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417 无情杀戮 (二合一)

417 无情杀戮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大同府义州卫城,此刻城门大开摆出一副不设防的架势,城外有着伯颜帖木儿率领的万余人兵马。

瓦刺这次的战略目的是夺回皇太子猛可,顺带掠夺边境人口跟财物,并没有多少攻城略地的想法。毕竟冬日出征对于后勤压力极大,而且战马这种娇贵的生物得不到休养,死亡率将会极高。

里应外合之下,一万人足矣!

只是眼前这义州卫城的景象,让伯颜帖木儿感到了一种诡异气息,就算守将朱佶开城投敌,也不至于如此的大张旗鼓吧,好歹做做样子抵挡一番,到时候说不定还能找个借口脱罪。

毕竟明朝边将走私通敌已经成为了传统,上至勋戚刘安,下至普通大头兵,真要查起来不知有多少人洗不清楚干系,从而导致很多时候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没有酿成严重后果,基本上既往不咎。

哪怕就是酿成了严重后果,比如昌平侯杨洪之子杨俊,率领部下弃守十余座卫城堡垒,结果事后罚酒三杯就这么轻飘飘的过去了。

明朝国运转折点,看似在于明英宗的土木堡,实则在仁宣盛世阶段就埋下了病根。

“伯颜,义州卫城的情况看着不对劲,朱佶不做做样子防守一下吗?”

瓦刺部将领阿木尔,同样感觉到氛围不对,朝着主帅伯颜帖木儿问了一句。

“皇太子猛可已经启程赴京,可能朱佶要多加阻拦的话,我们就追不上鞑靼部使团的步伐,那么整个行动都将面临失败。”

伯颜帖木儿帮朱佶想了一個理由,旁边阿木尔听后点了点头,觉得有些道理。

毕竟朱佶做了这么多通敌叛国的事情,早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可能自己多心了。

意识到时间紧迫,伯颜帖木儿不再犹豫,抽出腰间弯刀高高举起,然后大声嘶吼道:“瓦刺的儿郎们,夺回皇太子猛可,我们身为长生天的子孙,绝不接受向汉人俯首称臣!”

“长生天保佑!”

瓦刺兵马阵营中,响起雷鸣一般的呼应声。

沈忆宸利用局势跟危机,迫使脱脱不花向大明俯首称臣,毫无疑问走出了一步好棋。不单单增加了景泰帝朱祁钰的威望,帮他稳固住了帝位,还加剧了蒙古诸部之间的割裂。

如果说曾经瓦刺部族中,还有许多牧民跟控弦之士,承认脱脱不花这个大汗身份,权力斗争仅局限于上层之间。那么现在瓦刺全部,已经彻底唾弃这位蒙古大汗,把他视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懦夫。

这时候太师也先只要振臂一呼,就能离他的大汗梦想再进一步!

“杀过去!”

“杀光明军!”

“杀!”

伯颜帖木儿马刀向前挥舞,随即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场景,瓦刺部落的战兵们争前恐后,期望能从贫瘠的边堡卫城中,抢夺那为数不多的战利品。

骑兵蜂拥涌入义州卫城,很快便发现不仅仅是城门大开,就连城墙后面都没有明军士兵的身影,甚至街道两旁房屋都空荡荡的,仿佛进入了一座空城!

“伯颜,看着不对啊。”

哪怕朱佶再怎么拱手相让,不可能提前把兵马跟民众全部撤走吧,很明显眼前的场景不符合逻辑。

就在阿木尔感到惊诧之际,街道尽头出现了明军的大旗,黑压压的士兵蜂拥出现,一张张步兵大盾如同铜墙铁壁一般,把各街道的入口通通封死。

还没有等伯颜帖木儿等人反应过来,之前空无一人的城墙上面,突然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就连街道两旁紧锁民居的屋顶上,不知何时也站满了明军火枪手。

“鞑虏胆敢犯边,留下命来!”

远处的明军将领一声怒吼,紧接着就是如同雨幕一般的箭羽跟枪弹,朝着瓦刺部战兵席卷而来。火铳这种早期火器,可能在野外战遭遇骑兵大队,没有机会放出来几枪,精准度更是全靠缘分。

缘分到了,就能命中哪个倒霉蛋。

但是在城中街道这样的狭窄环境,屋顶上的明军跟敌军直线距离不会超过二十米,这时候的火铳就如同死神镰刀一般,肆意的收割着瓦刺骑兵的性能。

甲胄在这个距离之下,脆弱的就跟纸张一样,无情的撕裂!

