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29 等待接招(二合一)

229 等待接招(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望着孩童们的嬉戏打扰,沉忆辰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为的不就是眼前这副场景吗?

随手披上一件御寒的大氅,沉忆辰从屋内走了出来。

站在门外守卫的矿工王能,看见沉忆辰后拱手询问道:“沉公子,今天是除夕夜,还要出行吗?”

“没出行,就随便走几步看看。”

“是,小的明白。”

王能往后退去,然后用眼神示意了另外一名守卫,让他呼叫增援的运军过来。

师爷卞和这段时间着重吩咐过,沉忆辰要执行最高的安保级别,哪怕仅仅在张秋镇内行走,跟随的护卫也不能低于十人。

走出驻地小院,沉忆辰来到了院外的巷弄。

那几个燃放爆竹的孩童们,正在绚丽的火光欢呼雀跃着,丝毫没有察觉到沉忆辰正站在他们身后默默注视着。

过了许久,几个孩童的家长们,招呼着自己孩子回家吃年夜饭,这才看见沉忆辰的身影。

“草民拜见状元公!”

这几名孩童的家长,并未像以前见到官员那样,战战兢兢的跪下行礼。相反他们脸上有着一副激动的神情,仅仅朝着沉忆辰深深鞠躬作揖。

看见父母的行礼举动,几名孩童这才发现沉忆辰站在自己身后。他们同样没有过多的惧怕,充满童真的学着大人模样,躬身行礼道:“小子拜见状元公。”

自从那日巡视河工,沉忆辰定下了非法堂之上,无需行跪拜礼的规矩后,他就严格贯彻执行了下来。并且不仅仅是河工重地,就连张秋镇内,同样见到大小官员无需行跪拜礼。

不过单靠着这一项规定,依然改变不了明朝民畏官如畏虎的局面。真正让张秋镇的百姓孩童,面对沉忆辰是崇敬,而不是惧怕的原因,在于这一个多月的相处。

与其他明朝官员高高在上,保持着“威不可测”的形象不同,沉忆辰这段时间在重建跟河工大业上,几乎做到了事事躬亲,每天张秋镇的黎民百姓,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无论你是文人士子,还是贩夫走卒,沉忆辰均一视同仁以礼相待。

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有了眼前这幕场景。

沉忆辰满脸温和笑容的拱手回了一礼,然后问道:“除夕家中可备了年货衣裳,年夜饭可还丰盛?”

面对沉忆辰的询问,一位中年男子向前一步回道:“状元公,草民自幼家贫无田,活了三十多年就今年饭桌上多了鸡鸭鱼肉,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灾年还能过这种日子。”

“那就好。”

沉忆辰听到后点了点头,看来灾民日子好过了许多。

其实现如今张秋镇的灾民,已经不能用日子好过来形容,甚至是不低于富庶江南地区。

无论是重建张秋镇还是去修筑河堤,包吃包住每月还能发放五钱银子工饷。明朝正常情况下一户至少能出两个劳动力,这就意味着他们一个月极限能存下一两银子。

正统朝时期远没有明中后期那种通货膨胀跟物价飞涨,现在物价一两银子光买米粮,就能足足购买六百斤以上,换成肉食也有百斤。

明朝许多地区的佃户,一年到头发放的工钱经过剥削后,可能都比不上张秋镇灾民一个月的积攒。

能在年夜饭上吃上鸡鸭鱼肉,就曾是许多人一辈子的梦想,现如今沉忆辰帮他们实现了。

“都是状元公大恩大德,草民才能过上这种好日子。”

这名中年男子满心感激,却无法用更好的词汇表达。

就在此时,旁边一名妇人也开口道:“状元公,你还没吃晚饭吧,要不去民妇家吃一顿年夜饭?”

