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324 家族兴衰 (二合一)

324 家族兴衰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宣府附近的鹞儿岭,成国公朱勇此刻遭遇着从军数十年来的最大危机。

派出去侦查瓦刺主力的恭顺侯吴克忠部,仅用了不到半天时间便全军覆没,放在大明历史上堪称是惊天地泣鬼神!

要知道吴克宗乃归顺蒙古人,他率领着一万骑兵同时有着明军的装备精良,以及蒙古兵擅长的机动作战。

就算遇到瓦刺部主力打不过,好歹跑得过吧?

一万大军连半天时间都撑不到,蒙古瓦刺部何时强大到这种地步了?

如果说单纯吴克忠部覆没,对于拥有二十二万大军的朱祁镇而言,还没有到伤筋动骨的地步。那么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朝着成国公朱勇下达的命令,就等同于灭顶之灾!

参与过这场战事,并且后续还担任过内阁首辅的李贤,曾在自己《天顺日录》中记载了这段历史。

“宣府报至,遣成国公率兵五万迎之。”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当吴克忠部全军覆没的消息,上报给明英宗朱祁镇后。

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命令朱勇严防死守,避免伤亡扩大化,而是让殿后成国公去主动出击!

明英宗朱祁镇下达这样草率命令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帝王颜面!

明帝国亲征军的最强家底,此刻都掌控在朱勇的手中,如果就这样像丧家之犬一般,被瓦刺骑兵从宣府一路撵到京师,那么朱祁镇这次御驾亲征,将成为大明有史以来最大的笑柄。

这对于心高气傲,还打算开创文治武功的朱祁镇来说,如何能接受?

成国公朱勇战场经验丰富无比,就在四年之前还把蒙古人给追杀的跪地求饶。朱祁镇希望这次成国公同样能扭转战局,主动率领亲征军精锐把瓦刺追兵给歼灭。

这样自己就不用狼狈“逃窜”,更不至于在史书上留下耻辱的一笔。

哪怕到了这一刻,朱祁镇依旧还没有意识到,蒙古瓦刺部的大军,并非他以往吊打的蒙古鞑靼部跟兀良哈三部,对方有着当年成吉思汗逐鹿中原的实力!

面对皇帝再次传来的出击命令,成国公朱勇此刻脑海里面,浮现出的却是决定亲征那晚与英国公张辅的对话。

哪怕明知道事不可为,但为了家族兴衰,为了子孙后代,只有主动出击一个选择。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想到这里,成国公朱勇长叹一声,朝着营帐内副将下令道:“薛将军,传令下去让将士们拔营,追寻瓦刺部主力决战!”

担任朱勇部副将的是薛绶,与恭顺侯吴克忠一样是归顺蒙古人,并且在五岁时就得到明仁宗朱高炽的亲自赐名。

薛绶以骁勇善战着称,历史上鹞儿岭之战成国公兵败,四面楚歌的境地下他依然奋勇杀敌,直至弦断失尽。

最后持着一张空弓,战死沙场!

蒙古恼怒之下,把薛绶的尸身肢解泄愤,后得知他其实是个蒙古人,还感慨称赞道“此吾同类,宜勇健若此。”

能让敌人愤怒跟敬佩的将领,勇勐自不用多言。

可这一次薛绶听到成国公下达的军令,他却出言劝阻道:“公爷,恭顺侯败亡如此迅速,足以彰显敌军势大。如今敌暗我明,贸然出击风险实在太大,还请三思!”

薛绶的担忧,成国公朱勇何尝不知?

可朱勇已经年近六十,放在古代已然称得上是长者,再加上常年塞外征战一身伤病。

没有经历国公夫人林氏事件之前,朱勇还靠着一股大明顶级公爵的气势硬撑住。当亲手赐死相濡以沫数十年的妻子,看着儿子朱佶与自己渐行渐远,这口气泄了后他精气神大不如前。

放在十年前收到这样的旨意,朱勇可能会冒着风险抗旨,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现在,他哪怕不为了自己,为了成国公府,为了朱氏宗族,为了朱仪、朱佶、乃至沉忆辰!

成国公朱勇都不敢抗旨不遵。

英国公张辅的境遇,此刻在成国公朱勇身上重现。

“薛将军,领命吧。”

成国公朱勇低沉回了一句,他没有过多的解释,并且也无法解释。

“公……是,末将遵命!”

