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28 风雨欲来(二合一)

228 风雨欲来(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五十万两?呵呵。”

张骥看着卞和送过来的沉忆辰书信,忍不住冷笑了几声。

这小子也算是让自己开了眼界,古往今来还从未有过钦差御史,敲诈地方布政司跟王府的先例,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东主,沉忆辰此人,真就是名满天下的三元及第状元公吗?”

幕僚樊成看着沉忆辰书信中的内容,脸上表情跟便秘似的无法形容。

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哪怕樊成站在沉忆辰的敌对面,对于他文人巅峰的成就,依然有着一种羡慕跟崇拜。

可是来到张秋镇后所作所为,完全看不到任何文人儒雅作风,整日跟**以及泥腿子们混在一块。现在如今更是玩起了明盘“敲诈”,真是为文人士子所不耻!

“这小子若是没有三元及第的实力,又岂能把三省八府之地给搅的天翻地覆?”

对于高层而言,看待问题的方式从来都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沉忆辰行事手段虽然粗鄙,但张骥不得不承认,他的这套“以力破局”手段很凑效,甚至是打的自己措手不及。

“那东主我们该如何应对,真给他这五十万两吗?”

“五十万两不是问题,问题是沉忆辰拿钱之后,是否会把账本给我们。”

五十万两放在大明任何地方,以正统朝时期的物价水平,都可以称之为天价。甚至朱祁镇打的第一次麓川战役,征召五万士兵在南疆打了一年多,花费军费不过才百万两级别。

但对于山东布政司跟鲁王府来说,五十万两并不算大数目,能花钱买个平安非常值得。

“属下不太信任沉忆辰,总感觉他拿到账本,目的不仅仅为了钱。”

“本官也是这么认为的。”

张骥神情复杂赞同一句。

能用钱搞定的问题,都不算问题,这个道理他同样很懂。

只是张骥绞尽脑汁都想不明白,沉忆辰到底想要什么,对付自己或者对付鲁王这两条,细想其实都站不住脚。

动机是什么,利益又是什么?

除了给自己找死外,什么都得不到。

难道真为了整肃吏政,还天下百姓一个清平世界?

别开玩笑了,这种傻乎乎的人做不到佥都御史的位置,单纯的理想主义者,早就被扼杀在官场的混沌之中。

“既然如此,属下建议就干脆回绝好了。”

“不,这钱必须得给。”

“属下不明白,还请东主明示。”

樊成想不明白,都知道沉忆辰大概率会拿钱不办事,那又何必白白给他送钱呢?

“沉忆辰敢拿这笔钱,就意味着跟王爷还有吾等产生了利益关系,到时候在朝廷打官司,就能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我们不干净,沉忆辰又岂能置身事外?”

张骥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用钱让沉忆辰撇不开关系。

沉忆辰名义上是用这笔钱去赈灾治水,事实上背后怎么用的,他能一本一账解释的清楚吗?

明朝上至朝廷下至州县,只要跟账目有关系的支出,无一例外都是一笔烂账,想要找出问题很容易。

当初沉忆辰用这种查账手段,威压山东布政司官员征调州府银钱。如今不过是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就算沉忆辰清廉如宋时包拯,不贪墨一分一毫,他能保证自己手下官吏,均是两手清风吗?

能用五十万两把沉忆辰拉下马,怎么看都怎么值!

“属下明白,这就去与王爷商议。”

“去吧。”

张骥点了点头,随即想到了什么,于是又开口嘱咐道:“这次得让马辉国那个蠢才出大头,自己惹出来的麻烦,岂能让吾等替他承担?”

“是,东主。”

樊成明白张骥的意思,那就是布政司跟王府,如果要凑钱出这笔银子,马辉国就得把自己这份给出了,

看着樊成的身影远去,张骥感到一阵放松惬意,沉忆辰真是贪心不足蛇吞象,主动送了个把柄到自己手中。

就算朝廷来日问罪,把罪名搅浑成贪墨,总比“勾结外藩”强。后者是掉脑袋的重罪,前者最多革职罚俸,并且有沉忆辰一起垫背,说不定这小子权衡利弊下,没胆子去弹劾了。

只可惜张骥不知道的是,他哄骗鲁王的手段,被沉忆辰给用上了。

弹劾的罪名根本就不是什么贪墨跟不法,而是鲁王谋逆!

