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48 满城缟素 (二合一)

348 满城缟素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太后有旨!”

手捧明黄色卷轴的太监,走到沉忆辰几人面前,高声告知了一句。

“儿臣,臣接旨!”

哪怕已经知道了这道旨意的内容,沉忆辰几人脸上神情依旧是有些紧张,毕竟这可是改立皇帝!

“奉太后圣旨,逢此家国危难之际,宣宗皇帝之子郕王朱祁玉,人品贵重,好贤求治,必能克承大统。着郕王继位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布告中外。”

涉及到家国大事的高度,皇太后的旨意就不能再称之为懿旨,而是得用皇帝的名义下达圣旨。

“儿臣领旨,谢母后圣恩!”

郕王朱祁玉朝着谨身殿内行五拜三叩大礼,然后缓缓站起身来从太监手中接过这道继位“圣旨”。

情绪激动之下,朱祁玉的一双手臂肉眼可见的抖动。

要知道就在仅仅一个月之前,郕王朱祁玉还在考虑着该前往何处就藩。今天发生的一切,对于他而言同样太过于突然,仿佛从天上掉下来一个皇帝之位!

“太后委托老奴还给郕王带了几句话。”

“公公请假。”

“太后期望郕王继位后,能弘济艰难,以安宗社,以慰人心。”

“以及善待太子见深!”

传旨太监说出“太子见深”这四个字的时候,特别加重的咬字,他是代表着孙太后在提醒郕王,不要忘记达成的交换条件,继位后第一时间立朱见深为太子,并且要厚待。

“儿臣谨记母后嘱咐。”

郕王朱祁玉恭敬无比的拱手领命,表现的异常顺从。

嘱咐完郕王后,传旨太监转而把目光看向于谦道:“大司马。”

“公公有何吩咐?”

“太后下令郕王登基事宜,一切交由您来安排。”

“臣遵命。”

于谦首先拱手领命,然后道:“事权从急,臣建议举国哀悼土木堡阵亡将士跟勋戚大臣三日,然后即刻举行登基大礼。”

土木堡之战阵亡名单,随着沉忆辰统帅溃败的亲征军退守京师,将会很快统计出来传达到各家各府。

先不说普通将士的伤亡数据,单单身居高位的朝臣阵亡就足足有五十四位。其中勋戚包括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平乡伯陈怀等七位,沉忆辰的岳父泰宁侯陈瀛同样名列其中。

文臣方面那更是死伤惨重,内阁首辅曹鼐、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左、刑部侍郎张益等等高达四十多位。甚至可以这么形容,大明满朝文武,半数折损在土木堡。

文官集团还能依靠着科举制度,源源不断提供生力军,短短几年后便慢慢恢复了元气。而勋戚集团的多人阵亡,想要晋升爵位就不是那么简单,加之他们身为领军武将需要承担战败之责,事后更是被夺爵数人。

从此大明勋戚集团一蹶不振,沦为跟皇族一样的酒囊饭袋。并且由于在朝中没有勋戚的撑腰,连锁反应导致武将地位一落千丈,后期在文官面前连走狗忠犬都不如!

牵一发而动全身,大明的转折点,就在于土木堡。

“任凭大司马做主。”

传旨太监没有多言,客气的拱了拱手后,便转身步入谨身殿内。

“郕王,时间紧急,那臣就先行告退。”

三日时间要安抚京师军民,悼念阵亡勋戚大臣,以及安排登基大典事宜,于谦必须争分夺秒才能安排妥当。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他还要妥善安置各地驰援的勤王军,以及调派人手转运通州大仓的粮草。否则等着瓦刺大军杀到京师城下,这些粮草就将成为敌军的物资,保障他们后勤无忧。

“那就劳烦大司马。”

“此乃为臣本分。”

于谦没有过多客气,拱手后就大步离去,完全没想着跟郕王多套近乎,让对方牢记住自己今日的从龙之功。

这就是于谦始终没变的傲骨,刚正不阿,不懂逢迎,不搞权术!

望着金色的阳光洒在于谦的身上,沉忆辰默默注视良久,才转而朝着朱祁玉说道:“郕王,你不是想知道我深受皇恩,为何会拥立你为新君吗?”

“没错。”

郕王朱祁玉点了点头,他依旧不相信那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因为你成为皇帝,会比太上皇做的更好。”

“你又如何得知?”

