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82 绝处逢生 (二合一)

382 绝处逢生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沉忆辰率领着万余兵马出现在蒙古中军的后方,眼前是数倍于己的敌人。

可是这一次,沉忆辰没有丝毫的担忧跟畏惧,相反他心中隐约有着一种无法压抑的季动跟振奋。自土木堡明军惨败后数月下来,始终处于被蒙古大军给疯狂处境中,如今攻守之势再次完成了转变。

哪怕敌军依旧占据着绝对优势,可这次自己才是进攻者!

“大明虎贲们,前面就是杀我袍泽,掳我同胞,占我疆土的鞑虏。土木堡一战让吾等沦为手下败将,大明天子被俘北狩,甚至就连帝都都被兵临城下。”

“本官不知道尔等心中有多少愤怒跟仇恨,我只想告诉你们一句,现在就是报仇雪恨的时机。用眼前鞑虏的人头跟鲜血,来找回曾经属于大明的彪悍跟勇武!”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明军威武!”

沉忆辰用尽自己最大的力气喊出这段话,无论是战意还是鲜血,此刻都已经沸腾了起来。

“杀!杀!杀!”

回应沉忆辰的,只有这一声声嗜杀的怒吼,明军将士的刀剑已经饥渴难耐。

“杀光他们!”

随着沉忆辰最后一声令下,李达等人率领着士卒,以势不可挡的状态突入到蒙古中军阵营中。

长久以来的优势心理,加之长期作战带来的疲惫,蒙古中军士兵对于袭营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准备,甚至很多人直到明军冲到了眼前,这才反应过来奋勇抵抗。

可是面对饱含恨意跟杀意的明军,这样的仓皇抵挡没有任何效果,李达等人一柄长刀势如破竹,瞬间就把防守的蒙古阵型撕开了一道大口子,越来越多的明军涌入阵中!

战争从来都不是一对一的单打独斗,也没有哪方人数多就一定会胜利的说法,否则历史上就没有那些以少胜多的经典名战。

一旦没有了阵型的掩护,松散的蒙古士兵完全不是明军的对手,后方匆忙的想要驰援,可前方已经出现了溃败,两方对撞在了一起引发更大的混乱。

曾经土木堡出现的兵败如山倒局面,如今在蒙古中军阵营中重新演绎。

“调集瓦刺亲卫上来,临阵脱逃者死!”

望着自己麾下士卒出现了溃败,太师也先双眼通红,完全不敢相信会有这种场面发生。想要阻止溃兵继续冲乱阵型,那只能让亲卫担任督战队的职责,后退者死压住这股风气。

不得不说瓦刺亲卫的忠诚跟战力实属顶尖,他们压阵后硬生生的遏制住了溃败的趋势,让那些本来都准备逃命的蒙古士卒,再度拿起武器转身投入战场。

中军也先能凭借着瓦刺亲卫的纪律性跟执行力稳住局势,左右两翼就没有那么的幸运了,特别是女真三部跟兀良哈三卫驻扎的右翼,几乎是跟明军稍一接触就仓皇逃窜,还大喊大叫的明军主力来袭。

某种意义上来说,沉忆辰仅仅三万多人兵分三路进攻,是一个无比冒险的决策,却在夜色中带来了极佳的效果。蒙古人压根不知道有多少明军来袭,他们只知道左中右三阵纷纷传来了喊杀声,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只有明国京师主力。

伯颜帖木儿率领着瓦刺战兵极力想要维持秩序,可女真三部本就是被胁迫而来的,结果到目前为止肉没吃着,却接连挨了明军的打,哪会有什么死战的意愿。

至于兀良哈三卫这种墙头草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从明成祖时期就归顺大明,老老实实的当了几十年的臣属。现在同样发现便宜占不到,还有把命赔上去的风险。

早知道如此,还不如老老实实跟着大明混,至少比跟着瓦刺太师吃土送命要强!

约束不了这两支仆从军,伯颜帖木儿也没有像太师也先那样,掌控生杀予夺大权,可以用督战队来斩杀逃兵,结果就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右翼出现崩溃。

没有选择余地,伯颜帖木儿只能率领着瓦刺部战兵硬顶上去,否则右翼一旦被明君突破,那么中军数万大军就危矣!

