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38 破釜沉舟(二合一)

238 破釜沉舟(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佥宪,今年黄河汛期比往年来的更早,并且水势雨量也更大。现在决口处堤坝完全经受不住水流的冲刷,还在不断的崩塌拓宽决口,想要堵上异常艰难。”

“从昨夜开始,下官就率领上千民力不断投放沙袋,可是收效甚微。从天色上看,大雨没有停歇的痕迹,黄河水位可能还会上涨。”

陈涛此刻不敢有丝毫的遮掩跟避重就轻,把要面临的危机,完完整整的向沉忆辰禀告出来。就算佥宪因此动怒问罪,总比眼睁睁看着局势败坏要强。

去年阳谷县张秋镇决口糜烂至极,问题就出在各方推诿、遮掩,最终酿成百万流民的大灾。

无论如何这一幕,都不能在今年的东阿县沙湾上演!

沉忆辰听着陈涛的禀告没有说话,他已经看到民力们正在把一袋袋沙包投入决口,可是在这种巨大水流的冲击下,沙包瞬间就被冲走,压根没有办法堵住决口。

观察了一阵后,沉忆辰这才开口说道:“不能这么硬丢沙包去堵决口,陈主簿你率领民力用木桩绳索搭建骨架,沿着堤岸一步步去推进封堵。”

其实封堵决口就跟修承重墙一样,里面不搭设钢筋作为骨架,水泥是没有办法附着上去,当达到一定高度后就会轰然崩塌。

古代没有钢筋混泥土这些东西,就只能靠着一根根木桩去搭建骨架,然后再堆叠沙包,这样便不会被轻易冲走。并且除了封堵决口,现有的堤坝在河水跟雨水双重冲刷下,同样是及及可危必须加固。

陈涛身为筑堤修坝的“总工”,建造原理几乎是一点就通。他领命后立马组织民力,开始沿着堤坝打入木桩用粗麻绳相连,然后再用沙包堆叠起一堵高墙。

大雨依旧在倾泻而下,随着夜幕逐渐降临,天色变得越来越暗。

通过改变封堵决口的方式,沙湾大坝稳住不断败坏的局势。决口虽说还没有堵上,但现有堤坝得到加固后,终于没有再继续崩塌。

站在河堤上统领的沉忆辰,雨水不断在他脸颊上滑落,面对有所好转的局面,却并没有任何欣喜的神情。

因为他很清楚加固河堤,仅仅是封堵决口的第一步罢了,随着决堤口收窄,水流速度势必会变得更快更急,再想要打入木桩投放沙包,就远远没有现在这么简单。

收窄后的决堤口,想要不被水流把木桩跟沙包冲走,就必须使用更大更重的石块去投入封堵。可是在没有工程机械的古代,压根就没有办法把重达数百斤乃至数吨的石块,给运送上黄河大堤。

所以真正的难题,依旧没有解决!

夜幕降临之时,县丞姜沛组织的数千支援民力,也冒着大雨赶到了东阿县沙湾。

“姜县丞,你立马率领新到民力,不管用什么方式,必须在沙湾决堤口后方修筑一道新的弧形围堰。”

沉忆辰没有绝对的信心,能把沙湾决堤口给堵住。或者退一步说就算堵住了,后续更大的洪峰到来,临时封堵的堤坝又是否能经受住考验?

想要完全把洪水挡在安全线以外,就必须留有后手,弧形围堰就是最后的保障。

“下官遵命。”

姜沛已经看到了沙湾决堤口那滔天的水势,这一幕让他不由想起了去年张秋镇决堤的场景,可谓跟今日是一模一样。

可与去年不同的是,今日多了沉佥宪坐镇,更多了官吏民夫的上下一心,那会不会有着不同的结局?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着,随着东阿县沙湾决堤的消息不断扩散。除了姜沛率领的数千民力,从周边各个州府还有着数路人马,自发前来支援治水!

“下官东昌府临清州同知何力,听闻东安县决堤,特率领州府班房差役三百人,听从佥宪调遣!”

“下官兖州府滋阳县通判季文凡,征调劳役民夫一千二百余人,愿在佥宪统领下封堵决口!”

“草民东昌府聊城县乡贤曹鸿青,率领族中子弟一百四十人,愿为治水护乡尽一份力!”

“卑职济南卫指挥佥事任旭,从阳谷县驻地赶来支援,谨遵佥宪谕令!”

