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36 兄弟齐心

336 兄弟齐心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杀光这群蛮子!”

太师也先同样拔出了自己的弯刀,他很清楚想要剿杀撤退的明军,就必须击溃眼前这支殿后部队。

并且沉忆辰乃明朝驰援军的主帅,拿下他就将复刻俘获明朝皇帝的奇迹,从此明国北方再无可战之兵!

奔腾的战马撼动着大地,殿后军的重甲将士们双手死死握住长枪,一排排的耸立在荒原之上,将用血肉之躯硬生生的扛住蒙古骑兵的冲锋。

他们身后是明军的强弓劲弩,以步弓跟强弩的射程优势,来压制住蒙古骑兵的马弓,逼迫敌人无法使用最为擅长的骑射战术,避免被无限制的“放风筝”消耗。

事实上中原农耕民族跟草原游牧民族战了上千年,对于骑兵进攻方式的破解之法,早就已经了然于心。

但是有应对办法,并不代表着就能轻松应对,步兵对骑兵始终存在着天然劣势。一旦防线出现漏洞,就会带动整个军阵的崩溃,茫茫荒原上没有结阵的步兵,下场可想而知。

唯一的取胜之道,只有两个字,那便是纪律。

严密的阵型、精锐的武器、高昂的士气、以及铁一般的纪律,就是步兵面对骑兵的立身之本!

千年来几乎是明牌的战法,太师也先怎会不知?

他派出去打头阵的蒙古骑兵,不是常规的轻甲骑射部队,而是之前在鹞儿岭击溃成国公部的具装骑兵!

并且有了明英宗朱祁镇这个运输大队长的支援,太师也先的具装骑兵部队,无论装备质量还是人员数量,都得到了一次质的提升。

现在也先手中这支王牌重甲骑兵,比鹞儿岭要更加的精锐跟强大,瓦刺的铁骑要在正面击溃明军防线!

阳光照射在战甲上,折射出一种别样的金属美感,长枪阵的老兵们看到敌军的具装重甲,明白第一轮的冲击力将会无比惊人。

于是纷纷打气高呼道:“弟兄们握住手中长枪,这次势必让鞑虏有来无回!”

“都给老子站稳了,别像没吃饱饭一样腿脚轻飘飘的!”

“沉提督这两年来好吃好喝招待着,咱得拿出来点本事给他看看!”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沉提督就在后面看着,谁怂谁就是孙子!”

相比较士兵们的加油打气,孟大这名战场老兵却稳如石佛,精确计算着蒙古具装骑兵抵达军阵的距离。

五百步、三百步、两百步、一百五十步。

“强弓,放!”

随着孟大的一声令下,殿后军阵营中的八斗及其以上的强弓手开始松开了弓弦,漫天的箭雨朝着蒙古具装骑兵飞射过去。可这种极限距离的抛射面对重甲,除非特别倒霉射中了缝隙处,几乎是没有多大的杀伤力。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一百步,弩箭,放!”

先秦汉唐时期那种射程高达数百步的强弩,到了明朝中后期跟清朝,随着火器的逐渐普及,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哪怕明朝前中期以弓弩为主,也仅仅只复原了宋朝的神臂弩,射程被压缩到了百步左右,不过箭头的穿透力却达到了常规弓箭的两倍以上。

强弓的抛射几乎无法对具装骑兵的重甲造成任何损伤,强弩的短距离直射,终于破开了蒙古骑兵重甲的薄弱处,冲锋在最前排的士兵纷纷应声倒地,然后被马蹄给践踏成为肉泥。

但百来步的距离,对于骑兵冲锋而言,不过是十来秒的事情,强弓劲弩压根就齐射不了几轮,转瞬间便冲到了明军的跟前。

“迎敌!”