相比较谋逆这等大事,就算沉忆辰治水账目有些许问题,朝廷也不会在乎这种细枝末节。

只能说从始至终,张骥跟鲁王二人,都低估了沉忆辰的决心跟魄力。

或者说这个时代任何人都想不到,真有这般理想主义者,敢行“诛王”之事!

大明正统十一年的除夕,沉忆辰在山东一片大雪纷飞的场景中度过。

不知不觉中,他来到山东已有两个月的时间,排水的河道支流提前挖掘完成,主簿陈涛正率领着数万民工,用竹篓装载石块,不惜一切代价的往决口处堆放。只为能早日堵住决口加固河堤,然后实施沉忆辰提前束水攻沙的疯狂想法!

沉忆辰这一日并未前往河工视察,他正坐在火炉旁,默默看着从京师送过来的家书。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这个车马书信俱慢的时代,如果不动用驿站特殊加急,想要收到一份家书属实需要等待太久。

陈青桐在信中写了些公府最近发生的事情,林氏死了后成国公朱勇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这里面除了当年事情真相的打击外,可能也蕴含着对林氏的感情。

毕竟一夜夫妻百日恩,林氏身为公爵夫人这十几年,里里外外表现的很得当,还生下了一个儿子朱佶。

亲手赐死林氏,朱勇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般冷漠无情。

另外朱佶受到生母赐死的打击,一改往日纨绔子弟的张扬作风,变得低调阴鸷起来,平日里极少露面,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大公子朱仪“中毒”恢复后,在成国公朱勇这段消沉的时日里,逐渐接管了公府中的大局。并且还凭借着成国公的荫蔽,授予正四品的明威将军武官散阶,正式在中军都督府任职。

可以说朝廷的这番任命,从形式上确定了朱仪袭爵身份,朱佶再无凭借嫡母竞争爵位可能性。

成国公中毒事件,朱仪成为最大了赢家。

除了公府发生的事情外,陈青桐还告知了沉忆辰婆婆沉氏最近很好,不用在外担心。同时矿工护卫们依旧日夜巡视警戒,并且因林氏的赐死而懈怠,朱佶的变化让人不是很放心。

家书的最后,就是陈青桐委婉的向沉忆辰表达思念之情。

她知道治水大业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可心中的那股想念依然遏制不住。只盼沉忆辰孤身在外过除夕,能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太过于劳累。

山东地界百姓的惨状,以及与地方官员跟鲁王府,这段时间的勾心斗角。

虽然沉忆辰表面上一副强硬作派,始终运筹帷幄的样子,但内心里面终究免不了会出现疲惫、沮丧等等负面情绪。

陈青桐的这封家书,算是在这个寒冬中,给沉忆辰带来了心灵上的慰籍。

“佥宪,是夫人的家书吧。”

站在沉忆辰身旁看了许久的县丞姜沛,开了问了一句。

“嗯。”

“难怪佥宪一直面带笑意。”

与沉忆辰共事久了,现如今姜沛逐渐摸清楚了这个年轻大员的脾气。

其实相处很简单,只要你踏实办事,以百姓为重,他就没有丝毫的压迫感跟官威。

甚至逾矩跟沉忆辰开着一些小玩笑,他也能笑呵呵的接受,与之前那副杀伐果断的封疆大吏模样,可谓截然不同。

“看来本官得多修炼修炼,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否则轻易被属下看穿心思就不好了。”

沉忆辰开了句玩笑,然后才说道:“姜县丞,今天是除夕,你奏事完就回家与亲人过年吧,无需在这里值守了。”

“佥宪都未休息,下官岂敢擅离职守。”

“这不是擅离职守,本官替你值守了。”

姜沛这段时间支持张秋镇的重建,满分十分的话,沉忆辰可以给他打到九分。

基本上日夜操劳不敢懈怠,短短时间内码头商铺就初具雏形,并且后续从其他地方赶来的十来万流民,姜沛与阳谷县官吏差役们,也全部安置妥当。

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阳谷县官吏并不是没有处理地方事务能力,却在孟安维手下无法体现自身能力跟价值,成为了碌碌无为的庸官。

“那下官就谢过佥宪!”

