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21 多管齐下(二合一)

221 多管齐下(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回到张秋镇的临时驻地,沉忆辰首先找来了目前负责运河上收粮的把总伍东。

吩咐他在与来往商户打交道收粮的同时,把张秋镇重新开埠的消息传播出去。另外还要加上一条,未来将有百万流民齐聚于此,共建河工大业。

任何愿意来到张秋镇购买商铺、库房的客商,将优先获得官府的物资供应权。

百万流民的衣食住行,所需要的物资堪称是天文数字,只要能成为沉忆辰的供应商,毫无疑问将赚的盆满钵满,不用再忧虑销路问题。

并且沉忆辰这段时间在运河上与商家收粮,始终贯彻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针,从未有过赊账、拖欠、赖账的情况发生。相比较以往大明官府的强买强卖作风,简直是童叟无欺,商业楷模!

有诚信交易的基础跟口碑在,运河上来往商家十分乐意与沉忆辰做生意,也就有了良好合作的开始。

当然,光靠优先成为供应商这种小恩小惠,想要打动运河来往商户,掏出真金白银购买张秋镇产业,力度还是远远不够。

所以沉忆辰还准备了一个杀手锏,那就是盐引!

明朝太祖皇帝朱元章,为了保障北方军队的粮食运输,把买盐和运粮两件事结合起来。盐商想要卖盐,必须得用盐引去提货,而盐引这东西怎么来呢?

答桉就是往前线运送粮食,盐商运了多少粮食,就能凭借这个去换多少盐引。

可以说这种方法,就是明代版本的期货交易制度雏形。

山东自古以来就是产盐大省,拥有着大大小小十九个盐场,洪武年间还设立了专门的都转运盐使司,来负责食盐的生产以及盐引的发放。

甚至到了明英宗时期,随着盐业税收比重日益增加,为了防止地方官府的贪腐,制度化了巡盐御史一职。其地位职权凌驾于都转运盐使司之上,类似于巡抚跟布政司的管辖关系,专管巡视盐务。

沉忆辰身为佥都御史,正常情况下就算贵为四品大员,理论上也无权去干涉巡盐御史的职责,更没有办法去掌控盐场发放盐引。

但是在黄河溃堤泛滥之后,山东地界出现了大片的盐碱地,短时间内想要种粮食很难,却可以建设盐池提取出盐、硝等物品,化害为利。

这种方法在明朝并不是先例,河南布政司开封府地带,就是因为常年的黄河泛滥,导致省城西北部出现了大面积盐碱地,于是干脆设立盐户去熬盐,年产可达六万石。

不仅能满足开封城的需求,还能外销河北(北直隶)、山西、江苏等地,换取银粮米钱。

山东地界的盐碱地,荒化程度没有河南那么深,提取不了这么多的硝盐,也支持不起沉忆辰开埠的市场。

还好天无绝人之路,今夏决堤泛滥的洪水,还冲毁了沿岸的数个盐场。沉忆辰打算利用治水的名义,派遣运军强行接管这几个盐场的控制权。

盐税与其让山东这帮蛀虫去贪墨,不如由自己来掌控,至少还能用在百姓的身上。

至于巡盐御史什么反应,就不在沉忆辰的考虑范围之内,手上没有枪杆子能掀起什么风浪,无非就是上疏朝廷去打嘴炮。

如今虱子多了不怕痒,只要河工这摊子事开展的够大,皇帝想要召回自己的顾虑就越多。

区区几个盐场,沉忆辰相信还在朱祁镇都容忍范围之内。

吩咐完伍东诸项事宜,沉忆辰就走出居所,前往张秋镇重建工地,找寻县丞姜沛。

现在沉忆辰身边可用的人手紧缺,只能把很多重要的事情,分配给曾经阳谷县官吏们去办。姜沛领到任务,就是在被洪水摧毁遗址上,重修房屋街道。

本来沉忆辰重建的优先级是民居,毕竟现在寒冬腊月,民工跟军户们,都是居住在窝棚里面受冻,确实生活条件艰苦。

但现在银钱米粮紧张,只能提高商业地产的优先级,先把张秋镇“招商引资”的工作给搞好。否则断粮后饭都没得吃,就算能住在金銮殿也没用啊。

来到张秋镇的西南角,姜沛哑着嗓子正在协调着民力物资运输。连日来赶工赶点,让他满身尘土蓬头垢面,看不出来多少官员文人的影子。

“姜县丞,这几日辛苦了。”

突然听到沉忆辰的慰问声音,姜沛愣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赶忙行礼道:“佥宪客气,此乃下官身为一方亲民官的分内之事。”

“是吗,那姜县丞感觉如何?”

