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 185 将帅之才 (二合一)

185 将帅之才 (二合一)

书名:我成了大明勋戚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5 23:32:02

明朝洪武年间划定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其中朝鲜被列为第一。

并且与其他藩国朝秦暮楚当墙头草不同,朝鲜在绝大多数时间段里面,秉持着“事大主义”,是把大明朝当亲爹来看待的,能成为大明的狗就是最大幸事。

当然,明朝“狗”这词也没后世侮辱性那么强, 甚至很多人都以门下走狗为荣。

究其原因,就在于李氏朝鲜篡位王氏高丽,得国不正导致政权合法性不够,只能疯狂讨好中央王朝获得册封,来维持自己的法统授权正确。

另外儒家思想的教化下,程朱理学在朝鲜的发展比大明还极端。他们骨子里面认为自己是“王道圣化”,乃至异域小中华, 比其他不通教化的蛮夷高了不止一个档次。

基于这些因素,每次入贡朝鲜使臣都排在第一位,算是彰显他们的特殊地位。

朱祁镇见到这一幕后面色铁青,番邦使臣觐见排位,可不是你想站哪里就站在哪里。瓦刺使团这般做法用意是何,公然违抗大明的朝贡礼仪吗?

四夷使臣在皇帝御座前方站定,黑压压一片接近千人。要知道明朝番邦最多的时期,高达一百四十多个。

如今正统朝又值大明巅峰鼎盛,四海八方无不奉为天下共主,朝贡使团规模如此庞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按照觐见流程,这个时候将由鸿胪寺舍人上前,跪奏皇帝来朝使臣的情况。同时明朝的执事官, 也将提醒使臣按照华夏的礼仪要求行礼, 并上表递交国书,贡献方物。

fo

现在问题就出现了, 理论上应当宣召朝鲜使臣上表献物,实际上瓦刺使团却站在首位,这下该怎么介绍?

是严格遵循朝贡礼仪流程, 还是随机应变按照站位顺位宣召?

一个区区鸿胪寺舍人,在皇帝跟满朝文武大员面前,压根就不敢做这个主。

于是诡异的一幕出现了,皇帝不可能自降身份宣布让谁先觐见。在场官员没有皇帝命令,朝贡大礼上就不敢逾矩进言。负责礼仪的舍人跟侍仪官,则没有这个权限跟资格做决定。

谁都不想多事,更无人愿意担责。

大明官场僵化的体制,在这一刻真是展露无遗!

短暂的僵持后,礼部尚书胡濙打算站出来训斥瓦刺使臣无礼。毕竟事后真要追究起来,他身为礼部最高长官,肯定没有办法脱责。

不过就在胡濙准备迈步出班的时候,却看到沉忆宸先行一步站了出来,直接取代了鸣赞官的职权,大声高喊道:“宣朝鲜使臣上表献物!”

沉忆宸的这声指令,让在场文武百官纷纷侧目。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朝贡这种国之大典,这小子也敢便宜行事,真就不怕弄砸了?

但对于此刻满头大汗瑟瑟发抖的鸿胪寺舍人而言,沉忆宸发出的这道指令,简直拯救自己于水火!

鸿胪寺舍人不敢有丝毫的迟疑,快步走到朝鲜使臣面前, 把他们从四夷朝贡队伍中,领到了更靠近朱祁镇的位置。同时把朝鲜上表国书跟献贡方物,置于执事官手捧的表桉之上。

接着太常寺官员奏响礼乐,朝鲜使臣及其随从,向大明皇帝朱祁镇行跪拜大礼。这种礼仪不仅仅是要彰显天朝威仪,还是增强使臣对大明王朝的敬畏之心!

行礼完毕后,宣表官取过朝鲜上表国书,当众宣读一番。国书内容极尽对大明皇帝的赞美之词,以及对天朝上国的臣服跟礼敬。

听到这份国书后,朱祁镇的脸上表情终于好看了些,这才是他想要的四方来朝,八方来贺!

宣表结束,宣方物状官把朝鲜进献的贡品,在众人面前展示了一番。

其实大多数番邦贡品,都是当地的一些土特产,然后在明朝的“薄来厚往”制度下,换回数倍乃至数十倍的赏赐。甚至有些番邦小国,为了争夺一个入贡的名额,还会大打出手。

“薄来厚往”本质是一种厚以待人的道德文化修养,强调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的儒家观点。

结果明朝把人格代入到了国格中,朝贡行为就变成了大明人傻钱多,赶紧来捡钱。

或者让沉忆宸用后世眼光看待,大明简直是纯纯的大冤种!

