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64 血性男儿 (二合一)

364 血性男儿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朱祁镇看着沉忆辰那坚定的模样,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可能朱祁镇自己都想不到,会有一天在沉忆辰面前哑口无言,曾经的骄傲跟尊贵随着土木堡一战化为云烟,再也不是那个可以高高在上俯仰众生的君王。

蒙古大军阵营中,太师也先听着明军激昂的战号声,神情从最开始的慎重转换为一种亢奋。

明军出城的数量越多,想要一决死战的意念越强,蒙古勇士们才有一劳永逸把他们给彻底歼灭,从此中原大地再次换主!

“长生天的子孙们,现在明国京师兵马倾巢而出,想要野战取胜,你们觉得可能吗?”

太师也先策马奔驰,绕着蒙古大军的阵营前线大声的询问着,想要听到麾下儿郎们的回答。

“不可能!”

同样惊天的怒吼从蒙古人的嘴中喊出,甚至他们还感受到了一种羞辱。

一群土木堡的败军之将,一群等待屠戮的羔羊,不依靠着城墙像一个懦夫的躲藏,居然还敢出城主动与蒙古铁骑鏖战,简直就是不知死活!

“很好,别忘记明国兵马曾是你们手下败将,别忘记汉人懦弱的如同两脚羊。”

“杀光眼前的明军,攻下南蛮的京师,整个中原花花世界都是属于我们大蒙古的!”

说罢,太师也先勒马停了下来,望着身上这群充满了嗜血渴望的蒙古大军,用着凶狠无比的语气说道:“拿下明国的京师,本太师任由你们肆意三日!”

最后这句话,就是太师也先对于蒙古士卒战胜的嘉奖。

三日肆掠,等同于可以光明正大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人命不如刍狗。

大明帝都,可能就此一战后沦为废墟!

“杀光南蛮,攻陷京师!”

野兽般的咆孝更是响彻云霄,很多蒙古士卒望向京师的目光,都充斥着一股兽行。

“长生天!”

也先最终喊出了这句流传了数百年的蒙古战号,然后剑锋所指,示意大军朝着明军发动进攻。

“长生天!”

无数蒙古将士回应着也先的战后,然后只感觉大地开始震动起来,千军万马朝着于谦驻守的德胜门冲击而去。

德胜门是直面蒙军营地的城门,并且还是明军主帅于谦驻守。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道理,不仅仅汉人懂,蒙古人同样明白。

“结阵!”

望着远处如同黑色浪潮一般席卷而来的蒙古铁骑,主将冯正高呼一声,本来矗立的长枪,纷纷呈现四十五度角斜放。站在最前排的全甲重步兵,双手死死的握住枪柄,如同一道钢铁长城板伫立在德胜门前。

五百步、三百步、两百步!

面对逐渐逼近的敌军洪流,于谦算准距离后大声下令道:“放炮!”

刹那间,城墙上摆放的前装火炮被点燃引信,“彭、彭、彭”的炮鸣声响彻天际,火药燃烧的硝烟把整个城墙都弥漫成烟雾一片。

火炮的实心铁球砸进了飞驰的蒙古骑兵阵中,巨大的动能撞击到士卒或者战马身上,瞬间就化成了一团血雾,然后铁球再继续翻滚向前,又是一名蒙古士兵消失于这个世界上。

只可惜这种原始的火炮,加上实心的炮弹,并不能给蒙古大军带来多大的伤亡,甚至就连停滞的作用都没有。眼神中充满了嗜血的蒙军将士,他们目标只有前方的京师,压根就不在于身边的同袍倒下去。

一百五十步!

“弓弩,放!”

于谦又是一声令下,借助着城墙的高度,弓弩抛射的射程要更远一些。

漫天的箭雨朝着蒙古大军席卷而去,如果这一幕发生在正统初年,靠着皮甲跟棉甲防身的蒙古人,很难抵挡住锋利的箭头。

可是九边重镇十几年来的资敌走私,再加上土木堡战场上二十万明军精锐装备加持,这种抛射力度的箭雨,压根就无法洞穿蒙古士卒身上的战甲以及马甲。

甚至有些蒙古兵身上插着几根箭羽,仿佛跟没事人一样依然奋勇向前!

一百步!

