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53 三杨时代(二合一)

253 三杨时代(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马车在雪地上压出两道长长的车辙,沉默了许久过后,赵鸿杰才开口说道:“向北,我们还与李达他们聚一聚吗?”

“下次吧。”

原本沉忆辰是打算托赵鸿杰照看韩勇后,就一同前去找李达等当年应天府同窗,碰个面喝上一杯。

毕竟出镇山东一年多未见,年关将至也想看看大家如今的变化。

但韩勇之死,让沉忆辰没了这个心思。

“好,反正你这次已经奉命回京,以后多的是机会,就下次聚聚。”

“嗯。”

马车就这样折返回了北镇抚司衙门,赵鸿杰下车之前看着依旧有些消沉沉忆辰,开口说道:“向北,我不知道山东治水期间,你经历过一些什么。”

“但无论发生过什么,只要你有需要一句话就够了,兄弟们永远在!”

赵鸿杰想要告诉沉忆辰,韩勇走了,他还有应天府的那群同窗兄弟,同样可以赴滔倒火。

听着赵鸿杰的话语,沉忆辰脸上挤出一抹笑容回道:“我从未怀疑过,去吧。”

“下次见。”

赵鸿杰摆了摆手,转身快步走进北镇抚司衙门。

没有得知沉忆辰跟鲁王之死有关联,他还高兴的久别重逢,现在感觉要处处谨慎。

看着赵鸿杰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中,沉忆辰转过头来望着卞和说道:“卞先生,买通午作好好装殓韩千总,再找人护送棺木回山东老家安葬。”

“另外韩千总的父母妻儿,也得安置妥当。”

“属下明白。”

卞和拱手领命,就算沉忆辰不吩咐这些,他也会主动去做。

京师的雪花依旧漫天飞舞,紫禁城内的司礼监,锦衣卫指挥使佥事王林,此刻正站在王振的面前奏事。

“叔父,侄儿办事不力,韩勇死了。”

死了?

听着王林的禀告,王振仅仅是略微有些意外,毕竟韩勇之前就已经遭受过锦衣卫几轮严刑拷问,撑不下去实属正常。

不过接下来的一句话,就没那么简单了。

“那韩勇死前有交待些什么吗?”

“没有,韩勇是被赵鸿杰用刑致死,事发突然没说过任何言语。”

听到赵鸿杰这个名字,本来卧在躺椅上有些懒洋洋的王振,瞬间就坐起身来。

“他为何会在刑部大狱?”

“侄儿不知。”

王振没有继续问话,脸上露出一抹沉思的神情,然后突然拍手叫好道。

“好,好,好,原本咱家仅仅怀疑鲁王之事背后有蹊跷,现在看来,沉忆辰定然脱不了干系!”

王林在听到这句话后,表情惊恐的问道:“叔父,你的意思是鲁王乃沉忆辰所杀,他居然敢诛王?”

无论王林等人多么横行霸道,骨子里面依然还是上下尊卑那套,鲁王虽然不是皇帝,但仍位列国君之位,杀他等同于谋逆犯上。

沉忆辰上疏揭发鲁王谋逆,谁又能想到他才是真正的谋逆乱臣!

“没有证据的事情,谁也不敢确定。”

诛王之事非同小可,哪怕以王振如今的身份地位,他都不敢肆意乱说。

“咱家只能说当初没看错沉忆辰,此子真是杀伐果断,不给自己留一丝隐患!”

说这句话的时候,王振并没有气急败坏,反而流露出一种欣赏。

在他的眼中,韩勇被赵鸿杰“误杀”,其实背后就是沉忆辰授意,把风险防范于未然!

沉忆辰小小年纪,能如此快速察觉到自己动作,立马做出反制派人抢先一步灭口。

行事之果断,下手之狠辣,不愧三元及第之资!

“确实厉害。”

此刻王林也反应过来,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沉忆辰他曾经在朝堂见过两次,文质彬彬一脸的浩然正气,没想到背后却是另外一副面孔。

“不过叔父,侄儿有一事不明白,既然早知道赵鸿杰是沉忆辰的人,为何还要把他留在身边提携?”

赵鸿杰跟沉忆辰是应天府同窗这条关系,王振其实早早就已经知道,却始终没有声张。

哪怕遭受到沉忆辰“背叛”,王振都没有迁怒于赵鸿杰,甚至还给他升官为锦衣卫千户。

身为王振的侄儿,王林对于其中关系自然明白,可他始终想不明白叔父为何要这么做。现在沉忆辰风头正盛,还在锦衣卫里面安插他的人,岂不是养虎为患?

