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189 天才奸佞 (二合一)

189 天才奸佞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徐有贞是个极其复杂的人,在德行上可以看作与秦桧齐名的大汉奸,毕竟诬害民族英雄于谦这条黑历史,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掩盖。

但如果抛开人品德行不谈,这家伙的能力极其顶尖,文能入翰林院这种“储相”之地,事实上他后来也成为了内阁首辅, 同时还是明朝唯一一个不靠战事封爵的文臣!

武能把数十斤的铁棒轮转如飞,在家闲居也时常摆弄拳脚功夫,与寻常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可谓天壤之别。

另外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八股文,这家伙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乃至兵法、水利、阴阳、方术等等方面都颇有涉猎。

并且水平还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辈,单独拿出来任何一项学问,都足以扬名立世!

文武全才这个词用在徐有贞身上,可以说毫不夸张。

偏偏这么一个能力顶尖之人, 却为了权利可以抛弃一切,包括道德!

有才无德这个成语,差不多就是徐有贞一生的真实写照。

“沉修撰,还有事吗?”

徐珵看见沉忆宸在得知自己字后,就呆呆的不再说话,于是疑惑的反问了一句。

“没什么事情,就是徐前辈的字与晚辈一位熟人相似,所以有些惊讶。”

“还有这等缘份?日后若有机会,在下定当拜访一下沉修撰的友人。”

“好,好……”

沉忆宸尴尬的应了声。

自己认识的熟人叫徐有贞,不正是你日后改的名字吗?

天下之大, 也找不到另外一个徐有贞来给你徐珵拜访啊。

徐珵此刻满脑子都是向皇帝上表治水策的事情,也没什么心思关注沉忆宸的友人。

点了点头后, 徐珵就转身快步走向自己的廊房, 他还得把这篇治水策给润色一下,确保皇帝一定会采纳自己的建策!

看着徐珵离去的背景, 沉忆宸心情一下复杂起来, 这是个顶尖人才, 也是个为了权势不顾一切的奸佞。现在他已经出现在自己身边,不知大名鼎鼎的于谦,多久才能来到大明的权利中枢。

那首“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石灰吟,可以说深深的刻在了沉忆宸的脑海里面。

这才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正不屈文人!

沉忆宸的心中所想,很快就有了答桉。

正统十年九月十五日望月大常朝,身处京师的文武百官皆要参与朝会觐见天子,沉忆宸这种翰林清贵更是不例外。

既然是大常朝日面圣,沉忆宸自然不能还穿那身六品文官袍,于是换上了御赐的麒麟服参与朝会。

坐着马车一路前往午门侯朝,到达之后沉忆宸身穿大红色麒麟服出现在众官员面前,可谓瞬间就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要知道朝贡之礼虽然参与的官员也不少,但数量远远不能跟大常朝相比,基本上以中高层阁部官员为主。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京官而言, 他们只是听闻了沉忆宸被天子赐服,现在才算是眼见为实。

当一名年轻官员身穿绯袍,亲临在自己面前的冲击感,要远远超过耳闻传言。特别是乙丑科与沉忆宸同金榜题名的新科进士,看着自己还在衙门最底层奋力往上爬,而沉忆宸却如日中天。

这种成就差距带来的心里落差,更无法言喻。

“遥想当年吾与沉向北同台竞技,仅稍逊一筹,如今仕途却截然不同,沉向北已然朱衣加身!”

“别遥想了,你一个区区叁甲也好意思说稍逊一筹,沉向北叁元及第注定会平步青云,吾等只有仰慕的份。”

“话虽如此,但沉向北这升官速度也太快了点吧。这可是最低五品才能穿着的麒麟服,而且实际上大多要升四品才能享受恩荣。”

“六品绯袍大员,可谓闻所未闻!”

听到这话,有一名官员嗤之以鼻的回道:“那六元魁首你之前听说过吗?”

“未曾。”

“那不就得了,文曲星级别的人物,注定是要开创历史的。”

此番话语引得很多科场同年深感赞同,一旦身份地位拉开了明显的差距,那么大概率就没有了嫉妒跟恨,只剩下羡慕了。

就好比后世很多人会嫉妒比你强一点的同学、同事,甚至是邻居。但有几个人会去没事嫉妒麻花疼、杰克马这种顶级富豪呢?

还不是各种叫爸爸!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沉忆宸飞速升官拉开差距后,也与当初的科场同年没有了竞争利益冲突,反而对方还能用同年之谊抱抱大腿。

于是乎,沉忆宸在同年之间的风评,得到了飞速好转!

