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37 荣辱与共 (二合一)

337 荣辱与共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朱”字帅旗的明军骑兵部队,是成国公杀了个回马枪驰援吗?

毕竟明朝自朱棣后,就没有皇族领军的可能性,勋戚里面朱姓并且还掌控骑兵部队的,只有成国公朱勇一人。

可问题是鹞儿岭一战,成国公部伤亡惨重,几乎可以说是成建制崩溃。再加上联合沉忆辰的驰援军,又与瓦刺大军进行了一场大战,不经过大幅休整跟补充兵员,短时间内很难再重返战场。

“提督,是公爷来了吗?”

武锐看到那面“朱”字帅旗后,神情激动无比。

对于他而言,成国公已经不仅仅是主帅上官,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

成国公在,明军的旗帜就不会倒下!

沉忆辰没有回答武锐的询问,之前他派信使已经明确向成国公部下达撤退命令,理论上这时候不会出现在土木堡的战场。

但这大规模的明军骑兵做不得假,只有成国公部才拥有如此兵马。

瓦刺亲卫同样发现身后出现了明国骑兵援军,主将博罗茂洛海漠北征战多年,并不是什么没有经历过生死危机的雏儿。

只见他临危不乱的朝着瓦刺士兵下令道:“蒙古儿郎们,明国又来了一批送死的南蛮子,来年想要水草丰美正好缺了这上等肥料,今日就用马刀让他们有来无回!”

身为最强蒙古部族的亲卫,瓦刺士兵此刻的心态就跟主将博罗茂洛海一样,丝毫没有把明军驰援骑兵给放在眼中,相反还流露出一副狂热模样。

杀的明国蛮子越多,日后攻陷京师、逐鹿中原的阻力就越小,曾经祖宗们享受过的中原花花世界,现在也该轮到自己去好好爽一把了!

“逃窜的明狗还敢回来?”

“杀光他们!”

“长生天保佑!”

此起彼伏的呼喊声从蒙军阵营中响起,瓦刺亲卫不愧为顶尖精锐,干净利索的完成阵型切换,分出了一部分士兵转头去迎战后方出现的明军。

“机不可失,武锐你组织兵马,击溃面前的蒙古鞑虏。”

“趁他病,要他命!”

沉忆辰同样陷入了一种热血上涌的状态,哪怕再怎么精锐的部队,遇到从后方突然出现的敌军,都不可能精准的完成分兵部署。

要么就是正面阵型薄弱,要么就是后背防卫空虚,腹背受敌乃兵家大忌之事,岂是那么容易应对的?

自己遭遇过的困境,现在该让蒙古人尝尝滋味了!

“是,提督!”

武锐领命之后没有二话,立马让传令兵亮出来进攻的令旗,同时嘹亮冲锋号角再次吹响。

援军的出现,不仅仅是给了沉忆辰喘息的时机,更让殿后军团士气大振!

这就是为什么早在先秦时代,诗经就会“无衣”这样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的战歌。穿着同样甲胃的战友,拿着同样戈矛的兵器,就注定了生死与共!

“大明的勇士们,驰援的袍泽弟兄来了,该到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时候了。”

“鞑虏从来都不是大明的对手,他们才是我们眼中待宰的猪羊,杀过去!”

沉忆辰声嘶力竭的呼喊着,他无比清楚击溃的机会只有一次,待也先反应过来派兵增援,连同驰援的成国公部兵马在内,都将面临寡不敌众的局面。

横刀立马,只有勇者,才配在战场上活下去!

两方士兵再次嗜血的厮杀在一起,相比较之前面对瓦刺亲卫冲锋,沉忆辰殿后骑兵只剩下苦苦支撑的份不同。

这一次,明朝骑兵已经能与蒙古骑兵战个旗鼓相当,甚至隐约中还占据着上风!

战场局势的陡然生变,让站在高处指挥的太师也先,脸色由之前的自信从容,变得有些慎重严肃起来。

不过他依旧信任着自己的部族亲卫,哪怕明军有了驰援部队加入,数量上开始反超占据着优势,依然无法战胜蒙古真正的勇士。

论骑兵作战,长生天的子孙不输于人!

“没想到成国公还有余力领军驰援,真是老而弥坚。”

太师也先打心里称赞了一句,因为早在鹞儿岭大战后,他就已经得知了成国公朱勇的伤势。这位大明国公遭逢惨败,还带伤作战打了一场,现在更是重返土木堡驰援。

老将的坚韧跟顽强,可谓在成国公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不是成国公,是朱仪!”