但架不住理学思想下熏陶的天子百官,就好这口虚荣面子。朝鲜使团的国书跟方物展示完毕后,一扫之前的紧张低沉气氛,众人一片其乐融融……

同时朱祁镇也礼节性的与朝鲜使臣交谈两句,内容什么都是固定的,比如询问使者国王是否安好,来朝途中是否辛苦这类的客套话。

朝鲜使臣结束觐见,鸿胪寺舍人也明白了沉忆宸的意图,直接按照历年朝贡顺序宣召使臣。

日本、大小琉球、安南、真腊、暹罗……

一个个番邦使臣在鸿胪寺舍人引领下觐见皇帝,这让站在首位的瓦刺使团众人,脸色变得无比难堪。

他们之所以会抢朝鲜使团的位置,一方面是为了给大明个下马威,另外一方面就是警告朝鲜。

要知道也先用脱脱不花名义发布“敕书”,不可能天真到以为一封敕书就能让朝鲜称臣,他本意其实是试探朝鲜的反应。

如今对于瓦刺部也先而言,兀良哈叁卫已经是囊中之物,吞并他们只是时间问题。再下一步就是直取辽东,攻占明朝辽东都司二十五卫,获得女真各部的土地人口。

但也先同样清楚,一旦把兀良哈叁卫吞并,明朝反应再迟钝,也不可能任由自己再夺取辽东。万一到时候明朝皇帝以天子名义号令藩国朝鲜出兵,瓦刺部就很有可能腹部受敌。

只是这番试探的结果,让也先感到很失望,朝鲜对于大明忠诚出乎所料。

没有畏惧蒙古铁骑也就罢了,朝鲜居然连首尾两端都没有,当即就禀告了会宁大明守将,并且旗帜鲜明的表明态度。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如今大明皇帝一统天下,汝何发如此不道之言乎?必无待汝之理!”

这道回文让也先感到很没面子,自己继承父亲遗志,掌控鞑靼部大汗脱脱不花,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蒙古。正准备大展拳脚,重振大元荣光,结果连一个区区朝鲜都吓不住。

于是他下令入贡使臣,必须得找回这个场子。现在看来,此举毫无效果,甚至有些自取其辱的感觉。

大明亲近藩国使臣觐见完毕,按照顺序接下来就该轮到实力最强的“北狄”瓦刺部觐见。

结果就在鸿胪寺鸣赞官准备宣布的时候,沉忆宸再一次出班站在众臣面前,并且朝鸣赞官摇了摇头。

要是换做以往任何时刻,这种朝贡大礼流程,不是阁老跟六部尚书这种级别的重臣出面阻止,鸣赞官绝对叼都不叼。

这并不是说鸣赞官多么强势厉害,而是打断礼制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但是不知为何,沉忆宸这次出面还没发一言,仅仅摇了摇头,鸣赞官就选择了遵从,他没有继续宣布瓦刺使臣觐见。

文武百官见到之后,同样面面相觑,内心惊诧无比。

沉忆宸此子狂妄到这种地步了吗,当着皇帝的面打断朝贡大礼。而且更离谱的是,鸿胪寺鸣赞官居然冒着风险听从了!

区区六品詹事府右春坊中允,而且这个正六品还是个虚衔,实职才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就能威望如斯?

“成国公,虎父无犬子,沉修撰已经流露出将帅之才了。”

英国公张辅见到这一幕后,眼神中有着一丝藏不住的羡慕。

要知道他也是老来得子,家族人丁并不兴旺,先前跟成国公朱勇一样在名义上仅有两子。并且嫡子张忠残疾,无法继承爵位,不出意外百年之后只能靠庶子袭爵。

这段时间无论是国子监讲学,还是侍读经筵,英国公张辅其实跟沉忆宸打过好几次交道。

当然,除了沉忆宸行礼有过几句对话,其他时候张辅仅仅是用旁观者的视角,打量评判着这个年轻人。

一步步看下来,英国公张辅愈发惊叹于沉忆宸之才。这不是指在学识上的才华,而是此子实际能力,超过同龄人太多太多。

除了有些冲动逾矩外,勇气、谋略、担当样样不缺。今日还发现了具有一种让人信服的领导者才能,这是成大事者的将帅特质!

文武兼备,怎能不让英国公羡慕?

听到英国公张辅的话语,朱勇脸上流露出一抹自豪笑容,同时心中也有一抹黯澹。

奈何沉忆宸不是自己嫡长子,否则成国公一脉定能在他手中辉煌昌盛!

另外一边沉忆宸打断鸣赞官的宣礼后,他望着下方站在朝贡使臣首位的瓦刺使臣,一字一顿说道:“宣苏禄国使臣上表献物!”

此言一出,全场气氛瞬间就变了,朝贡使臣跟文武百官,纷纷把目光放在沉忆宸身份,眼神中简直各种震惊。

沉忆宸这是跳过了瓦刺使臣,不打算让他们入贡吗?

特别是在场文武官员,听到沉忆宸这声宣告,差点没惊掉下巴!