这个距离下,已经能依稀的看清楚敌人的脸庞。

面对战马奔腾扬起的漫天沙尘,宛如一头巨兽般朝着自己杀了过来,德胜门前的明军将士们,很多都下意识的咽了咽口水,来安抚住心中那剧烈波动的情绪。

“弟兄们,稳住!”

一些有过沙场经验的老兵,开始扯着嗓子提醒身边的袍泽。

步兵硬抗住骑兵冲锋,唯一能够倚靠的就是阵型,一旦有人胆怯退缩,那么军阵瞬间就能被蒙古铁骑撕开一个大口子。紧接着要面对的,就是蒙古骑兵的肆意来回冲锋,自己变成毫无抵挡之力的羔羊。

“保持阵型!”

冯正当初随沉忆辰在塞外跟蒙古的血战,有过当初抵挡住蒙古骑兵的经验,他不断的呼喊提醒着身后士卒,绝对不能乱了阵型!

毕竟现在出城迎战的二十万京军,不完全是九门于谦精挑细选出来的“十营团”,那些并非精锐的老营士兵以及外地驰援军,同样被编入了阵型之中。

牵一发而动全身,死战不退才能停滞住蒙古战马的冲锋速度,让敌人丧失掉最大的优势。

五十步!

“火铳,放!”

于谦骑在站马上,神情自若的下达着命令。

“砰、砰、砰”的枪声响起,明军装备的安南铳、三眼铳、鸟铳等等火器装备,纷纷在这个时候发射。

正统年间明朝正好处于冷兵器向火器转型的阶段,神机营装备了足够的火器,但是受限于技术性能,依旧很难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因素。

直到明朝中后期,佛郎机炮这种大型后装火炮的大规模装备,才真正由火器决定了战争的走向。

不过五十步的距离,哪怕火铳还不够先进,准头全凭运气,面对这铺天盖地的蒙古铁骑,依旧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前排的蒙古骑兵齐刷刷的倒下一片!

箭雨对铁甲不好用,火器穿甲效果却要强上太多太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明清时代的甲胃全面转换为棉甲,就在于随着火器的发展,让传统的重型铠甲不堪一击。

相比较之下棉甲更为轻便、舒适,并且防护力面对火器还略胜一筹。

可哪怕冲锋在前的蒙古骑兵倒下了整整一排,依旧无法阻止战马的奔腾。五十步的距离眨眼间就已经越过,前面的明军重步兵长枪阵,开始用着自己的血肉之躯,硬生生的阻挡住敌军的冲击。

“扛住!”

一声声嘶吼从士卒的口中喊出,甚至这个简单的词汇,是很多人留在这个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语。

蒙军的铁蹄并没有随着长枪阵的阻碍而停下,重甲骑兵带来的惯性,瞬间就把第一排长枪兵给淹没了,紧接着就是第二排倒下,再接着就是第三排长枪兵迎敌。

无数袍泽永远的倒在了京师的城墙脚下,很多人昨天还在一起欢声笑语,畅谈着战后拿着军饷去给妻子做一身衣裳,给孩子买两把糖果。

这个简单的愿望,永远都无法实现。

看着一排排士卒倒下,冯正的一双眼睛通红无比。曾经他从来都没有把这些底层士兵,真正视为自己的手足弟兄。可如今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同生共死,明白了什么叫做同仇敌忾。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冯正缓缓的拔出腰间佩刀,望着即将要突破长枪阵的蒙古骑兵吼道:“兄弟们跟我上,死战不退!”

说罢,就身先士卒冲了过去,准备用自己的性命去堵住防线的缺口。

“不退!”

战备的明军士卒,看着袍泽弟兄纷纷倒地,同样红了双眼跟随在冯正的身后杀了过去。

背后就是京师的德胜城门,他们事实上已经没有任何的退路可言。

亦或者说哪怕有,此时也可不能抛弃自己的战友苟且偷生!

“大司马,闽地贫瘠造就了血性男儿,鞑虏何足畏惧!”

中军坐镇的兵部郎中感觉自己全身热血上涌,此刻他终于明白了,为何古人会写出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诗句,战场才是男儿的舞台!

“除了贫瘠造就的坚韧,还有沉侍郎给他们塑造的胆魄!”

