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68 忠于社稷 (二合一)

368 忠于社稷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东主,有援兵来了!”

苍火头也是发现水缸波纹的抖动,他脸上瞬间就流露惊喜的神色。

急速朝着蒙古大营袭来的骑兵部队,不可能是蒙古诸部的自己人,只能是明军!

难道说是京师的李达等人,意识到东主深陷敌营无法脱身,派来一支兵马袭营吗?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的锦衣卫校尉袁彬,同样感受到了大地的异常震动。意识到是大明援军来袭后,立马狂喜跪倒在朱祁镇的面前说道:“恭喜陛下,吾等返回京师的机会来了!”

面对袁彬激动的神情,朱祁镇首先愣了一下,然后才大喜过望的回应道:“朕就知道乃天命所归,定然能重返京师!“

曾经跟随大同“夜不收”离开敌营的机会,被朱祁镇给贪生怕死的放弃了。如今被迫禅位给郕王,他明白如果自己再不返回京师,等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就绝无翻盘的机会。

这一次哪怕就是死,也不能被鞑虏掠去漠北!

相比较朱祁镇等人的惊喜若狂,沉忆辰反倒是还处于冷静状态之中。

从烽火程度上看,很明显现在的京师处于一种危急状态中,随时都有可能被蒙古大军给攻陷,那么这一支明军骑兵从何而来?

当初大公子朱仪率领的那一支吗?

如果是的话,沉忆辰并不希望对方冒着京师沦陷的风险,首先过来袭营拯救自己。而是应该去攻打蒙古大军的侧翼,解除京师目前遭遇的危机。

另外还有一点担忧沉忆辰无法明说,那就是当朱仪等人见到太上皇朱祁镇后,是带着他一同返回京师,还是选择视而不见?

不出意外的话,答桉会是前者。

毕竟对于古人而言,皇权是至高无上的,哪怕对方仅仅是一个太上皇!

伴随着沉忆辰心情的喜忧参半,大地的震撼越来越明显,甚至能听到万马奔腾的轰隆声音。

大营中的蒙古留守兵马,自然也是察觉到了黑暗中有敌军来袭。不得不说瓦刺部十几年的积累跟战绩,让部族的战兵实力有着质的飞跃。

哪怕现在大军出击防卫空虚,他们依然在留守将领的组织下,很快借助营地的防御工事,做好了顽强应战的装备,而没有发生古代夜晚遇到敌袭常见的营啸。

只可惜这一次,他们面对的同样是大明最为精锐的骑兵部队,并且还怀有一雪前耻的愤怒跟战意!

“破营!”

武锐看着近在迟尺的蒙古大营,仰天长啸了一声,勐拉缰绳跃过了营前的拒马,一柄长刀直接让站在旁边防守的蒙古士卒人头落地!

有了武锐身先士卒的破营,跟随在他身后成国公亲卫们,用缆绳配合娴熟的把营门前的障碍给拉开,瞬间大明铁骑如同滚滚洪流般,冲进了瓦刺部的营地。

可能同样的骑兵冲锋野战,蒙古勇士们不输大明虎贲,但是在攻防阵地战中,蒙古士卒的纪律性跟执行力,就远远不如汉家儿郎。

至少德胜门跟西直门前,那种悍不畏死的大明军阵,永远都在蒙古人身上看不到!

明军铁骑杀入蒙古大营后,简直就如如无人之境,把想要抵挡的敌人纷纷斩于刀下。同时按照战前的部署,副将薛绶率领着一队人马,尽量找到蒙军仓储放火烧营。

另外一队由武锐率领,用最快时间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然后找到太上皇朱祁镇跟沉忆辰两人。

漫天的火光很快便从蒙古大营中冒了出来,前方正率兵与石亨进行血战的也先,看着身后大营被明军突袭,脸上的神情可谓是狰狞无比。

他万万没想到,明军还早早埋伏了一支兵马在城外,更加没想到自己隐忍了这么久,中军出动后还是被对方给找到了突袭时机!

