的指挥权后,曾经不断龟缩防线的辽东都司,再度得到了朝廷的大规模补给,粮饷装备相比较之前提升了一个档次。

大明前中期九边防线的军费,其实并没有达到一个夸张的地步,原因在于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当你不用把天价的粮饷,耗费在修剪边堡长城上面,只要控制住贪腐的程度,那么拨付九边的军费足以让每一名将士装备精良。

而不是如同明末那样,除了将领的亲信家丁,其他士卒跟街边乞丐无异。

李达率领的辽东军驰援部队,经历过两天两夜的长途奔袭,已经距离鞑靼部大营不足五十里,派出去的斥候完全探查到了营地的边缘。

“张祺,斥候查探的鞑靼部营地情况如何?”

“回禀李参将,瓦刺部大军已经与鞑靼部鏖战成了一团,战场局势混乱斥候无法查探出具体战果。”

“传令下去全军加快脚步,必须在两个时辰之内抵达站场!”

五十里路,两个时辰,正常情况下骑兵部队是能轻松做到的。可问题是现在连续两昼夜的强行军,整支部队处于人困马乏的状态,还要考虑抵达战场前穿甲整备,两个时辰就远远不够用。

“老大,兄弟们连日行军都很累,两个时辰是不是太紧了些?”

“这是军令!”

李达没有跟张祺进行任何的讨价还价,他深知以目前鞑靼部的士气跟战力,多拖一个时辰可能就已经兵败如山倒。到时候以驰援军先头部队万人,是无法单独抵御瓦刺大军的,就算后续两万人全部加入站场,依旧不是太师也先的对手。

不管愿不愿意,鞑靼部兵马不能在明军抵达之前垮掉,只有双方联合并肩作战,才有击退瓦刺大军的可能。

只能说这种规模的战争,本就超乎了单一辽东都司的能力极限,需要朝廷大规模调兵才能左右战局,现在李达能做到就是竭尽所能去力挽狂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