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42 家国天下为重(二合一)

242 家国天下为重(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东主,陛下终究还是没有打消疑心,我们得做好后手准备了。”

一直默默站在沉忆辰身后的卞和,靠了过来面色凝重的说了句。

“我知道。”

沉忆辰点了点头,他感到自己还是低估了诛王之事的影响力。哪怕鲁王作恶多端还有谋逆嫌疑,放在皇帝眼中只要没举兵造反的实证,依然还是那个高贵的大明亲王,就不能死的不明不白。

“能不能从收买成敬下手?”

最稳妥的方式,自然就是搞定成敬。卞和呆在沉忆辰身边久了,也学到了一条至理名言,那就是能用钱搞定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很难。”

沉忆辰摇了摇头,成敬连王振的面子都没给,凭什么能给自己收买?

就算能,目前沉忆辰也拿不出可以让成敬满意的筹码。

“那就从他儿子下手。”

卞和语气变得冰冷起来,软的不行就来硬的。

成敬与其他太监的不同点,除了功名学识区别外,还有就是在他净身之前,已经有了子嗣。

有了子嗣,就意味着有了香火传承,不至于绝后。同样的子嗣存在,也成为了成敬最大的软肋,他不可能不顾自己儿子。

要知道成敬能遭受腐刑成为太监,某种意义上就是因为他的儿子。

当年成敬考中进士后被选为翰林庶吉士,一时风光无两前途无量。永乐帝派他到山西晋王府奉祠,成为了晋王朱济熺属下官员。

可他运气真不太行,刚到山西晋王府,就碰到了晋王朱济熺与汉王朱高煦勾结谋反。明宣宗平叛后将朱济熺废为庶人,关禁在凤阳,王府下属官员均被视为同谋,处死!

成敬本来是应该处死,可看在他刚到任不久,对谋逆之事并不知情,于是网开一面准备判他永久充军。

但成敬得知这个结果后,并没有为保住一命而庆幸,反而认为充军将堕入军户贱籍,祸及子孙后代科举,不如求死一了百了。

明宣宗看到上疏后,认为他是一个有原则跟才华的人,起了爱才之心。最终没判充军,而是处以腐刑,于是乎就成了现在的内官监总理太监。

所以究其根源,成敬会成为太监,就是想为子孙后代保留一条科举之路。

“你怎会知道成敬有儿子?”

沉忆辰诧异的反问了一句,自己好歹有着后世的历史先知,卞和又没有接触过成敬,为何会对他如此熟悉?

“成敬乃司马迁之后,第二位由文官转为太监的特例,天下文人士子皆知,属下自然知道他有儿子。”

是吗?

沉忆辰表情有些复杂,他毕竟不是专修明史的,仅仅是从明代宗朱祁玉的记载中,得知了关于成敬的一些事迹,还真没注意对方有子嗣。

无防盗

“再看看吧。”

沉忆辰叹了口气,并没有立马赞同卞和的建议,毕竟骨子里面他就不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人。

以成敬家人作为威胁筹码,有些突破沉忆辰道德底线,他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东主,成敬河堤巡视过程中自己都曾对你说过,大丈夫岂可有妇人之仁,成大事者当放眼家国天下。”

“诛王之事,我们承受不起任何一丝风险,必须把隐患消除于未然!”

这次一向沉稳的卞和,展现出比沉忆辰更加激进的态度。

鲁王之事过了则有不世之功,反之株连九族,别说是牺牲一个成敬儿子,就连牺牲自己这条性命,卞和都毫无怨言。

自古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日后沉忆辰若能顺利执掌朝堂,受益的将是天下百姓!

“事情还没到那一步,再说我也派了苍火头等人去监视,卞先生再看看吧。”

看着沉忆辰依然没有准许,卞和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拱手称是。

可是在沉忆辰进入房间后,卞和却与站在门前护卫的矿工王能说道:“找几个信得过的弟兄,前往成敬老家盯住他儿子,一旦收到情况不对的消息就先行拿下。”

听到卞和的吩咐,王能脸上满满意外,刚才对话他可全听在耳中。

沉公子明明没有准许,卞先生这是打算擅自行动吗?

“卞先生,真的要这么做?”

“东主秉持公心大义,这等事情就当由我们代劳。若是日后东主怪罪或者需要给成敬一个交代,韩勇身为运军都能牺牲,王能你莫非还不如?”

卞和甚至都想到了行事之后,为了平息沉忆辰或者成敬的怒火,需要承担的后果。

哪怕付出自己或者王能性命的代价,都不能去赌成敬查不到任何线索证据。

诛王之事,任何一丁点风险,沉忆辰都担当不起!

