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492 波澜壮阔的改变

492 波澜壮阔的改变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我们有专门的人员在做数据证伪工作,但实际上是已经有实验室成功复现了论文上的数据,但成功率还未能达到华夏基础实验室所能达到的水准,而且目前我们所能做到的数据收集工作都在三倍光速之下,暂时不能稳定实现五倍光速。”

“世界可能会改变了,但这一次,钥匙并不在我们手中。众位,我们首先要接受这一点,然后想一想该如何应对这些改变!”

“华夏今天又有两颗近轨卫星升空,这次卫星升空对外宣称是受基础实验室的委托执行外太科研任务,但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两颗卫星的实际用处。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两颗卫星理论上都在其全球激光防御系统掌控之内。”

“华夏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起码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将我们远远甩在了后面。事实证明我们的强人工智能发展计划已经失败。这项计划的失败甚至已经开始反噬。各位,是需要作出新的决断了!”

“我们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机会,或者我们可以说的更严重些,我们已经失去了唯一的机会。在座的众位都是罪人。请大家回忆一下,当初是谁信誓旦旦的说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扶持,我们的强人工智能技术将会突飞猛进,结果我们寄予厚望的一切都被摧毁,这……需要有人担责。”

“一味的指责没有任何意义。就好像我们从来没有指责华尔街那些从来没有投入一分钱到生产之中,却一直趴在我们的身上吸血的机构们!我们的实验室、科学家非常努力的希望能开创一个未来,只是失败了!但失败并不可耻,或者说我们只是在这场竞速赛中,让对手取得了先机,但这并没有到自暴自弃的时候,科学需要投入……”

“是的,当你们根本就不在重视这场竞赛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输了。我甚至不敢相信,华夏是怎么能在一年前给出远远超过我们教育体系所能给出的最高待遇!有些人应该感到庆幸,我们最顶级的科学家之所以没有抛下这里的一切前往华夏,是因为我们这样的公司为他们提供了额外的高收入以及大笔的项目资金投入,是我们保留了文明的种子,而不是那些杂种!”

“是吗?我们的教育体系出了问题吗?或者我应该提醒一下众位绅士,是谁把海量的资金投给了你们,又是哪些人为你们持续输送着那些年轻、有朝气、有冲进又任劳任怨且学识起码合格的劳动力!醒醒吧,先生们,当你们将矛头对准无辜的人时,并不能遮掩你们的无能!”

……

天知道这些日子西方各种高层召开了多少私密的、公开的会议。

无休止的争吵、埋怨、思考、反思,甚至让平日里高高在上处变不惊的大佬们在公开的场合爆出了粗口。于是这就出现了一个很奇怪的闭环,在这个闭环中,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做了且正在做最正确的选择跟事情,但事态却在大家每一个正确选择中,走向了最让人无法接受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所以这特么到底该怪谁?

这恐怕是宁为都给不出的答案……

如果真要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看,一切的确发生的太过突然,根本没有跟人们太多反应的时间。强人工智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还不到十年,就已经带来了从芯片到显示技术,再到物理基础理论的重大变革。

如果从工业革命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系列的发展,大概就是以强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才刚刚起步之时,华夏又掀起了一轮以基础物理理论变革为基础的第五次工业革命……

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第五次工业革命接憧而来,这期间谁又可能那么先知先觉的做好一切准备?

大概所有人都在懵逼的情绪之中……

哦,对了,还有那个天杀的全球点烟系统……

虽然一直都是宁为跟三月唱双簧般的描述这套系统将给全球烟民们带来多大的方便,华夏官方从来就没开口谈论过这个话题。即便在一些必须回答的问答场景下被问到,也是直接以华夏专注自己的科技发展路线且不会被任何地区势力左右这种故左右而言他的话术直接pass掉,但依然让人忧心忡忡。

到现在媒体都不能提及了……

还有自1997年开始每年都会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世界黑客大会,自2026年开始燕北大学国际数学中心一直在申请能派出世界唯一的人工智能——三月参赛,但一直在被举办方以人工智能程序是否能算作参赛主体并无规定这一借口拒绝,又是三年过去了,也没能商量出个一二三来……

据说最初是大佬们准备拖到自己的人工程序出来之后,专门搞一个人工智能的对抗,但自家人工智能一直没出来,也就只能这样拖着。

没人能担负得起把三月放进来的责任,虽然大家并不知道如同幽灵般的三月是否早已经潜伏在某个关键节点里,这也直接导致每年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需要大幅度的增加。

世界上的韭菜越来越不好割了,各方面的支出还需要增加,这是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自然会引发各种争论跟不满。类似的争执越来越多,也就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永无休止的相互诘难,却又找不到解决办法。直到现在华夏最新的基础物理实验室成果,在给整个学界带来剧震的同时,更是让所有的矛盾集中爆发了。

用最直白的语言形容,这特么可是超光速技术的理论基础啊,当华夏燕北大学的物理基础实验室完全掌握了超光速技术,给世界带来的改变将会是什么?