放在其他任何地方,绝对没有民妇敢跟官员说这种话语。

但是这名妇人她就在张秋镇工地煮饭,见过起码不下十次,沉忆辰率领着护卫随从,就与民力们一同席地而坐吃着同样的伙食。

今天除夕夜,沉忆辰并没有其他官老爷那样的私人厨子,恐怕就连年夜饭都没做,于是这名妇人才壮着胆子邀请。

“婶子好意本官心领,还有公务在身,就不打扰了。”

说完后,沉忆辰拱了拱手,就率领着王能等人离去。

“状元公慢走。”

这名妇人恭送沉忆辰离去,脸上还流露出遗憾表情。

如果状元公能到自己家中吃顿饭,这可是光耀门楣的大事情,可以写入族史了。

不过沉忆辰却不这么想,张秋镇的灾民并不富裕,自己去做客肯定会增重负担。另外哪怕再怎么亲民,古代尊卑等级制度摆在这里,还是让百姓们安安心心阖家团圆吧。

毕竟遭逢大灾之年,除夕夜承担着许多人对于来年的期盼。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开始。

正统十一年正月初五,朝廷告戒公文下发没有多久,山东布政司征调各州府库存,筹集的五十万两水利银,运抵到了张秋镇码头。

这笔钱其实山东布政司早早就跟鲁王筹集完毕,他们在等着朝廷对于沉忆辰弹劾的下文。如果能弹劾成功,顺利让沉忆辰滚回京师,自然就能免了这笔“平安钱”。

结果朝廷这不痛不痒的告戒,属实让山东地方官员大跌眼镜,鲁王弹劾都没扳倒这个黄毛小子,不愧为勋戚推选出来的代表人物。

同时这个结果让鲁王愈发的焦躁忌惮,他意识到沉忆辰的强横身份背景,是有几率利用谋逆罪名,反把自己给问罪。

既然到了图穷匕见的地步,就只能先下手为强!

“东主,山东布政司愿意交付银钱,恐怕背后有所企图。”

卞和看着码头上堆积如山的银钱米粮,并没有之前收到朝廷水利银的那种如释重负欣喜,反而有股不详预感。

“没关系,钱到位就行。”

沉忆辰话音刚落下,就看见布政司左参政马辉国,一脸阴沉的从船上走了下来,向他拱手道:“沉佥宪,好久不见。”

“久违了,马参政。”

相比较马辉国的阴云密布,沉忆辰却阳光灿烂,白白赚了五十万两银钱,能不高兴吗?

“沉佥宪,君子言而有信,本官已经如约送来了五十万两水利银,该把账本给我了吧。”

这五十万两白银中,多出来的三十万两几乎是马辉国一人承担。哪怕他这些年贪墨不少,三十万两的数目,也是狠狠从身上割下一块肉来。

不过千金散尽还复来,只要能把账本之事搞定,三十万两总能想办法弥补回来。

“什么账本?”

沉忆辰一脸意外的表情,彷佛没听懂马辉国要表达什么。

看见沉忆辰在跟自己装傻充愣,马辉国瞬间感到怒不可遏。

他靠近一步站在沉忆辰的面前,恶狠狠的说道:“你派人告知抚台的账本,本官没心情跟你开玩笑。”

“喔,原来是这份账本,本官并不知道在哪。”

“你明明跟抚台说了在你手中!”

“马参政为官多年,何时变得这么天真,我说你就信么?”

沉忆辰脸上带着一股玩味笑容,账本是让鲁王伏法问罪的铁证之一,怎么可能交还回去?

“你在耍我?”

哪怕知道账本不会这么轻松要回,马辉国也没有想到沉忆辰会这般嚣张跋扈。

不给就算了,连拖延借口都懒得找,也太没把布政司跟王府放在眼中!

“没错,本官就是在耍你,如何?”