薛绶本想据理力争,可当他看到朱勇彷佛瞬间苍老的模样,话到嘴边咽了下去。

半个时辰后,朱勇部率领的五万大军启程,前行出击的方向正是鹞子岭。

他抬头望了一眼天空中的乌云,宛如这未知的征程。

另外一边的辽东大地,此刻却陷入了如同绞肉机一般的恶战中。

李达率领着辽海卫跟定辽卫残部,毅然决然去驰援被蒙古跟女真联军包围的辽东都司本部。结果到了现场才知道,有着一副怎样惨烈的景象,目光所及之处可谓血海尸山!

要知道辽东没有三司架构,辽东总兵跟都司就是整个辽东上百万平方公里的指挥中心。一旦它们被歼灭了,就意味着明朝整个东北方向战略空间极度压缩,京师将成为了真正的天子守国门。

脱脱不花本来战略目标,仅仅是羊攻辽东吸引注意力,为蒙古的中、西两路大军创造时机。结果万万没有想到辽东都司如此怯懦,甚至总兵官主动弃城脱逃,这让他看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如果能趁势一锅端了辽东指挥中心,那么剩下的辽东卫所军将群龙无首逐一攻克。进可以泰山压顶之势威逼明国京师,退可整合女真朝鲜力量割地称雄。

当了这么多年也先的傀儡大汗,现在羽翼逐渐丰满的脱脱不花,想要成为事实上的大元皇帝!

于是乎他放过李达这支残部,全力围攻辽东总兵曹义跟都司指挥中心。

只不过曹义虽然怂了,但辽东军依然浴血奋战,哪怕面临重重包围依旧没有任何投降溃败的事情发生,死战不退!

与此同时,不时还有这其他辽东卫所军驰援都司本部,从而导致脱脱不花也得不断增兵,数日大战下来这里已经成为了人间地狱。

“列阵!”

李达高举着长剑,朝着身后的将士们高呼了一声。

其实不用他发布战备命令,这支辽海卫跟定辽卫组成的残部,早就已经摩拳擦掌,想要从鞑虏身上一雪前耻。

“弟兄们,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辽东军必胜!”

李达扯开嗓子高呼着战前口号,用力过勐之下脖子上根根青筋暴起。

与此同时,他身后数千大明将士,用着同样高亢的呼喊回应道:“辽东军必胜!”

“杀!”

最后一声令下,战马奔腾起来,带起飞扬的尘土犹如一辆重型战车,狠狠的朝着蒙古骑兵撞了过去。

当大规模骑兵展开冲锋之时,那么结果不是我死,便是你亡。不知有多少人被冲撞下马,然后被马蹄给践踏成为肉泥,但冲锋的脚步永远都不会停止下来,直到战至最后一个人!

V字形的大明骑兵队伍,犹如刀锋一般把包围的蒙古鞑靼部,瞬间就划开了一道口子。

见到这一幕后,站在远处高点观战的蒙古大汗脱脱不花,脸色可谓是冷若寒霜,他当即就朝着身边部将巴尔济下令道:“既然这支明军不知死活,那就让他们与曹义一同陪葬。”

“是,大汗!”

巴尔济应声领命,脸上神情愤怒不已。

要知道李达率领的残部,某种意义上是鞑靼大军放了他们一条生路,否则在广宁城下就得全军覆没。

结果没想到天堂有路偏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还有胆量主动进攻鞑靼大军。

这次定然让他们葬身于此地!

“鞑靼儿郎们,孱弱的明军就在眼前,把他们屠杀干净辽东就是我蒙古的领土!”

“重塑大元的荣光,捍卫成吉思汗的勇武,就在今日!”

巴尔济的话语,瞬间就让脱脱不花率领的鞑靼汗军热血沸腾,没有一个蒙古人不想重享当年大元的荣光,重新踏入中原的花花世界。

拿下辽东,就是逐鹿中原第一步。

成吉思汗的子孙,黄金家族血脉的传承者,定将再次斩获中原皇帝的头衔!

“长生天保佑,杀啊!”

“长天生!”

伴随着蒙古人的“长生天”口号,脱脱不花把自己最后压阵的五千后备骑兵推向战场。

他们冲锋的目标,正是李达率领的残部!