于谦整顿过京师的京营,知道在土木堡之变后,三大营驻守将士们那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

将为兵胆!

如果没有沉忆辰在塞外的两场血战,延缓了蒙古大军那不可战胜的锐气,恐怕今日的京师是看不到这么悍勇的一幕。

“沉侍郎确实乃治世能臣,只是有些时候过于锋芒毕露,恐怕会过刚易折。”

兵部郎中脸上神情有些惋惜,从出使敌营就能看出来,沉忆辰在朝中看似如日中天,实则危机四伏。

自古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不知沉忆辰能不能逃过此劫。

听着旁边属下习惯性的谈及官场之事,于谦却没有丝毫聊下去的兴趣。

战场是纯粹的,此刻去议论官场的龌蹉,简直就是洒血的大明将士一种侮辱!

随着冯正率领战备兵马填补,之前及及可危的防线终于稳住了阵型,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终于停下了他们冲锋的步伐。

不过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精锐的蒙古步卒跟随在骑兵的身后,朝着防守的明军发动了勐烈进攻。他们身上的装备,完全不输于京师守军,甚至比老营士兵还要大幅度领先。

加上也先放出肆意烧杀抢掠京师三日的承诺,更是让他们嗜血无比,钱财女人就在眼前,杀了眼前的这群明军,京师就是自己的了!

德胜门前的战场如同一条绞肉机般,无数的士卒在这里倒下。如果此刻能站在城墙上居高临下的俯瞰,就能发现明军的防线还是在缓缓的后退压缩。

不能说将士们没有浴血奋战,可当双方士气旗鼓相当的时候,人数跟装备就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

三万德胜门大军,扛不住五万蒙古大军正面冲击。

“韩斌,率队顶上去!”

于谦望着被压缩的防线,依旧神情镇定无比的朝着山东卫指挥官韩斌下达了命令。

这是德胜门外明朝最后一支战备军,同时也是于谦的护卫军。当他们要出击迎敌的时候,就意味着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不胜则死。

与此同时,于谦缓缓拔出了腰间的佩剑,从身穿甲胃关闭城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做好了康慨赴死的心理准备。

文官从来不仅仅有死谏一条路,于谦视为偶像的文天祥,就以文人之躯一路死战,最终从容就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德胜门外的危急场景,被战场上的传令兵不断通报给京师其他八门守军。

“叔父,我们是否驰援大司马?”

石亨的侄子石彪,听到传令兵的战报后,朝着身旁的叔父问了一句。

于谦下令出城迎战的时候,自己执掌德胜门一营兵马,把石亨安排到了原本都督陶瑾驻守的安定门。

原因是经历过顾兴祖的阜成门战事后,于谦实在不敢相信京营的这群勋戚二代,只能想办法填补京师九门的薄弱环节,避免被蒙古大军给洞穿。

石彪虽然客观而言,也算是武将二代,而且还跟石亨沾亲带故的。但是他骁勇善战,能挽强弓,善用大斧,早年间就在边疆戍边,靠着实打实的战功升任为指挥使,没有参杂丝毫的水分。

面对侄子的询问,石亨犹豫了数秒后,咬牙拒绝道:“不行,安定门的大军不能动!”

石亨此刻也是心急如焚,不说战场的紧急情况,单单于谦对他的恩情,就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恩人身处险境。

可问题是蒙古大军占据着绝对主动跟机动性,他们可以肆意的进攻任何一座城门。如果此时自己率领安定门的兵马驰援德胜门,那么万一有一队鞑虏进攻安定门怎么办?

这就是明朝军队始终无法摆脱的战略劣势,包括这次出城主动迎战,某种意义上也是基于机动性不足的无奈之举,放弃自己的守城优势引诱蒙古大军进行决战。

“那大司马危矣!”

石彪也有些急了,毕竟叔父能从大牢中放出来,后续还加官晋爵武清伯,于谦起到了决定性因素,人怎能不知恩图报?

“战场没有绝对的安全,包括你我!”

石亨依旧坚定回绝。

蒙古二十万以上的兵马,德胜门的空间最多就摆放五万人进攻,意味着还有十五万以上人马行踪未定。

敌不动,我不动,石亨相信于谦的能力跟明军的血性。

五万人打不垮自己的三万袍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