“这是埋伏,撤退!撤退!”

再蠢的统兵将领,也能看出来这是个陷阱跟死地,何况伯颜帖木儿这种百战之将。

只是他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为什么明军会早早布下埋伏等候着自己到来,做出弑父杀兄之举的朱佶,难道还能得到宽恕再反叛回明廷?

伯颜帖木儿想要知道的答案,此刻站在角楼上被大同参将吴云看守的朱佶,恐怕是没有办法回答了,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大明军队朝着瓦刺骑兵,展开一场无情的屠杀!

就如同当初在土木堡,蒙古兵马对明军的行径一样。

“之前本将还心存怀疑,现在看来朱佥事,确实有通敌叛国之举。”

“身为成国公的嫡子,不知你有何颜面去面对公爷,去面对九边的将士!”

吴云满腔怒火的朝着朱佶质问一句,勋戚子弟将门之后,却出卖了同生共死的袍泽弟兄。如果今日不是做好了提前应对,义州卫城不知得死多少明军将士,不知得被掳走多少关内百姓!

叛徒,有些时候比敌人更可恨!

“吴参将,请注意你的言辞。”

面对质问,朱佶神态如常,冷冷的继续回应道:“你有何证据本将通敌叛国,就凭借着鞑虏前来攻城吗?”

“别想狡辩了,如果城中没有内应,鞑虏怎么可能会如约而至。郭总兵已经下令搜查整个义州卫,到时候你跟走狗们,通通无所遁形。”

“如果没有搜查到什么,今日吴参将对本将的侮辱,到时候定会向陛下参上一本。”

朱佶依旧是那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让站在身旁的吴云恨的牙牙痒,现在鞑虏攻城的证据都已经板上钉钉,对方却还不承认。

要不是考虑到朱佶乃成国公之子的身份,吴云恨不得当场给他来上一刀,就地正法!

义州卫城内这一场屠杀还在继续,错落的街道跟房屋,让蒙古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望着自己部下瞬间伤亡过半,伯颜帖木儿明白再挣扎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率领着身边亲卫全力朝着城门方向杀了回去。

此时的城门后,已经被倒上火油点燃了熊熊大火,但是瓦刺骑兵顾不上这么多,呆在城中抵抗是必死局面,相反全力勒马往外冲出去,说不定还有一条活路!

大火跟滚滚黑烟,席卷了整个塞外的天空,效果远超了一般的烽火台。身处大同的总兵郭登,望着西北方向出现的烽火,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他并不担心鞑虏攻城,寒冷冬季在大同守军做好准备的前提下,无论多少蒙古人都不可能攻陷义州卫城。

相反他更担心沈忆宸亲信郑祥,带过来的是一个假消息,中了鞑虏的调虎离山之计。甚至哪怕出现无事发生的场景,贸然派兵接管义州卫城防,软禁守将朱佶,同样会在事后产生很大的弹劾危机。

没有爵位的朱勇,依然有着曾经成国公的尊荣,“诬陷”他儿子通敌叛国,相当于是狠狠的羞辱了成国公府一脉,绝对不可能善罢甘休。

庆幸的是一切按照计划发生了,坐实了朱佶是瓦刺内应的身份。

与此同时另外一道难题摆在了郭登的面前,那就是他该如何向朝廷报告,发现鞑虏跟朱记里应外合,想要攻陷义州卫城,夺取皇太子猛可的经过。

难道说沈忆宸派兵来到塞外,没有刺杀太上皇成功,却意外发现了瓦刺大部兵马动向吗?

弑君之举,放在历朝历代都不可能被世人接受,哪怕对方是个昏君。

当然,郑祥不可能说出自己是来刺杀太上皇的,可是结合关外朱祁镇遇刺的经过,郭登这种经验丰富的老将,想要判断出整件事情的脉络轻而易举!

曾经摆在沈忆宸跟于谦两人面前的选择题,现在又摆在了郭登面前。

忠君,还是忠社稷?

“郭总兵,西北方向发生了何事,为何出现了烽火?”

朱祁镇的询问,打断了郭登心中的踌躇,他赶紧抱拳回道:“启禀上皇,鞑虏进犯义州卫,此刻应该正在交战。”

“伯颜帖木儿他真的犯边?”