血腥味充斥着鼻腔,李达已经不知道自己挥砍了多少下兵器,身上又溅满了多少蒙古人的鲜血。

他只知道一次次亡命冲锋之下,终于打破了鞑靼与女真联军的包围圈,冲杀到了内圈的辽东总兵跟都司军官位置。

此刻包围圈中广宁卫将士已经不足千人,并且几乎是人人带伤。当看到李达满身浴血,如同战神一般率兵冲进来驰援,曹义脸上浮现出一抹惊喜的神情。

不过很快神情便暗澹下去,因为他发现冲进来的仅仅只有数十骑,辽海卫跟定辽卫不足两千人的残部,没有办法正面击溃鞑靼大军的包围圈。

“曹总兵,末将驰援来迟,还请恕罪!”

李达满脸血污的站在曹义面前,朝着他拱手行礼致歉。

本来这只是一句客套的谦辞,按照总兵官级别的阅历,不仅仅不会怪罪,反而还应该称赞几句。

结果被追杀一路的曹义,完全丧失了一名总兵官的威严,他紧紧抓住李达胳膊惊慌问道:“李守备,就这几十骑吗,后面可还有援军?”

“末将无能,只有辽海卫跟定辽卫残部,不足两千人。”

听到不足两千这个数字,曹义神情恍忽的松开了手,就算再加上剩余的广宁卫千余人,总人数也才三千。

可围攻的鞑靼兵马足足有两万之多,还不算协从的女真军。

这就意味着想要突出重围,明军个个得以一当十。

“曹总兵,李都司他们可有突围?”

李达进来后看了一眼,并没有发现辽东都司李纯,以及都司各级军官的身影。

如果他们没有在包围圈中顺利突围,那就意味着辽东卫所援军将有统一指挥,接下来杀出重围乃至反攻鞑靼大军的几率很大。

毕竟辽东都司哪怕抽调了一部分驰援宁夏,依旧还有着高达四五万的兵马,人数上并不输鞑靼跟女真联军。

面对李达的询问,曹义张了张嘴巴,却没有说出口。还是站在他身旁的一名千总回道:“李守备,都司他们……全都殉国了。”

什么?

听到这个消息,李达呆呆的愣在原地,他万万没有想到辽东都司衙门会被一锅端。

这也就意味着,辽东剩余卫所军将得不到统一号令,别说反攻鞑靼大军,获得驰援突围的可能性都接近于无。

“怎么会这样,李都司他们怎么会殉国?”

李达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这个结果,总兵官曹义深陷重围都还在抵抗,辽东都司衙门为何会早早覆灭?

“弃守广宁城后,我们才发现中了鞑虏的诡计,他们早在城外设下了重重包围。”

“弟兄们誓死突围后,却始终没有办法甩掉鞑靼骑兵的追击,李都司于是率军主动殿后,掩护曹总兵先行撤离。”

“可是人数差距太大,李都司并未抵挡多久便战死沙场,我们依旧被鞑靼部追上包围了。”

广宁卫千总朝着李达讲述起前因后果,当曹义决定弃守广宁城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蒙古大军最喜欢的骑射追击模式,成为了一群待宰的羔羊。

一路不断袭扰冲击,广宁卫的兵马越打越少,并且还利用辽东都司的存在围点打援,从而出现了一路上尸横遍野的场景。

“那当初为何要弃守广宁城!”

此刻李达真是有些气急了,他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决定。

哪怕女真三部反叛,与瓦刺部大军合流进攻广宁城,依靠着高城深池坚守,局势再崩坏也不至于到如今这步。

上万辽东军弟兄的性命,就死在这个愚蠢的决定上面!

李达的质问没有人敢回答,原因就在于做出这个决定的不是别人,正是辽东总兵曹义。

可能谁也想不到驻守辽东二十余年,并且征战过多次的老将,会在职业生涯最后阶段贪生怕死,令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友军的沉默跟外界的厮杀声音,让李达冷静了下来,这时候再去追究谁下令弃守,已经毫无意义。

他现在能做的,就是维系着大明虎贲最后的尊严,英勇的战死在辽东大地。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就在李达做好了康慨赴死的准备时刻,鞑靼兵马外围,出现了一支庞大的明军部队。那面高高飘扬的帅旗上,书写着一个大大的“李”字。

辽东,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