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都市 > 科技之锤 > 464 重要汇报

464 重要汇报

书名:科技之锤 作者:一桶布丁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02-03 13:56:31

人生不外乎等待……

这是陈明才最近习惯于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真不是这位明面上的极兔安保董事长矫情,之前宁为预估2-3天就能有结果,柳唯觉得可能需要一、两个星期,才能统一认识,但到今天已经是第二十三天了,从全华夏调来的六十七位顶尖物理学家依然封闭在地下研究院里没出个结果……

这已经不是他八爪挠心的事情了。

毕竟这批人都是高校跟科研单位调来的,还有教授甚至奋战在本科第一线, 都已经影响到教学进程了,甚至已经有人开始打听这些教授、研究员到底是参与什么项目去了,如此长的时间没有消息,的确比较诡异。

不得已现在已经通知大家可以通过研发基地内部电话打出去,先报个平安,不过也只有大概一半的人准备来打个电话回去,另一半直接表示抽不出时间, 干脆让同事帮忙跟单位或者家里打声招呼……

陈明才也着实忍不住了, 趁着组织这些学术大佬们打电话时, 随机拦住了一位学术大佬,亮明了身份,想打听现在宁为的理论到底验证到哪一步了。

然后对方推了推眼镜,好整以暇的回道:“陈总啊,科学的事情急不来的……”

听了这话,陈明才是真急了,连忙说道:“许教授,急不来是什么意思?验证一个理论有这么难?宁院士之前汇报的时候,不是说他已经证明了吗?你们只是验证而已啊。”

“陈总,不是这么简单的。这么跟你说吧,宁院士的验证过程其实有些取巧,他是利用w玻色子产生时其反向的强子反冲来倒推出现在的结果,并建立模型的。这就会有一個问题……”

“等等,许教授, 你说这些我们也听不懂啊,能不能简单点?”陈明才皱着眉头问道。

被拦下的教授皱了皱眉头,反问道:“这都听不懂,那之前宁院士是怎么跟你们汇报的?”

站在一边的柳唯连忙说道:“宁院士是举了个例子, 他说就好像许多车对向相撞,但在某一个瞬间,一直对准撞击点的高速摄像机却观察不到车子本该有的轮胎,然后……”

不等柳唯说完,这位教授恍然大悟,不但看向两人的目光有些古怪,还主动打断了柳唯的话:“别浪费时间了,我懂宁院士是怎么解释的了。怎么说呢,你可以理解为,宁院士在验证的时候,只用了在撞击点附近的摄像机,但还有一种可能,瞬间产生的庞大能量将我们需要观察的特定粒子,在极短时间内就被推到了观察范围之外。”

“嗯,怎么说呢,这个极短时间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范围,也超出了举例中高速摄像机的捕捉能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更多探测器给出的数据来确定这种情况不存在。虽然目前来说, 这种可能性非常小,但物理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宁院士的理论又太过重要,如果一旦确定,相关研究耗资大概要以百亿为单位计算,所以多么小心也不为过。”

“现在我们已经分成了两个团队,其中有七位教授跟着宁院士一起,在复盘宁氏理论的正确性,确保起码在理论物理范畴没有漏洞,另外六十人分成六组,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在三月智能系统配合下,分析这些数据,这些数据太庞杂了,所以请理解,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了。”

说完这些,这位许教授突然显得有些容光焕发,声音都更大了些:“但有一点,就目前我们的工作进度来看,宁院士的理论正确的可能性已经超过了百分之八十。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一种新的理论将能把微观世界跟宏观世界统一起来,也许我们还能从中找到将基本力完全统一的理论!薛定谔方程,海森堡不确定原理描述的是现象,而我们将能探究物理的本质!”

“对了,如果你们能影响到上层决策的话,我有一个建议。因为数据方面的验证并不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东西,如果想要更快出结果的话,我觉得可以调一批认真细致的学生过来分担一下验证方面的工作。当然,这只是我纯粹从赶进度的角度提出的个人建议,如果通盘考虑还有别的忧虑,那就当我没说。不说了,我要忙去了!”

说完,这位教授急匆匆的径直离开,甚至都懒得最后再跟两人打声招呼。

这是好事,说明大家是真的在争分夺秒的做事情,提到的也是好消息,虽然验证的时间的确是长了些,但并不是内部产生分歧,而是在补全仅为严谨的验证过程,不留瑕疵。

正如刚刚那位许教授说的,万一结论是错误的,数百上千亿投入进去,水花都没一个那乐子就大了。

于是陈明才也安了心,继续等待着……

……

对于外界来说,时间果然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当升级之后的lhc持续不断的产出数据,依然在这里忙碌的物理学家们,也顾不上编段子来调侃宁为,打击艾德温·乔治了。大家都有更重要的事情来做。

没办法,谁让正经期刊都不收段子呢?大家的主业还是找到宇宙的真相。

艾德温·乔治也在结束休假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岗位上。

回来的第一天,他便将阿贝尔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

“现在到底是什么情况?”

看到这位老友走进门,艾德温·乔治便直接问道。

有些话题不太方便通过邮件或者电话沟通,当面聊才是最稳妥的。

“好消息是没有再出现类似的数据剧烈波动,但我私下里进行了一些调查,还是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杰克·尼斯你有印象吗?”

“当然,哈佛大学的教授,我记得他是前些年才正式入职cern。”

“嗯,他前段时间辞职了。就在宁为走之后。”

“哦?他辞职了?去哪了?”