同样的桉例,还发生在蒙古大汗脱脱不花驻守的左翼。只不过相比较右翼仆从军毫无战意,只想着仓皇逃命脱身,鞑靼部本质上还是有着一战之力的。

但与士卒不同,脱脱不花本人没有丝毫血战的意思。

因为他心中很清楚,鞑靼部这些年在瓦刺部的打压之下,底蕴跟本钱已经相差太多。从明国京师开始接连几场大战,已经让鞑靼部伤亡惨重,实力要是再进一步虚弱下去,恐怕自己没死在明军的手上,反倒要先一步死在也先的手上。

“传令儿郎们收缩阵型,不要给蛮子可乘之机!”

面对明军的进攻,脱脱不花向部将昂格尔下达了命令,可这道命令听在瓦刺将领阿木尔耳中,就感到有些无法接受。

这种危急关头你鞑靼部选择收缩防线,不是相当于把明军放过去进攻中军大营吗?

太师到时候腹背受敌,如何能抵挡敌军突袭?

“大汗,这样不行,太师说过左翼一定要挡住南蛮子的攻势!”

急切之下,阿木尔站了出来明确表示反对,他本来就是受也先命令前来提醒脱脱不花防守,现在这种局面如何回去交差?

脱脱不花听到这句话后,简直是勃然大怒,当场就一巴掌拍在桌面上呵斥道:“我是蒙古大汗,也先何时能命令到我的头上了,他算是个什么东西!”

平常时期双方还能维系着表面和平,现在到了要损害部族利益的危难时期,脱脱不花干脆就撕破脸皮。

想当初自己在也先父亲脱欢手中就是傀儡,如今好不容易积攒了力量,怎么可能白白葬送在辽东。想要跟明军血战,你瓦刺部自己上就好了,我鞑靼部概不奉陪!

“大汗,这不是意气之争,蒙古这一战要是输了,短时间内再无踏足中原的可能!”

阿木尔其实心中同样充斥着怒火,不过他却只能隐忍压制,期望能站在战略高度上说服脱脱不花死守。

可是这番话对于脱脱不花而言,没有丝毫的效果。原因很简单,就算是真的入足中原当了皇帝,有没有实权还得看谁手下的兵马更多。

部族战兵是安身立命之本,脱脱不花承担不起伤亡的后果。而且退一步说,如果真的没有踏足中原的可能,那瓦刺部越虚弱,反倒自己鞑靼部崛起的机会更大。

“汉人有句话叫做君无戏言,本汗既然已经下令,就没有收回的可能,你回去禀告太师也先吧!”

说罢,脱脱不花大手一挥,示意阿木尔可以回去复命了。

见到对方这样坚定的态度,阿木尔明白自己多说无益,只能狠狠跺脚然后转身离开营帐。

同时他在心中暗暗发誓,如果瓦刺部能度过此次危机卷土重来,必然要彻底剿灭鞑靼部,让整个漠北万里江山仅尊太师一人!

后方发生的异变,同样让正在攻城的蒙古将士人心惶惶。赛刊王、博罗茂洛海已经接到了太师也先的撤兵命令,只是仗打到了这份上,距离攻陷宁远卫城仅剩下一步之遥,这时候撤退心中有着万分不甘!

“赛刊王,我们真就这么撤回去吗?”

博罗茂洛海朝着统帅赛刊王问了一句,中军大营加上左右翼还有着接近十万兵马,就算明军主力追击来袭,也不至于这么快就抵挡不住。

相反只要拿下宁远卫城,那么自己这边就拥有了城池防守优势,明军在辽东没有立足之地!

“不然你还想要违抗太师命令吗?”

赛刊王神情凝重无比,就如同汉人的皇家无亲情一样,蒙古人在这方面同样不逞多让。

这时候要是抗命不遵,事后赛刊王会死的很惨。

“小的不敢。”

博罗茂洛海赶紧认错,太师也先可能蒙古诸部真正的无冕之王,他怎么敢抗命。

“传令下去,诸部回援中军!”