……

当初朝廷下发圣旨除了要捉拿鲁王朱肇辉问罪,还追究了山东布政司官员“勾结外藩”的罪名,一并押解回京师受审。

虽然阳谷县衙已经没有张骥等人驻扎了,但是曾经在外围护卫他们的济南卫军士,却被沉忆辰留了下来。

因为遭受水灾的三省八府之地流民,后续这段时间,依旧源源不断的赶往张秋镇。安顿灾民维持秩序,靠着东昌卫跟泰安卫数千人,已经远远不够用,刚好可以让济南卫派上用场。

并且在沉忆辰手下做事,同样是济南卫将士们,早就梦寐以求的事情。且不说尊重、平等这些虚的东西,单单双饷实发这种待遇,放在大明简直无出其右!

粮饷到位、待遇到位,还能做到体恤将士,济南卫不给沉忆辰卖命,还给谁卖命?

三日之后,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原本宽达数十米的决口,被逐步封堵到仅剩下不足五米的距离。可是这最后一个大窟窿却怎么都堵不住,木桩根本就打不到底,石块沙包放下去更如同石沉大海一般。

陈涛面对这种局面,还咬着牙组织了一波敢死队去摸底。结果系上绳索的十人,仅有三人被拉上岸,剩余七人直接被滚滚洪流给吞没。

并且这种局面还不是最糟糕的,东阿县河段不知从何时起,出现了许多从上游冲刷下来的浮枝断木,意味着上游水势大增,即将会有更大的洪峰来临。

听到下属禀告之后,沉忆辰从围堰赶往决口,看着一筹莫展的众人,开口问道:“出现什么情况,为何封堵不上?”

“回佥宪,这个窟窿就如同无底洞一般,完全摸不到底。”

姜沛的话音刚落下,沉忆辰就听到旁边民力们惊惶讨论。

“这个口子下面有鬼怪啊,人下去就没了。”

“昨天这个窟窿,还冲刷出许多骨头,肯定有妖邪作祟。”

“妖邪不除,这个口子就堵不上,谁去谁死!”

“佥宪治水尽力了,奈何天意如此,决口恐怕堵不上了。”

妖魔鬼怪?

这话听到沉忆辰的耳中,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可是在大明的老百姓心中,遇到这种不可抗力的事件,就下意识妖邪作祟上面靠。

民力们的议论,不仅仅是沉忆辰听到了,跟在他身后的县丞姜沛同样听到了。

“佥宪,要不我们找来三牲贡品祭祀河神,看看能不能安抚下把决口堵上?”

姜沛小声给了句建议,以往官府遇到这种无法解释的事件,都由主官来祭祀一番,安抚各方“神灵”。

《最初进化》

“可笑!”

听到这种建议,沉忆辰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他看着眼前心有余季的官吏跟民夫们,用着铿锵有力的语气大声说道:“早在上古时期,面对洪水泛滥,大禹没有束手待毙,更没有求神拜佛。”

“十三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做到了人定胜天!”

“本官从不相信什么天意不可违,更不相信河中有什么妖邪存在。诸位同僚以及父老乡亲,可有信心与本官一同封堵决口!”

沉忆辰很清楚,一旦陷入了鬼神之争,那河堤上出现任何问题,都会被无限放大成妖邪作祟,极其打击治水士气。

必须要重塑官吏跟民夫封堵决口的信念,华夏的历史上,从来都不是鬼神决定命运,而是事在人为!

“下官愿与佥宪一同封堵决口!”

几乎就是在瞬间,主簿陈涛做出了回应。

他谋略了十几年的治水策,说穿了做的就是人定胜天之事,何需畏惧妖邪鬼神?

“是下官妄言,有佥宪治水,何愁决口不封?”

姜沛同样很快意识到问题所在,祭祀河神事小,可没有效果的话,那对于众人信心打击无法估量。

当治水民力相信这是天意注定,就再无封堵决口的意志,单单靠着后备围堰,是无法挡住更大的洪峰。

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功亏一篑!

“状元公可是文曲星下凡,天上的身份还会怕了妖邪作祟?”

“哪有鬼怪敢惊扰状元公,恐怕是活的不耐烦了。”

“状元公说能封堵决口,就一定能堵上!”

“说的没错,状元公来到山东治水后,可有一件事情言而无信?”

“乡亲们加把劲,老子就不信这个邪,堵不上决口!”

之前还各种忐忑的民力们,在沉忆辰这个“状元公”身份的激励下,重新燃起了封堵决口的斗志,不再畏惧虚无缥缈的“鬼神”。

不过沉忆辰并未就此松懈下来,他很清楚堵不上决堤口,更多在于水流速度变快,投放的沙包石块瞬间就被冲走。

想要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须使用破釜沉舟的手段!