面对王林的疑惑,王振脸上浮现出深意的笑容,然后澹澹说道:“很多时候最致命的打击,就源于身边最信任的人。”

“赵鸿杰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受益无穷。”

“侄儿明白,可赵鸿杰真的能为我们所用吗?”

从今日之事可以看出来,赵鸿杰敢冒着风险在刑部大狱里面,帮助沉忆辰去灭口,可谓是忠心耿耿。

王林真不敢确定,叔父能彻底的把他给收服。

“现在赵鸿杰对我们而言,就是一张明牌,但对于沉忆辰而言,他却是暗牌,主动权在我们的手中。”

“叔父运筹帷幄,侄儿还得多学习学习。”

王林相比较另外一个侄儿王山,性格上要稍微收敛一些,既然叔父已有计划,那自己从命便是。

望着王林这副似懂非懂的模样,王振在心中却忍不住暗暗叹了一口气。

比起自己两个不成器的子侄,如今再看看沉忆辰的谋略手段,简直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如若此子能为自己所用,掌控朝堂根本不算什么,建功立业青史留名指日可待!

可王振唯独有一点想不明白,按照沉忆辰今日这种灭口风格来看,他同样是个趋利避害之人。

那为何当初为了一个于谦,却不惜与自己决裂?

可惜了,这小子要与自己为敌,就只有死路一条!

王林与王振的对话,沉忆辰自然是不知,他坐着马车返回了公府。

见到沉忆辰情绪低迷的模样,陈青桐关切问道:“夫君,是在外面遇到什么事情了吗?”

“没事,放心吧。”

沉忆辰尽量装作一副如常模样,官场上的是是非非,他从来都不会带到家中,让陈青桐与母亲担忧。

“真的没事吗?”

陈青桐目光炯炯,知夫莫若妻,更何况沉忆辰就差没把低沉二字写在脸上。

“就是遇见赵鸿杰后,得知了一位故人逝去,心中有些伤感罢了。”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夫君别太难过。”

“嗯。”

沉忆辰点了点头,然后顺势走到陈青桐跟前,与她轻轻的相拥了一下。

“夫君,再过几日就是新年了,据说今年的正旦朝会要远超历年,得提前想好给陛下的祝词。”

明朝每逢大年初一,便会举办一个“大朝会”,也称之为大礼朝会。

加之明朝的大年初一叫做正旦节,于是乎这个大朝会,便命名为正旦朝会。

单从名字中的“大”就能看出来,这个朝会的规模,要远超寻常的日朝会。正常情况下,这一天京师文武百官以及外国使节,均得入宫向皇帝拜贺新年。

而正统十二年的正旦朝会,为了消除近年来各地天灾的影响,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不仅仅京师官员要入宫拜见,地方州府部分官员都得入京参与,人数将多达万人。

身为朱祁镇钦点的三元及第,沉忆辰自然得献上一份华丽的贺词,来彰显大明文风鼎盛。

可沉忆辰踏入仕途后,便出镇山东治水,并未参与正统十一年的正旦朝会。加上今年规模又远超往届,沉忆辰更得精心准备,以防引发皇帝的不满。

“我知道了。”

对于贺词这玩意,沉忆辰感觉就如同给嘉靖帝的青词一般,一堆华丽辞藻堆砌的废话,于国于民毫无意义。

但官场就是如此,哪怕明知这属于“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范畴,你也得尽力配合。

“对了,还有一件事情妾身差点忘记了。”

陈青桐说罢,就转身从书桌上拿过来一封拜帖。

“这是夫君下午不在之时,高阁老命人送过来的一份拜帖,你打开看看吧。”

明朝阁臣中,只有一人姓高,那就是高穀。

沉忆辰虽然曾经在高穀手下任事,但与他的关系可以说互相对不上眼。仅在离开东阁的那一天,双方推心置腹的说了一番话,算是保留了体面。

可哪怕如此,沉忆辰与高穀也并无任何私交,他怎么会给自己拜帖?