不过在翰林清流眼中,对于沉忆宸的排斥跟敌意就更大了。

这里面除了沉忆宸当初以“官”压人的因素外,还有就是贺平彦跟杨鸿泽等人,不断在翰林院中攻击挑拨,疯狂拉仇恨。

虽然商辂跟萧彝二人,也帮沉忆宸解释跟据理力争过,但自古君子斗不过小人,更别论他们两个也非能言善辩之辈,改变不了大局。

另外就是在之前朝会上,翰林检修陶宏正因诬告被革官为民,这个黑锅他们不敢归罪于皇帝或者侍读学士倪谦,只能又甩到沉忆宸身上。

旧恨未消,又添新仇,关系能缓和才怪。

“哼,什么绯袍大员,沐猴而冠罢了。”

听到旁边低品阶官员的惊叹,一名翰林官讽刺了一句,那股酸味简直溢于言表。

杨鸿泽不想参与到这种低级的言语攻击中,他转而朝着身旁贺平彦说道:“贺兄,在下近日与大宗伯沟通过,沉忆宸得到了勋戚的全力支持,恐怕大势已成了。”

朝贡大礼结束后,胡濙就把杨鸿泽叫了过去,悲观的告诉他未来朝廷局势可能会走向败坏,要坚守住心中公正道义,等待拨开云雾的那天。

因为杨溥的绥靖加上勋戚的入场,让胡濙感到身心俱疲,有种无力再扭转朝局的哀叹。

文官集团扶持的曹鼐、陈循等人,都在正统五年至正统九年这段时间内,陆续靠着延推制度进入内阁。杨鸿泽身为更后一辈的培养目标,在局势艰难时期当蛰伏自己,保存有生力量。

胡濙的悲观也影响到了杨鸿泽,他本是满腔热血期待着能有一番作为,荡平朝堂之中的污浊。结果没想到局势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文人群体先一步势衰。

贺平彦听到杨鸿泽的话语,面露不屑道:“想成大势,没那么简单。”

“何出此言?”

“沉忆宸仕途太顺过于狂妄了,宫中传言他得罪了王振,以阉贼的小肚鸡肠,还能让他好过吗?”

现在沉忆宸并非“阉党中人”的事实,也逐渐在文官高层的揣测中得以印证。并且一部分核心中低层官员,也得知了这个消息。

爱阅书香

但这并未改变清流言官对沉忆宸的印象,毕竟对于这群二极管而言,只要忠诚的不绝对,那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而对于贺平彦这种官宦子弟而言,沉忆宸是什么人不重要,哪怕他就是铁杆文人,同样是自己敌人。

这无关立场,只关乎利益!

沉忆宸的横空出世,几乎让贺平彦创建的共兴社作废,风头目光全都吸引过去了,朝野之中再无人关注他这个“年少有为”的社长魁首。

一颗冉冉的政治新星,还未升起就被夺走了光芒。

现在沉忆宸与王振交恶,让本来都被压制喘不过气来的贺平彦,彷佛看到了一丝希望。

只要王振出手,勋戚集团都保不住这小子!

“寄希望于阉贼内斗,真的有用吗?”

杨鸿泽与贺平彦不同,他是真心认为自己站在正义的一方,就算要打倒沉忆宸这种奸臣,也得用正道方式荡清朝堂。

阉党狗咬狗,这算怎么回事?

“有没有用,日后便知。”

贺平彦神秘一笑,不再多言。

身为“敌人”,他自认为非常了解沉忆宸,这小子骨子里面有着一种倔强跟狂妄。

以前就不愿意彻底依附于阉党,如今有了勋戚撑腰,更是目中无人。以王振得不到就毁掉的性格,还能纵容沉忆宸多久,双方翻脸是迟早的事情!

带着众人的目光跟议论,沉忆宸与商辂跟萧彝热情的打着招呼。见多了官场的虚假,更能明白一份真友情的可贵,世人千千万万,志同道合者却寥寥无几!

很快上朝钟声响起,等候的京官们按照品阶高低,立于奉天殿内或者丹墀之上。

如今的沉忆宸对于这套上朝流程,早已不算陌生,静候皇帝朱祁镇到来行五拜叁叩之礼,然后便是朝会正式开始。

前一天晚上决定好的上奏官员,在通政司或者鸿胪寺官员引导之下,到御前跪下奏事。

经历过揭帖逾矩答了道朱祁镇的送命题后,现在沉忆宸可谓低调了许多,这种朝会奏事无论说什么,都不是自己这个小小六品官能插手的,当个木桩子等退朝就好。

就在沉忆宸感到万分无聊,甚至有些瞌睡袭来的时候,殿中传来一道声音,让他睡意全无。

“臣工部尚书王卺,有事启奏!”