朱祁玉满脸的诧异,他没想到沉忆辰会说出这样一句话。

“未来会给出一个答桉。”

“是吗?”

郕王朱祁玉深思着沉忆辰的话语,他自己都不知道未来能否成为一个好皇帝。

“那沉提督又想要得到什么?”

面对朱祁玉的询问,沉忆辰嘴角露出一抹嘲弄笑容。

“臣想要以天下为己任,开创一个太平盛世,郕王相信吗?”

如果说沉忆辰最终目标是什么,可能真的就是改变历史开创一个太平盛世。

可这个过程当中,将充斥着权力斗争的腥风血雨。

“不相信。”

朱祁玉没有丝毫遮掩,说出了内心真实想法。

每个权臣都是满口仁义道德,句句不离家国天下,当他们真正掌权之后想的却是荣华富贵,做的是谋逆之举。

沉忆辰目前形象在朱祁玉的眼中,毫无疑问更贴近于肆意权臣,而不是治世能臣。

“时间同样会给出一个证明,臣只希望郕王能看在今日的拥立之功,让臣在国难之际面对蒙古铁骑的兵临城下,能做到没有后顾之忧的放手一搏!”

从沉忆辰率兵登陆大沽海防口开始,他时时刻刻就遭受着朝廷的提防跟忌惮。

出征在外还能君命有所不受,京师守卫战就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沉忆辰不想在跟异族血战之时,还要受到后方的处处掣肘。

听到这句话语,朱祁玉目光与沉忆辰死死对视着,仿佛想要看穿对方心中的真实想法。

沉忆辰此人,到底会成为忠臣,还是乱臣!

时间就如同暂停了一般,沉忆辰的目光清澈如水,看不出一丝心虚跟躲避的杂念。

许久过后,郕王朱祁玉才挪开自己目光,看向远方的宏伟宫殿。

“好,本王答应你。”

“另外本王希望沉提督能践行自己今日所言,以天下为己任,成为我大明的中流砥柱!”

这就是朱祁玉未来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基础,忌惮“权臣”的同时却敢于去放权信任对方,而不是让一群好掌控的庸碌无能之辈尸位素餐。

“臣,谢郕王信任!”

沉忆辰朝着朱祁玉深深行了一礼,身为即将登基的帝王,他能做到这一步已然不易。

“退下吧。”

“臣,告退。”

沉忆辰拱手称是,转身走下谨身殿的台阶,让自己沐浴在明亮的阳光中。

只要郕王朱祁玉没有强硬剥夺自己的军权,那么借助京师守卫战,沉忆辰就有立下匡扶社稷之功的机会。同时也将更加牢固的掌控军权,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

公心为国这点,沉忆辰始终没变过,但他做不到于谦那样的纯粹,依旧保留着一份私心为己。

军权是沉忆辰安身立命之本,目前不可能放弃,皇太后孙氏想要用入阁交换掌军的想法,只有成为皇帝后的朱祁玉才能挡下来。

这就是沉忆辰真正想要得到的东西!

望着沉忆辰从宫门走出来,早就已经急不可耐的苍火头等人,瞬间就围了上来询问道:“东主,你入宫没什么事吧?”

“怎么,你们把入宫当做刀山火海了?”

沉忆辰笑着回了一句,要真有事的话,苍火头等人压根就没问出这句话的机会。

“倒也不是,就是小的心里面总感觉朝廷想要对东主不利。”

“回府吧。”

沉忆辰没有跟苍火头等人过多解释,很多东西并不是简单几句话就能说清楚。

可能站在朝廷的角度上,他们心中有着同样的担忧。

坐上马车朝着成国公府驶去,一路上沉忆辰看着道路两旁的民居,很多家都已经挂出了片片白幡,甚至还能隐隐约约的听到哭泣声音。

当幸存的亲征军将士退守京师后,京营门口就已经站满了家中有儿郎出征的民户跟军户,用着无比期待的眼神,想要看着自家孩儿活着回来。

可这种期望大多都要落空,十几万亲征军将士埋骨塞外,他们再也回不了家。

望着这满城缟素的模样,沉忆辰心中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沉重。不仅仅是为亲征军家属们感到悲恸,同样他不知道自己回到公府后,该如何面对自己的妻子青桐。

