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18 万民信任(二合一)

218 万民信任(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正统十年十二月初一,距离农历新年只剩下最后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张秋镇黄河堤岸下,却一改往日灾后的阴霾,出现了一副人声鼎沸的场景。

数万各地灾民、山东卫所军士、兖州本地乡亲、布政司官员、乃至代表着鲁王府的长史简宁,纷纷在此肃穆伫立,目光望向河堤上那一身绯袍的沉忆辰。

沉忆辰并没有注视堤岸下的场景,他的面前有着一张长长的供桌,上面摆放着香烛祭表,以及三牲六畜。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古代大型土木工程动工之前,都得祭拜天地鬼神,更何况治理黄河这般大兴水利。

沉忆辰不是什么迷信的人,甚至对于他而言,“不问苍生问鬼神”是件极其可笑的事情。

但这一次祭拜他却虔诚无比,各种礼数周全,仪式显得隆重无比。

因为沉忆辰敬的不是天地鬼神,而是国运苍生,为了让在场的万千河工民力安心。

宣读祭文,焚烧祭纸后,沉忆辰转过身来,面向堤岸下的百姓官吏。

“自先宋以来,历朝历代饱受黄河水患之苦,到了我大明更为甚焉。”

“太祖开国至今七十余载,山东境内河坝大大小小决堤数十次,一方水土并没有养育一方人,百姓可谓是深受其害,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

沉忆辰这番话语说出来,在场的阳谷县灾民以及各方赶来的流民,很多人感同身受红了眼眶。

不说以前的水患,就单单今夏的张秋镇决堤,多少家庭妻离子散,流离失所。

更有甚者,不得不卖儿鬻女,眼睁睁看着父母妻儿死在自己面前!

黄河之水对于沿岸百姓而言,真可谓是又爱又恨,它带来了生的希望,同样带来了死的绝望。

“本官奉天子令出镇山东治水,今日在此向你们承诺,定当竭尽全力驯服黄河之水,让苍生万民不再受黄河之害!”

大明开国这几十年下来,朝廷每隔几年就得派出个治水大臣,类似的豪言壮语其实当地百姓已经听麻木了。

虽然沉忆辰赈灾济民,让很多灾民都对他尊崇敬重,但要说能驯服黄河水患,依然没几个心里面认为可以成功。

特别是堤岸下山东布政司官员,脸上的表情就更加令人寻味。别说是每隔几年了,单单就几个月之前,布政使洪英就放出话要到张秋镇堵住决口。

结果呢,豪言壮语说了一大圈,灰熘熘的返回了布政司衙门,被很多人视为笑柄。

“黄毛小儿不知天高地厚,历朝历代能人辈出,黄河水患要这么好治理,还用等到今日?”

左参政马国辉面露不屑,沉忆辰这番言语忽悠下老百姓还行,在自己等人面前毫无意义。

“据说沉忆辰治水需要十万民力,如今满打满算也才三万人,在下很好奇他要是知道灾民无人前往张秋镇后,会是一副怎样的表情。”

曹希却是一脸幸灾乐祸的表情,沉忆辰派出这么多路运军摧毁关卡,就是想要灾民充当徭役民力。

如今计划被抚台给看穿,估计河工民力上限就眼前这些人了,猴年马月才能完成治水大业?

“低调点,慎言。”

巡抚张骥提醒了一句,他还没有做到在山东布政司只手遮天,两旁还有其他同僚在此。

现在就嘲讽为时尚早,万一沉忆辰恼羞成怒,以他的身份背景,还是能搞个两败俱伤的。

“抚台教训的是。”

马辉国跟曹希两人,略微欠身低头向张骥认错,不过脸上表情却完全没有当回事。

这段对话被站在侧旁的布政使洪英尽数听进耳中,他心中有着一股憋屈的无名怒火。巡抚是节制地方三司没错,但同为从二品大员,自己这个布政使就这般被视若无睹吗?

而且身为一方亲民官,就算与沉忆辰不对付,在治水的大是大非上,何需如此冷嘲热讽?

还有更重要一点,就是从左参议曹希的话语中,洪英察觉到这群下属,好像跟巡抚张骥在背后有所谋划,自己却一无所知。

这般明目张胆的越过上官,简直与架空无异,如何能忍?

河堤大坝上的沉忆辰,并不在乎山东布政司的官员怎么看待自己,他只在乎能否聚集民心共同治水!

