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47 从龙之功 (二合一)

347 从龙之功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启禀太后、郕王,经历过土木堡之变后,瓦刺贼首也先实力大增,目前手下战兵超过二十余万,对外更是号称控弦之士百万。”

“而大同总督西宁侯宋瑛于阳和惨败,令大同边军四万精锐尽失,再加之后续蒙古鞑虏扫荡烽燧边堡,目前的大同军镇仅仅只剩下一座孤城。兵马也由巅峰时期的六万余人,急速下降到目前的不足万人。”

“若大同生变,京师将门户大开,大明北境将任由蒙古铁骑践踏。还望太后、郕王以家国天下为重,以百姓苍生为重,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

沉忆辰康慨陈词的话语,回荡在宽广的谨身殿内,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在场众人脸色均瞬间发生异变。

什么叫做语不惊人死不休,沉忆辰现在就是!

能身处谨身殿的不可能是什么政治白痴,哪怕孙太后这种女流之辈,数十年下来也见识过各种权力斗争。沉忆辰虽然没有明说要做什么,但在场众人都明白他要表达什么。

那就是另立新君,彻底的放弃大明天子朱祁镇!

“乱臣贼子!”

本来还打算与沉忆辰保持体面的孙太后,听到对方嘴中说出要另立新君的想法,立马就怒火攻心大声怒喝出来。

朱祁镇再怎么昏庸,再怎么混账,甚至是为了苟活不惜卖国,他终究是大明皇帝,孙太后的亲儿子。

甚至哪怕皇家不讲亲情,古代讲究的也是一个母凭子贵,孙太后能今天高居后位垂帘听政,靠的就是自己生出了朱祁镇成为了皇帝。

废了朱祁镇,就意味着她这个太后都再无依靠,沉忆辰温顺的外表下,果然包含着一颗狼子野心!

“沉忆辰,皇帝待你不薄,钦点你为三元及第,后更是保你一路官运亨通。”

“如今你不想着如何恭迎皇帝回京,却满脑子废立之事,如何对得起皇帝的恩隆圣卷,真乃忘恩负义之辈!”

沉忆辰都想着废掉自己儿子另立新君,孙太后这下也是彻底不顾体面破口大骂。确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沉忆辰是朱祁镇钦点的嫡系,能有今日成就更离不开皇帝的支持。

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臣子更应该为君王效死,沉忆辰享受皇恩却背叛皇帝,属实是个小人!

面对孙太后的怒火,沉忆辰显得很平静,从最开始他就知道朱祁镇并非明君。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长久的相处下来,更能感受到皇帝身为普通人的那一面,仅仅是个与自己相彷的年轻人罢了。

甚至沉忆辰还曾设想过,是否能改变土木堡的结局,让朱祁镇叛国偷生,大肆屠戮忠臣的历史不再发生。安安稳稳做个守成之君,换来君臣相得共创大明的太平盛世!

但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更何况历史滚滚向前的巨轮岂是那么好改变的?

朱祁镇终究还是变成了历史上的模样,不再是锐意进取的大明君王,而是一个苟且偷生的懦夫罢了!

“太后,如今朝廷动荡风雨飘摇,难道真想看着祖宗基业毁于一旦吗?”

沉忆辰神情漠然的回了一句,然后匍匐在地,展现出一副忠臣力谏的架势。

“一派胡言!”

盛怒之下,孙太后完全保持不了理智的思维。

“就不算你这个乱臣贼子带来的十万大军,京师也有着各地勤王军源源不断驰援,更有靖远伯王骥班师回朝的南征军!”

“大明定能稳如泰山,皇帝同样会安然南归!”

说罢,仿佛是想要找人来印证自己的话语,孙太后把目光看向了殿内的于谦。

现在于谦已经被正式任命为兵部尚书,节制朝廷内外各营兵马,真正的大权在握。只要他不站在沉忆辰那边另立新君,那么就可以保朱祁镇的皇位稳固,更不用受到乱臣贼子的胁迫!

可这一次,孙太后的目光并没有得到于谦的回应,相反他站在原地脸色无比凝重,仿佛正在做着一项非常艰难的决定。

于谦也想要另立新君?

脑海中冒出这个想法,孙太后身形踉跄了一下,她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自己予以重任的于谦,会选择背叛皇帝!

“大司马,难道你也有此想法?”

孙太后开口朝着于谦问了一句,满脸的不可置信。

望着震惊的太后,望着紧张的郕王,望着匍匐在地请命的沉忆辰。

于谦长叹一声,开口道:“太后,社稷为重,君为轻。”

听到于谦说出这句话,匍匐在地的沉忆辰,瞬间感到鼻头一酸。这才是真正的文人风骨,匡扶社稷以民为重,而不是沦为皇家的奴仆忠犬!

“反了,你们都反了!”

孙太后只感觉自己眼前一黑,然后一个踉跄差点没从御台上倒下去。

见到孙太后这副模样,郕王朱祁玉坐不住了,赶紧起身过去扶住道:“母后,朝廷内外还得靠你来支撑,万万不能气坏身子!”