“我这条命早就交给了沉公子,有何可怕的。卞先生苦心小的已经明白,定会办的妥妥当当。”

说完之后,王能便离开召集心腹人手,前往成敬老家盯住他儿子。一旦存在事情暴露的风险,这便是威胁成敬最好的人质。

沉忆辰并不知道卞和在背后做的这一切,接下来一段时间里面,他甚至连鲁世子之事都没太关注,更多把精力放在了河工防汛上面。

七到九月为山东主汛期,只要过了九月,雨量跟水势将呈现大幅度下降,意味着整条黄河大堤,经受住了今年山东汛期的考验。

要知道这可是大明建国几十年来,山东地界第一次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洪灾泛滥,等同于救了万千黎民百姓。

用“不世之功”四字来形容,毫不夸张!

金秋十月,相比较南方稻田的一片金黄,处于北方的山东农田中,却是一片郁郁葱葱,正在播种着冬小麦。

汛期的彻底过去,无疑是搬开众人心头的一座大山。上至官吏下至平民,无不是重重松了口气,同时更加憧憬着来年的美好生活。

沉忆辰这次没有在河堤上巡视,而是漫步在田坎上,望着田间地头正在辛勤种植的农民,望着他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心中感慨万千。

自己终于做到了当初离京时的承诺,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庇佑了一方百姓安居乐业,没有再让他们流离失所!

“按照这麦苗的长势,来年应该是一个丰年。”

沉忆辰蹲在麦田边上,朝着身旁已经升任知县的姜沛说了一句。

“定会如此,佥宪主持修建的这些水渠,可不是白修的。”

姜沛信心十足的回了一句,张秋镇重建完成后,沉忆辰并没有解散民力。

相反还趁着冬小麦播种前的这段休息期,把整个山东地界空闲劳动力都调动了起来,包吃包住发放工钱兴修水利设施。

以往很多田地产量低下,除了种子不行跟没有化肥,这种受限于时代生产力的因素外,更多还是在于水利设施不行。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想要保证农田产粮,修建水库、水渠这属于最基本的操作。以往山东地界,水利设施修建层面,仅限于村镇级单位争水。

更高层的州、府、布政司,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极少组织民力去做这种事情。就算组织了,更多也是在徭役上祸害地方。

事情没办多少,家破人亡的惨剧比比皆是。

如今有了沉忆辰治水打下的口碑,征召起民力来,那真可谓是应者云集,劳动积极性暴涨!

短短时间内,就挖掘出来几条干流水渠,其他什么支流小水渠,更是数不胜数。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山东地界将是个罕见的大丰年。

就在沉忆辰跟姜沛闲谈之际,一名张秋镇码头吏员,骑着马匹来到此处报信。

“佥宪,成公公的官船刚才抵达了码头,您看是不是要回去?”

成敬来了吗?

听到这个名字,沉忆辰站起身来,拍了怕裤腿上的泥土回道:“上次巡视河堤没有迎接,这次怎么说也不能失了礼仪。”

“姜县尊,我们回去吧。”

“是,佥宪。”

相比较沉忆辰的坦然,卞和神情却要紧张不少,他甚至下意识与王能对望了一眼。

这段时间虽然有苍火头等人去监视成敬,但鲁王府毕竟不是那么好混进去的,很难得知鲁世子到底说了些什么,是否把鲁王自尽的罪责,“栽赃”到沉忆辰身上。

只能从成敬这段时间行为举止,来推测他有没有异常,是不是知道了些什么。

可是一番监视下来,成敬表现的正常无比,从鲁王府出来后就乘船沿着黄河巡视了一圈河堤,好像并不知情的样子。

事出反常必有妖,卞和不相信鲁世子朱泰堪,在遭受过扣押侮辱,父王死的不明不白前提下,还能忍气吞声不趁机报复。

成敬越正常不再继续追查,反而就显得越不正常。

只可惜运河上行船,很难如同陆地上那般好监视,成敬要真有心背地里做点什么,想要得知难度太大。

今日来到张秋镇,估计要摊牌了。

带着忐忑心情,卞和随着沉忆辰返回了张秋镇驻地,成敬那一身大红色斗牛服,站在大厅中央是那么的显着。

“沉佥宪,近来可好?”

看着沉忆辰到来,成敬笑脸相迎,首先打起了招呼。

“劳烦成公公挂念,在下很好。”

“倒是成公公连日奔波河工勘验,着实辛苦。”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应该的。”

“那不知成公公勘验结果如何?”

听到沉忆辰这个问题,成敬脸上露出了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反问道:“沉佥宪希望结果如何?”

“如实即可。”

“看来沉佥宪对于勘验结果,信心十足。”

对于成敬这句话,沉忆辰笑了笑不置可否,如果连山东境内这数百里黄河大堤都没信心,那自己这一年治水干什么吃的?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凭此黄河大堤,沉佥宪能名垂青史!”

说这段话的时候,成敬脸上没有了笑意,只剩下一种庄重。

沉忆辰修筑的这条黄河大堤,坚固程度超乎了他之前的预料。更重要一点,就在于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成功,让地上悬河的危机隐患消除了不少。

成敬不敢预测百年后的事情,但他可以断言,十年之内山东境内可高枕无忧!