只见沉忆辰大手一挥,苍火头等人抬着几个大木箱子过来,从扁担的弯曲程度上看,这几口木箱异常沉重。

面对这突然的举动,下方官员与民众眼神中,都流露出疑惑的目光,不知道沉忆辰想要做什么。

“苍火头,打开木箱!”

“是!”

几口木箱依次掀开,白花花的银子在光线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大道理的话,刚才本官已经说过了,现在就来跟乡亲父老们讲讲实利。”

“世人皆知徭役严苛,本官偏偏要逆其道而行之。在此向诸位再承若一件事情,凡参与河工之事的民力,除了顿顿能吃上白面米饭,一日能加餐肉食外,每月还能领取工饷半两。”

“如若河工之事能超越预期,完工之日本官再每人赏银一两。并且所有工饷如实发放,绝不克扣!”

沉忆辰深知说的再好听,不如把钱给到位的道理。

特别明朝绝大多数百姓,大字都不识几个,你跟他们说什么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不是个笑话吗?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谁有闲工夫去想千秋万载后的事情?

只有饭吃饱了,钱到手了,才能充分的调动他们积极性。否则靠着沉忆辰个人救济的恩情,还得了一时,还不了一世。

并且为了让效果更加震撼,沉忆辰特地与运河上贸易的商家,兑换来这一箱箱的白银。

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远比空口无凭,有效百倍千倍!

果然当这白花花的银子出来之后,本来还有些茫然若迷灾民们,都感到心头一热!

“状元公真乃当世青天,不但赈灾救助吾等,徭役还能有工饷发放,古往今来闻所未闻!”

“小没听错吧,顿顿能吃白面米饭,还能吃上肉?”

“这段时间粥棚都发放过几次肉食了,状元公所言岂能有假?”

“没错,以前风调雨顺年份,都得逢年过节才能粘点油腥。大灾之年状元公粥棚发放肉食,如若不是吃到嘴里,说出去别人都不敢相信!”

沉忆辰这段时间赈灾济民的效果显现出来了,这番放在别人嘴中堪称离谱的话语,现场灾民却无一人质疑。

他们都相信沉忆辰会说到做到,参加河工徭役不但能吃饱饭,还能有工饷拿!

感受到下面灾民逐渐高涨的积极性,沉忆辰趁热打铁道:“父老乡亲们,本官在此向你们立誓,河工大业一日未成,一日不回朝!”

这局承诺,是以往任何治水大臣,都不敢向百姓们说出来的话语。

今日沉忆辰说出来了,并且在场数万人还信了!

“状元公治水,老子哪怕豁出去这条性命,也得把事情给办成!”

“还有我,这条命就交给状元公了,死也得死在河提上!”

“状元公对我有再生之恩,河工之事谁敢出工不出力,得问过我的拳头。”

“老小儿只要还有一口气,就陪着状元公驯服黄河这条恶龙!”

如同火山爆发一般的百姓怒吼,让之前还嘲笑沉忆辰的布政司官员们面面相觑。

这种只存在于史书跟故事中的万民拥护,没想到今日却得以亲眼所见,映衬着自己的嘲笑如同小丑。

甚至就在这个时候,阳谷县衙本地差役们,纷纷跪在在地,满脸激动向着沉忆辰拱手道:“卑职愿为佥宪鞍前马后!”

很多时候不知该说是环境影响人,还是人改变了环境。

阳谷县大多数本地官吏差役,之前哪怕于心不忍,却依然成为了县令孟安维走狗爪牙,差点“围杀”数万父老乡亲。

如今有了沉忆辰站出来,让他们回忆起这里终究是自己的生养之地,谁都有亲朋好友在这场大灾中遇难。

能奔赴光明,谁又愿意身处黑暗,他们这一刻彻底被折服,愿为沉忆辰,愿为自己的家乡,献一份力!

“状元之名,就有这般魔力吗?”

曹希语气中有些不可思议,愚民之事他也经常做,却从未见过这种死心塌地般的信任。可能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自己没有状元及第的功名。

但问题是,一个状元头衔,就有这么大的效果吗?

“百姓愚昧而已,沉忆辰哪来的银钱让他们顿顿白面米饭,更别说什么工钱饷银了。”

马辉国依旧死鸭子嘴硬,沉忆辰就连赈灾济民的银子,都是敲山东布政司的竹杠。

治水的河工银以朝廷的尿性,能保证工程所需就得千恩万谢了,还想吃好的发工钱,做梦吧!

“愚昧?”

一道冷笑声音从洪英嘴中传来。

“阳谷县灾民现在情况如何,哪怕尔等没有到粥棚去亲眼所见,今日也能看到他们气色状态。”

“这等精神相貌,能在其他州府流民身上见到吗?”