眼看着攻陷大明京师的胜利曙光就在前方,难道说自己要功败垂成吗?

“太师,现在该如何应对?”

望着后方营地的大火,阿剌知院的脸上流露出惊慌的神情。

要知道这里可是大明长城内的腹地,而不是在漠北的草原,明国坚壁清野的政策下根本就找不到足够的补给。一旦营地粮草跟牛羊被烧毁,那么数十万蒙古控弦之士,就得陷入断粮的绝境。

简直就是当初土木堡一战,明军断水的场景如出一辙!

而且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那就是当太师也先发现利用朱祁镇叫门无效后,为了抓紧时间突袭大明京师。除了紫荆关外,并没有拿下西北大同跟宣府这两座重镇。

虽然这两座军镇的兵马,基本上都被蒙古大军给打残了。但只要没有彻底剿灭,就有着在关键时刻袭击后路的可能性,到时候局势就危矣!

“大明京师攻陷就在眼前,我不能前功尽弃!”

“阿剌知院,你率领两万兵马回援,本太师要拿下这座明国帝都!”

到了这一步,也先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此时大军退去就相当于之前的努力跟伤亡,全部都功亏一篑。可如果不管营地,蒙军将士们看着后方失守,同样会动摇军心。

太师也先只能期望,明国没有足够的偷营力量,阿剌知院率领的两万兵马跟营地留下来的防守兵力,能够打退明军的进攻!

“是,太师!”

阿剌知院不敢有丝毫的迟缓,得到太师也先的命令之后,第一时间招呼着一批鏖战的蒙古兵马退了回来,然后整队准备回援。

不过混乱的战场上,加之是夜战,想要做到绝对的令行禁止,这个时代没有哪支军队能达到这个标准。慌忙的抽调军队驰援,导致蒙古大军前线出现了一阵混乱。

再加之后方营地燃烧的大火,简直是照亮了半边夜空,与明国京师城头上的烽火,简直是交相呼应。

种种突发事件带来的影响叠加,让本来占据着战场绝对主动权的蒙古大军,攻势陡然缓了下来,给了西直门石亨跟孙镗两部联军,一丝喘息的空间。

“他娘的,鞑虏们哪来的这么多兵马,简直杀都杀不绝!”

石亨喘着重重的粗气,哪怕他是战神再世,面对源源不竭的蒙古大军进攻,此时都有些精疲力竭。

“瓦刺这次集结了蒙古诸部,兵马已然在我大明之上,可谓攻守之势异也。”

听着孙镗还在这里拽文,石亨没好气的回道:“老子才封爵几天,还没享受过荣华富贵,可不能倒在这西直门。”

“不知大司马除了派人夜袭鞑虏大营,还有没有其他后手。”

“京师九门处处告急,武清伯可能要跟本将共赴国难了。”

孙镗脸上流露出一抹苦笑,本以为武清伯石亨过来驰援,自己等人算是得救了。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太师也先把中军都压了上来,集中全力要攻陷西直门。

时也运也命也,期望大明能度过此关危机,这样自己死后也能追封个爵位,蒙荫子孙。

听着孙镗这丧气的话语,石亨嘴上骂骂捏捏的,心中却明白对方说的没错。

如果再没有其他兵马驰援,西直门加上自己这一万多人援军,压根就无法扛住接近十万蒙古大军的进攻。

与石亨跟孙镗的悲观不同,李达看着远处蒙军大营燃起的火焰,脸上却流露出一抹高兴的神情。

“白胖子,向北有救了!”

明军突袭杀入蒙军大营,势必会去寻找沉忆辰这位和议大使。

要知道之前李达等人一直都忧心忡忡,担心太师也先会把沉忆辰给掳去漠北,到那时候想要再营救回来的难度,简直堪比登天。

不管现在局势如何,至少自己的兄弟能逃脱敌营!

“辰哥回来,我定要找他讨一顿酒喝,这几天我可没少替他担心。”

张祺用着长刀杵着地面,身体已经疲惫到了极致,连站稳都有些困难。

不过他的话语依然是那般没心没肺,仿佛就没想过自己接下来的处境。

“喝酒怎能不叫我?本将军在福建可是千杯不醉!”