单凭借此功绩,沉忆辰足以在大明史书上留下名字!

成敬断言的没错,明朝历史上凭借治水之功,徐有贞、潘季驯均做到了青史留名,沉忆辰自然也不会例外。

“谢成公公秉公直言。”

沉忆辰拱手称谢,河工勘验这个结论出来,意味着成敬将彻底得罪王振,这可不是寻常人敢做的。

“沉佥宪现在言谢,有些为时尚早,鲁世子那边鄙人查证到的消息,对你可就不是那么有利了。”

该来的总归要来,对于这一天沉忆辰早就有了心理准备。

“是吗,那成公公查证到了什么?”

“鲁王真有谋逆之举吗?”

成敬并没有直接回答,相反死死盯着沉忆辰的眼睛,反问了他一句。

“在下上疏奏章中,已经如实禀告陛下鲁王谋逆罪证,却有谋逆之举!”

不管成敬查到了什么,沉忆辰这件事上是不可能松口,鲁王必须谋逆。

“好,鄙人明白了,查证坐实鲁王谋逆犯上。”

什么?

听到成敬突然冒出这句话,沉忆辰童孔勐烈的收缩了一下,哪怕再怎么强装镇定,那股震惊神情依旧有些掩饰不住。

成敬没有点破沉忆辰的神情变化,他迈步来到门边,留给沉忆辰一个背影说道:“鄙人河工勘验结束,即日将返回京师复命,沉佥宪治水立下不世之功,应该很快也能返回京师。”

“还记得那日黄河大堤上,鄙人曾说过沉佥宪乃成大事者,当放眼家国天下。这句话不仅仅是对沉佥宪说,同样也是对我自己说的。”

“家国天下,远高于一区区鲁王。”

说罢,成敬迈过门槛,徒留一个背影尽显洒脱离去。

这就是骨子里面的文人风骨,当信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敬明白自己阉人之身,这辈子再也无法做到“修平治齐”四字,可沉忆辰他能做到,并且从山东局面看来,他还能做的很好!

鲁世子确实趁机说了许多不利于沉忆辰的言论,甚至就连鲁王谋逆罪证,细究下来都疑点重重。

可是成敬不打算在继续追查下去,相比较未来的治世能臣,鲁王这种祸害一方的藩王,死了又有何可惜?

畏罪自尽,就是鲁王最好的归宿。

站在门外守候的卞和,看着成敬远去的背影,内心里面久久无法平静。

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没想到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成敬并没有打算彻查沉忆辰的嫌疑,甚至都没有往这方面多说一字,尽显大气洒脱。

曾几何时,文人士子眼中,仅仅把成敬看作跟司马迁,有着相同的经历。现在看来,他们还有着同样的文人风骨,以家国天下为重!

当成敬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之中,卞和转身走近屋内,跪倒在沉忆辰的面前。

面对卞和这突然的举动,倒是把沉忆辰给吓了一跳,他赶忙伸手扶道:“卞先生,你这是为何缘故?”

“东主,属下擅自行事,还请责罚!”

“卞先生是说监视成敬儿子这事吗?”

沉忆辰的回答,倒是让卞和大吃一惊,难道东主已经知道了?

“东主,你……”

看着卞和吃惊的神情,沉忆辰笑道:“卞先生,你太低估王能对我的忠诚,这等事情能瞒多久?”

其实在王能派出监视人马没多久,他就忍受不住内心的煎熬,主动把事情原委告诉了沉忆辰。

跟随了这么久,苍火头、王能等人,早就不再是当初那个派遣过来的矿工,他们打心眼里效忠沉忆辰。

哪怕卞和此举是处于好意,可背着沉忆辰擅自行事,依然有叛主之嫌。

“卞先生,我知道你是一番好意,监视成敬家属也是为了留有后手。”

“可如若有一天,我为了自身安危,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那又与历朝历代着名的权臣有何区别。”

“就因为我现在为国为民,行事比他们高尚吗?”

沉忆辰的问题,卞和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他其实内心里面知道东主想要说什么。

“突破底线很容易,坚守才是难事,我不想成为那样的官员。”

沉忆辰默默说了句,他终究不想成为那个,拿对方妻儿子女作威胁的人。

若是这样,久而久之,无疑会成为下一个“王振”。

“王能派出去的人手,我已经下令他们回来的,此事就当过去了。”

“期望以后再有类似事件,卞先生能与我商量行事。”

沉忆辰不打算追求卞和的责任,他很清楚对方是为了自己着想,才会这样擅自行事。

可是打着为对方好的名义,并不一定就是对方想要接受的结果,他同样不希望下次还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属下惭愧不已,再也不会有下次了。”

卞和内心五味杂陈,他这时候终于意识到,自己与沉忆辰的差距有多大。

以家国天下为重的前提,是得有这样的胸怀气量,否则仅是一句口号罢了。

沉忆辰有,成敬也有,是自己小看他们了。

------题外话------

这章依旧字数还行,感谢大兄弟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