洪英可谓是忍了许久,终于出言训斥了。

他刚来到阳谷县的时候,也跟布政司其他官员一样,对于沉忆辰嚣张跋扈的行为举动,很看不顺眼。

但无论如何,洪英在决堤之初都亲临过阳谷县,知道这里是一副怎样的人间地狱惨状。

带着一丝身为亲民官的责任感跟同情,在沉忆辰离开县城前往张秋镇后,洪英独自来到了灾民聚集的河处,想要看看现状如何。

结果这一看,简直颠覆了他的认知跟想象,整个河湾处数万灾民井井有条,丝毫没有其他地方灾民那种瘦骨嶙峋、污水横流的场面。

除了临时搭建的居所简陋外,灾民们头有遮盖之物,身有御寒之衣。

最让洪英震惊的还是粥棚伙食,放在别的地方粥棚大锅里面,能有一碗稀粥而不是淘米水,就已经称得上良心了。

阳谷县的粥棚任何一个大锅里面熬制的米粥,都能插上快子而不倒,浓稠的简直跟白米饭无异。并且每隔五天,每人还能分得一块白花花的猪肉,对于赈灾伙食而言简直想都不敢想。

没有这些赈灾济民的基础,今日沉忆辰就不可能得到万民的信任,岂是一个状元头衔就能概括?

洪英的话语,让马辉国跟曹希连忙拱手称是,不再多言。

虽然平日里他们两个,几乎没把这个“傀儡”上司给放在眼中。但基本面子还是要给的,特别在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上。

不过就在此时,张骥也开口说道:“洪藩台言重了,沉佥宪赈灾济民之功吾等自是不能否定,而发放河工饷银,可不是说说而已,朝廷若不下拨银粮,就得在山东地界搜刮。”

“以如今山东衙门的存银存粮,能支撑得起沉佥宪的宏伟目标吗?”

张骥半事情半偷换概念的说了番话,最主要的目的还是给曹希跟马辉国两人撑腰。

现在山东布政司里面大半数高官,都已经唯张骥马首是瞻,洪英就老老实实当个纸湖布政使就好,何必为了沉忆辰多事?

听着张骥的话语,洪英本来那股抑制不住的愤怒,瞬间就冷静了下来。

史书上对洪英的评价,是为人端重详雅,在官无赫赫之举,而亦不失爲善人长者云。

简单点翻译就是为官没什么功绩,人倒是个好人。除此之外,他还有着骨子里面的软弱。

景泰三年洪英升任右都御史兼浙江巡抚,奉旨去考察地方官员贤能。结果他被地方官你一言我一语,给湖弄的迷迷湖湖,感觉评断不出来,于是向皇帝乞求致仕。

如今山东洪英遭遇的处境,无非就是数年后情景提前上演罢了。

“抚台所言甚是,本官考虑不周了。”

看着洪英退让,本来都有些畏惧的曹希两人,心中鄙夷更甚。

就这种软弱上官,跟着他能有什么前途,稍微有点野心的都“弃暗投明”了。

祭河仪式结束后,沉忆辰就下令县衙主簿陈涛,率领着数万灾民转换而来的民工,投入到开槽河道的工程中。

无论想要怎样治水,都得先把溃堤的决口给堵上,否则张秋镇就是半边泽国。

准备返回县衙的张骥等人,看着热火朝天开干的民工,不知为何心中却生出了一股不详的预感。

谎言这种东西能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沿河两岸想要封锁消息是不可能的事情,很快张秋镇治水民工的待遇,就会传遍三省八府之地。

仅仅是不同粥棚得区别,可能流民们不敢冒险长途跋涉到张秋镇。但要是再加上工钱的诱惑,恐怕四处求食的灾民们,将会蜂拥而至,解决沉忆辰的人力缺口。

这样看来,自己棋高一筹的“妙招”,被沉忆辰给莫名其妙的破了。

沉忆辰到目前为止,还不知张骥在背后搞的小动作,如若是知道的话,估计他会轻蔑一笑。

张骥这种谣言方桉,可能对于大多数明朝官员而言,几乎是无解的难题。因为他们跳脱不出思维的局限性,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去发放工钱饷银。

但沉忆辰不同,他从始至终就没想过“白嫖”二字,干活拿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徭役也莫不例外。

阴谋诡计在真金白银面前,可谓是不堪一击,更别论沉忆辰还有民心所向。

你拿什么跟我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