资本永远是反应最快的,而且它们最擅长用脚投票。

在学术界还在默默积蓄爆发能量的时候,连续三天的时间华夏各类科技股、概念股,都在逆势不停的上涨着。直到cern传出已经在实验室内复现了论文上的内容之后,华夏各类科技股当天开盘即开始疯狂领涨,尤其是航空航天相关概念股,几乎都是直接涨停,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大盘开启了一轮在普通人看来没头没脑的暴涨。

当主板无数股票涨停之后,疯狂的资金甚至卷入了创业板块,营造了华夏股票市场极为罕见的盛宴,让无数小散们瞠目结舌,甚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直到媒体在中午休盘时,开始疯狂的曝出消息。

华夏前沿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与燕北大学合办的物理基础实验室与宁氏理论指导下在实验室内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行了多次可控的超光速量子遂穿试验,并能让量子携带信息进行遂穿。换句话说华夏基础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们首次进行了超越光速的信息传递试验,且这一试验已经被世界多家科研机构证实……

爆炸性的消息让人们再回头看宁为在接受央媒采访说的那句话,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本以为说“明年的诺贝尔奖自家旗下基础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包了”多少有些不尊重诺贝尔奖,不尊重物理学术界,太过狂傲,现在看来其实还是谦虚了……

当然在这个自媒体横行的时代,即便是科学,也能演变成一场所有人都能参与的狂欢。上一次宁氏理论被证明的时候虽然已经热闹过一次了,但那次的反响显然没有此刻这么激烈,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资本的博弈。

这也让无数自媒体人开始有疯狂的趋势……

“爱因斯坦被华夏天才啪啪打脸,最新研究显示光速无法超越是谬论!”

“物理学界的基石被动摇,超光速已经不再是科幻命题!”

“相对论的神话破灭,华夏科学家让宇宙变得渺小!”

“地球村?不,是宇宙村!超光速将让人类文明何去何从?”

……

在自媒体集体大脑发热的时候,其实已经没正儿八经的科普学者什么事儿了。但这其实也不能怪那些孜孜不倦为民众进行科普的学者们不够给力,因为双方的竞争从来不在一个对等的层面上。

自媒体不需要去读论文,不需要去研究那些高深的理论,只需要负责用文字来输出情绪,自然能第一时间抓住热点就够了。但科普就不一样了,要跟大众讲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他们首先得明白论文讲述的是个什么事情,其科学原理是怎么样的……

碰到一些简单的论文还好一点,很快就能读完并理解。但遇到复杂的论文,并没有参与研究的人想要弄明白其中的道理本就是一件难度极高的事情,自然需要时间去了解其中的概念。而且正经科普创作者的账号要养起来可不像自媒体那么容易,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耐心跟精力。

所以正经的科普创作者远比一般的自媒体人更在乎羽毛。

更可怕的是,这些科普创作者的读者要求也远比普通人更高,不少读者是真的会逐字逐句的去挑出这些科普创作者的错处,然后逐条批判。

偏偏网络时代的节奏从来都是极快的。

慢了一点,可能下一波热点又来了,所以对于许多科普创作者来说,他们是真的得想尽办法去追着热点科普,这次同样不例外。

但不管是宁为的论文,还是这次基础物理实验室的试验过程,说起来都是很复杂的。想要通过具体的公式来进行解释跟科普是极难的,人类能听懂的语言多少有些苍白,因为一旦问题涉及到复杂的空间转换问题,其实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或者说让人信服。

在普通空间不行,在一个特别的空间就可以?这个空间是凭空定义出来的?碰到较真的粉丝,问题就会越来越多,真要把这些解释清楚就需要能看懂论文了。

好在无数大佬们这次都被惊动了。

在许多媒体快速反应之下,通过各类面对面访谈或者电话采访的形式,开始为大众解释这次基础物理实验室的重大成果。

大佬们不混自媒体,平日里更不做科普,面对的媒体大都也起码各省的省台跟央媒,自然不怕被人诘难,只需要用最简单的能让人听明白的言语,让大家知道这些成果可能给大家日常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就行了。

这就简单了很多,大概总结一下,大佬们表述的内容就两点。

第一,宁氏理论跟这次实验室成果证明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可以超过光速,甚至是数倍的光速。

第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光速不变原理并没有受到影响,相对论依然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并用来描述人类所能观测到宇宙空间的基本定理,可以认定为超光速信息传递是则是通过另一个空间实现的。

还有更激进的大佬直接在采访中将超光速信息传递跟数年前同样是华夏科学家所发现的量子物理中的虚数不可或缺这一点联系在了一起,认为虚数在量子物理中不可或缺的原因可能便是不同空间在微观世界相互作用导致的。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方向,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的研究方向被提出。

按照宁为的理论推导,尺短空间中粒子速度起步是光速,那么在这个特殊的空间其他物理特性是如何的?毫无疑问的尺短空间内部的物质物理性质肯定是跟现实世界有着极大不同,因为如果按照现阶段科学所观察到的事实,当有质量的物体接近光速时,也意味着质量无限大……

信息必须要有质量的载体来传递,如果尺短空间内的物理法则跟现实世界一致,那么就意味着携带信息的载体在进入尺短空间之后后质量会无限大,这种情况下从尺短空间在到正常空间,按道理会出现能量的剧烈波动,但实际情况是根据实验室的数据显示,这种情况并未出现……

于是,有意思的新物理课题突然就变多了!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