看着沉忆辰脸上澹澹笑意,姜沛突然间心中百感交集。

以往在孟安维的手下,要是这般辛苦劳累,可能姜沛早就暗暗骂娘了。

可是现在不知为什么,自己并没有那种怨恨不满,反倒每日看着一间间居所初具雏形,看着治下百姓那发自内心的笑容,姜沛就不由生出一股动力。

可能穿上这身官服时,那造福一方的满腔热血,重新被唤醒了吧。

“下官惭愧,如若以往没那么尸位素餐,百姓也不至于遭受这么多苦难。”

“为官一任,你们确实没有背负好肩上的责任。”

“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以后当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下官谨记佥宪教诲!”

闲聊了几句之后,沉忆辰开始说起正事:“姜县丞,本官这次过来,是打算暂且抽调修建民居的劳役,优先重建被损坏的张秋镇码头,此事依然交由你来负责。”

重建码头?

听到沉忆辰突然改变了修建重点,姜沛有些不理解。

“佥宪,入冬以来下了几场小雪,按照往年经验很快阳谷县就会大雪纷飞。临时搭建的窝棚,无法抵御这样的严寒,暂缓民居修建,可能会导致许多百姓扛不过这个寒冬。”

“本官知道。”

沉忆辰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后世山东冬季的平均温度大概在零下几度的样子,如果遇到寒潮,最低温度可能会达到零下十五度。

明朝没有后世的温室效应,再加上小冰河期的影响,这个时代山东最低温度,甚至有几率出现零下二十多度的恐怖严寒。

这种低温简易窝棚无法抵御,生病体弱者跟老幼妇孺,其中许多人将会熬不过寒冬。

沉忆辰选择优先修建码头,就意味着要抛弃这群人!

但是沉忆辰没得选择,朝廷河工银跟山东布政司征调的水利银,控制权其实都不在他的手中。

要是月底之前银钱米粮没到位,面对暴增的三省八府流民,死可能就不仅仅是那些无法抵御严寒的体弱者。

一旦流民感觉自己受到欺骗发生暴乱,就会跟明朝历史上东南农民大起义一样,提前掀起一场华中大起义,到那时候死伤者将不计其数!

如今的沉忆辰,愈发的理解了“慈不掌兵,善不为官”这八个字。人力有限的情况下,他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

“佥宪,是否银钱方面出了问题?”

望着沉忆辰眼角那抹掩饰不住的难受,姜沛立马就猜测出问题所在。

“嗯。”

“下官明白了,定当尽快重建好码头!”

姜沛拱手领命。

现在与沉忆辰相处也快一个月,对方人品如何,姜沛心中很清楚。如若不是没得选择,沉忆辰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灾民,老弱妇孺也不例外。

既然如此,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快重建好码头,这样便能早日重修民居。

“不仅仅是码头,你还要修建配套的仓库,以及沿着运河两岸的商铺。”

“还有商铺?”

修建码头姜沛能理解,货物往来运输,都需要张秋镇的码头停靠。

而修建商铺,这点姜沛就无法理解,如今张秋镇废墟一片,修建商铺有何意义?