“太后,不管大同府有没有开关献城,蒙古铁骑定然不会再耽搁时间,京师将面对兵临城下的危机。”

“到了那个时候,若是鞑虏把陛下推出来,满城守军将如何自处?”

沉忆辰想到的危机,于谦同样想到了。

边关守将还能装傻充愣,拒绝朱祁镇开关献城的圣旨,等到了蒙古大军攻打京师的那一天,把皇帝朱祁镇摆在阵前,朝廷守军是打还是不打?

万一朱祁镇真彻底不要脸,直接叫门京师,那对于满朝文武跟守军的信心,将是颠覆性的打击,使得人人惶恐自危!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

只有彻底的废掉朱祁镇另立新君,才能确保京师将士上下一心,断绝事后被追究问罪的后顾之忧。

国不可一日无君,其实这个想法早就在于谦的脑海中,现在终于可以说出来了。

“哀家,哀家……”

孙太后惊怒之下,颤颤巍巍的伸出手指向于谦,想要呵斥或者反驳他的话语。

可她却不知道该如何才能驳倒对方。

当年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一句“勿伤吾叔”,让占据绝对优势的朝廷大军畏手畏脚,最终靖难成功明成祖朱棣登基大宝。

现如今占据着绝对优势一方的是蒙古异族,他们推出大明皇帝来劝降,恐怕得到的效果会远甚于那一句“勿伤吾叔”。

如果大明亡了,那朱祁镇这个皇帝回不回来,还有何意义?

“太后,还请以江山社稷为重!”

既然已经走出了这一步,那于谦必然不会生出任何退缩之心。

只见他同样匍匐在地,打算死谏孙太后另立新君。

毕竟在名义上,太后手中掌管着废立皇帝的权力,想要顺利的完成新旧君王交替,就必须得让孙太后点头。

否则哪怕逼宫让新君继位,依然会埋下日后宫闱内乱的隐患。

不过这时候让人更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之前还匍匐在地的沉忆辰,在没有得到太后或者郕王起身许可情况下,自己缓缓的站起身来,然后傲然看向御台上的孙太后跟郕王。

“太后,臣冒死进谏,望拥立郕王为新君!”

没错,这就是沉忆辰入宫最终的谋划,那就是拥立朱祁玉上位,获得从龙之功!

要知道沉忆辰身上朱祁镇嫡系标签,正常情况下是无论如何都洗刷不掉,哪怕未来新君上位,也不可能把自己给视为心腹。

如果再算上无召领军赴京,以及掌控重兵抗旨不遵等等举动,别说是心腹了,恐怕会视为头号大威胁,找到机会就得铲除的那种。

想要改变这种局面,沉忆辰唯一的翻盘点就在于郕王,并且还要拿到从龙之功,才能彻底的转换自己阵营。

郕王与其他皇帝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虽然他无比忌惮权臣专政,但却能以朝政大局为重,压制住自己内心中的猜疑,绝大部分时候都能给予治世能臣充分信任。

就好比他时时刻刻都担心大权在握的于谦会谋反,却直到重病垂死之际,都没有安置罪名迫害对方。反倒是朱祁镇南宫政变复位后,第一时间就报当年于谦另立新君之仇。

沉忆辰不需要郕王与自己多么的君臣相宜,只需要他能铭记住自己今日的从龙之功,然后站在家国天下的大义角度看待自己,就足矣!

沉忆辰想要拥立郕王?

听到这句话后,孙太后瞪大眼睛望向正搀扶着自己的朱祁玉,脑海中浮现出一个惊人的想法。

莫非郕王早就跟沉忆辰私下有过联络,这才出现了千里迢迢驰援京师的举动。同时还能解释的清楚,为何沉忆辰能未卜先知,得知皇帝亲征会失利。

一切的背后,难道都是沉忆辰跟郕王串通好的?

看着孙太后那充满质疑的眼神,郕王朱祁玉此刻内心里面简直是惊恐不已,他从始至终都对皇位没有任何非分之想,更别说联合外臣来谋朝篡位。

沉忆辰为何会突然拥立自己为新君,我朱祁玉也不知道啊……

为了以证清白,郕王朱祁玉赶忙摆手道:“不,不,不,本王有何才何德,敢当此任?”

“再说皇兄他还有子嗣,岂能让帝位沦落旁支?”

面对朱祁玉的推辞,沉忆辰义正言辞道:“国难当头让幼主继位,如何能扶大厦之将倾?”

“并且郕王同为先帝血脉,怎能算作旁支。臣担忧国家,非为私计,只求安抚宗社,告慰人心!”

朱见深目前仅仅是个一岁多的幼儿,让他继位势必得让人监国摄政,毫无疑问这个人大概率会是孙太后垂帘听政。

以目前孙太后对自己的印象,一旦让她彻底掌控朝局,那么后续将有无尽的麻烦袭来。

于公于私,沉忆辰此刻都不能让朱见深继位,哪怕赶鸭子上架,郕王朱祁玉都必须得成为新君!

“臣认同沉提督所言,国家危难之际幼主无法担起社稷重任,愿郕王弘济艰难,安定天下民心!”