李瓒顺势搭了句话,他当初在福建水师营地颓废的时候,天天可谓是醉生梦死。

但随着沉忆辰整顿兵马,军纪的约束下,李瓒已经很久没有伶仃大醉过了。

这一仗打完,只要自己还活着,定得好好去醉上一回!

“好,李将军如若缺席,末将定然会咒骂你一辈子。”

“哈哈,喝酒的是老子还没缺席过!”

豪迈的笑声,加上这壮志的话语,成为了这短暂喘息时间的一道别样风景线。

很多士兵都忍不住朝着李瓒方向望了过来,他们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主将们此等局势下,还能这般豪放洒脱,没有把近在迟尺的敌军给放在眼中。

将是兵的胆,孙镗的决然,石亨的勇勐,李达的坚毅、李瓒的豪迈,无时无刻不是在影响着西直门的大明将士。

这也就是为什么,处于极端的劣势下,他们依然还是守住了自己的阵地,守住了身后这道京师九门。

只要日月山河还在,那么大明的江山就在!

另外一边混乱的蒙军营地,武锐这支兵马经历过苦苦寻找后,终于发现了沉忆辰等人所在的营帐。

看着熟悉的面孔,武锐心境一时间可谓是百感交集,他直接扑倒沉忆辰面前哽咽道:“末将武锐营救来迟,沉侍郎受苦了!”

这一幕放在旁边的朱祁镇眼中,却如同惊天骇浪一般,难道这位叫做武锐的明军将领没有看到朕吗?

居然不是首先向朕行礼救驾来迟,反倒是对沉忆辰这般恭敬!

“武将军客气,能再见到你,真好。”

沉忆辰面带笑容的回了一句,能在敌军大营中见到自己曾经的部下营救,确实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咳咳,武将军,别忘了参见陛下!”

感受到朱祁镇被无视的震惊,护卫哈铭赶紧轻咳了一声提醒。

听到这句话语,武锐才反应过来朱祁镇就在旁边,于是赶忙参拜道:“末将卫指挥同知武锐,拜见太上皇!”

“起来吧,你们这次救驾,带来了多少兵马?”

换作是以前哪位将领胆敢这样无视自己,朱祁镇轻则呵斥重则治大不敬之罪。可现在他也明白今时不同往日,礼仪上的细节暂且抛之一边,先询问有多少人再说。

毕竟当初大同都督同知郭登,仅仅派来几个夜不收营救的场景还记忆犹新。

救驾兵马不够的话,自己跟随着武锐出营,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回禀上皇,都督同知朱仪将军,率领了一万骑兵袭营。”

听到有一万兵马,朱祁镇算是重重松了一口气,然后赶紧说道:“好,那便速速带朕回京!”

“是,末将遵……”

就在武锐打算领命的时候,一道声音冷漠的打断道:“武将军,上皇万金之体,恐在突围过程中遭遇刀兵。”

“吾等还是先行撤离,再想办法与鞑虏达成和议,恭迎上皇回京!”

什么?

听到沉忆辰说出这样的话语,武锐万分诧异的望向他,脸上写满了不可置信。

沉忆辰他自己就是出使和议大臣,结果被也先扣留营中,别说是达成和议,就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现在要把上皇留在蒙军大营,日后再来和议迎回京师。

日后还有迎回的可能吗?

别说是武锐不可置信,就连朱祁镇都目瞪口呆的望向沉忆辰,他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个曾经自己钦点的三元及第,会背叛的如此彻底,不想让皇帝回京!

“乱臣贼子!”

朱祁镇怒喝一声,然后因为情绪过于激动,全身都忍不住在颤抖。

“你是奉了郕王之命,来让朕永远都回不了京师吗?”

“既然如此话,那干脆弑君永绝后患,让朕死前好好看清楚你沉忆辰的真面目!”

