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204 封疆大吏(二合一)

204 封疆大吏(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状元公沉向北来了!”

孟安维一脸凝重的朝着县丞复述了一遍,相比较佥都御史这个官职,三元及第的声名更为深入人心。

“沉向北加了佥都御史衔出镇,权如封疆大吏。为何会来的如此突然,之前没有听到丝毫的风声。”

“该不会有假吧?”

县丞并没有孟安维那么慎重,相反是感到很怀疑。

按照以往的经验,就是正七品的监察御史出镇地方,像他们这些州县级别的小官,都得出城十里相迎。

沉忆辰正四品京官佥都御史出镇,论权势估摸着还要高于山东布政使,可与之前巡按御史升迁上来的山东巡抚张骥旗鼓相当。

巡按御史就是监察御史的别称,当没特别指派任务,仅仅巡按地方的时候,就被称之为巡按御史。一旦结束返回各道从事某专项任务的时候,就被称之为监察御史。

好比之前的孙鼎,他专职于应天府的提督学政,于是被称之为监察御史。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都察院御史的“职卑权重”,正七品监察御史巡按地方回来后,很快就升为从二品的一省巡抚,速度用坐火箭形容都不算夸张。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地方官眼中沉忆辰堪比封疆大吏!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冒充佥都御史?”

虽然沉忆辰到来的很突然,但论有人假冒,孟安维是万万不信的。

“县尊所言甚是,下官多虑了。”

县丞拱手致歉,也意识到自己有些过于警惕,于是猜测起其他因素。

“县尊,沉佥宪这般悄然而至,该不会是想打个措手不及,督察地方政务吧?”

沉忆辰名义上是为治水而来,但谁也不知道他身上是否肩负着其他任务。

如今山东地界官场糜烂一片,灾民横尸遍野,可以说每个在任官员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责任。

万一赈灾不利的事情传到了朝廷中枢,估计得被问责一大片。

听到这句话,孟安维脸色变得严肃万分,他担心的也正是如此。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本官带着仪仗去驿站迎接佥都御史,你赶紧派人把沿途的民众给驱赶走,不能让沉佥宪看见灾民流寓道路的场景。”

“下官明白。”

县丞拱手领命,这是地方官员面临上官巡查的基本操作。

虽说沉忆辰来的突然,时间有些紧。但对方既然通知迎接,而不是直接入城,就相当于给了粉饰太平的机会,操作起来轻车熟路了。

另外一边,沉忆辰坐在驿站的大厅之中,身旁除了卞和等人外,还有一位满脸畏惧惶恐,甚至浑身忍不住哆嗦的驿丞作陪。

对于不入流的县城驿丞而言,可能这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就是本县的县令了。谁能想到今日,在没有任何通知的前提下,佥都御史这等朝廷高官入住驿站,那身绯袍简直让人看了就害怕!

“坐吧,本官与你闲聊两句。”

望着驿丞这副恐惧的模样,沉忆辰尽量表现的温和,就连言语都刻意轻声细语。

“小的……小的不敢。”

驿丞哆哆嗦嗦的回了一句,他现在站着都双腿发软,没有跪着回话是沉忆辰不让,哪还敢同台而坐?

而且话说回来,世上岂有绯袍大员与驿丞同桌的道理?

就连县衙九品主簿,只要有官身都不可能与未入流的吏员同席。

“没事,你这站着我还要抬头问话,坐吧。”

这名驿丞身高不低,沉忆辰坐着与他说话还得“仰望”,抬头久了脖子都酸,总不可能自己也站着说话吧。

“不敢,小的……不敢坐。”

“坐下!”

折腾几遍沉忆辰也没耐心了,干脆呵斥了一句。

结果没想到就这声呵斥,驿丞一屁股就坐了下来,效果出奇的好。

这一幕也是把沉忆辰给整无语了,早知道吓唬这么有用,还和蔼个屁……

“本官问你,阳谷县可有收到朝廷赈灾的谕令?”

“户部传令使者入住过驿站,应该是收到了吧。”

驿丞一脸紧张的回了一句,眼神都不敢望向沉忆辰。

“好,本官再问你,张秋镇决堤至今,可有主持大局之人?”