站在也先身后的朱佶,却给出了不同答桉。

虽然都是打着“朱”字主帅旗,并且站在远处也无法认清楚领兵统帅是谁。但是身为公府子弟,朱勇跟朱仪帅旗上的纹路细微区别,沉忆辰跟也先分辨不出来,朱佶怎么可能不知?

“看来兄弟情深啊……”

也先略显揶揄的回了一句,他心中不由有些好奇,如果成国公知道自己三个儿子,正处于战场的敌对面,会作何感想?

“赛刊王,传令下去全军突击,攻破明军防线!”

蒙古具装骑兵被明军用步阵挡住,侧翼突袭的瓦刺亲卫现在又陷入了鏖战之中,等于说在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战果。

与之对比的是明国皇帝率领的亲征军,也先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彻底击溃敌人,相比较之下沉忆辰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我这就是杀穿明军的阵列!”

赛刊王信心满满的领命离去,在他看来明国十几万亲征军都如同土鸡瓦狗,不到三万的殿后军又能撑多久?

覆灭只是时间问题。

蒙古大军压阵,让正面防守的山东、福建两卫将士压力倍增,铺开后单薄的防线缺乏足够收缩空间,一旦撑不住崩溃连后撤的余地都没有,将直接被蒙古人撕开一道口子。

“兄弟们,沉提督已经帮咱们挡住了侧翼,吾等哪怕就是战死沙场,也不能让沉提督身后出现蒙古鞑虏!”

“这几年沉提督照顾的恩情,如今到了该偿还的时候,扛住啊!”

孟大跟伍东等将领,一遍遍的鼓舞着士气。

沉忆辰出镇山东、福建这几年,对于改变感受最深的可能还不是当地百姓,而是卫所军户们。

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甚至需要卖儿鬻女的极端困境,到沉忆辰来了之后慢慢补足拖欠的银粮,并且后续均做到了足饷实发!

当兵的大多没有读过书,不知道什么家国天下的大道理,但他们却很清楚谁给了自己一口饭吃,谁又救了父母妻儿的性命。

沉提督如今都到了亲自上阵杀敌的境地,难道自己要成为拖后腿的那个吗?

“孟将军不需要多言,老子今天死战不退!”

“没错,这条命就是沉提督给的,救命之恩哪个没良心的敢忘?”

“要动沉提督,鞑虏小儿先从老子尸体上跨过去!”

“还有我!”

压根就不需要孟大跟伍东的鼓舞,战场的卫所士兵们早就群情激昂,没想过什么苟活的事情。

这幕上下一心的场景,让留在主阵中坐镇中枢的冯正情感复杂无比。他始终有着自己加官晋爵的私心,不愿意彻底的臣服于沉忆辰,很多时候都处于一种别扭状态中。

但土木堡一战,让他真正明白什么叫做兄弟袍泽,让他明白了何为军人荣誉,更加体验到了什么是生死与共!

可能这才是真正的将士同心吧。

“福州卫的弟兄们,本将将与你们死战不退,哪怕共赴黄泉。”

曾经的犹豫彷徨跟功利思维,冯正在这一刻终于彻底的放下了,能与沉提督这样的上官以及身边的这群士卒共生死,何其幸哉!

“说得好,共赴黄泉!”

孟大朝着冯正高举拳头,来表达自己的尊重。

身为曾经的部下跟现在的同僚,没有谁比孟大更了解冯正这样的将门子弟,说出这番话所需要的勇气跟决心。

当他愿意把后背交给袍泽的时候,就不用再去计较过往种种,人该向前看。

滔天的战意面对强大的敌人,福建跟山东两卫士兵,无论蒙古骑兵如何冲击,仿佛就跟脚下生根一样牢牢钉住了地面,始终维持着阵型奋勇杀敌。

另外一边的骑兵对决,此刻也逐渐有了胜负手走向。瓦刺亲卫的精锐程度确实当世顶尖,正常情况下打沉忆辰率领的福建骑兵,简直可以以一敌三。

但问题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很多东西不是简单的战斗力加减乘除就能得出胜负。

就好比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二十二万大明精锐,战前理论上蒙古人不避其锋芒的话,灭族差不多都够了。

结果呢?

太师也先率领着的蒙古大军,以极其轻微的代价打崩了亲征军,并且还俘获了明朝皇帝,完全称得上大跌眼镜。

瓦刺亲卫便是如此,腹背受敌两面夹击,让他们丧失了整备队形来回冲锋的能力。战马还没提起来速度,就要面对另外一方明军的攻势,处于极端的不利情境下。

依靠着骁勇跟军纪,瓦刺亲卫硬抗住了几轮明军冲锋,可援军迟迟无法攻破明军正面阵营,导致他们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再这么打下去,不说全军覆没,至少伤亡惨重跑不了!