带着这份疑问,沉忆辰打开信笺,上面写着杨溥年后将运棺归葬于湖北老家,邀请他前往杨府共同祭奠一番。

“杨阁老仙去乃朝堂一大损失,夫君身为翰林回京,于情于理当前去祭奠。”

陈青桐看到拜帖内容后,轻声说了一句。

杨溥在正统朝文官里面,地位资历是母庸置疑的。逝世当天就连明英宗朱祁镇都为他辍朝一日,文武百官前往杨府祭拜。

沉忆辰是翰林晚辈,并且还在东阁历练过,没在京师还无所谓,如今回京都不去祭奠杨溥会遭人话柄,更何况还有阁臣高穀的拜帖相邀。

“嗯,我明日便去。”

沉忆辰点头答应,心中却生出一股疑惑,高穀没必要用一份拜帖,来特意提醒自己要去祭奠杨溥吧?

看来想要弄清楚背后缘由,只有明日见到高穀后才能得知了。

正统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下了一夜的大雪把整个京师都银妆素裹起来。

按照拜帖上约定的时间,沉忆辰坐上马车前往杨府,却远远就看到高穀站在府前,同样注视着自己的马车。

“下官拜见高中堂。”

下了马车后,沉忆辰恭敬的朝着高穀行礼。

不管以前如何不对付,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日后大概率得同堂共事。

“向北,许久未见,你变了许多。”

看着眼前的沉忆辰,高穀蕴含深意的说了一句。

这句话有着一语双关的意味,除了外表要消瘦黝黑外,沉忆辰的气质也与离京之时,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的冰山美女老婆》

“人总要逐渐成长的。”

沉忆辰澹澹回了一句,自己确实不是一年多前,那个在高穀面前的东阁“实习生”了。

“是啊,人总是要成长的。”

“还记得吾曾说过,期望向北你归来之时,便是山东万民安康之日。”

“今日再见,已然功成名就,造福万民!”

高穀有些唏嘘不已,谁又能想到这个“离经叛道”的状元郎,真能完成文人三不朽中的立功。

“高中堂过赞,下官愧不敢当。”

望着沉忆辰依旧是副滴水不漏的模样,高穀注视了他片刻后,便蕴含深意的笑了笑,不再多言。

“向北,随我进去吧。”

说罢,高穀便转身踏入杨府,沉忆辰紧随其后。

进入府中,沉忆辰左右打量了几眼,相比较杨溥生前的地位权势,这座府邸就显得异常低调。

既无规格宏大的建筑面积,又无精美绝伦的装饰摆设,整体看下来仅仅与三四品京官宅邸差不多,谁能想到这曾经权倾朝野的杨元辅宅院?

不过这种朴素府邸,某种意义上也映衬着杨溥的性格。他为官一生谨小慎微不留把柄,缺少了诸如杨士奇、杨荣的鲜明性格,同样也缺少了一种敢于对抗的勇气。

正因如此,面对王振的步步紧逼,杨溥才会步步退让。

来到灵堂位置,沉忆辰看着杨溥的棺木跟灵位,脑海中那些与之接触的画面,彷佛幻灯片一般快速闪过,心中一时感慨万千。

凭心而论,杨溥在个人私德上,是一名正人君子,可他却不是一位无可指摘的正臣。

在其位当谋其政,谋其政必尽其责。不管是不是有着后进望轻,谨小慎微的理由,他身为“三杨”时代最后的领军人物,大明内阁事实上的首辅重臣,都应该防微杜渐清君侧。

而不是绥靖妥协执行中旨,放任王振做大,再把制衡王振的重任,压到挑选培养的文官后辈肩上。

当然,沉忆辰同样明白,官场上很多事情身不由已,或许自己不应该这般苛求杨溥。放在自己身上,面对明英宗朱祁镇包庇权阉,又是否能做到不畏皇权舍生忘死呢?

严于律人,不如严于律己。

祭拜上香,伴随着鸟鸟烟尘的飘散,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三杨”时代,彻底随风而去。

走出杨府,高穀并未转身离去,而是看着沉忆辰说道:“向北,你可能心中一直很疑惑,我为何会投拜帖邀请你来祭奠杨元辅。”

“还请高中堂明示。”

既然对方都已经点出来了,沉忆辰也就顺势请教。

“准确来说,这张拜帖不是本官为了自己投递,而是受了杨元辅生前所托,他在临终前其实想要见你一面。”

沉忆辰脸上露出一抹惊讶神色,自己与杨溥的熟络程度,除了史书上的那些了解,可能还不如与高穀的半年相处。

为何杨溥临终前会想要见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