确定了是义州卫发生战斗,朱祁镇脸上神情写满了惊讶,他始终坚信伯颜帖木儿率领的瓦刺骑兵是护驾的。事实上在九峰沟,他们也击退了突袭的刺客,保障了自己安危。

结果万万没想到,护驾的兵马转头就去进攻大明边城,把自己这个“君王”给置于何地。难道瓦刺营地中伯颜帖木儿那些忠心之举,全部是虚情假意吗?

没有人可以给朱祁镇答案,只能说土木堡一战不仅仅是打断了他的脊梁跟心气,甚至让心智都出现了扭曲,做出许多亲者痛,仇者快的举动。

伯颜帖木儿再如何忠诚于朱祁镇,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个蒙古人的身份,没有忘记大明才是敌人。

朱祁镇身为曾经的大明天子,却忘了!

“上皇放心,臣已经派了重兵防守,定能让犯边鞑虏有来无回!”

郭登见到朱祁镇满脸惊讶的神情,还以为他是担心义州卫城的局势,赶忙信誓旦旦的表达了做好万全准备。

如果让郭登知道,此刻朱祁镇想的不是大明国土,不是戍边将士,而是在瓦刺营地与敌人的私人交情,不知该作何感想……

“朕,明白了。”

朱祁镇重重呼出一口气,然后不再多言。

望着太上皇离去的背影,站在郭登身旁的幕僚突然开口说道:“总戎,属下冒死建议,不应向朝廷如实禀告义州卫之事。”

“沈阁老心怀家国天下,实乃社稷之臣,太上皇却非社稷明君!”

朱祁镇心中想的东西,确实没有明说出来,可神情变化却逃不过有心人的眼睛。

为了这样一位丧师辱国的上皇,去出卖关键时刻通报敌军动向,拯救大同边防的沈阁老,实属卑鄙小人之举,幕僚不屑于为之!

幕僚看出来了,郭登何尝没有看出来,当初朱祁镇被推出来向大同府叩关叫门的时候,他就见识到了这位君王的懦弱跟凉薄。

“本将岂是忘恩负义之人?”

郭登神情严肃的回了一句,沈忆宸明知暴露弑君之举,会遭来诛夷九族的祸端,却为了九边将士跟大明布局,毅然决然派人告知鞑虏犯边的动向。

自己要是当个出卖小人,哪怕死了到了九泉之下,都无颜面对阳和一战阵亡的四万五千弟兄!

从这一刻起,朱祁镇在郭登心中,再也不是曾经那位效忠过的君王!

“派人前往义州卫城统计战果,然后第一时间送抵京师,朱佶这种通敌叛国之人,不能留!”

“是,总戎。”

义州卫城的战果很惨烈,只不过是单方面的,城内蒙古人的尸体密密麻麻的铺满了街道,特别是城门位置尸首更是堆积如山。

伯颜帖木儿靠着人命跟马尸,铺平了燃烧的熊熊火焰,最终有着两千余人在殿后的一千兵马接应下,仓皇捡回来一条性命。

瓮中捉鳖歼灭七千余名鞑虏骑兵,自身伤亡却不足百人,开创了大明立朝以来最好的对外战绩,甚至没有之一。朱佶这个内鬼当的,伯颜帖木儿简直恨不得把他给五马分尸!

他一度怀疑,朱佶是不是有着双面间谍的可能性,否则冬日里这种临时决定的突然袭击,这么被大同守军得知并且提前做好准备?

背后的各种阴差阳错无人知晓,另外一边的大明京师,却迎来了景泰元年的大年初一。对于新君跟新年号的到来,很多百姓除了不适应外,还有着一种迷茫跟期待。

不知景泰元年是否能出现一种新气象。

辞旧迎新,皇城内外各种张灯结彩,妄图以喜庆的装点洗刷过去一年经历的困苦跟悲伤。

朝臣跟命妇们,纷纷穿上了隆重的朝服,准备前往宫中参加正旦朝会以及“朝贺仪”,丝毫没有意识到边关刚刚结束了一场血腥杀戮的战争。

沈忆宸没有穿正三品文官服,而是穿上了御赐的斗牛服,戴上了金花带。

曾经穿这套服饰,有着些许张扬跟炫耀的意味,如今沈忆宸再来穿,已经实属平常。

他不再需要在意朝廷重臣的目光跟意见,因为他自己就是当朝重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