“藩台(布政使尊称)在决堤之后曾亲临张秋镇视察,后返回济南府,就再无主持大局之人。”

听到这句回答,沉忆辰有些惊讶,黄河决堤口子没有堵上,灾民没有得到安抚,就这么走?

“最后问你一句,兖州府何人主管水利?”

明朝只在中枢有工部都水司,地方并无专门的水利部门。一般情况下是州府安排一名同知,兼职地方治水的工作,所以沉忆辰并不清楚兖州府到底是哪位同知主管治水。

“二府(同知美称)韩庆峰主管兖州水利。”

“好,本官都明白了,多谢。”

沉忆辰习惯性的道了声谢,有了这些基本的责任人信息后,最起码知道应该先找谁来问罪了。

“小的不敢当,不敢当。”

驿丞赶忙站起身来弯腰回礼,他可不敢坦然接受沉忆辰的致谢。

不过这一次,驿丞说完之后,并没有像之前那样低头着退到一旁,相反他看着沉忆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有什么话尽管畅所欲言,本官不会因言治罪。”

听到这话,驿丞咬了咬牙,然后开口道:“小的知道您是来山东为了万民治水,别的不敢多言,只求佥宪主意安全。”

注意安全?

沉忆辰本以为驿丞会告知自己一些兖州官场内幕,结果没想到是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大明境内,还有敢对佥都御史动手的势力吗?

“何出此言?”

“藩台之所以匆忙返回济南府,传闻是在张秋镇遇袭。”

驿丞的这句话,简直比揭露地方官场的内幕还要劲爆,布政使几乎可以等同于后世的高官,还能在自己的地盘上遇袭?

要是出现大规模的民变,还有可能出现这种地方行政长官遇袭的情况。但沉忆辰在朝廷中以及这一路走来,并未听闻山东有农民起义的消息,这到底怎么回事?

“仅仅是传闻吗?”

沉忆辰不太相信这番说词,属实有些过于离谱。

“藩台离开的前夜,整个兖州府衙门卫所驻军都在调动,如无大事不可能出现这种场景。”

“也正是藩台走后,治水之事再也无人问津。小的乃阳谷县本地人,不忍看到乡亲父老哀鸿遍野,只盼佥宪能留下来拯救兖州百姓!”

听到这里,沉忆辰算是明白为何自己这一路走来,没有看到地方官府的作为。

就连一省布政使都遇到危机撒手不管,谁还敢接这个烂摊子?

“放心吧,我不会临阵脱逃的。”

言罢,沉忆辰脸上还浮现出一抹安慰笑容。

不知为何,驿丞感觉自己此刻特别的安心,可能这就是沉忆辰人格魅力吧。

没过多久,驿站外面就出现了大批的人马,县令孟安维率领着县衙官吏们走了进来。

看见沉忆辰身穿绯袍坐在大堂之中,二话不说就跪下行礼道:“下官兖州府阳谷县知县孟安维,率领县衙官吏及三班六房,拜见佥宪!”

“孟县尊母需多礼,起来吧。”

“谢佥宪!”

孟安维道谢之后就站起身来,然后脸上带着讨好笑容说道:“佥宪一路舟车劳顿辛苦了,下官已在县衙备好酒菜接风洗尘。”

“孟县尊有心,那就先进城。”

沉忆辰满脸笑容,一如既往的客套,丝毫感受不出他身上有何上官威仪。

本来孟安维在迎接的路上,还满心忐忑摸不清楚沉忆辰套路,结果现在看到对方如此年轻又好说话,心中的石头落了大半。

三元及第身着绯袍,确实给人一种权势滔天的印象。

但年龄摆在这里,为官经验这东西只能一步步累积,很明显沉忆辰还是嫩了点,没有那等让人感到畏惧压迫的官威。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沉忆辰这般模样连强龙都算不上,就等着被地头蛇湖弄团团转吧。

小书亭

“佥宪,仪仗已准备好,还请先行。”

“好。”