伴随着孟大最后一声号令,前排长枪手纷纷把枪尾插在了泥土之中,以四十五度角对准了冲刺前来的蒙古具装骑兵。同时身后的弓弩手们,开始拔出了腰间的刀剑,准备跟冲进来的骑兵展开近身肉搏。

沉闷的撞击声在明军阵地各处不断响起,重装战马奔驰带来的冲击力,甚至能把最前排的士兵给撞飞数米之高。

望着前方战阵的残酷景象,沉忆辰下意识紧紧握住了剑柄,这是大明最骁勇的战士,这是汉家最血性的男儿,可这一战过后无数人将长眠在荒原大地上,化为历史的一抹尘埃!

长枪阵的血肉之躯,终究还是停滞了蒙古具装骑兵的冲锋,没有了速度的加成,骑兵就不再是古代兵种的“战争之神”。

刀斧手趁机而上,直接斩断蒙古战马的马腿,骑在上面的重甲骑兵顺势而倒。还没等挣扎着站起身来,就有无数把利刃洞穿他们的喉咙,再也发不出任何的声响。

望着自己最为强悍的具装骑兵,居然没能洞穿明军的阵型,太师也先脸上的神情,终于浮现出一抹凝重。

与此同时,之前鹞儿岭退去的黑衣人,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了也先的身后。

“太师,沉忆辰没你认为的那么好对付。”

“你这是在称赞对手吗?”

也先没有回头,语气中却有些意外。

“称赞?”

听到这个词语,黑衣人脸上出现一副自嘲冷笑。

“是我曾经小看了这个婢生子,才会沦落到今日的下场,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听到这话,也先却不以为然的说道:“本太师就算小看了他又如何,实力才是决定胜负的唯一因素。”

强者自然有强者的自信,太师也先用了十年时间一统蒙古,降伏女真,威压朝鲜,纵横漠北万里河山。

如今更是兵不血刃的赢下国运之战,俘获了明朝至高无上的皇帝朱祁镇,又岂会把沉忆辰摆在同一级别的对手位置?

战场的僵持只是暂时的,很快部族亲卫就将从侧翼杀入明军阵营,那时候就是南蛮溃败的开始!

“太师兵强马壮,自然不用把沉忆辰放在眼中。”

身后黑衣人恭维了一句,然后继续说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如果能击溃沉忆辰的驰援军,能否把成国公父子几人交给我?”

一直神情自若的太师也先,面对黑衣人这话,脸上流露出一股玩味的神情。

然后转过身来问道:“怎么,你打算弑父杀兄吗?”

没错,一直站在太师也先身后的黑衣人不是别人,正是成国公府的二公子朱佶!

“何为父兄?我只知道杀母之仇,不共戴天!”

朱佶满目狰狞,当年国公夫人林氏赐死,他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下人套上白绫吊死。

那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父亲大人,面对自己的哀求跟哭喊,就站在屋内冷血无情的望着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

同床共枕二十余年的枕边人,朱勇又何时挂念过夫妻之情?

你不仁,我不义,从此没有什么父兄的说法,只有敌人!

也先没有兴趣介入成国公的家事,不过朱佶这副仇恨的模样,倒是很合他的心意。

能在明军决策层身边,埋下一颗暗桩,带来的收益不可想象。

这一次能全程掌控亲征军的动向,除了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前期充当了回双面间谍,提供了重要情报外,后期朱佶称得上功不可没!

“好,我答应你。”

太师也先非常爽快的应了下来,明朝皇帝都已经在手,一个成国公彰显不出价值了。

就在也先话音落下的瞬间,博罗茂洛海率领的部族亲卫,终于绕到了沉忆辰殿后军的侧翼。

传统的蒙古控弦之士,其实就跟明国的卫所军户一样,平常时期处于一种半农半兵的状态。只有在部族首领或者大汗征召的时候,才会拿起武器随军作战。

但每个蒙古部落,都会有一支完全脱产的亲卫,担当着职业军人的角色。

这便是部族亲卫,蒙语称呼为“那可儿”。

骑兵作战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机动性,太师也先让具装骑兵去直接冲阵,并不意味蒙古人会放弃自己最为擅长的进攻方式。

某种意义上来说,具装骑兵的硬碰硬,就是为了掩护部族亲卫的侧翼进攻。

这一招蒙古人在战场上用过无数次,甚至打造出一个辉煌的蒙古帝国,现在无非是故技重施罢了。

“禀告提督,左翼瓦刺亲卫出现了!”