如果说前面沉忆宸站出来当机立断,宣告让朝鲜使臣先觐见,还能用初生牛犊不怕虎形容。那么沉忆宸现在的言语跟举动,就不是逾矩可以敷衍的了,而是**裸的僭越!

就算瓦刺使者有不臣之心,挑衅大明之举,但是否拒绝他们入贡,也轮不到你沉忆宸来决定,这是天子权限!

越天子之权,沉忆宸是活的不耐烦了!

“元辅,此子太过无礼狂妄,当着如此多番邦使臣的面僭越,简直有损天子威仪!”

曹鼐见到这一幕简直气炸了,要不是还有番邦使臣在场,不能让外人看了大明笑话,恐怕他得当场出列训斥沉忆宸。

目无上下尊卑,行事处重擅权,当问罪之!

看着曹鼐这激动模样,杨溥只是澹澹回了句:“万钟,莫君前失仪。”

“元辅,沉忆宸都君前擅权了,吾等还在乎君前失仪吗?”

以前杨溥为了防止沉忆宸被王振拉拢,对这小子抛出一些橄榄枝,曹鼐能理解。

但是君臣父子乃纲理伦常,沉忆宸此举把皇帝也置于何地,他凭什么代天子号令?

这种行为如果不制止的话,日后朝中都会臣将不臣!

不仅仅是曹鼐激动,参与朝贡大礼的百官们,都按捺不住心中怒火。特别是科道言官,很多人都已经跃跃欲试,就等着出列弹劾沉忆宸。

御座上的朱祁镇,面无表情盯着沉忆宸背影,他虽然下达圣谕授予沉忆宸专使身份,全权处理朝贡事宜!

但没放权到,让沉忆宸可以决定藩国朝贡的地步。

皇恩浩荡不是你肆意妄为的资本,这件事情如果沉忆宸做不到完美解决的话,朱祁镇他绝对不会包庇纵容。

帝王心术的本质就是势、法、术叁者结合,再加上“无情”二字。

恩威并施,才能御下!

众大臣的议论、愤怒、质疑,沉忆宸通通看在眼中,他没有做出任何解释,这种场合之下也不可能解释什么。

鸣赞宣礼之后,他面色如常准备返回班列,丝毫看不出刚在做了一件可以问罪的举止。

不过就在沉忆宸迈步之时,下方的瓦刺使臣终于憋不住了,他开口大声质疑道:“明朝官员,你这是要拒绝我瓦刺部入贡吗?”

听到这声询问,沉忆宸嘴角出现了一丝极难察觉的的弧度,我等的就是你这句。

“是否接受入贡,由我大明天子决断,这句话尔等不该问本官。”

沉忆宸这句话出来,更是让在场众人摸不着头脑了。

刚刚明明就是你僭越绕过了瓦刺部觐见,现在又说只有皇帝能决断,岂不是自相矛盾?

瓦刺使者也不傻,而且能挑选到明朝入贡,基本汉话理解还是有的。

“那为何轮到我瓦刺部觐见大明皇帝,你跳过到了苏禄国?”

“令谁先觐见吾皇,这个顺序何时轮得到你瓦刺来决定?”

“今日朝贡大礼,本官乃天子专使,令瓦刺部最后朝拜吾皇!”

沉忆宸这番话威严无比,你瓦刺部不是想抢第一的位置给大明下马威吗?那老子就让你排到最后面去,老老实实候着!

虽然现在的大明积弊甚多,但还没到土木堡战败的时候,依然如日中天!

甚至退一万步说,就算土木堡之变大明战败了,也没到国之将亡任由瓦刺羞辱的地步。

大明,不是大宋!

“做的好!”

朱祁镇听到沉忆宸的言语,握紧拳头忍不住低声叫好。

以往遇到番邦使臣逾矩的地方,满朝文武官员就知道用蛮夷不知教化给一笔带过,哪像今日沉忆宸这般简单粗暴。

朱祁镇骨子里面就不是儒家传统观念里“内圣外王”的君主,他更像是一个刚刚摆脱文官控制压迫的少年,沉忆宸的不守规矩,与他骨子里面的叛逆相吻合。

对待不臣蛮族,就当以牙还牙!

“明国官员,你这是羞辱我瓦刺吗?”

有一说一,这个瓦刺的使臣也很硬气。

如今的瓦刺,已经不是当初叁分蒙古的小部落了。经历过明宣宗的绥靖壮大,旗下控弦之士超过二十万,到了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瓦刺也先更是号称六十万大军。

比大明北征号称的五十万大军,还足足高出了十万。

虽然这个人数,双方都是吹出来的,但是根据后世史料统计,瓦刺实际参战兵力大概在十五万左右,并不比明军实际十八万左右大军少多少。

可以这么说,瓦刺现在已经拥有了足以威胁大明的能力,这就是瓦刺使臣的底气!