沉忆辰点了点头,站起身来朝着驿站外走去。

当他看到孟安维给自己准备的仪仗时候,脸上的笑容多了一抹冰冷气息。

这并不是说孟安维不敬上官,安排了很简陋的仪仗队伍,相反眼前的仪仗规模极其恢宏,不输省会巡抚的档次。

最前面有吏役执鞭开道,往后有鸣锣吏役提醒路人回避,再后面就是浩浩荡荡十几面官衔牌,上面书写着沉忆辰在功名上的成就,以及任职过的官衔。

队伍最中间是一顶标准的八抬大轿,哪怕不知官员品阶如何,单单这个架势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

但问题是明朝乘轿限制,是在明代宗景泰年间才松开。正统年间就算是二三品京官,乘轿都偷偷摸摸的只敢用二人抬,最多不过四人抬,八抬大轿至少京师没人敢用。

除了这顶八抬大轿外,后面更是浩浩荡荡跟着上百人的队伍,让人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县城可以拿出的迎接水准。

孟安维看到沉忆辰站在原地没动,还以为他是被这接待仪仗给震惊到了,于是上前讲解道。

“佥宪,下官在半个月前收到吏部谕令,得知您要来山东治水,立马就命人准备好了接待仪仗。”

“规模档次,全部都按照二品巡抚标准制定,决不让佥宪感到丝毫的怠慢!”

原来山东巡抚的仪仗是这样吗?

沉忆辰心中有着一抹冷笑,他不由想到了出镇河南、山西两地的巡抚于谦。

同样督政一方,于谦出行就靠着一匹马,连二人抬的小娇都没用过。

难怪这么多年河南、山西天灾都能平稳度过,而山东决堤一路尸横遍野,从这里可见一斑!

“孟县尊有心了。”

“此乃下官分内之事,还请佥宪上轿。”

孟安维满脸讨好笑容,在他看来沉忆辰很满意自己的安排。

坐上这八抬大轿,不单单是仪仗规格用了巡抚的标准,就连开道棒锣,都用上了十一响,可谓极尽尊荣。

从驿站一路前往县城,沉忆辰不时的掀开车帘,打量着外面的场景。相比较运河上两岸灾民遍地的景象,这一路两旁可谓“干干净净”,别说流民了,连乞丐都看不见一个。

进入县城后,那更是热闹非凡,身穿锦衣的各式人员在街道上来来回回的行走着,处处彰显阳谷镇的繁华富裕。

“佥宪,阳谷镇乃兖州大镇,早在先宋就被设立为城关,至今有数百年的历史。而且紧靠黄河跟运河,乃连接南北的商业重镇,可谓百业俱兴。”

孟安维向沉忆辰介绍着阳谷镇,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宣扬着自己主政一方的功绩。

沉忆辰是京官外派,终有一天要返回京师的,如若能在他这里留下一个好印象,说不定就能抱得大腿一飞冲天。

“看来孟县尊管理阳谷颇有政绩。”

明面上沉忆辰赞扬了一句,内心里面却万分鄙夷。

孟安维这是把自己傻子看待了吗?

什么叫做过犹不及,这就是!

没有流民粉饰太平还算可以理解,这是很多官员的常规操作。

没有乞丐这点就有些离谱了,因为繁华如南北两京,街道上都无法避免乞丐的存在,更客况遭灾的阳谷县?

真正侮辱智商的,是街道上这些人还身穿锦衣!

两京百姓能身穿锦衣的,比例都十不存一,小小阳谷县能做到过半?

孟安维要真有这等治理地方的能力,还需要呆在什么阳谷县,调任京师能直接把大明给带入后资本主义发展水平。

当然,沉忆辰这时候不会揭穿,他想看看对方到底能演到什么时候。

“下官愧不敢当,忠君爱民乃为官本分,一点小成绩罢了。”

听到沉忆辰的夸奖,孟安维脸上有着一抹抑制不住的得意,他是真没想到京官这么好忽悠,简直过于降低难度了。

就这样一路来到了县衙面前落轿,沉忆辰在孟安维陪同下从正门进入,只是还没等走入大厅,就听到了从身后传来了鼓声。

听到这突然的鼓声,孟安维脸色可谓大变,因为这是摆在府衙门前的鸣冤鼓敲响的声音!

自己粉饰了一路的太平,到底是谁敢在这种时候触霉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