“没错,还有商铺。”

“是,下官遵命。”

哪怕心中疑惑不解,这次姜沛也没有再提出质疑,很多时候人心就是如此,沉忆辰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赢得了众人的信任乃至盲从。

交待完姜沛,沉忆辰再次返回了自己居所,开始在桌桉上画张秋镇的规划图。

曾经的张秋镇拥有九门九关厢、七十二条街、八十二胡同。看似很繁华热闹,街道胡同众多,却在道路面积上显得很逼仄。

简单点形容,就很类似后世的一些老城区,道路老旧狭窄,哪怕四通八达,通行效率也不高,更无法承担商埠的物流运输。

沉忆辰要做的,就是按照后世的城镇布局规划思维,在张秋镇的废墟上来一次彻底的重建。可能这些东西在建造之初,还感受不到多大的区别,随着时间日久,绝对能让运河上的商户们,感受到一种通畅便利。

就好比运河通州段一样,码头上下货效率极低,漕运繁忙期动不动就要堵上好长一段时间。

相反要是商船停靠张秋镇,没有任何的拥堵等待时间,即停即走想什么时候装卸货都可以,务必会吸引更多的商户来到此处经营。

只要商业繁盛起来,就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是收取商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沉忆辰现在做的事情,除了为赈灾治水“招商引资”外。同样也是考虑到土地盐碱化产粮不高,为阳谷县受灾百姓们谋求另外一条商业出路。

沉忆辰在宣纸上写写画画,不知不觉中夜幕慢慢降临,伍东此时急匆匆的来到了屋外。

“佥宪,卑职有要事禀告。”

“说。”

沉忆辰注意力依旧放在规划图上,就连头都没有抬。

“卑职在运河上收到返程漕船的消息,朝廷拨付的水工银正在路上,应该很快就会沿河抵达张秋镇。”

听到这个消息,沉忆辰赶忙放下了手中笔墨,抬起头向伍东追问道:“何时能到?”

可以说现在这笔水利银,就是沉忆辰的救命钱,有了这笔银子他就无需那么着急,抽调民力先修码头、商铺等设施,可以让更多灾民活过这个寒冷的冬季。

“水利银也是由返程的漕船押送,顺流而下速度很快,不出意外明早就能到。”

“好!”

沉忆辰忍不住拍桉叫好,脸上有着一抹亢奋神色。

熬了这么多天,终于等来了朝廷的粮饷!

“伍把总,今日吩咐你联络来往商户之事,进行的如何?”

平复下心情,沉忆辰问起了早上交待的事情,朝廷水利银估计只能解燃眉之急,目前工程铺开的太大,终究还得靠卖地才能维持后续。

“运河上来往商户,都表现的很感兴趣。不过佥宪若想以盐引开路,卑职建议可以试着联系一下江浙盐商,亦或者徽商,他们大多家财万贯。”

伍东身爲漕粮运军,常年在运河上讨生活,对于几大商家多有耳闻。

目前明朝总体上有三大商帮,分别是江浙为首的盐商,安徽地带垄断笔墨漆瓷的徽商,以及西北地区靠着洪武年间运输茶盐起家的晋商。

晋商目前跟沉忆辰业务范围没有交集,他们主要在西北以陆路马运为主。徽商跟江浙盐商,他们大多都是在运河上进行贸易。

特别是江浙盐商,他们对沉忆辰发放的盐引很感兴趣。

只不过大明官府经商口碑历来不好,沉忆辰名声诚信是没问题,却贸然涉足盐引之事,让江浙的大盐商们心存怀疑,不敢确定他手中到底能不能拿出足够的盐物。

伍东一个小小的把总人微言轻,很难说动真正的大商户,想要达成大买卖,还得沉忆辰出面。

同时伍东心中还有着小小的顾虑,那就是大明士农工商地位阶级明显,佥宪这种绯袍大员,是否愿意接见江浙的盐商呢?

“没问题,你立马去联系江浙的盐商!”

让伍东没有想到的是,沉忆辰连丝毫犹豫都没有,立马就答应了下来。

要知道现在沉忆辰满脑子想着如何搞钱,商人身份卑微个屁,没听过有钱才是大爷这句话吗?

只要对方现在愿意拿钱出来,别说让沉忆辰接见他们,就算亲自上门拜访又如何?

“卑职需要佥宪的印信,才能让对方信任。”

“好。”

沉忆辰也明白伍东一个武职把总,官衔着实太低了点,想要得到对方信任,肯定得自己提供证明。

所以他应下之后,立马就在桌桉上书写印信交由伍东,让他抓紧时间去联系。

“卑职告退!”

接过印信之后,伍东也感受到沉忆辰那股急切的心情,二话不说就转身离去。

------题外话------

感谢这几天大兄弟们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