工部尚书启奏,莫非是关于山东水患的事情?

带着这丝疑问,沉忆宸回头看了一眼队列中的徐珵,他此刻双眼死死的盯着殿内情况,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

“王卿家,请讲。”

“山东今夏雨水泛涨,阳谷段的堤坝被冲毁决口,兖州抵济南一带,平地水高一丈,民居尽皆坍塌。老稚妻孥,流寓道路!”

“现今山东诸地人民缺食,粮草无征,臣恳请陛下下旨赈济灾民,并免除山东地界赋税,以稳定社稷民心!”

朱祁镇并不是什么忽视百姓之人,听到工部尚书王卺的启奏后,他脸色立马就变得凝重起来。

山东之地的黄河水灾,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年年治水却年年泛滥。

每逢夏秋之际,就能收到山东方面传来的水灾奏章。轻则农田禾稼尽毁,百姓衣食无着,流离失所。重则决堤冲毁城镇,水深数丈,浮尸如鱼!

现在听见阳谷段的堤坝决口,朱祁镇就知道受灾程度肯定不低,得抓紧时间调拨粮食赈灾。并且要下令漕运总兵密切关注黄河水患动向,万万不能影响到南粮北运!

“户部尚书王佐听令,立即调拨钱粮赈灾山东,并且免山东今明两年的赋税!”

面对朱祁镇的圣谕,户部尚书王佐出列。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王佐并没有完全尊重皇帝的命令,而是禀奏道:“回禀陛下,山东之地界可以救灾,却万万不能免两年赋税!”

王佐的话一出来,立马就引发了殿外许多清流言官不满。

山东之地百姓深受水患之害,如今都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了,连免两年赋税都不行吗?

看来是户部尚书掌管钱粮日久,难免会陷入到满眼财利的庸俗境地,忘记了圣贤书的仁义教诲!

很快都察院佥都御史出列反驳道:“大司徒当秉持仁以爱民之心,山东百姓已无粮可征,难道要逼迫他们家破人亡吗?”

很快又有一名给事中站了出来奏请道:“臣赞同御史所言,每逢天灾哀百姓之艰难,难道还要酿成**吗?”

“臣附议,当免除粮税!”

“陛下当体恤灾民!”

奉天殿内外诸多官员出列进言,反对户部尚书王佐的建议。

面对这种局面,户部尚书王佐可谓是有苦说不出。

随着明朝进入小冰河期后,各种极端天气引发的灾害可谓连绵不绝。夏有干旱水灾,冬有大雪寒灾,偏偏朱祁镇对于钱粮压根没有多少概念,一有灾难禀告,公式化流程赈灾减税。

理论上这样做是没错,但事实上连年征战导致国库空虚,还动不动就一大块地方减免赋税,国家财政的钱从哪里来?

自己这个户部尚书是管钱的,又不是造钱的,长此以往下去别说免税了,就连赈灾的银钱都拿不出来!

言官学官们不懂户部尚书的难处,阁部行政官倒是很清楚目前国家财政,于是也站了出来说话。

“陛下,正统六年你免了宁夏粮税,正统七年免了四川粮税,正统八年是河南部分,正统九年是江浙松江府部分。如今国库空虚,不能再大范围免除粮税,得因地制宜!”

“臣赞同大司徒所言,征讨麓川军费高涨,户部已无多余钱粮,得精打细算!”

“臣附议!”

阁部官员的言语份量跟权势地位,明显是要高于学官跟言官,之前还议论纷纷的奉天殿内外,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沉忆宸听着双方的争论,他心里面其实是更倾向于户部尚书王佐的。

这倒不是说沉忆宸冷血,视民间疾苦为无物,而是他很清楚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一旦如同明末那样崩溃带来的伤害就不是一省一地,而是整个大明都将陷入溷乱之中。

明英宗朱祁镇虽然断了大明国运,而且土木堡之后作恶不断。但他对于百姓而言,真不能算是什么残暴冷血的君王。

朱祁镇在位期间各种灾害不断,据统计光正统七年到正统十四年之间,明朝百姓至少遭受了二十次以上大规模旱涝灾害。

并且受灾范围之广,为前朝所未有,他当皇帝在天灾这方面,也确实挺衰的。

每逢大灾难,朱祁镇无一例外都施行了赈灾免税的政策。在“生民之大本”的思维引导下,他实行开仓放粮、借支官粮、低价粜卖等手段,积极保障民生,解决民众受灾之苦。

事情确实做了,就是明英宗打战什么的花费更多,以至于入不敷出。

现在就面临这种局面,救灾可以,免山东之地两年粮草,那是万万不行。最多只能免除受灾严重的地界,而不是大手一挥全免两年!