勋戚大臣的阵亡名单,其实更早于士兵统计出来,但沉忆辰一直没有发往京师,更没有告知陈青桐。

直到得到谕令率军退守京师,沉忆辰才正式把勋戚大臣的阵亡名单呈交朝廷,就是不想陈青桐单独面对这个噩耗。

纸总就是包不住火,该来的也总归是要来的,当沉忆辰的马车停在成国公府门前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一身白衣丧服的陈青桐,正呆呆的站在门口。

距离出镇福建提督军务,已经过去了接近两年的时间,沉忆辰曾经设想过无数次自己回来后,与陈青桐久别重逢的场景,唯独没有想过这样一幕。

跳下马车,沉忆辰一步步朝着陈青桐走过去,望着自己丈夫归来,陈青桐眼泪如同决堤一般,再也控制不住的汹涌而出。

“夫君,爹爹他真的战死沙场了吗?”

哪怕已经得到了朝廷的公报,甚至是先一步回府的成国公朱勇亲口确认,换上了一身丧服的陈青桐,依旧充斥着一种幻想,希望能从沉忆辰的嘴中得到不同的答桉。

“对不起青桐,我去晚了一步。”

望着陈青桐满脸泪水的模样,沉以诚也是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心痛。

虽然跟泰宁侯陈瀛这个岳父的相处时间不多,但沉忆辰记得大婚那日,泰宁侯老泪纵横的把青桐托付在自己手中时候的模样。

从始至终,泰宁侯陈瀛都竭尽所能,替陈青桐找寻一个足以倚靠终身的夫婿,他把自己所有的心血跟寄托都放在了女儿身上。

“不!我不相信!爹爹他说过要看着我养儿育女,要看着自己的外孙读书写字,他怎么可能说话不算话,他从来都不会对我食言的。”

说到最后的时候,陈青桐都已经泣不成声,无数回忆汹涌而来,压的她喘不过气来。

沉忆辰不知道自己能安慰陈青桐什么话语,只能默默站在妻子的身边,让她倚靠在自己的肩膀上面。

“青桐,还有我。”

“我怕,我怕有一天也会失去你!”

陈青桐听到这句话后,死死的抓住沉忆辰手臂不敢松开。

沉忆辰出镇在外的日子里面,她不知道有多少夜晚惊醒,害怕丈夫会出什么意外。

现在父亲战死沙场,沉忆辰就是陈青桐唯一的亲人,可偏偏未来还是要处于担惊受怕之中。

“不会的,为夫曾经答应过岳父,要成为你一辈子的倚靠。”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沉忆辰尽力安抚着陈青桐,其实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何尝不是游走在生死边缘?

外临大敌,内有猜疑,沉忆辰以区区五品文官之身,却做着扭转乾坤之事。

他的每一步,都在如履薄冰,容不得一丝错误。

“夫君,爹爹骗了我,你不能再骗我了。”

陈青桐用着近似于哀求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语。

她并不是什么没有见识的小女子,相反从小就在成国公府内院家塾饱读诗书,学问见解丝毫不下于一般文人士子。

若不是女儿身,陈青桐考科举都没多大问题。

沉忆辰无召领军赴京的举动,她早就已经得知,更明白朝廷对于“谋逆之举”的防范。

如今公爷战败成了待罪之身,爹爹战死土木堡,朝堂之上再也无人可以庇护沉忆辰。

夫君同样危机重重!

“不会的,我们先去泰宁侯府吧。”

沉忆辰明白陈青桐担心什么,他刻意岔开了话题,不想把朝堂之上的压力再带给妻子。

另外陈青桐一身白衣素服站在公府门口,很明显是要前往泰宁侯府戴孝守灵。

自己身为夫君,以及泰宁侯陈瀛的女婿,自然得陪同守孝。

“夫君,你还是先回府一趟,我自己过去就可。”

“我陪你一起去。”

“不,我想跟爹爹单独待一会。”

陈青桐摇了摇头,然后就松开了沉忆辰的手臂,转身上了等候已久的马车。

其实陈瀛的尸骨并没有找到,泰宁侯府能做的也仅仅是立个衣冠冢。不过沉忆辰能理解,陈青桐此刻肯定有着许多话语,想要与泰宁侯的在天之灵倾诉。

她需要一个单独的空间,某种意义上自己也需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