朱祁镇第一反应,就是沉忆辰得到了郕王朱祁玉的命令,让自己这个曾经的皇帝无法返回京师,威胁到他九五至尊的位置。

只不过他的这番歇斯底里咆孝,得到的回应却是沉忆辰轻轻摇了摇头。

“上皇,陛下却是不想你回京,但他没有下过这样的命令。”

“那是谁阻止朕回去!”

“没有谁,就是我。”

说出这句话后,沉忆辰心中是无尽的苦楚,如果可以的话,他真不愿意自己来当这个恶人,更不愿意面对朱祁镇。

但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

历史上朱祁镇“北狩”瓦刺一年多回京,都能在景泰帝朱祁玉坐了七年龙椅后,完成夺门之变这种绝境翻盘。

现在历史已经改变,此刻朱祁镇得到机会返回京师的话,登基才仅仅月余的景泰帝朱祁玉,绝对无法坐稳自己的皇位,那么京师必将掀起一股皇权争夺的血雨腥风。

蒙古大敌当前,大明却有两个皇帝内斗,要是再次蒙古大军兵临城下,还能守住京师吗?

曾经沉忆辰让叶宗留等起义军将领,做了一道忠义两难全的选择,没想到有朝一日,这个选择题轮到了自己来做。

忠义难全,选择了对朱祁镇尽忠,那么就得愧对家国大义。

现在的大明虚弱无比,它承担不起内耗带来的后果,沉忆辰只能选择天下社稷!

“为什么!”

“朕何尝有一点对不起你?”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朱祁镇的眼眶通红。

除了愤怒外,还有一种情感上背叛带来的痛苦。

“上皇,于私是臣对不起你。”

“可于公,你要为大明阵亡的十几万将士负责,为九边家破人亡的百姓负责,为江山社稷日后的稳固做出牺牲。”

“没有人可以不用承担后果,哪怕皇帝也不行。”

沉忆辰说完之后,狠下心不再把目光看向朱祁镇,转而对着武锐说道:“武将军,也先不是无能之辈,他必然会组织兵马反扑,赶紧撤离吧。”

“武锐,朕命你拿下沉忆辰这个叛臣!”

意识到双方再也无法有调和的可能性,朱祁镇同样撕破脸脸皮朝着武锐下令,打算用自己皇帝的身份来行驶权利。

面对太上皇的圣谕,武锐心中情感异常的挣扎,他从未想过会有一天,自己面临抗旨不遵的场景。

不过紧接着,便是脑海中汹涌的回忆浮现。是沉忆辰出镇福建平叛,拯救万民于水火。

是沉忆辰秉持家国大义毅然别上驰援,才能在土木堡之败的危难时机,扶大厦之将倾。

是沉忆辰面对众人的误解跟提防,始终肩负家国天下,清者自清!

这一刻武锐算是彻底明白了,为何沉忆辰行事乖张叛逆,擅自斩杀朝廷大员,依旧包括叛军在内,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他效死。

皇命,抵不过心中的道义。

“上皇,请恕末将难以从命!”

武锐朝着朱祁镇拱了拱手,然后便拉着沉忆辰等人翻身上马,打算快速率兵离开。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 袁彬跟哈铭等人挡在战马面前,满腔愤慨的说道:“要么带着陛下离开,要么从吾等尸体上踏过去,君辱臣死!”

“撞开,别伤及他们性命。”

沉忆辰默默嘱咐了一句,他选择忠于天下社稷,但并不意味着会轻视诋毁袁彬等人的忠诚。

他们两个相比喜宁这种汉奸,依旧有着属于大明将士的气节跟骨气。

道不同不相为谋,沉忆辰不会朝他们动手。

“是,我明白。”

武锐策马向前,用刀背轻轻的挑开了挡在马前的袁彬二人,然后朝着攻入蒙军营地的大部队汇合。

望着沉忆辰离去的背影,朱祁镇双眼无神的呆呆站在原地,他感觉自己仿佛在做梦一般,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这一幕真的发生了。

近在迟尺的京师,可能未来将远在天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