于谦此刻也顾不得那么多,直接站起身来认同沉忆辰的拥立。站在家国天下的角度,郕王是目前最好的度过难关人选,没有之一。

面对蒙古大军即将兵临城下的局面,再也容不得有丝毫拖延,必须尽快让新君继位,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看着于谦跟沉忆辰这两个手握重兵的大臣,不谋而合的拥立自己继位大统,郕王朱祁玉在满满震惊之余,心中突然莫名生出了一丝期待。

身为皇族,没有人不向往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不过受限于种种原因,只能把那些妄念野心深埋于心底,不敢流露出分毫,以免惹来杀身之祸。

现在皇位近在迟尺,那一丝丝野心的火苗,此刻被无限的放大。朱祁玉此刻已经意识到,只要自己点了点头,就能成为天底下最为尊贵的皇帝!

“郕王,莫非你想要夺位?”

感受到身旁朱祁玉神态上的变化,孙太后同样明白对方心中,已经有了不该有的非分之想。

无论平常关系如何亲密,无论是否有着母子名分,郕王朱祁玉终究不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当他继承大宝后,皇位传承就将彻底的转向,未来岂会还有归还的可能性?

嫡母,终究不如亲母。

“儿臣……”

朱祁玉本来下意识想要解释,可话到嘴边却没有说出口。

望着眼前神情万分意外的孙太后,朱祁玉默默的松开了自己搀扶的手。

自古君王多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

皇位与亲情之间,朱祁玉终究还是选择了前者。

看着那双松开的手,孙太后呆呆的站立在原地,她已经意识到局势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得到朝廷两大手握重兵的“权臣”支持,另立新君将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哪怕广而告之出去,站在文武大臣的角度,恐怕他们也不希望朱祁镇以皇帝的身份,来到京师九门劝降。

“太后,还请下懿旨,立郕王为帝,遥尊陛下为太上皇。”

沉忆辰趁热打铁催促了一句,现在历史已经改变,他根本不敢确保郕王就一定会继位。

拖下去的话,等到各州府勤王军源源不断抵达京师,特别是靖远伯王骥率领的南征军回朝,那自己就没有现在掌控的绝对优势。

既然如此,那必须现在就把另立新君给坐实了,孙太后的懿旨至关重要!

听到沉忆辰这堪称“逼宫”一般的催促,孙太后明白木已成舟,自己不可能再改变郕王继位的结果。

眼神逐渐由呆滞转变为清明,孙太后昂首站直了身子,用尽最大力量维系着身为当朝太后的威严,一字一顿朝着沉忆辰说道:“好,哀家可以下懿旨立郕王为新君,不过当郕王继位之时,必须要立皇帝子嗣朱见深为太子!”

这就是孙太后最后的交换条件,朱祁镇的皇位肯定是保不住,那么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他儿子未来的皇位。

相比较郕王这个名义上的儿子,朱见深才是自己的亲孙子,才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

对于这个条件,沉忆辰没有说话,他也没有资格插嘴,只能把目光望向郕王朱祁玉。

“儿臣临危受命,怎会贪图皇兄的帝位,百年之后自当把祖宗基业交还给皇侄!”

朱祁玉没有丝毫犹豫便答应了下来,因为此时的他,还没有品尝到帝位带来的至高无上权力。

同时朱祁玉更清楚,要没有孙太后的支持,那么自己这个皇帝之位是坐不稳的。

毕竟皇兄朱祁镇,依然还活着!

“你们出去吧,哀家会下达懿旨。”

尘埃落定,孙太后朝着众人摆了摆手,然后背转过身来,眼泪止不住的流淌下来。

她不想让郕王跟朝臣看见自己的软弱一面,更恨自己无能守不住儿子的帝位。唯一让孙太后感到欣慰的是,孙子朱见深将被立为太子,希望他日后能成为明君,洗刷自己父皇的耻辱。

“儿臣、臣告退。”

郕王跟沉忆辰几人拱手退出谨身殿,等待着孙太后平复情绪下达传位懿旨。

可站在殿外望着洒满阳光的紫禁城,三个人内心里面均是心事重重。

相比较沉忆辰跟郕王的心情复杂,于谦相对而言简单许多,他只担心权力交接的过程是否顺利,郕王能否担起大任守住京师,庇佑万民!

沉默许久后,郕王朱祁玉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疑惑,朝着身旁的沉忆辰问道:“沉提督,你深受皇兄恩泽,为何会选择拥立本王为新君?”

有没有跟沉忆辰私下勾结,别人不知道,郕王自己还能不知道吗?

两个人压根就属于八竿子打不着,甚至第一次见面,还是沉忆辰孤身入宫的时候,对方却毅然决然的当着皇太后的面,用着大不敬的态度拥立自己为新君。

朱祁玉想不明白为什么,亦或者说他想知道沉忆辰要得到什么。

“因为这个时刻,只有郕王你才能稳住京师民心。”

“仅仅如此吗?”

朱祁玉很明显不相信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于是开口追问了一句。

可就在这个时候,谨身殿内一名太监走了出来,手中捧着一道明黄色的卷轴。

毫无疑问,这便是立郕王朱祁玉为帝的懿旨。

大明江山,很快将翻开新的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