就在朝堂沉默之际,沉忆宸背后传来了一声高呼:“陛下,臣翰林院编修徐珵,有本上奏!”

回头一看,是徐珵从队伍中站了出来,双手捧着那封治水策,准备博取皇帝的赏识。

见到是徐珵出列上奏,沉忆宸只能感慨不愧是你徐有贞,果然是不放过任何一丝往上爬的机会,而且还豁的出去。

要知道历史上夺门之变,徐有贞拥戴被囚禁的朱祁镇复位,在政变之前首先把宫门钥匙给扔掉了。可谓自断退路、破釜沉舟!

一个文人如此果断决绝,就能看出徐有贞骨子里面有股狠劲,今日有此举动也就不足为奇了。

“有何事奏?”

朱祁镇看着这个莫名其妙站出来上奏的翰林官,开口问了一句。

“赈济灾民只能治标,兴修水利才是治本,臣请上疏治水策,可平黄河之患!”

徐珵这番话一出来,可谓全场哗然。

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角色,真是好大的口气。先宋至今已有数百年之久,无数大能曾治黄河水患,无一能成功。

此人真是口出狂言,翰林官恐怕连黄河长什么样都不知道,凭纸上谈兵去治黄河吗?

“欺君乃死罪,徐珵你还要上奏吗?”

朱祁镇也不信一个区区翰林官能治水患,恐怕又是个书读坏脑子的,以为靠着圣贤书就能安定天下。

“臣请奏!”

徐珵毫不退缩,把手中的治水策高高举起,期望能得到朱祁镇的御览。

只见这个时候,阁臣高穀满脸怒容的站了出来,向皇帝禀告道:“徐检修乃东阁进学翰林,有疏上奏当经过内阁审阅,不得逾矩!”

高穀此刻可谓是怒火攻心,治水策这东西必然得提前准备好,才能在朝会上拿出来,否则现场写都来不及,更何况没办法写。

徐珵能做到早有准备,很明显是通过山东布政司的上表奏章。前有沉忆宸揭帖逾矩,现在更是胆大妄为,绕过了内阁上疏。

自己这个掌管东阁的大学士,就这般没被放在眼中吗?

如果今天徐珵能上疏成功,那以后东阁进学的翰林都会有样学样,自己还有何威仪可言?

听到高穀的话语,朱祁镇立马明白这个上疏翰林,是个不守规矩之人。

再加上他根本就不信什么治水策,于是点了点头道:“就依高爱卿所言。”

听到这句话从皇帝嘴中说出,徐珵可谓是面如死灰,他精心准备的治水策,就等着这个机会展现自己的才华,却被硬生生的打断了!

“臣绝无欺骗之心,此治水策也不是虚妄之言,能拯救万民于水患,还请陛下览阅!”

徐珵的高呼,却没有任何的效果,反倒是把监察御史跟宫中校尉引了出来。

“殿前不得喧哗!”

监察御史警告了一句,然后向校尉使了个眼色,就准备把徐珵给拖下去。

见到这一幕,沉忆宸可谓是无比纠结。一方面眼前这人是陷害了于谦的奸佞,他献策也是为了抓住机会立功上位,私心远远大于公心。

但另外一方面,徐珵才华横溢,在水利方面的天赋更是世间仅有,是真的可以做到堵住决堤口,拯救山东地界的百姓万民。

否则明年今日,依旧能收到山东布政司的奏章,可能就连内容都大差不差!

如果徐珵这么被拖下去,按照高穀目前的愤怒程度,以及他循规蹈矩的性格。沉忆宸感觉大概率这篇治水策,是呈不到朱祁镇的御桉前来。

一边是忠奸,另外一边是万民,沉忆宸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抉择,更害怕自己成为助力奸佞上位的“帮凶”。

看着御前侍卫已经抓住了徐珵的胳膊,沉忆宸明白再迟疑下去,就没有做选择的机会了。

于是他咬了咬牙站了出来,向朱祁镇高呼道:“臣有一事禀告!”

沉忆宸在朱祁镇心中地位,就远非徐珵这个“陌生人”可比,见到他这个时候出列,开口问道:“沉爱卿有何事上奏?”

“徐检修的治水策臣也看过,可谓字字珠玑乃水利良策,还望陛下御览此策后再做决断!”

沉忆宸说完这句话后,看着高穀那张愤怒到极致的脸庞,心里面一下就泄了气。

这该死的正义感啊,当初在镇江府面对流民孩童,就别说大话要以天下为己任,不再让百姓流离失所了。

这下倒好成了奸佞的担保人,又得罪了高穀,以后日子还怎么过!

把天下扛在肩上,真是重如泰山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