姜沛的家就在二十里外的阳谷镇,骑马的话不用半个时辰便能赶到。却在来到张秋镇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面,忙的抽不出身回家看望一趟。

今天除夕家家团圆,姜沛自然期望能回家看望一眼。

不过就在姜沛拱手告辞之际,他看到了随着家书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封朝廷发来的公文。

沉忆辰之前看了一眼后,就皱着眉头放在了一边。以前借给姜沛十个胆子,他也不敢问发生了何事,可是现在不知为何,他想要为沉忆辰排忧解难。

“佥宪,下官斗胆,敢问朝中是否发生了什么要事吗?”

“你是指这封公文?”

沉忆辰立马就明白姜沛想要问的东西,不涉及机密文件,他并不在意下属的好奇心。

“是,下官逾矩。”

“没什么,有人弹劾本官,朝中告戒几句罢了。”

沉忆辰说的云澹风轻,其实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主要原因在于,这个上疏弹劾的人,不是普通官员身份,他是鲁王!

鲁王弹劾沉忆辰在地方侵占王府财产,以及肆意欺压王府官员等等“为非作歹”的行为,事实上引发了朝廷不少的风波动荡。

小书亭

毕竟御史出镇地方欺负王爷,这在大明历史上也属于头一遭的事情,着实让人有些大跌眼镜。

并且事关皇族宗亲,就连明英宗朱祁镇,也无法把屁股完全歪向沉忆辰这边。

再怎么说朱氏皇族乃大明的根本,哪怕养猪也仅仅是对皇帝而言。朝廷大员在他们面前,就得恪守尊卑礼仪,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

不过这些事情,被以成国公为首的勋戚压了下来,再加上沉忆辰担任治水大任,没办法临阵换将。哪怕朝中有人不满,面对勋戚跟文官的双重助力,也掀不起大风浪。

这里就不得不说明朝有一个非常奇葩的地方,那就是负责处理皇家宗族事务的宗人府,并不是由皇族掌管,而是由勋戚掌事!

皇族宗室地位崇高,事关他们的桉件,自然不会交给三法司这种朝廷部门审判,通通由宗人府来商定。

很不凑巧的是,成国公朱勇,就是现任的宗人令!

可能朱肇辉上疏弹劾的时候,自己都没有想到,明朝这种奇葩的规则下,有几率出现沉忆辰比皇族背景“更硬”的情况发生。

“佥宪,那下官就再斗胆一句,如今你因治水得罪的人太多,还是得明哲保身。”

曾经姜沛无比希望沉忆辰因为自己的激进风格,导致作茧自缚被朝廷问责。但是他现在更希望,沉忆辰能安安稳稳的留在山东治水,躲过外界的那些明枪暗箭。

朝廷弹劾以公文形式下发,就不可能如同沉忆辰表现的那般轻松,换做寻常官员就是问罪的前兆。

如今治水之事已经走向正轨,沉忆辰确实需要低调了。

“没事,姜县丞先回吧。”

关于鲁王的事情,沉忆辰不想跟姜沛讲太多,更不可能选择什么明哲保身。

弹劾仅仅是个开始罢了,他有种预感目前的平静,是风雨欲来的前奏。

一旦弹劾没有凑效,再加上张骥从中蒙蔽挑拨,鲁王朱肇辉很有可能兵行险招。

“下官告辞。”

姜沛不再多言,他明白以自己身份,能说这些话沉忆辰不追究,已经是上官的大度。

哪怕自己是心怀好意,再劝戒下去,就是有些不知好歹。

姜沛离去之后,沉忆辰坐在书房内审计着近日的银粮账目支出。没有监督的权力,就算能保持一时的清廉,后续也会抵不住金钱的诱惑。

所以沉忆辰哪怕再忙,他也从未当甩手掌柜,不审查治水账目。

不知不觉中,夜色降临了下来,突然间外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音。

这一幕吸引了沉忆辰的注意力,他来到了窗台面前向着外面望去,不知何时已有一群孩童,正在嬉戏的燃放着爆竹,脸上挂满了开心的笑意。

就如同到来的新年一样,此时的张秋镇,也迎来了新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