沉忆辰脸上笑容褪去,流露出一股咄咄逼人的气势。像马辉国这等为祸一方的官员,他不想给半分好脸色。

“无耻小儿,你……”

马辉国勃然大怒,下意识就想要伸手推拽沉忆辰,可等他刚把手臂抬起来,就被苍火头等人如同铁钳一般给牢牢掐住。

与此同时马辉国贴身护卫,以及跟随前来济南卫军士,见到这一幕后纷纷冲上前来,一副想要拔刀动手模样。

可是东昌卫跟泰安卫的军士们动作更快,“刷刷刷”一片刀剑出鞘的声音,跟随下船的马辉国护卫,就被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

别的地方沉忆辰不敢说,张秋镇这个自己经营两个月的地盘,还能被山东布政司官员耍横,那简直就是自己无能!

“马参政消消气,给自己留一分颜面,本官代山东地界百姓,感谢诸位同僚送来的水利银。”

闪耀着寒光的刀剑,让马辉国瞬间冷静了下来,沉忆辰可是凶名在外,就连王府护卫军都敢缴械的狠人。跑到他的地盘上,是真有可能动手。

“好,沉佥宪,花无百日红,咱们走着瞧!”

说罢,马辉国怒哼一声,然后甩袖转身,朝着属下吼道:“我们走!”

“恕不远送。”

沉忆辰回应了一句,随即也率领着卞和等人转身离去,他可没有闲情逸致与马辉国斗气,驻地还有着紧要事情等待自己处理。

此时沉忆辰的书房内,一身整洁官服的主簿陈涛,正在紧张着的等候。

他接到沉忆辰要面见自己的命令后,就从黄河工地上返回张秋镇,并且抓紧时间沐浴更衣,换了一身干净衣服,这才过来拜见上官。

结果没想到,沉忆辰并未在府中,他被王能领到书房等待。

“陈主簿,久等了。”

听到沉忆辰的声音从门外传来,陈涛立马起身行礼道:“下官拜见佥宪。”

“无需多礼,本官知道你雷令风行,这次就开门见山了。”

“刚才山东布政司征调各州府的五十万两水利银,已经运达了张秋镇。如今银钱民力均不缺,本官想要利用春汛期来临前的时间差,引入清河束水攻沙,提前冲刷河床堆积的淤泥。”

年前这个想法沉忆辰跟卞和提过,不过那时候各方面条件都不太成熟,所以沉忆辰没有继续坚持。

现在整个阳谷县境内到来的流民数量,已经超过了四十万人,仓储中的银钱米粮,更是超过了百万两。

可以说大明历代治水,无论银钱还是民力,都没有达到沉忆辰的高度。

不过真正让沉忆辰下定决心的,还是堵上张秋镇黄河决口的进度,比之前预计的一月中旬,足足快了十来天,明日便可彻底封堵上决口。

明宣德年间以来,受限于小冰河时期越来越恶劣的天气,黄河流经山东境内,几乎是年年溃堤泛滥。沉忆辰想要行一把逆天改命之事,让正统十一年山东,不再遭受黄河水患!

“佥宪,束水攻沙真打算提前执行吗?”

陈涛此刻因为激动,语气都出现了丝丝颤音。

之所以封堵决口的进度会提前,除了治水民力合众一心,还有就是陈涛得知了沉忆辰的打算,刚好跟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利用枯水期提前束水攻沙,能让山东地界百姓万民,少遭受一年水患的危害。甚至往大了说,如果山东地处下游洪流能释放出去,上游地界省份防汛压力将大减,福泽就不仅仅为一省之地了。

可是这种想法太过于疯狂,对于民力跟财力的要求,更是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

哪怕知道沉忆辰同样有此念头,陈涛都不敢主动表明,只能用实际行动打好基础。

“没错,本官想要提前执行,只是不知陈主簿对于沿岸数百里堤坝,可有在三个月内扛住‘洪峰’的把握?”

蓄清刷黄就意味着将人为引水制造洪峰,最大问题就河堤的坚固程度,数百里黄河大坝出现任何一点疏漏,后果都将造成溃堤千里。

“只要民力跟河工料充足,下官就有十足把握!”