分散在军阵周边的斥候,第一时间就传递来了瓦刺亲卫的消息。

听到这个军情后,武锐策马向前,朝着沉忆辰拱手道:“提督,末将愿领军迎战!”

武锐脸上的战意简直溢于言表,他迫切的想要与瓦刺亲卫再次交手。

因为鹞儿岭一战,客观来说福建骑兵是处于劣势的,要不是太师也先目标放在朱祁镇身上,不想过于纠缠下去宣布撤退,可能武锐率领的援军要伤亡惨重。

技不如人没什么好说的,但要是怕了不敢接招,那绝对不是武锐的秉性!

武将世家子弟,从爷爷辈开始就随永乐大帝北伐,到后来父辈担任成国公亲卫,又与蒙古人打了几十年。

家族传承,岂能在自己身上蒙羞?

“我要的不是迎战,是战胜对方,你能做到吗?”

部族亲卫就相当于也先手中的王牌,同时还是追击溃兵的主力部队。

只有战胜他们,沉忆辰的殿后部队才能赢得撤退的时间,这一战旗鼓相当都不能接受,必须赢!

“打不垮瓦刺亲卫,末将就死在土木堡!”

武锐直接立下了军令状,他同样清楚这一战的重要性,自己输了就意味着殿后军侧翼将很快被突破,连同沉提督在内的两万多袍泽,可能没几个人能活着回到后方的怀来城。

“你打不赢,我也会死在土木堡。”

沉忆辰澹澹回了一句,然后朝着身后的李达、苍火头等人说道:“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本提督将亲率大军迎战瓦刺亲卫,尔等可有胆量赴死!”

武锐有着大明虎贲的血性跟勇武,这点沉忆辰毫不怀疑。

可他率领着仅存的几千福建骑兵,是打不赢一万瓦刺亲卫的。

沉忆辰依旧没有足够的后备军,他更不敢随意抽调完成列阵的殿后军。

唯一能增援武锐的,只有他自己的亲卫!

想要活下去,就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决绝,沉忆辰的殿后军已经到绝境。

要么赢,要么死。

“有我去就够了,大哥你不能冒险!”

危急关头下,李达立马就忘记了沉忆辰的提醒,依旧用着应天府的旧称。

“何为冒险,难找我呆在中军就一定安全吗?”

沉忆辰厉声质问了一句,私人关系哪怕亲如兄弟,都不能放在军中影响决策。

“李守备请勿多言,遵命吧。”

卞和一边说着,一边取下腰间的佩剑,做好跟沉忆辰生死与共的准备。

瓦刺亲卫的出现是个危机,同样也是个良机。

与其时刻防备着他们侧翼偷袭,还不如主动迎战决一生死,说不定还是一道生门!

“是,末将遵命!”

话说到这个份上,李达明白已经到了决战的时候,某种意义上来说,能与沉忆辰以及应天府的兄弟们同生共死,算是满足了他从军的初心。

“铮~~”的拔剑声响,沉忆辰策马来到骑兵部队面前,用着自己最大的力气吼道:“狭路相逢勇者胜,本提督将会跟袍泽弟兄们一起,把眼前这群鞑虏斩于马下!”

“明军必胜,大明必胜!”

“大明必胜!”

数千骑兵发出自己的怒吼,然后催动着身下的战马奔腾,义无反顾的朝着瓦刺亲卫来袭方向杀了过去。

哪怕人数还不到瓦刺亲卫的一半,但迸发出来的战意跟气势却丝毫不弱于对方,这才是真正的背水一战!

沉忆辰没有像之前一样坐镇中枢指挥,他同样催动战马冲了过去,那面硕大的“沉”字帅旗就跟随在他的身后。

帅旗不倒,明军永不言败!