“不知道。这就超出我的能力范围了,我跟他的同事打听过,不过他们知道的也不多,这家伙嘴巴很紧。不过帮他收拾东西并邮寄回去的同事告诉我,那家伙留的地址在纽约,我用这个地址大概查了一下,半个月那个地址成立了一家新注册的校准跟检测实验室,正在申请其检测跟认可资质。”

“这……”

艾德温·乔治想了想,说道:“如果能拿到资质的话,这其实是一个好生意,也正好是他的专业,也许是有朋友支持呢?纽约那个地方,也许有些富豪看中了这个行业。如果能帮他顺利拿到资质的话,赚的肯定比在cern多!”

阿贝尔点了点头,然后神色更为凝重的说道:“你说的没错,但还有一个细节,根据我的了解,杰克·尼斯跟华夏宁为罗志强教授的关系很好。但在宁为进行完试验之后,这位罗教授被调回了华夏,而杰克·尼斯随之请了年假,我非常希望这都是巧合,但这未免太巧了些。更可怕的是,这些事情我都能轻松查到,就更别提其他人了。”

这番话太真实了,做这种事情不管是罗志强还是杰克·尼斯毕竟都不是专业的,他们以为的小心谨慎,其实处处都是漏洞。这甚至让阿贝尔感觉到了懊恼……

跟智商无关,纯粹是术业有专攻。比如这事如果让柳唯来安排肯定比两位智商超绝的物理学家要完美的多,起码不会留下无数的线索。

于是两人对视了半晌,艾德温·乔治突然说道:“我记得杰克·尼斯是美国人吧?”

阿贝尔点了点头答道:“是的,他出生于弗罗里达州。”

艾德温意有所指道:“任何事情只要美国人参与了,八成没有好事,如果是美国人跟华夏人共同参与了……不管这件事是变好还是变坏,我们都没任何办法。”

阿贝尔眼睛一亮,立刻点头道:“的确是这样!如果有万一的话,我会往这个方向上操作。”

见自己的老友听懂了自己的话,艾德温·乔治依然忍不住吐槽道:“知道吗?虽然如此,但我还是更喜欢跟华夏人打交道,起码他们是真有做生意的态度,是真的肯给钱。至于美国人,如果他们要插手我们某件事,即便这件事会给我们极大损失,他们却还要从中大赚一笔!呸……强盗!”

阿贝尔想了想,发现情况的确是这样,不由得也啐了一口:“谁说不是呢,妈的,这帮强盗!放心吧,我会安排好的!今天晚上我会去跟罗恩先生好好谈谈。”

“拜托你了,阿贝尔!”

……

华夏,人工智能前沿研究中心。两周的时间转瞬即逝,时间也进入到了11月,京城也已经正式入冬了。现在封闭在这里的已经不止是67位教授,在许教授向陈明才提出了建议之后,陈明才当天就像上面反应,第二天又是一百33人被紧急调入研究中心。

不过第二批被调来做辅助验证的并不是许教授要求的学生,而是华夏科学院从各级物理研究所里紧急抽调的一批研究员,以助理研究员为主力,辅以少数实习研究员跟副研究员。

没啥别的原因,这批研究员平均年龄只有28岁,正是针对科研的人群最能熬最能打的时候。

这下研究中心的主楼也更为热闹了,多了这么多人,连带着后勤保障也增加了人手,当然这些细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等待着这两百多号人能给尽快给大家一个准信。

……

二零贰八年,十一月十七日,星期日,凌晨三点十二分。

陈明才觉得自己会永远记住这个时间,这是当他收到好消息时,专门截屏记录下来的时间。

可以带入一下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正处于深度睡眠之中,却突然被打断的状态。

当他终于恢复了些意识,下意识拿起手机茫然的应了一声,便听到门外极为激动的声音:“陈总,验证结束了,经过总计四十二天连续奋战,内部已经对验证结果达成了共识,确定宁院士的理论是正确的!”

听到这话,陈明才猛得一个机灵便惊醒了,他拿起手机看了看时间,然后飞快的解锁,截屏。

没啥别的原因,他觉得这个时间应该载入史册。

匆匆的披上衣服,出门,便看到柳唯已经穿戴整齐,站在门外,一脸的兴奋。

“刚刚传来的消息?”

“是的,宁院士刚刚通知的我!”

“你看看,你看看,这个时间点宁院士怎么还在忙着?不是早跟他说了,得准点休息?这人熬坏了怎么办?算了,既然宁院士还没睡,伱赶紧去备车吧。”

“备车?去哪?”

“还能去哪?上面早就说了,如果这项成果验证结果出来,如果是好消息,不管什么时间,都要第一时间听宁院士的报告跟建议。我这边得立刻上报,你去备车,大概凌晨五点就能开始正式汇报。”

“这……宁院士还在跟大家庆祝呢。”

“先别庆祝了,有的是机会,赶紧吧。对了,跟宁院士强调一下,还是穿得稳重点,就很正常的介绍学术成果,别像跟你聊的时候那样,说些不着边的东西,算我求他!”

“……”

……

报告厅里,一次很**的小型报告会上,宁为极为稳重的向三位大佬介绍了自己的理论成果,以及验证过程。繁琐的论证过程用最简洁的方式回报,着重点则在理论所能指导的技术发展向。

“咳咳,小宁啊,打扰一下,你觉得现在想要让这套理论指导实践应用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目前最大的难点其实已经攻克了,就是我们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因为这涉及到极大的计算量,需要有一个能够统筹所有算力的中心来对进行模拟,包括未来的各项验证,尤其是跨空间的坐标转换,现在三月人工智能平台已经被证明能挑起这一重担。”

“其次就是人了,现在需要更多的人能够投入到测试环节之中。物理实验很多时候就是从各种巧合中找到必然的规律,这就需要极为大胆的去尝试。三月智能平台每天能根据模型反响反馈数十套方案,这就需要有团队去根据这些方案进行验证。”

“我相信只要这两点解决了,很快我们就能在做出具体的成果!”

宁为掷地有声的说道。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