束水攻沙、蓄清刷黄的策略,已经在陈涛的脑海中完善了十几年,几乎任何一点隐患的地方,他都曾推演过数个不同解决方桉。

工程难度对于陈涛而言,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就在于人跟钱!

“现在秋粮漕运结束,本官已经跟江南的大商家,达成了购买河工料的协议。运河畅通的情况下,很快就有天量的河工料送达张秋镇,这方面不成问题。”

“至于民力,你还缺多少?”

沉忆辰跟江南大商家签订合作协议,好处除了得到银钱米粮外,就是收获了物资运力。

要知道古代运输可不比现代,没有足够的运力,哪怕有着堆积如山的物资,都只能在手中摆烂。

漕运秋粮运输结束,夏粮运输还有半年时间,加上正统十一年又不是什么科举大比之年,此时运河上可以用“空荡”两字来形容,刚好可以利用空置的运力,来帮沉忆辰运输各种河工建筑材料。

“全面加固数百里河堤,下官至少还需要十万人!”

明朝的加固河堤,并不是如同现代那样修筑混凝土结构的防汛堤坝,仅仅是堆高拍紧土堤罢了。

另外就是在水流冲刷湍急的地点,配合使用遥、缕、格、月四套堤坝,来加固险要河堤。

不过哪怕就是如此,数百里的河堤加固放在古代,完全称得上是国之大政。再把事件缩短到三个月,就更能称之为“梦想工程”。

十万?

沉忆辰听到这个数字,略微思索了一下。

现在河堤上参与河工大业的民力,其实已经超过了十万人。按照沉忆辰上疏朝廷的《两河经略疏》,目标计划治水民力,也就十五万人左右。

如果再征调十万人过来,治水民力将夸张的达到二十万人之多,这对于银钱的压力将大增。

“那本官答应你,再征调十万人治水!”

没有过多犹豫,相比较百姓万民免遭受一年水灾,多花费十几二十万两银子,属实称得上一笔划算的买卖。

“谢佥宪,下官定不辱使命!”

陈涛心潮澎湃的领命,他沉寂了十来年的疯狂想法,终于有了实现的机会。

“好,陈主簿你只需尽心施行治水,后续一切物资调用,本官将全力供应!”

沉忆辰还给陈涛打了剂预防针,不用担心预算的超出,放心大胆的去实施就行。

“是,佥宪!”

吩咐完陈涛后,沉忆辰转而对县丞姜沛下令道:“姜县丞,明日张秋镇决口就会被封堵上,到时大量被淹没的田地将空置出来。”

“阳谷县如今灾民众多,后续依旧有大数量的流民赶来,本官希望你重新划分田地,确保人人都有土地耕种。”

听到沉忆辰的吩咐,姜沛犹豫了一下,然后拱手问道:“佥宪,这是否包括王府的庄田?”

“王府何时在张秋镇有过庄田?”

沉忆辰反问了一句,然后补充道:“按照阳谷县鱼鳞册划分即可。”

“下官领命。”

姜沛在沉忆辰身边久了,逐渐意识到了他与鲁王之间那不可调和的矛盾。

换做以前,姜沛可能会劝戒两句,让沉忆辰不要过于得罪鲁王。而如今种种事例表明,双方已经撕破了脸皮,就无需再有顾虑。

嘱咐完这两件事后,沉忆辰坐在书桌面前,给自己烧了一壶茶水慢慢品尝。

可以说到动王府庄田开始,沉忆辰才算是真正的与鲁王公开决裂。再加上今日黑了山东布政司的五十万两,估计张骥也不会再有任何和谈的想法了。

接下来,就轮到鲁王他们出招了。

说实话,沉忆辰还真有些好奇,被囚禁在封国的鲁王,到底能拿出什么招式对付自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