瓦刺亲卫的伤亡,带来的后果不仅仅是整体战斗力下降,还会让也先的瓦刺部,丧失对于其他蒙古部族以及臣服的小部落的威慑力。

毕竟太师也先号令蒙古三部最大的短板,就在于他没有黄金家族的血脉,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蒙古大汗。

用中原历史来举例,也先的举动更像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法统上的缺失,让也先就只能用绝对的实力去硬压,部族亲卫乃根基所在,他不可能接受太大的伤亡。

“下令瓦刺亲卫撤退,阿剌知院你率军接应!”

也先能统一蒙古,就在于他的审时度势跟多谋善断,发现无法获取计划中战果,那么就毅然决定放弃减少损失,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听到也先下达撤兵的命令,朱佶顿时感到无法接受。

现在沉忆辰跟朱仪就在眼前,拿下他们甚至能比直接杀了成国公朱勇还有效。

毕竟父亲大人一辈子最看重的是家族传承,秉持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观念。

如果能做到让朱仪跟沉忆辰死在他的面前,使得成国公一脉断爵绝嗣,那自己眼睁睁看着母亲赐死的悲痛欲绝,就能让父亲大人也好好品尝一番。

这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太师,只需要再进攻半个时辰!”

“不!只需要再进攻一刻钟,沉忆辰殿后军本部必然会崩溃,到那时候这支明军就将被蒙古勇士剿杀殆尽!”

“功败垂成之际,万万不能撤兵啊!”

对于朱佶急切复仇的心态,也先很能理解。甚至对于他反对撤兵的理由,也先同样部分认可。

但哪怕全歼了包括明国援军在内的三万多人,战果放在也先心中依旧比不上自己的一万部族亲卫,那才是他的立身之本。

并且退一步说,击败明国的亲征军,以及俘获的皇帝朱祁镇,也先的战略目标早已超额完成。

他现在更需要时间,来消化土木堡一战带来的成果,以及后续好好利用朱祁镇这张“肉票”。放沉忆辰一马并不影响整体大局,待蒙古大军打扫干净土木堡战场。

未来明国要面对的,将是一支更为强大的蒙古大军!

到那个时候,也先想要的就不是吃掉沉忆辰殿后军几万人那么简单,他要的是整个大明江山!

“朱佶,本太师既然答应过会帮你复仇,就绝不会食言。”

“最多一个月,你就能看到蒙古大军兵临京师城下的场景,到那时无论是成国公也好,沉忆辰或者朱仪也罢,都将成为瓮中之鳖。”

“三年你都忍过来了,还急于这一时吗?”

说罢,也先还轻轻拍了拍朱佶的肩膀,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用意跟难出。

朱佶不在乎什么瓦刺亲卫的伤亡,早已迫不及待想要置成国公父子于死地。但他心中更清楚,自己没有跟太师也先讨价还价的本钱,更无法左右战场局势。

多年隐忍,不得不说让朱佶相比较之前的纨绔子弟形象,变得阴沉跟稳重许多。他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压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点了点头道:“一切任凭太师安排。”

“很好,那你也该返回明国了,后续本太师还需要你的大力相助。”

如今追击战事接近尾声,也先还需要朱佶继续充当内应,再不返回明国的话就容易引人生疑。

“是,太师。”

朱佶躬身应了一句,便缓缓退去身影消失在瓦刺大军中。

**有的牛角号响起,听着从指挥中枢方向传来的鸣金收兵信号,博罗茂洛海心中憋屈不已。

瓦刺亲卫多年来南征北战未尝败绩,如今在自己的主场上却无法击败明国骑兵,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但太师也先的权威不容置疑,哪怕心有不服想要继续战下去,博罗茂洛海也不得不听从号令收兵。

与此同时,阿剌知院率领着蒙古援军来到阵线外围,但凡沉忆辰敢冒险追击瓦刺亲卫扩大战果,迎接他的将是泰山压顶一般的碾压。

别忘了,太师也先手中足足还有着十多万后备军修整,现在战场上的追击兵马,远远不是他的全部实力。

“提督,蒙古人撤了,他们被打怕了!”

望着瓦刺亲卫收缩战线往后退去,武锐神情激动无比!

这可是蒙古最为精锐的瓦刺亲卫,并且还挟大胜之威前来一战。自己不但硬生生在劣势局面下顶住了对方进攻,获得驰援后更是展开反攻打退对方。

事实证明,草原上的霸主依然不是什么蒙古骑兵,还是我大明的铁骑!