哪怕心中有着万分不甘,认为攻陷宁远卫城仅剩下一步之遥,赛刊王还是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城墙上的辽东守军,望着本来凶勐进攻的蒙古士兵,如同潮水一般的纷纷退去,这一幕让他们感到万分诧异。

“兄弟们怎么回事,鞑虏这时候撤了?”

“对啊,鞑虏可是连续攻城了十几日,为何会在这时候撤退。”

“他们撤退如此匆忙,难道说后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伴随着这样的疑惑,一名站在角楼上方的弓箭手,此刻发现了在后方的蒙古大阵中,出现了一束束燃起了火光。很明显从这个规模跟火势来看,不可能是什么照明或者篝火,定然是后发出现了险情!

“弟兄们,可能是援军来了,鞑虏大营后方着火了!”

角楼上的弓箭手,用着极其激动的语气,朝着下方城墙的袍泽们宣告这道喜讯。

坚持了这么久,终于看到了活下去的曙光!

短短时间内,这道援军来了的消息,传遍了宁远卫城每一处角落。唯独辽东军高层的脸上,没有底层士兵那种狂喜神色,他们从时间上推算意识到有些不对。

“总兵,京师主力军,应该做不到这么快抵达宁远卫城。”

左副总兵焦礼语气有些疑惑,京师距离宁远卫城高达数百里,这种雪地天气想要十几日抵达,每日至少得步行五十里以上。

单独的急行军勉强可以做到,如果算上敌军断后以及接连大战的疲惫,还有辎重后勤问题,大军这个时间点抵达驰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应该仅仅是先头部队。”

曹义一辈子戎马生涯,自己都数不清楚打了多少仗,对于行军的经验还是无比丰富的。援军能这么快抵达,不可能是主力大部队,只能是快马加鞭的先头部队。

“前锋定然兵马不多,鞑虏攻城士兵撤退回援,他们可能会寡不敌众。”

焦礼脸上浮现出担忧神情,友军马不停蹄赶来驰援,如果陷入了鞑虏的包围中孤立无援,那自己等人还有何颜面称之为大明男儿?

“总兵,还请下令让末将出城接应!”

焦礼一脸决然的抱拳向曹义请命,辽东汉子都是顶天立地的男人,绝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驰援友军赴死。

“总兵,末将愿同往!”

“总兵,卑职亦如此!”

不仅仅是焦礼请命,望楼内其他辽东军将领,意识到友军的危机后,纷纷康慨激昂的想要同生死,共患难。

曾经曹义面对大军围城的局面,在寻得一线突围生机的时候,他选择了利用这个机会弃城逃命。如今又有这么一道选择题摆在了他的面前,是趁此机会突围出去,还是毅然决然的反击?

“罢了,老夫戎马数十年能活到今日,已经是老天爷赏命。”

“传令下去,本帅亲率大军出城进攻鞑虏,接应驰援友军!”

与其让麾下将领带兵,不如自己亲自领军出城作战,至少有着主帅身先士卒,才能让将士们舍生忘死!

关闭许久的宁远卫城城门,在一阵吱嘎吱嘎声音中缓缓打开,一面有些破损陈旧的“曹”字大旗,借助着微弱的火光出现在众人眼中。

宁远卫城中还能勉强作战的一万余将士,此刻已经跟在了曹义的身后,他们将发起亡命一博,朝着蒙古大军死亡冲锋。

常言道绝处逢生,也有可能这便是辽东军最后的生机了。

全力应对沉忆辰部突袭的太师也先,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身后”,会再次出现一支进攻的明军,这让退守下来的赛刊王部,不得不再次调转枪口迎敌。

连续相对立的作战指令下达,让纪律性跟执行力本就不擅长的蒙古大军,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混乱。加之夜色混淆,连传令军旗都看不太清楚,很多士兵就跟无头苍蝇一样,根本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迎敌。

于是乎战场出现一个极其诡异的现象,仅仅不到五万的明国大军,“包围”了还拥有十六七万大军的蒙古兵马。

太师也先非常了解汉文化,此刻他的脑海中只浮现出来一个成语。

那便是四面楚歌!

82中文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