“瓦刺接受我大明册封,乃我大明之臣,你这番言语是想不臣吗?”

沉忆宸怒喝一声后,眼神看向了更远方列队的李达跟王政等人。

兵器撞击着盾牌与甲胄,山呼海啸一般的“大明”战号袭来,让在场所有使臣都闻之色变。

以前在紫禁城奉天殿觐见,只能看到大明的礼仪跟富裕,而今天他们看到了大明天兵的武力!

凡不臣者,就算远在万里,大明军士亦可诛之。

惊天的战号与大明军威,终于让瓦刺使臣想起来大明铁骑远征漠北的画面。

草原上不仅仅只有蒙古的控弦之士,大明铁骑同样可以马踏燕然!

看见瓦刺使臣不敢接这话,沉忆宸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很好。”

然后朝着鸿胪寺鸣赞官示意了一眼,就返回班列中。

沉忆宸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就算瓦刺部也先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只要大明武力还在,他们就不敢明着反。

有这胆子,今天就不需要以藩臣身份朝贡大明皇帝,而是直接过来抢了。

看着沉忆宸回到班列,之前那些愤怒、质疑的大臣们,这下纷纷沉默了。

他们万万没想到,沉忆宸压根没有任何唇枪舌战,甚至就连一句圣人教化之言都没说,仅仅让大明士兵喊了叁声战号,瓦刺部使臣就认怂不敢言语。

这种简单粗暴的应对方式,有些颠覆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文官群体叁观。

兴师动众的效果,就这般好用吗?

朝贡大礼继续进行,直至最后瓦刺使臣才上前觐见朱祁镇。可能是想要找回一点场子,太常寺官员奏响礼乐后,瓦刺使臣并没有按照流程行跪拜大礼,依旧这么站着。

这种举动,终于惹怒了文武百官,其中一名大臣站了出来,指着鼻子就骂道:“尔等鞑虏目无君父,简直猖狂至极!”

“无礼无节,不通教化乃禽兽也!”

“成国公北伐收兵才不到两年,尔等是想让我大明天兵直捣北庭吗?”

一声声训斥警告,并未让这个瓦刺使臣感到惧怕。原因很简单,就是也先从始至终把大明当做自己最大的敌人,早早就做好了战争准备。

相反,大明对于瓦刺部毫无警觉,否则正统九年成国公朱勇出塞,就不是征讨兀良哈叁卫,而是打压最强的瓦刺部了。

甚至就算到了今日,得知了瓦刺部的“敕书”跟称“朕”,大明更多考虑的也不是什么战争,而是找回面子问题。

面对这种场景,很多官员不知为何,下意识就把目光看向了沉忆宸。

不管这些人是否赞同沉忆宸的行事风格,却已经在潜意识里面,认可了他的能力,觉得他能解决眼前难题。

不过这一次,明英宗朱祁镇没打算用沉忆宸去解决问题,而是自己打算亲自解决引发问题的人。

再给瓦刺使臣瞬息考虑时间,如果他们还不下跪的话,朱祁镇准备把他们拖下去杖毙!

“尔等如若再不下跪,以后就不用再来朝贡了。”

沉忆宸这次甚至都没有出列,仅仅轻描澹写的朝着瓦刺使臣说了这么一句。

几乎就是在沉忆宸话音落下的瞬间,这几名瓦刺使臣“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向大明皇帝朱祁镇行使节四拜礼。

这一幕转变,让在场许多人目瞪口呆,沉忆宸是学会了什么巫蛊之术吗?瓦刺使臣能这般被他拿捏在鼓掌之中?

面对这些惊叹眼神,沉忆宸都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应该悲哀。

朝贡对于瓦刺而言,就是一条经济命脉,他甚至能不惜跟大明发动战争。并且瓦刺朝贡使团,从最初的定额五十人,到后续逐渐发展到了千人。再到现在使团两千多人,还要虚报成叁千多人。

每次瓦刺朝贡,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回去,甚至户部尚书都抱怨库房搬空了。

这并不是自己会什么巫蛊之术,而是大明这种冤种世间仅有,瓦刺远比大明更害怕断了朝贡。

所以对于这些使臣而言,他们再猖狂只要明朝皇帝不杀来使,回到瓦刺后就能得到丰厚补偿。相反断了朝贡,哪怕他们平安无事回去,也先也定然会要命的。

沉忆宸的这句话,可谓是抓住了瓦刺使臣的命门。接下来上表问话态度,简直跟之前判若两人,全程跪听朱祁镇的训斥,可谓毕恭毕敬。

这个场面,也是让在场文官大臣,感到一阵心情舒爽。区区瓦刺鞑虏,也敢在我大明面前猖狂,做小伏低才是你们应有的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