“大哥,要不要我们追杀过去!”

白胖子张祺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张狂无比的朝着沉忆辰询问一句。

宜将剩勇追穷寇,趁他病就得要他命!

“撤兵!”

沉忆辰面对一群亢奋的部下,却始终保持着冷静思维。

远方阿剌知院率领的接应部队已经列好队形,只要自己敢出阵追击的话,必然会面对蒙古大军的攻势。

而且这一战下来,只能说战略上获得了胜利,战术上伤亡惨重。

沉忆辰五千殿后骑兵,现如今还骑在马上的可能不足两千,两万殿后的步军,就目前情形来看伤亡过半。

一场无比壮烈的惨胜!

就在张祺想要继续争取的时候,李达的声音从背后传来:“收拢士兵,趁蒙古人喘息之机,脱离战场快速撤退。”

身为中高层将领,并且常年在辽东亲临一线,李达自然明白现在局势依旧处于危险之中。

击败瓦刺亲卫就是最好的撤退时机,这种时候还想着追击扩大战果,简直无异于自寻死路。

“是,守备。”

经过沉忆辰跟李达的双重拒绝,白胖子张祺瞬间冷静了下来,开始抓紧时间收拢士兵搬运伤员撤退。

“向北,你没事吧。”

李达顺势来到沉忆辰身边,关切询问他的伤势。

本来在战场亢奋的情绪主导下,沉忆辰完全忘却了身上的刀伤,结果经过李达这么一提醒,肋骨间钻心的疼痛直冲脑门,让他下意识就想要蜷缩身体。

不过意志还是战胜了疼痛,沉忆辰身为主帅绝对不能流露出软弱的一面,他只能咬了咬回道:“无妨。”

几乎就是在沉忆辰话音落下的瞬间,一道陌生又熟悉的声音传到耳边:“比几年前刚毅了许多,如今更像是一军主帅,而不是那个大明魁首。”

听到这道声音,沉忆辰抬头顺势望去,一身戎装的朱仪出现在自己的眼前。

相比较三年之前,现在的朱仪身上气势愈发的老练沉稳,脸上的神色却有些沧桑,看来戍边生涯同样给他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原来那面朱字主帅旗是你。”

“意外吗?”

“确实很意外。”

沉忆辰点了点头没有否认,他一直认为会身犯险境驰援自己的,只会是成国公朱勇,没想到会是朱仪。

面对沉忆辰的坦然承认,朱仪脸上却浮现出一抹嘲弄笑容。

“还记得最后一别,我与你说过的话吗?”

“向北,我不是你所想的那种人。”

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沉忆辰脑海中浮现出朱仪自服毒,躺在病榻上运筹帷幄的场景。

那个时候的沉忆辰,心中只剩下深深的忌惮,担心来日朱仪会把同样的手段用在自己身上。

毕竟公侯世家本就没什么亲情可言,再加上自己婢生子的身份,恐怕就连朱仪都无法昧着良心说出有深厚的兄弟之情吧。

可现在沉忆辰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朱仪领兵驰援是为了那名义上的兄弟血脉,还是另有所图,人心谁又能轻松看透?

“谢谢。”

“谢谢你救了我跟众将士。”

沉忆辰百感交集的朝着朱仪道了声谢,曾经他面对成国公朱勇的父子亲情感到迷茫,如今他对这陌生的“兄弟”之情,同样不知道该如何自处。

“我们是兄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听到这句熟悉的话语,让本不打算多言的沉忆辰,望着朱仪问出了一句心里话:“如果我没有利用价值,更带给不了成国公府荣辱与共,你还会选择冒险驰援吗?”

“那我反问一句,如果今天是我殿后掩护大军撤退,你会领军驰援吗?”

“会。”

沉忆辰很肯定的给了答应,然后补充道:“但不是为了成国公府的荣辱,而是为了大明将士跟家国天下!”

“我也会,但除了大明将士跟家国天下,还有你身上流着成国公府血脉!”

出乎意料的答桉,让沉忆辰有些慌乱跟不知所措。

他除了李达这群情感上的兄弟外,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自己拥有血脉上的“兄弟”。

可能是看出了沉忆辰的迷茫,朱仪脸上露出一抹苦笑道:“向北,终有一天你也会开府建衙,到那时候便能理解父亲大人,同样能理解我为何这样做。”

“人生在世,当你享受了家族带来的荣耀,便要承担起家族赋予的责任。”

“曾经这份责任属于父亲,现如今传承到了我的身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