两股骑兵就这样对撞在了一起,鲜血、残肢、断刃充斥着整个战场。沉忆辰此刻大脑已经完全成了一片空白,只知道把手中的利剑,朝着蒙古人身上砍过去。

炙热的血液溅射到他的脸上,一副浓郁的血腥味直冲脑门,沉忆辰都分不清这是敌人的,还是自己麾下将士的,或许这才是最为真实的战场。

“朱佶,难怪你会栽在这个弟弟手中,他确实有着一股你们大明书生没有的狠劲。”

看着沉忆辰的帅旗,居然出现在明军骑兵冲锋的阵营中,太师也先语气中流露着一股掩盖不住的欣赏。

文官能血性到如此地步,与麾下将士共生死,真是罕见。

“何止是沉忆辰,成国公的嫡长子同样有着这股狠劲,否则他们怎么会成为血脉兄弟。”

朱佶语气阴鸷无比的回了一句。

朱仪以身作饵,自服毒药栽赃母亲的事情,朱佶事后已经查清楚了。

这一招的狠绝,确实让朱佶有些大开眼界,从而也让他走向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你也不差。”

太师也先意味深长回了一句,朱佶现在的报复举动,狠劲哪一点输给了朱仪跟沉忆辰?

成国公三个儿子,真是个个“人中龙凤”。

“是啊,我们可是流着同样的血脉,当然有着同样的狠劲。”

朱佶听出了太师也先话语背后的意思,但他并不在乎,甚至还自嘲了一句。

自己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可是尊崇的父亲大人跟两位“好”兄弟逼得!

“不出意外的话,你很快就要大仇得报了。”

太师也先看着远处战场局势,给出了一个结论。

沉忆辰是有文官不具备的悍勇跟血性,可成吉思汗的子孙更加不缺。

质量跟数量上的差距,想要靠着背水一战的决绝就战胜瓦刺亲卫,那也太小看草原霸主的底蕴。

明国骑兵被歼灭,只剩下时间问题。

战场上的沉忆辰重重喘着粗气,哪怕苍火头等人誓死护卫,他胸前的战甲依旧被瓦刺亲卫划开了一道大口子,隐约能看到里衣上渗出的血渍。

数轮对攻冲锋下来,沉忆辰率领的明军骑兵,给予了瓦刺亲卫重创,甚至在数量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伤亡比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但这远远不够,明军骑兵至少要一比二,乃至一比三的伤亡比,才能有彻底击败瓦刺亲卫的可能。

沉忆辰从始至终就没有如同皇帝跟文武群臣那样,小瞧过也先或者瓦刺大军,每一次都拿出了全部的实力应战。

可有些差距,并不是靠着一腔热血就能弥补,他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极限。甚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是沉忆辰亲率大军殿后,可能战场上的明军殿后部队早就已经崩溃了。

“沉提督,末将无能,可能今天战胜不了瓦刺亲卫了!”

武锐来到了沉忆辰的身边,脸上充斥着羞愧神情,身上已然有着数处刀伤,最深的地方已经能够见骨。

“胜负乃兵家常事,你已经尽力了。”

沉忆辰没有责怪武锐,或者说他对于这种结果,早就有心理准备。

“大哥,趁现在还有一战之力,我们掩护你突围出去!”

李达也靠拢在沉忆辰的身边,想要战胜瓦刺亲卫的希望渺茫,但杀出重围还是有机会的。

“临阵脱逃吗,我这个做大哥的,何时这么没骨气了?”

沉忆辰苦笑着回了一句,这时候自己突围,就等同于放弃了战场上的数万大军。

就在李达打算继续劝谏,甚至准备强行带着沉忆辰突围的时候,瓦刺亲卫后方传来了“冬冬冬”的沉闷响声,这是大规模骑兵发起冲锋的独特音符。

与此同时,一面高高飘扬的“朱”字大旗,出现在殿后明军士兵的视线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