“姜县丞,去上游征调几艘船装上石块泥土,然后行驶到决口处自沉。”

既然沙包石块会瞬间被冲走,那沉忆辰倒想看看“沉舟”能否填上这个“无底洞”。

如果一艘不够,那就两艘,再不行就三艘、四艘……

山东地界可能别的东西都紧缺,唯独黄河、运河、清河上面不缺船,用沉舟去砸,沉忆辰也得把这个窟窿给砸实了!

“下官明白!”

姜沛可能创造力欠缺,执行力却一点都不缺。

领命之后在一个时辰之内,就用弄来了七艘满载石头泥土的船只,系上绳索之后数百民力拉扯着,就如同纤夫一般拖拽到了决口处。

与此同时数十名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汉子组成敢死队,同样身上系上绳索后,就跳入凶勐的洪水中凿穿船底。

一艘满载船只沉入水中后,并且掀起太大的波澜,彷佛这个决口真就是个无底洞。

第二艘、第三艘、一直凿沉到第五艘,决口处终于冒出了一道尖尖的桅杆,人群中也响起了剧烈的欢呼声音。

“冒头了,冒头了,这个无底洞终于给填上了!”

“果然还是得靠状元公,什么妖邪鬼怪都不敢近身。”

“状元公都说了人定胜天,你还在这妖邪鬼怪。”

“是我说错了,以后状元公说什么就是什么!”

七艘沉船入水,不仅仅是填上了大窟窿,民力们趁此机会赶紧把沙袋跟石块继续投入水中,更是彻底堵上了沙湾的决堤口。

看着曾经汹涌倾泻的洪水,变成了涓涓细流,沉忆辰这才重重的长舒一口气,张秋镇的历史没有重演!

“佥宪,我们成功了!”

陈涛脸上有着一股抑制不住的狂喜,他书写治水策的十几年来,见到过无数次山东境内黄河决堤,从未有过在汛期就封堵上的先例。

往往是等到枯水期再行封堵补救,百姓田地庄稼经过这半年浸泡之后,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可以说沉忆辰,创造了山东治水的历史!

“佥宪,下官算是真正认识到了,什么叫做事在人为。”

姜沛的脸上却是写满了感慨,去年张秋镇决口后,他曾跟着到来的布政使洪英,一同去封堵决口过。

相比较这几日场景,那时候封堵工程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哪怕没有遇袭事件,治水也不可能成功。

曾经姜沛认为,决口乃上天注定非人力所能及,现在一切颠覆了他的认知。

“可别高兴太早,最高峰的大汛还未来临,整个沙湾堤坝还得加固。”

沉忆辰却没有属下的震撼,毕竟这种决口放在后世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

他更担心沙湾堤坝的现状,会不会是山东数百里黄河大堤的缩影。

“下官将全面巡查堤坝,确保溃堤之事不再发生!”

听到陈涛的话语,沉忆辰点了点头然后回道:“江南商家后续运输的河工物料,很快就将送达张秋镇,加固河堤不用再担心物料紧缺。”

说完之后,沉忆辰感到一股无尽的疲惫感袭来,这几日为了封堵决口,他几乎没怎么合过眼。

“陈主簿,河堤就暂交由你看管,本官先下去了。”

“佥宪请放心,下官必然保证万无一失。”

沉忆辰这边退下河堤,另外一边朝廷奉天殿内,朝会之上朱祁镇却在倾听着各地布政司关于洪灾的奏章。

这次比往年来的更早的大汛,不仅仅是沉忆辰出镇的山东溃堤。河南河北,甚至是南方的两湖、淮扬地区,均出现了大规模的洪灾险情。

听到这些地方官府的上疏,朱祁镇脸色阴沉无比,为何明明自己励精图治,并不是荒淫无道的昏君,为何在位这些年来天灾不断?

带着这种不平心理,朱祁镇打断了工部尚书的禀告,反问了一句:“山东地界的洪灾如何,今年可有上疏奏禀灾情?”

朱祁镇的突然询问,让工部尚书愣了一下,往年必到上疏灾情的山东布政司,今年好像还没说过遭灾的事情。

“回禀陛下,山东布政司尚未奏表灾情,不过按照布政使洪藩台最近奏章,好像山东境内今年并未发生洪灾。”

此言一出,朝廷群臣脸上,很多都面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